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时间:2022-07-19 03:40:32

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摘 要: 问候语是人和人交往时必备的礼貌用语,汉语问候语通常情况下关切多于礼貌,这种关切问候语可以拉近问候双方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内涵。每个时代都有与这个时代背景及当时的文化主流相对应的问候语。通过对汉语历史上问候语的演变,探索其反映的汉语问候语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汉语问候语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 问候语 文化内涵 历史演变

汉语问候语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问候语是指人与人见面打招呼时所有具有的表达关怀、友善等语用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狭义的问候语是人和人之间出于礼貌的需要而使用的打招呼的语言形式,如“早上好”、“你好”等。广义问候语比狭义问候语复杂,它没有相对稳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时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更能体现汉语的特色。

一、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演变

问候语于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产生,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问候语是“无它乎”。据史料记载,在上古时代人们见面问候常说的就是“无它乎?”这里的“它”和“蛇”是一对古今字,所以这句问候语即表示“你没有被蛇咬吧?”《说文解字》中记载:“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在上古洪荒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树上或洞穴内,因而经常会受到毒蛇猛兽的袭击,体形比较小的毒蛇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同时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医疗条件,被毒蛇咬了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上古时代人们见面就会互问“无它乎”传达对彼此间的关心和问候。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无恙乎”则逐渐代替“无它乎”成为“无它乎”之后的问候语。关于“恙”《玉篇・心部》是这样定义的:“恙,噬蛊,善食人心。”“恙”在古时指的是一种吸食人血的虫子,被它咬了之后,会疼痛难忍、皮肤溃烂,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性命。那时的人们是在洞穴中生活,这种叫“恙”的虫子很容易爬到人身上吸血。由于“恙”对人们有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见面时常常用“无恙乎”表示问候。后来“无恙乎”逐渐泛指一切忧患、灾难。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生活观念随之改变,问候语的更新也随之加速。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短短30年的时间内,人们的问候语就换了好几个。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民被划分成了不同成分,因此在这个背景之下,人民见面的问候语是:“你评了吗?”到了60年代中后期,“”席卷全国,虽然资本家、臭老九、地主、牛鬼蛇神等是主要批斗对象,但是在当时样紧张的气氛中是人人自危,所以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则变成了:“你斗了吗?”然后,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几年的斗争,使得吃一顿饱饭成为人们最大的愿望,于是人们见面的问候语随之变成了“吃了吗?”时至今日,吃饱饭这一问题早已被解决,我们仍旧沿用这一问候语,只是它原来的含义已经被虚化,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带有人文关怀的普通问候语。21世纪以后,问候语的更新速度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快,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问候语。如随着中国福利的兴起,中国彩民数量大大增加,彩民之间见面的问候语就是:“你中了吗?”随着“开心农场”等网络游戏的流行,在网上“偷菜”一度成为人们所热衷的游戏,“今天你偷菜了么?”也一度成为网民们互相问候的问候语。问候语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背景,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问候语的演变或是体现了穴居时代的毒蛇猛兽给上古人民带来的生存威胁,或是说明恶劣的气候条件给人们带来的生活的艰辛,抑或是展示了儒家“礼”教文化的光辉。新中国之后的问候语则是在特殊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下的产物。21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网络的普遍使用,一些新兴的问候语则更多地流行于年轻人之间,体现青年人求新求异的心理。我们相信,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问候语出现。

二、汉语问候语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强调协调统一、突出整体的文化。自古以来中国人都重视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及和谐,这也是汉文化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体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问候语也不例外。在汉语问候语中可以根据对方的工作、健康、生活等各方面进行问候。因为在汉语问候语中,关切多于礼貌。这种关切能够缩短问候双方的距离,充分表达亲如一家的情感,淋漓尽致地体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汉语问候语的文化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儒家思想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把“天”看做自然,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人应该顺从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三纲五常等礼教思想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问候方式。比如在跟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问候时不能够直呼其名,也不能说“你”而应在对方姓氏后加上官职或头衔来表示尊敬。同时中国人也十分注重伦理观念,在与比自己年长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打招呼时也不能直呼其名而是用一些特定的称谓。从字面上看,汉语问候语,几乎是着眼于眼前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同时又和对方直接相关的一些具体话题,极少有抽象化、模式化的用语。传承至今,人们见面依旧习惯于就生活问题进行问候,不仅不觉得涉及个人的隐私,反而认为是联络感情、密切关系的有效手段。

2.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因为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人们长期处于粮食供应短缺的局面。在中国自古以来吃饭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见面问候时关心对方“吃了么?”便成为一种习惯,逐尔发展成为汉民族最具人情味的问候语。“吃了吗?”就由起初的“你吃饭没有”的本意,发展为“对你表示关心友爱”的言外之意,同时具有问候功能。由于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宗教观念中安土重迁理念的根深蒂固,人们往往更重视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的作用,因此国人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集体主义,为了使家庭更团结,邻里更和睦,形成了讲求仁爱的民族心理,而“嘘寒问暖”就是这种心理的具体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能体现“循例从众,拘禁自制”的自我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人具备了谦逊的性格,不会主动炫耀自己的成就。而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文化,他们更加重视自我,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因此,由于东西方在对待“自我”这个观念上的差异,在问候方面就产生了许多不同。如果问候一个中国人:“天气转冷了,多穿点衣服吧”,“工作辛苦了,喝点水吧”,听者就会感到一种被关心的温暖和爱意,因为在中国人看来,此类问候语是充满了关爱、充满了人情味的。但如果对一个西方人说这类话,那么他会感到这是对他独立人格的不尊重,认为你把他当做一个孩子,连穿衣喝水这样的事情都不能自理。可见,在自我观念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影响了问候语的内容。

3.中华民族注重传统礼仪。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通过表达对对方的关心正是中国人注重礼仪的一种体现。越是紧密无间的朋友,越是会通过细节性的关心和对个体的关注表达一种礼仪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诸如涉及人们的隐私的“出去啊”、“最近身体好吗”之类的问候语在较为熟悉的朋友之间使用得非常频繁。这些问题在很多外国人看来都有打听别人隐私的嫌疑,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十分自然,这正是由中国特殊的文化习惯造成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长者因生活阅历丰富而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年龄大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家庭地位的体现。因此,中国人相互询问年龄一种相互尊重的礼貌问候。如问老年人:“您老高寿了?”老年人大部分都很乐意回答。中年妇女被问到年龄也绝不会生气,她反而会客气地说:“老了,快60了!”可见,中国人见面寒暄时,询问对方年龄是一种礼貌和习惯,而西方人则特别反感被问及年龄,认为年龄一种隐私,不可以随意被提及,这与民族文化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三、结语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无处不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特征,问候语也是如此,无论是从问候语的历史演变还是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看,它都与人们的日常文化习俗息息相关。中国人的问候语,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想打听确切消息,或是窥探他人生活的隐私,而仅仅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表现对人的热情与真诚。在不同的情况下,问候语要灵活使用,在文中不能完全涵盖一一列举,只能在实际生活中多多留心发现,我们将通过不懈的努力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4).

[2]郭攀.问候语说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3(1).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陈秋娜.汉语寒暄语的语用阐释[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5(1).

[5]李桔元.英汉问候语的文化语用阐释[J].西华大学学报,2008(3).

上一篇:用Photoshop打造舞台灯光效果 下一篇:《钢琴演奏常识》教学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