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 保障首都菜篮子供应

时间:2022-07-18 11:41:27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 保障首都菜篮子供应

农产品加工业是北京市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是保障首都菜篮子供应的基础性产业,对推动北京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保障市场供应、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农业效益、保证首都市场供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产销衔接顺畅

截至2012年末,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853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94家,大中型企业79家,上市公司10家。2012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752亿元,比上年增长7.2%;产销率达到98.5%,产销衔接顺畅,整体的经济效益较好。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347亿元,食品制造业总产值238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总产值167亿元。

(二)产业集聚形态基本形成,区域布局趋于合理

北京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农副食品加工企业135家,食品制造业123家,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企业41家。主要集中在通州、顺义、大兴、昌平4个区县。充分发挥各郊区县劳动力和土地优势,不断加大用地、税收等政策扶持和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结合园区建设重点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园区、进驻小城镇,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目前,京郊已建立15个基础设施完备、优惠政策多、一条龙服务到位、以食品制造为主的部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形成13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42个重点小城镇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聚集区。

(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北京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品牌,对获得北京市著名商标与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与奖励,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总部经济特征的企业。截至2012年底,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认证体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39家,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66家,获得“三品”认证的产品数量有501个。全市农产品共有中国驰名商标27个,北京市著名商标112个。华都肉鸡、鹏程肉食、三元牛奶、汇源果汁、牵手果汁、燕京啤酒、牛栏山二锅头等品牌知名度不断上升,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此外,北京市市政府一直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近年来通过科研联合攻关,逐步完善了北京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机制,大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目前,全市拥有全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机构和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共21家。

(四)原料基地建设卓有成效,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北京市形成了一批以央企与市属龙头企业为代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强。2012年,共吸纳11.2万人就业,比2011年增长4.3%。初步建立了畜禽、奶业、蔬菜、果品、花卉、牧草、中药材等种养殖原料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82万亩,带动基地农户增加收入62.6亿元。此外,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发展空间限制,立足首都,带动周边,在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建立原料与生产基地,为首都企业对外扩展、占领外埠市场、增强辐射能力、提升国内和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科学规划布局,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

2012年3月,《北京市“十二五”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正式,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按照“三区两环一带”的空间结构对北京农产品加工业进行布局,形成“三区统筹发展、两环拓展提升、一带特色添彩”的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产业聚集、带动有力、效益突出、全国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及食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北京市15个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和13个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的作用,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基地发展和周边农户的增收致富。

(二)推进结构调整,引导领军企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北京市支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总部经济。对新引入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或上市农业企业总部给予奖励,同时对企业入驻所在乡镇政府或园区管委会给予奖励。支持盘活存量土地吸引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入驻,借鉴镇级统筹、整合产业用地的经验,鼓励乡镇政府或园区管委会完善企业退出和土地置换机制,通过“腾笼换鸟”,引导农产品加工大项目入驻,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依托首都区位优势,北京市吸引和培育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众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将总部设在北京,北京市正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部聚集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展示窗口。

(三)支持企业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农产品加工业品牌的建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北京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品牌,支持龙头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对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以及产品新获得部级、市级品牌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定额奖励。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方便企业融资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市,大力培育后备上市企业,北京市加大了对上市重点培育企业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并购、农产品收购、走出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根据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偿还方式,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内进行差别定价。直接融资方面,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龙头企业给予定额奖励,对参与市级平台债券(或股债混合)融资的龙头企业,给予融资费用补贴。农村信贷、农业投资、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政策积极向龙头企业倾斜。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优先办理再贴现,对金融机构提交的涉及龙头企业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目前,北京市A股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83家,首发累计融资7418亿元。其中,农业板块企业10家,注册地在郊区的镇村企业26家,上市农业企业及镇村企业合计36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19.6%。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科书习题比较研究 下一篇:音乐艺术课堂应加强基本素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