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启示

时间:2022-07-18 11:58:11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启示

摘要:本文从全球视角,在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尤其是在信用风险量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和路径,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维系国家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国际经验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1-0117-04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是风险经济,处于市场经济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肩负着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换取收益的基本使命。正如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所言:“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银行对市场风险与操作性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就整体业务而言,商业银行面对的最基本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是信用风险。

本文试从全球视角,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尤其是信用风险量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进行积极的探讨。

一、发达国家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信用风险内涵范围较广

传统观点中,信用风险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这一概念是银行业务以借贷为主时期的信用风险认识。现代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指由于贷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动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现代观点诞生于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金融创新,这一时期可以作为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观念上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

传统与现代观点的差别体现了信用风险管理在范围与深度上的发展,体现了由银行业务发展与创新带来的信用风险管理尺度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了银行信用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信用风险的相关性与分散化

传统的风险分析以个案为基础进行评估,相关性风险常被忽略。实际上贷款项目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依赖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银行业开始重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相关性,这源自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事件。当LTCM认识到其收入与流动性风险成负相关时,为时已晚。银行业正在考虑如何将流动性风险、杠杆融资风险以及市场和信用风险的关系纳入风险度量和压力测试模型中。

活跃银行已处于“分散风险为先”的理念阶段。自1972年外汇期货产生以来,市场创新层出不穷。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为银行分散风险提供了判断标准和转移手段,使得银行能够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与既定的风险限额进行风险管理。

(三)外部监管要求具体化、标准化

1988年,度量银行信用风险正式统一的方法,在巴塞尔协议中被确定下来。其后,银行开始被要求持有额外的监管资本,以应付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2004年6月26日新资本协议最终定稿,并于2006年12月正式实施。新资本协议提出:“更全面地反映风险、更敏感地反映银行头寸及其业务的风险程度”两个新目标,对信用风险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建立在银行自身内部评级体系基础上,其基本思想是:银行必须根据已经掌握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损失进行评估,并将这种评估与资本充足率挂钩。尽管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体系不尽完美,但是,其强制银行去量化风险、评估风险、对风险进行估价并监控风险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是有价值的。除巴塞尔协议外,各国的其他监管要求也越来越细化。

(四)“三大风险”并重

这一点在巴塞尔协议内容的变化上得到了很好体现。1988年的协议中,还仅是对信用风险的资本管理作了要求。随着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频繁出现,以及衍生工具创新的加速,市场风险越来越受到银行重视。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引起了对操作风险的关注。新资本协议中已经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三大风险”及管理作了规定。

在风险量化方面,银行也开始将度量市场风险的方法移植到度量信用风险。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在两种风险度量中都得以应用,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显然正在借鉴信用风险管理的成熟经验。

(五)风险度量模型复杂性

西方银行侧重于风险的量化管理。利用数据模式来进行损失估价和风险测量,是现代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从指标化形式向模型化形式转化或二者结合;

(2)由定性分析为主转化为定量分析为主;

(3)从对单个资产的分析转化为从组合角度进行分析;

(4)从盯住账面价值的方法转向盯住市场的方法;

(5)描述风险的变量从离散形式转向连续形式;

(6)既考虑单个贷款人的微观特征,也考虑行业、地区以至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7)多种风险度量模式并举;

(8)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汲取相关领域精华,如对期权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当然,再精巧的模型也不能完全替代复杂的现实,银行业开始重视另一种衍生的风险,即“建模风险”。

(六)强大的IT支持

活跃银行在将全球业务集中处理的同时,将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固定在管理模块中,实时全面反映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结果,并根据评估状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其中,连续的历史数据记录与分析是形成风险管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基础。

(七)管理体系与制度完善化

西方活跃银行已经实现从“利润导向型”管理向“风险收益匹配型”管理转变。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西方银行逐渐实行了以风险为基础的考核盈利指标RAROC-风险调整后收益,根据业务的“剩余收入”(经济利润)来评估业绩。计算RAROC不仅可以度量一项业务提供的附加价值,对业务单位进行考核,同时它可以有效避免每个业务单元管理人员的寻租行为。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基本围绕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三个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衡的层面展开。

在风险管理模式与量化风险模型上,活跃银行基本完成了制度设计与参数确定,信用风险评估管理比较成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管理制度趋于完善。

二、信用风险度量与转移方法的发展

在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中,风险度量与转移方法的发展与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交织在一起,新的业务催生了新的方法,而新的风险转移方法甚至本身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业务。影响相关方法发展的当然还有观念的变化。方法的发展不仅使得

风险量化更加精确,而且使得不同客户、不同业务、不同风险品种之间实现了相互关联,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手段。

(一)以指标为主的传统客户评级方法

在银行业务以借贷、担保为主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观念以既有情况为主要依据,取静态指标进行评价,产生了一些评级方法。毋庸置疑,在产品和市场发展之后,这些方法得到了优化,加入了即时的、预期的信息。

一般考虑因素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行业特征;财务信息质量;关联企业与交易;资产变现性;管理水平;国别风险;特殊事件的影响;被评级交易的结构。具体可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信贷决策的“6c”法。

第二,财务指标法。具体有:z值模型;ZETA评分模型。

第三,打分卡。将客户所有相关信息分类纳入预先设计的打分卡,根据经验设定各项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后得分,按分值区分档次。

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第一,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信用分析人员;

第二,实施的效果不稳定;

第三,较为僵化,缺乏应变能力;

第四,参数或权重的设定大量依靠主观判断;

第五,可能导致贷款过度集中的问题,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二)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通过运用数理统计分布函数、转移矩阵的方法,新的度量模型得以产生并改进。其背景是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的观念转变,也是重视宏观经济分析、将各方面信息普遍联系的体现。

1、信用风险矩阵

是由J.P.摩根公司等1997年开发出的模型,运用VAR框架,对贷款少非交易资产进行估价和风险计算。该方法是基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次年评级发生变化的概率(评级转移矩阵)、违约贷款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进而得出个别贷款和贷款组合的VAR值。

2、麦肯锡模型

在信用风险矩阵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技术模拟周期性因素的“冲击”来测定评级转移概率的变化。它克服了信用风险矩阵中不同时期的评级转移矩阵固定不变的缺点。

3、CSFP信用风险附加计量模型

与作为盯市模型(MTM)的信用风险矩阵不同,它是一个违约模型(DM),它不把信用评级的升降和与此相关的信用价差变化视为一笔贷款的VAR(信用风险)的一部分,而只看作是市场风险,它在任何时期只考虑违约和不违约这两种事件状态,计量预期和未预期损失,而不像在信用风险矩阵中度量预期到的价值和未预期到的价值变化。

此模型中,违约概率不再是离散的,而被模型化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连续变量。每一笔贷款被视作小概率违约事件,并且每笔贷款的违约概率都独立于其他贷款,这样,贷款组合违约概率的分布接近泊松分布。模型考虑违约概率的不确定性和损失大小的不确定性,并将损失的严重性和贷款的风险暴露数量划分频段,计量违约和损失大小可以得出不同频段损失的分布,对所有频段的损失加总即为贷款组合的损失分布。

4、KMV模型

这是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

首先,它利用Bla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根据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到期时间、无风险借款利率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估计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及其波动性。

其次,根据公司的负债计算出公司的违约时点,计算借款人的违约距离。

最后根据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间的对应关系,求出预期违约率。

(三)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信用风险

当风险管理观念从准确评价风险向主动转移风险发展时,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出现了。在使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区分开来。而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又常常被独立出来,成为银行新的交易产品。

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第一,分散信用风险;

第二,具有保密性;

第三,提高资本回报率(通过降低资产的风险比例)。

1、利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

银行发放贷款时,其风险等价于出售该贷款企业资产看跌期权的风险。

这里共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银行买入该企业资产的看跌期权来对冲这一风险。

另一种更直接的对冲是违约期权及其变体。这种期权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补偿的期权。

此外,类似于与利率相联系的期权,债券的发行者可以利用期权对平均信用风险贴水进行套期保值。

2、利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

一是总收益互换。投资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的贷款或证券的全部风险和现金流,同时支付给银行一个确定的收益。与一般本质不同的是,银行和投资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贷款或债券的价差。不过,总收益互换可以对冲信用风险暴露,但又使银行面临着利率风险。

二是违约互换。银行在每一互换时期向作为交易对手的某一金融机构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依据贷款是否违约,决定其是否从交易对手取得违约损失。违约损失数额等于贷款的初始面值减去违约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现值。在这里,一项纯粹的信用互换就如同购入了一份信用保险,或者是一种多期的违约期权。

3、信用链接票据

信用链接票据的标的资产出现违约问题,购买者就要承担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发行者向票据的购买者支付一定的利率保护自己。如果违约情况未发生,则只需支付信用资产的残留价值。

银行可以以此对冲公司贷款的信用风险。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为发行银行带来现金收入。从某种意义说,信用链接票据是对银行资产的一种重组。但是,同其他信用衍生产品一样,贷款本身还保留在银行的账户上。

与违约互换相比较,信用联系票据减少了交易对手风险。

(四)资产组合管理与资产证券化

当银行需要从更高的层次上管理资产整体风险时,资产组合管理产生了,这也是把证券组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向整体资产扩大的结果。而主动调整整体资产风险时,资产证券化使风险转移更易实现。

资产组合管理主要通过主动调整不同类型资产的占比,规避信用风险。除针对行业、企业的风险分析进行行业、企业的授信调整外,还可以将贷款及其他风险资产直接出售或重组,也可以运用资产证券化,调整资产占比或调整资产风险权重。

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银行传统的“资产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资产出售者”的职能,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能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也使其具有贷款信用

风险的证券,从而有利于改善资产质量,扩大资金来源,分散信用风险,缓解资本充足压力,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常用的资产证券化形式有ABS、MBS、CDO含CLO、CBO、CMO。

三、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更新观念,进入新的管理阶段

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大致分为七个阶段,即:只做优质贷款、必须对贷款分级、ROE为先、贷款定价须度量风险、像管理证券组合一样管理信贷组合、股东要求有效的风险报酬、分散风险为先。

在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的七个阶段中,国内银行实际上处于第三与第四阶段,即ROE为先、贷款定价须度量风险。要努力进入“信贷组合管理、股东要求有效的风险报酬、分散风险为先”这三个阶段。

(二)改进风险度量方法

国内银行通用的方法是打分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内部评级标准。对于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仅上市银行才在着手建立。建立的最大障碍是历史数据的缺失,数据与信息的归集不能标准化、全面化。过去20年间大量的呆坏账,并没有换得信用分析的成功经验。

(三)细化贷款风险分类

信用风险管理的每个阶段,贷款风险分类的形式都有很大差别。进入第六阶段后,进行了15-20级更细致的划分,而且每一级都能最好地估算出该等级水平上贷款违约概率和亏损程度,并根据亏损量化幅度来确定不同资本金引进。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正在推行贷款的分级分类,个别领先银行仅开始进行10级分类。

(四)推进金融创新,主动分散风险

国内市场的金融工具仍然匮乏,可以进行风险转移的手段十分有限,即使是简单的贷款转让也缺乏活跃的市场。在资产组合管理上,各行开始尝试行业、期限和授信品种的组合比例管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5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投资主体少、发行体缺乏积极性的障碍。

(五)尽快执行新资本协议要求

外部监管的要求对于推动银行改进管理具有最直接的压力。以监管要求为动力,提前在内部实现初级法甚至高级法的要求,是国内银行的中期目标。

(六)综合应用各种工具,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应充分认识到各种工具的局限性,如何将不同方法有效结合、扬长避短,形成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仍是目前各银行努力的目标。

(七)可持续性的风险管理

如果从现在开始,国内银行能够做到信用风险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保证管理方式、运用模型、数据搜集的连续性,不再“推倒重来”,那么,我们仍然可以期待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活跃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上一篇:商业银行组织研究概述 下一篇:EVA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