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7-17 08:20:17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飙升,人民币对外升值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话题,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有许多,不光涉及到中美贸易关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甚至关系中国的国际影响。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受到了巨大影响,本文拟从实际出发,探讨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经济 汇率 利弊

一、回顾人民币升值的历程

近年来,人民币连年升值,201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2055个基点,升值幅度超过3%。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连破6.6、6.5、6.4三大关口,8月中旬迈进“6.3时代”,全年升值4.5%。进入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止住继续升值的势头,维持在6.3%左右。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一)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工业等高速发展,国际上很多国家认为中国很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因此,中国一直被美国当做对其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并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候选名单。显而易见美国的这种把中国作为假想敌的做法不仅仅会使贸易摩擦进一步扩大,而且会将汇率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和正常交往。

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跟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极其相似,同样是依靠制造业走出国门,通过巨大的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在美国的压力下急速升值,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大量的流出,让日本陷入了空前经济大萧条,至今也未走出阴影。如今,美国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候选名单,逼迫人民币升值,用同样的方法打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遏制中国发展从而降低对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威胁。

(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的失衡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美元发行不受约束,全球流动性大大增强,致使真实经济与虚拟经济加大背离;第二,美国持续的高消费与低储蓄率,造成其财政和国际收支账户双双巨额赤字;第三,中国高储蓄、高投资、出口导向和消费不足导致生产能力急剧扩张和国际收支巨额盈余;第四,全球贸易形成了美欧地区以美国为主的净进口和亚洲地区以中国为主的净出口持续扩大的格局。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影响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于以经营货币为对象的商业银行来说,人民币升值影响深远。人民币升值,将会使得国内部分行业和企业的景气状况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相应影响到商业银行在这些行业信贷资产的质量。

(二)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影响

一方面,会使银行自身的投资和交易业务面临汇率波动的损失,还导致外汇资金选择结汇,从而对外汇理财和其他外汇衍生业务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升值加快及进一步升值预期加剧了境内流动性过剩,推动债券价格走高,拉低市场利率,对商业银行的交易类资金业务有利而对投资类资金业务不利。另一方面,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显著提高,会主动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那些拥有大量外汇资产的公司的保值和增值的理财需求会更加迫切,这些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影响

人民币升值预期将促使人民币贷款趋于减少,外币贷款趋于增加;人民币存款趋于增加,而外币存款趋于减少,从而使银行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发生调整。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剧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来源紧张和需求旺盛的状况,在商业银行外币负债减少,而外币资产需求仍然维持较高水平情况下,会对商业银行外币资产和负债的匹配管理形成冲击。

(四)对国际结算的影响

国际结算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分析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对于涉及进出口的行业来说,人民币升值相当于提高了出口价格,降低了出口的竞争力,减小了进口原材料涨价的成本压力等等。人民币升值会起到鼓励进口和抑制出口的作用,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还比较小,我国出口产品对外竞争力仍然很高,人民币的小幅温和升值对于抑制出口作用甚微。

(五)对资本充足率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资本金缩水。目前市场上缺乏人民币汇率衍生工具,人民币汇率风险基本无法对冲。如果外汇资本金不能结汇,就只能通过投资境外证券的方式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若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投资收益将无法弥补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我国商业银行外汇所有者权益在总所有者权益中的权重高于外汇风险资产在总风险资产中的权重,人民币升值将使商业银行的资本折合为人民币的减少幅度大于其风险资产折算为人民币的减少幅度,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

(六)人民币升值对外汇资金业务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的外汇资金业务的影响是双重的。首先,由于人民币小幅升值引起更强的升值预期,可能会有更多的外汇资金选择结汇,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和其他外汇衍生业务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但是我们看到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意识会显著提高,它们将会主动采取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

四、商业银行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

(一)逐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增加美元负债,减少美元资产,另外,由于港元采取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所以应该相应地减少港元资产增加港元负债。同时针对外汇存款下滑的不利局面,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双币卡和国际卡产品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外汇理财产品稳定外汇储蓄,同时针对高端企业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外汇管理服务稳定企业外汇存款。积极主动地管理外汇贷款,并通过互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有效管理风险。

(二)在确保流动性、有效控制汇兑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国际结算业务,针对受汇率制度变更影响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营销措施,大力推广远期结售汇业务,针对国际结算的特点,大力发展贸易项下融资业务。同时,还要保持合理的外汇资产负债结构、期限结构和币种结构。

(三)大力提升外汇资金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交易盈利能力。商业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创新速度应该加快,重点发展期限短、收益高和灵活性强的产品。同时引进人才,提升交易能力和盈利水平,并将外币资金交易的风险管理纳入到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去。

(四)尽快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应在认真评估本行外汇风险管理管理状况,积极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并引进和培养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强对外汇业务和外汇风险的内部审计。同时,利用远期、掉期等外汇市场新工具有效管理风险。

(五)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和客户结构。

首先,要把控制因升值引起的信用风险纳入到全行授信管理的整体流程之中。

其次,确定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调整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升值对各行业的不同影响。

第三,从分析企业资产负债和收入支出的币种匹配情况、原料和产品的定价能力、上下游企业的景气变化情况等因素入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客户经营和商业银行的影响,调整授信业务的客户结构。

(六)完善资本充足状况的监控机制和调节机制。面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和汇率波动加剧的长期趋势,商业银行应完善资本充足状况的监控机制和调节机制,在筹集和运用资本时考虑汇率变动所造成的影响,保持合适资本充足水平,促进资金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和业务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周俊.《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J].经济纵横,2007,(12)

[2]王蕊娜,谢芳.《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0.6期

[3]金投网.2012-8-9:《人民币升值历程》

上一篇:浅析企业如何把握商机 下一篇: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