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17 06:40:56

【前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衡化是在长期偏向城乡二元服务供给体制中形成的。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其农村人口6234万人,占到总人口的59.43%。在长期发展形势下,河南省在共享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该部分将通过对处于中原区核心地带的河南省中部分城乡建设的一...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GDP水平保持了每年约10%的增长速度。但因我国长期处于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故社会公平问题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差距开始拉大。文章将列举河南省公共财政投入、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数据材料,进行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并尝试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出相对应的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解决对策

一、引言

我国长期处于二元城乡体制,且至今尚未完全从根本上打破,公共服务欠缺仍然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是党的十中提出的重要理念。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也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做出了大量改进。但由于河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为缓慢,城乡发展仍然出现不均衡问题,故需要进一步的纠正和改善“城市偏向”的发展观。

二、河南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中现存的问题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衡化是在长期偏向城乡二元服务供给体制中形成的。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其农村人口6234万人,占到总人口的59.43%。在长期发展形势下,河南省在共享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该部分将通过对处于中原区核心地带的河南省中部分城乡建设的一些调查数据,从河南省目前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现实情况出发,发现目前城乡服务中问题所在。

(一)河南省城乡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严重不均

根据河南省2014年统计年鉴数字显示,2013年河南省市级和乡镇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之间的差距悬殊较大。如表1所示,从总量来看,市级2013年支出1344.98亿元,而乡镇级别仅为330.48亿元。乡镇公共财政总支出仅为市级的24.57%。从教育指标来看,市级支出为211.39亿元,而乡镇只有18.09亿元;交通运输市级支出161.29亿元,乡镇只有1.36亿元;医疗卫生市级支出63.09亿元,乡镇级2.07亿元。无论从城乡的总量指标还是分项指标看,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差距悬殊都存在与城乡之间。

(二)河南省城乡基本教育中存在的差距

1. 教育经费投入中存在的差距

河南省长期向城市倾斜的教育资源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改观,但乡镇地区仍然处于低教育资源的情况。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投入差距虽然在逐年减少,但最终,仍然处于教育非均等化的阶段。河南省城镇教育经费拨款费用远远高于农村拨款费用,其中2013年乡镇教育财政预算支出仅占支出总额的1.54%。

2. 城乡师资力量存在明显差异

河南省的师资力量正在逐年提升,城乡在教师学历上趋于均等化,但由于环境条件、薪资报酬等方面的影响,最终致使乡村教师流失严重。目前因部分乡镇教学水平的限制,知识结构趋于老化,教学观念也没有得到及时创新,使乡镇教育水平得不到较好的完善,城乡教学水平拉开差距。

3. 中小学办学条件的非均等化

长期以来,由于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城市教学多媒体的投入以及快速替代,乡镇跟不上如此快速的步伐。久之,在办学的条件上也出现了不均等的形势。

(三)城乡社会保障的非均等化

1. 医疗保险的差距

医疗保障的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在城乡发展中,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由于运行模式的不同,存在着差别。城镇医疗保险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故保障水平较高。而农村的医疗保险则是以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由中央、地方政府以及个人共同承担的保险费用为主,且费用交纳并不高。因此,在看病后报销比率上也存在着差别。

2. 最低生活保障上的差距

农村生活保障制度在2007年被建立,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在制度制定上也存在差别。城市居民大部分靠就业维持生活,没有农业等方面收入的来源。2013年,省民政厅、财政局规定,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12年的180元提高到195元。农村居民大部分以农林业为主要谋生方式,因此不存在失业现象。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水平由2012年的87元提高到99元。城市低保水平是农村低保水平的几近两倍,差距明显过大。

3. 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差异

2014年2月7号,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决定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建立城乡居民养老制度的基本统一,但要想迅速落实确实困难。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城镇和非城镇之间仍然处于非均等化。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大多是以社会保险原则开展的,其风险与企业共同承担。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于缺少政府的财政支持,由本人承担费用,更多的突出个人养老责任。对于农民而言,河南省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公平现象。

(四)城乡就业权利失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乡就业机会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就业水平不均衡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增高,但非城镇劳动者很少有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在工作的选择上存在着局限性。另一方面,因城乡居民在户籍上存在一定差异,造就了城乡劳动力不完全平等局面的产生。

三、新经济形势下河南省实现城乡均等化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城乡一致的公共服务

城乡发展二元化不仅是河南省存在的问题,它存在于很多大中型城市。若想要改善当前这种非均衡性局面,必不可少的是将二元化机制破除。虽然这是一项漫长艰辛的任务,但提高全民发展水平就要迎难而上。政府应尽快打破城镇与非城镇体制政策的区别,建立城乡户口统一的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二)建立城乡一致的公共服务

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的衔接,统筹城乡社保体制。将城市与乡镇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相互融合,落到实处。降低非城镇居民医保等自费的比例。对生活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进行维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三)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应统一

对于城乡劳动者实行待遇公平原则,用人单位应积极维护城镇与非城镇劳动者的权益,实现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待遇。对于非城镇劳动力的歧视应当及时消除。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化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是进行财政支付转移。为实现城乡之间的配置平衡、服务均衡化发展,财政转移应重点向非城镇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缩小城乡财政支出差距。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速农村经济发展是提高农村基本服务水平的关键。切实保障非城镇居民的教育质量、增强社会文化,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五)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主体

仅仅依靠政府进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是势单力薄的。借鉴大量国外经验,非政府、群众、企业等都可以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发挥主导地位。这些力量可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有更好的满足。在使用第三方力量的时候,政府部门应该做到和“第三方”共同承担责任。推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做到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群体为辅助,从而满足非城镇居民需求多样化。故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是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力量来源。

四、总结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省在公共服务体制上做出了改革,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依然不足。主要表现为供给的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均等以及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上。因此,要使河南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首先要使教育、社保、政府财政支出、政策等方面先打到基本均衡统一。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河南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努力,从各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审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注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建构,从而缩小城镇和非城镇建设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韩俊.统筹城乡发展率先走出二元结构[N].新华日报,2010-06-08.

[2]胡五岳,贾志鹏.河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卢璐.试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05).

[4]刘堂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与对策[J].商业时代,2012(0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批准号:2013-GH-080。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上一篇:独立董事报酬水平对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影响 下一篇:黄山归来不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