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复合型图书馆的分析探讨

时间:2022-07-17 06:12:11

高校复合型图书馆的分析探讨

[摘要]复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体。高校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是未来图书馆的一种新模式,它能有效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求。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数字图书 传统图书 复合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72-0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逐步进入复合图书馆时代。复合型图书馆是指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功能共存互补,并有机结合于一体的、混合形态的“现代化图书馆”。在复合型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对印刷型、电子型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转化、管理,实现一体存取,针对读者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提供馆内服务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服务。数字图书馆信息载体、技术功能与服务模式的加盟,意味着人们对“现代化图书馆”藏书建设、业务管理、经费配置、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建立复合型图书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进行有机结合,建立复合型图书馆,将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各项事业上台阶、上水平,并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若将两者进行整合,就能优势互补,互助互动,推动整个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一)实现优势互补

传统图书馆的优势:一是历史悠久。尽管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传统图书馆经久不衰,不可替代,它的基础也更加雄厚;二是免费服务于全社会。它是由政府、社会团体拨款或投资,是非赢利性的公益性机构,对社会各个阶层和部门实行免费服务;三是传统图书馆成为人们系统学习和研究的中心。由于它系统全面收藏人类的文化和科技知识,所以它能为用户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时至今日仍是人们赖以学习、研究、提高的重要场所。尽管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比较高,但如果没有传统图书馆仍然是不行的。传统图书馆的劣势在于:收藏的信息知识载体存储密度小,体积大,占用空间多,需要不断新建和扩建图书馆来保存日益增长的文献。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在于:一是技术先进,代表信息社会先进的科技水平;二是信息知识载体存储密度大,体积小,占用空间少,与传统印刷品文献比较来说,图书馆不要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扩建书库;三是网络信息传递快,一些最新信息通过网络可即时获得;四是网络服务面广、覆盖区域宽,不受时空、数量限制。数字图书馆的劣势在于:一是它收藏的是数字信息载体,与传统印刷品比较,保存期短,磁带寿命为15~20年,光盘寿命为20~30年,网络则有病毒侵袭等安全问题;二是用户要利用数字图书馆知识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与网络连接的电脑和电源,这在当前条件下不是所有用户都具备;三是人若长时间在电脑上阅读,视力难以承受,而且用户的阅读习惯难以改变。

由此可见,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二者相互结合于一体,建立复合型图书馆,就可实现优势互补,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使图书馆的整体能较好地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服务质量,方便读者利用

通过建立复合型高校图书馆,就可实现虚实结合,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一条龙。这样,读者既可以使用传统纸质文献,也可以使用数字化文献;既可亲自到馆查阅,长时间在馆内从事研究,或把纸质文献借回家阅读,也可以不去图书馆,在单位或家里通过网络利用图书馆;读者既可以从图书馆获取系统、全面的信息,又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最新信息;既可使本地、本单位的读者获得实体服务,又可使外地用户获得远距离的虚拟服务。

二、复合型图书馆要具备新模式

目前,现代高校图书馆正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并在网络环境下逐步完善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处理,为网络用户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无纸社会离我们还很遥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数字图书馆的全面建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用户有阅读纸质文献的需要,出版商就会出版印刷型书刊,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的高校图书馆就应该收藏它们。因此,笔者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图书馆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

复合型图书馆不是简单的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结合,而是两种形态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模式,有其自身的管理要求、运行规律和服务功能。复合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既要保持印刷型文献的稳步增长,实现印刷型文献自动化管理,建立起友好、完整、顺畅的用户导航和查询系统,又要积极开发电子文献,包括网上资源、光盘数据库等,满足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全方位、多层次为读者服务的目的。总之,图书馆走向集成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是当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复合型图书馆要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都已建成,可以实现联机公共目录查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图书馆服务的深入,更多的高校图书馆正在对各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电子资源信息及其他相关数据库进行整合,实现数字资源和纸质文献真正无缝高效的整合,建立一体化检索的平台,向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用户可以一次检索多个数据库,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别处理,根据其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自行选择所需的信息资源。复合型图书馆还应该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获取方式,纸质文献馆藏地点要根据文献利用率进行合理安排,数字资源的传递可通过邮寄、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不同需求层次和不同空间距离读者的需求,降低读者获取信息的成本,在资源充分共建共享机制下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购置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较高的社会服务效益。

四、复合型图书馆员工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在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中,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内容大大扩展了,如对信息源的选择、甄别,就从传统的文献信息源发展到网络信息源;又如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不仅是馆藏文献的特色化,而且包括如何努力发掘网上的特色资源以及如何开发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因此,复合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不仅是采编部门的工作,还涉及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网络维护等众多的部门。为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吸收其他专业领域人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人员等方法,全面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改善群体知识结构,以适应复合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五、复合型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复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逻辑延续,也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我们不应只是接受这样一种概念,而更为重要的是,要以复合型图书馆作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定位,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复合图书馆发展策略。1.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建设复合型图书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管理复合型图书馆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并制定出科学详尽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策略。即通过建立将各种可利用的信息资源组织起来的结构环境,致力于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实现随时存取。2.要着力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即要围绕着用户的信息需求,设计复合型图书馆的服务。3.要加强理论研究。要在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和复合型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综合研究,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六、结语

近年来关于复合型图书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一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对于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模型、复合型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及复合型图书馆用户服务等,不同学者对这些问题都有所涉猎,但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式。因此,我们还需更加深入细致地思考这些问题,从而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复合型图书馆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余红梅,赵永莲.图书流通数据分析与读者阅读倾向.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87-90.

[2]武德运.图书馆通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3]黄宗忠,王晓燕.论复合图书馆与图书馆发展趋向.图书馆论坛,2002,22(5):6-10.

[4]唐克文.数字图书馆发展模式分析与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14(2):21-23.

[5]韩梅.我国复合图书馆研究综述.图书馆学刊,2005,(4):21-23.

[6]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7]杨炳延.开发人才资源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文集.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8]武伯军.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外借及藏书结构统计分析.现代情报:2005,(8):44-46.

上一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扔鞋”事件 下一篇:心理世界与言语交际中的零度与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