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巧打组合拳

时间:2022-07-17 01:18:32

“距第五届亚太地区城市市长峰会还有144天”――走进重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城司)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部,墙上的倒记时牌非常醒目。在市长峰会主会场国际会展中心工地,20多支建设队伍正在紧张施工。

筹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司受命于危难之中。

这个今天热火朝天的工地,昔日却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在南坪附近一躺就是十几年。

1989年,一家私营企业拥有了这块位于长江大桥至南坪之间的“风水宝地”,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建设70万平方米的商业城和“太空城”。因实力不济,该公司不但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还殃及池鱼――承建该工程的北京城建二公司在垫资6000万元后长期收不到建设款,工程一拖就是若干年。

2002年年底,市政府委托城司全面收购该项目。城司出资3.3亿元现金,实现了对该项目100%控股。

重组成功后,市政府将该项目重新定位为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于2003年11月26日正式复工。

国际会展中心本来预计在2006年4月前建成,我市承办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后,市政府决定把峰会主会场定在会展中心,这就使工期不得不提前半年。今年8月31日,会展中心将投入试运行。

“投入13.7亿元建国际会展中心,是我们国有公司应尽之责,我们肯定会按时完成任务。”城司总经理华渝生之所以能够雄心勃勃地这样说,是因为如今的城司,已不是当年的城司了。

1997年成立的城司,在2002年被市政府定位为重庆城市建设投融资的总渠道、主城区路桥建设的总账户、城建资金筹措所需土地的总储备。从2002年到2004年,城司总资产连续3年以百亿元速度增长,如今已达330亿元。

在融资上巧打组合拳,是城司快速长大的秘诀。

借鸡生蛋。2002年以来,城司抓住城市建设离不开投融资这个关键,盘活、剥离不良债务,挽回了信誉,获得了银行100多亿元的综合授信,并开始面向全国发行企业债券。在此基础上,城司建立了一套“借钱――赚钱――还钱”的良性偿债机制。

借地生财。“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周边的土地是要增值的。”华渝生说,“以前政府修路架桥到哪里,房地产商们就跟到哪里,吃进土地,然后赚取土地的增值利润,结果房地产商们赚得盘满钵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却捉襟见肘。现在我们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借地生财,将赚取到的土地增值利润用于市政建设。”到去年年底,城司已储备土地5万多亩,挂牌出让土地5000多亩。

以时间换效益。2002年,城司为市政府分忧,花8亿元收购了地铁中心花园、白云湖工程等一批“四久工程”。“当时很多人为我们捏了一把汗,然而现在这批当时的‘垃圾项目’给了我们不菲的投资回报。”华渝生自豪地说。2002年,城司花9100万元买下璧山县白云湖项目,今年4月,该项目以1.8亿元的价格卖出。以时间换效益,城司的妙手,让很多当年不看好该项目的人士大跌眼镜。

以空间换效益。重庆一些污染企业要搬出主城区,城司敏锐地发掘出了一条以空间换效益的生财之道。为了帮助这些企业搬迁,城司先为企业提供迁建资金,以此来置换迁建企业位于主城区的土地,结果企业获得了新生,城司也从这一空间的转换中,换取了不菲的效益。

在蓝天白云下,国际会展中心附属建筑已完成了外墙装饰,银灰色的构件和玻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会展中心崛起的同时,今年另一个“民心工程”――重庆大剧院也将开工建设。而在去年一年,我市主城区就有5座大桥开工建设……这些改变重庆面貌的工程,所需要的天文数字般的资金,都是城司通过巧打组合拳融来的。

上一篇:地产:以地生地 下一篇:开投:搭建轨道交通的投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