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致贫成因解析

时间:2022-07-17 07:03:40

教育致贫成因解析

摘要:教育原本是可以治理贫困的,但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却出现了教育致贫的现象。农村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致贫缘由包括:教育成本分担不合理、教育结构失衡、教育收益率偏低、贫困学生资助制度不完善、教育态度非理性等。

关键词:教育致贫;教育成本;教育结构;教育收益;教育态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12-0007-03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于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指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1]。很明显,教育是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方式。根据这一理论,投资教育能够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回报,选择教育作为投资方向是家庭的一个理性选择。那么,农村教育的蓬勃发展带给接受教育的农民应该是改变命运、摆脱贫困,但在当代农村,投资教育导致贫困的问题却日渐显现,低收入家庭教育致贫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据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共同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1]而这其中,非义务教育致贫又占主要部分。这不禁让我们感到困惑:教育原本是可以治理贫困的,怎么又会出现“教育致贫”的现象呢?

所谓“教育致贫”,又称“因教致贫”,是指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范围内,接受学校教育的个体(子女)因教育成本的投入而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贫困不是非物质层面的文化贫困、思想贫瘠等,而是物质层面的经济贫困[2]。“因教致贫”又可分为“因教成贫”和“因教返贫”两种类型。“因教成贫”是指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为了使子女能够接受更多的教育,把有限的收入尽数投入到教育中去,造成家庭生活窘迫、经济拮据的现象;“因教返贫”是指家庭经济状况原本良好,因受教育子女较多或追求优质教育资源,造成家庭经济支付方向单一、额度过高从而导致的家庭经济贫困现象[3]。如果教育投资逐渐步入高风险区域,家庭教育投资收益与回报不能如期实现,那么千万个家庭就极有可能因投资于教育而长期陷入经济困境,“教育致贫”的示范效应也将会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教育投资不断增大,作为国民教育基础的义务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强财政转移,促进均衡发展,实行免费教育。”因此义务教育将不再成为教育致贫的重要原因[4]。造成教育致贫的主要是非义务教育。农民原本想通过接受非义务教育来提升自己,追求美好未来,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教育成本分担不合理

教育是一种兼有消费性与生产性的投资,它的收益具有明显的外溢性,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从中受益。根据“利益获得”(教育费用所谓“利益获得”原则,是指谁从教育中获得好处和利益,谁就应支付教育经费;获得的好处和利益越多,支付的费用便越多。反之,获得的好处和利益越少,支付的费用便越少。)和“能力支付”(按照纳税人支付能力确定纳税负担)的原则,国家、社会、企业、团体和个人都应该负担相应的教育费用,实行成本分担。然而,如果仅仅考虑“利益获得”原则,那么学费则可能偏高,对家境贫困的学生来说负担就会过重,有损教育公平。我国政府每年提供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始终没有达到4%的目标,与发达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相去甚远。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成本分担体制下,个人家庭所承担的份额明显偏高。特别是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贫困乡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有限,基本生活物资匮乏,其支付能力自然十分有限,面对全国大体同一的“教育价格”,必然会产生贫困。农村及其子女接受与城市人同等的教育,相对于农民的家庭收入而言,相对于农民家庭的支付能力而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大学生的年平均学费是6000元左右,加上其他费用,一年的总消费在一万元以上,四年的消费就是四万多。而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3254.9元。据吉林省政府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2004年,吉林省高校人均学费6000元,人均住宿费1000元,人均伙食费4800元,3项合计,每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为l.18万元,而当年吉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00.42元。也就是说,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4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5]。

二、教育结构失衡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们投资教育能够获得回报是因为通过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能提高配置能力和生产能力,这种能力既能优化资源配置,又能带来更大的产出。因此用人单位愿意为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支付更高的工资。但是,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率是72.4%,在338万毕业生中,有93万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到100万人,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6]。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成为一个日益加重的趋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主要表现为高级人才总体短缺与结构过剩,具体而言就是个别本科通用型人才的过剩以及高级技术人员与技工的短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是财政投入重心偏高。财政投入偏向于高等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结果出现了个别本科通用型人才的过剩和高质量熟练技工的严重短缺这一鲜明的对比现象。此外,高等教育扩张使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快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盲目创建、扩建热门专业等不科学的行为导致个别专业人才过剩,教育质量下降,导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迅速扩张使毕业生数量激增,而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如此一来高校毕业生数目远远大于市场的消化能力,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员失业,造成人才浪费与社会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都是与农民接受教育提升自己、改变命运的初衷相悖的,当然也加剧了农民的负担,造成其贫困。

三、教育收益率偏低

从教育投资收益来看,农民及其子女支付相对较高的教育成本,接受较差质量的教育服务,获得的教育收益也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受过同等教育但是来自农村的人,就业选择的机会远没有来自城市的多,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程度较低。此外,教育投资是长期投资,具有迟效性,其收益要经过较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一般而言,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要经过16年的正规学校教育,然后参加到实际的工作当中,才能开始获取教育的经济收益。在这样漫长的投资周期中,当家庭无力承担连续追加的教育投资时,就会导致教育致贫。从社会效益来看,大学毕业的农民子女很少回到农村。农村教育实际上成为了向城市输送农村人才的“抽水机”。留在农村的少量人才很难形成合力,他们基本上处在家庭分散经营、低组织化状态下,大多自己单独闯,仅仅是个别家庭的个体行为,只对他本人或者他们的家庭有影响,而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作用有限。从非义务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目前的教育内容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不是以农村和农民为主体,而是以城市教育为归依,造成事实上的鼓励农村精英离开农村,说到底,非义务教育忽视了建设农村、培育农民。此外,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过度扩张,与现实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造成了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的局面,从而导致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引发的劳动力市场失灵,使教育作为一种信号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有限,也影响了教育的投资回报率。

四、贫困学生帮扶政策不完善

越来越高的非义务教育收费使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教育日益成为投资的高风险区,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家庭容易因教育返贫,国家教育帮扶政策成为防止“教育致贫”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学者田恒平曾指出,政府的资助帮扶政策体系不完善是导致教育致贫的重要社会原因[7]。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及政府帮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中的经济困难,化解了教育致贫的风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国的教育信贷体系还不够完善,教育助学贷款还不能够全覆盖,贷款形式单一,审批过程过于繁琐。在高等教育阶段,各种学生资助的配比也不尽合理,使得受益者同真正需要资助者之间的对应度很低。有研究表明,在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比例为16%、22%、26%,而获得贷款的学生占申请贷款学生比例分别为63%、30%、37%,由此导致学生受资助的利益分布产生新的不公平[8]。此外,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缺少社会力量的参与。从资助资金来看,资金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支出,社会资金特别是民间资金的投入很少,这与发达国家的现状形成较大反差。我国目前贫困生资助基本上处于依靠国家资金孤军奋战的状态,这使得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不足,这也加大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压力,增加了农村贫困学生的负担。

五、教育态度非理性

目前,绝大部分农民对投资教育缺乏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心中恒古不变的情结。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于孩子身上,为了子女成才不惜一切代价是许多农村家长的共识。许多农村家庭把供孩子读书作为一场赌博,赌赢了,就能改变命运,为家庭换来幸福;赌输了,就要用许多年甚至一辈子来还债。在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上,不能根据家庭自身条件和子女的能力、特点作出正确决定,具体表现为:家庭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盲目鼓励高考升学,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集体无意识奔向高考,而对职业教育则进行轻视和排斥。这种观念与行为盲目乐观地预计了教育收益,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困难,对由于高校扩招、国家经济结构和各层次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失衡引起的就业困难都缺乏相应的意识,增加了家庭负担,造成了投资的浪费,长期盲目的教育投资导致了“相信教育致富却出现教育致贫”的奇怪现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度上升,2001年为104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达338万,2006年达到390万,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是2001年的近4倍[9]。然而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2.4%,有93万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委屈就业,甚至出现零工资就业,同时每年还有约占毕业生人数30%的毕业生无业可就,成为“啃老族”[10]。当高额的教育投入之后,预期的回报却不明显甚至落空时,便会产生教育致贫。

参考文献:

[1]段钢.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人才,2003,(5):26-29.

[2]周凯.增长率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首因[N].中国青年报,2006-02-08(05).

[3]杨小敏.“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和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7,(3):36-40+48.

[4]张国强.因教致贫的社会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1-45+51.

[5]彭华安,陈维民.“教育致贫”悖论及其消解[J].教育导刊,2009,(1):52-55.

[6]侯靖妹,彭冰.农村学生害怕考上大学?[N].中国民族报,2005-05-17(07).

[7]黄卫华.公权资本化和教育高收费闭.社会科学战线[J],2005,(1):21-22.

[8]田恒平.“因教致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27):3-6.

[9]谷宏伟.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投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5.

[10]王长胜.2006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5.

[11]陈烨.“因教致贫”现象及其根治对策[J].中州学刊,2007,(4):102-104.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济南 250014)

上一篇:高速及低速线切割机床加工特点 下一篇:课堂导入应摒弃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