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与考试

时间:2022-07-16 07:52:07

谈素质教育与考试

考试问题是学校教育的焦点,也是一个难点。考试是伴随着人类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及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考试制度的国家。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而是旨在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因此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考试观。

一、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现代教育观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还是为了育人?为了选拔,还是为了发展?这反映着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从现代教育观看,考试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无论是考试的导向功能、改革功能,还是鉴定功能、激励功能,都是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素质教育不赞成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更不赞成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考试并不是用升学指挥棒、用分数去限制人、压抑人,不是阻碍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恰恰相反,应是运用科学的质量观、发展观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把考试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要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的制度。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考试已不能局限于鉴定、选拔功能,而要冲破传统考试思想的束缚,突出和强化考试的教育功能。

二、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整体性观念

教育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有序列的动态系统,学生也是一个多素质的结合体,学校的考核、评定,则局限于学生的学业与品德,不能完全反映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质量的实际。所以,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不能单纯面向被高一级学校选拔、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学生。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也是教育方针的基点。现代考试已从过去单项考核转变为从整体出发,运用多指标的综合,这就要求:首先,确立整体观念,把教育系统看做是一个整体,把学生也看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整体;其次,从整体和部分中研究目标和界定,教育目标的选择、研究、设计和分解等一系列活动都从整体着眼,分解各个要素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指标体系;再次,从整体出发研究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重视社会的评价;最后,对各个指标的结果,按照“整体——部分——整体”步骤进行综合,把握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绝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整体出发的多指标综合,可以克服过去单项考核把本来是完整的学校或学生对象,分割成孤立的部分所造成的片面性、主观性、随意性的弊端,可以克服传统的封闭性所形成的忽视社会开放性的缺陷,改变几个单项成绩优秀而总体并不一定先进的状况。

三、素质教育下的考试必须坚持主体观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象的主体性,重视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自我,使被教育者成为主体。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被教育者的自觉参与和主体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就难以实现。在学校里离开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合作,要取得真实可靠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还必须把握住创新的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影响创新的因素很多,但通过对大量科技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人们发现在这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自主性,因而自主性是创新素质的灵魂。歌德说:“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如果教师无视这一点,那么他所从事的将是没有灵魂的育人的事业,是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

四、素质教育不能忽视生活中的考试

生活就像一本书,既然这本书的内容已经开启,那么在这之后,一定会有更多更多的知识等待着你去发现。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都是你必须经历的,而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所以说生活中的考试往往是无形的。教室里的考试是有标准答案的,生活中的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习惯于标准答案的人必定思想封闭、缺乏创造性、不能容忍多样性。这种人走上社会必定显得呆头呆脑,没有竞争力,缺乏创造性,高分低能。生活中的考试却常常需要自己出题目,各种各样的考试在增加学生知识量的同时,却也可能强化了学生的被动性,使学生只善于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而不善于自己提出任务,提出课题。生活中的考题已知条件是不充分的,需要自己去创造。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这样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考试生活化,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身边有知识。让每位学生把不同的生活体验、看问题的独特视觉带进课堂,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现实敏感度,彼此分享智慧,提升认识水平。所以我们应转变学校的考试思想,走素质教育之路,使学校的考试适当地向社会的、人生的考试靠拢,让学生学会在考试中提高自己。

总之,我认为无需也不能将高考和应试教育看做是洪水猛兽,对学生来说,人生也不是全然没有竞争与考试的,走上社会,处处都存在竞争与挑战,那么在求学时期,迎接考试的挑战,培养应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又何乐而不为呢?“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系统工程,若没有科学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支撑,则是难以想象的,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只要教育工作者能够牢牢把握住自主性这一灵魂,然后根据具体的育人环境,在理论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勇敢地探索,就一定能够在素质教育这片广阔的原野上走出一条具有时代气息的成功之路。

上一篇:找出数学中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下一篇:让德育内容融入历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