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与医学生生命教育

时间:2022-07-16 09:16:23

大学语文教学与医学生生命教育

摘 要 大学语文蕴涵着丰富的生命因素,在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使医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帮助医学生感受人生价值,探索生命的意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生命教育 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002-02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他告诉人们,生命不但是珍贵的,而且是神圣的,每个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以善良之心来关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事件屡见不鲜,其根源在于没有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生存的价值。可见,唤起大学生对生命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认同迫在眉睫,而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人员,其生命责任意识更为重大,直接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自身个体的生命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医学生热爱、奉献医学事业的敬业精神。

大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因素,在医学生生命意识的培育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在教学中针对当前医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实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抓好进行生命教育的契机,引导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

一、帮助医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医学生生命观教育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尊贵和神圣,帮助他们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地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如孔子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认为天地之间万物生灵,以人最为珍贵,表达了生命至上的情怀。法国思想家史怀泽的《敬畏生命》写道:“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他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在学习该课文时,本人围绕“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怎样才能做到敬畏生命?”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层理解尊重他人及其他生物生命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敬畏一切生命形式,是对生命的高度负责,对一切生命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就得不到保障。再联系到当今大学生漠视生命及人类为金钱利益伤害和毁灭动植物生命的社会现象,并让学生反思这些毁灭生命的恶的事件,使医学生懂得敬畏生命,并自觉形成强烈拯救生命的使命感,从而学会尊重个体生命和挽救每条生命。只有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才能心怀仁术,克服困难,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

二、教会学生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生命存在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热爱自己生命的人,才懂得对他人生命的热爱。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医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医疗事业的基础和前提。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的教育资源,教材中很多作者本身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典范。如司马迁、杜甫、苏轼、曹雪芹、史铁生等能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在苦难中保持坚韧,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敢地面对人生,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本人在讲课时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然后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如在教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在课前一周就让学生查阅司马迁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司马迁在面临人生灾难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奋斗历程。然后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老师适当启发、引导,如“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此想了此残生,到底是什么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何看待司马迁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而选择了隐忍苟活?”“学习了课文之后,你认为司马迁的生命历程还是‘残生’吗?”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什么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让学生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挫折、苦难,不应该自暴自弃,更应该懂得怎样去求生存,谋发展。司马迁的遭遇和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相反,大学语文还有一些作者,如屈原、顾城、海子、川端康成、海明威等面对生活的坎儿而选择了死。在教授这些作家作品时,通常应用比较法,找出其共性,分析他们放弃生命的原因。然后再和司马迁这类人物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要认识生命本质,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坚韧地生存。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何种原因,自杀终是不当的,自杀其实是一种懦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教学中通过情感渗透帮助医学生树立“挽救生命、呵护健康、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职业理念。

医学生只有成为充分理解和把握自我生命的人,才会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只有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才会用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去面对患者的生命,学会珍惜自我及他人生命的存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形成尊重生命、善待他人的习惯

尊重生命意味着不仅要尊重、善待自己的生命,也必须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生命一定要有同情心,这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情感基础。本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善良、仁慈的情感品质,让学生从内心树立“仁爱”的思想,使这种“仁爱”形成一种自觉意识。如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都是句句凝情、字字滴泪的感人肺腑之作。教学时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人伦温情:祖孙情、家族情、夫妻情等,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作者对亲人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学习作者心系家庭、关爱亲人、关心他人的爱心和责任,培养医学生的博爱胸怀、仁爱之情。这类作品情真意切,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生命成长过程的艰辛和不易,在亲情的感悟中体会生命的厚重,从而培养学生珍重生命,善待生命。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只有让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成为一种习惯,他们才会从内心自觉形成一种拯救生命的使命感,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全力去救治生命。

四、超越人生困境,提升生命价值

生活中挫折是难免的,面对人生困境,该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呢?许多医学生怀着“白衣天使”的美好梦想走进大学校园,当理想与现实脱轨的时候,便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和激烈的竞争中不堪重负,甚至放弃生命。因此,培养医学生坚强的品格、顽强的精神、坚韧的意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语文中许多文人命运多舛,经历各种磨难,或政治上、或生活上、或肉体上,但最终他们超越了困境,寻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田园中得到了快乐,在内心中找到了安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要让生命得以超脱与升华,就要到自己的内心里寻找自由。当李白理想受挫,政治道路遭遇艰难时,他仍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刘禹锡虽悲叹人世沧桑,但相当达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他们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的积极乐观精神对大学生是一种极大地激励。

另外学习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赤壁赋》等时,本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诗人是如何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的。他们如何使自己的精神获得了超越的自由?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取向,借此促使学生热爱人生,超越自我。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个体只有摆脱世俗功利的束缚,超越现实名利的诱惑,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困境中找寻到生命的意义,才能真正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实现生命的超越。

总之,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客观要求。大学语文对医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自觉地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医学生感受人生价值,探索生命的意义,引领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敏智.谈谈医学生生命观教育[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4).

[2]肖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

[3]刘小勤,罗平.生命教育: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J]. 医学与哲学(A),2012,(1).

上一篇:关于农村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试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我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