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审美源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时间:2022-07-16 06:49:49

挖掘语文审美源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几乎包容了一切美的表现。因为,语文教材中一篇篇依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作为美的信息载体差不多包括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无论是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还是艺术的美、科学的美以及语言的美,在语文教材中都有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为审美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审美源泉。语文审美教育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内容,它充分发挥了教材中美的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审美心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教材中的自然美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荷塘月色的恬淡幽美、大好秋色的绚丽灿烂,还是长江三峡和赤壁古战场的雄奇险峻,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描写了自然景物,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的美学思想。细细地分析这些自然美,对于激发学生从对自然美的感受发展到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具有深刻的美学教育意义。然而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例如,鲁彦在《听潮》中描写大海“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大大小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睡着慵懒的眼睛,也像欲睡了。”紧扣一个“睡”字,写出了大海的柔美的情态。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巫峡的壮美。这些都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色,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篇知识的同时,领会祖国山川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可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材中的生活美

社会生后是丰富多彩的,但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后更典型、更集中,具有巨大的认识、欣赏和美感作用。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后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语文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文学作品是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后的。语文教学通过对社会生后美的分析,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四化建设的壮丽图景,提高他们的社会觉悟,鼓舞他们的斗志,激励他们前进。发掘中学课本中生活美的内容,主要是发掘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去感染熏陶学生的美好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例如,《母亲》中塑造的母亲,纯真无邪,为传播革命真理,勇敢、无畏、大义凛然,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所反映的志愿军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都在强烈地震动着人们的心灵。又如《冯婉贞》、《唐雎不辱使命》等课文反映对侵略老的反抗,《变色龙》、《连升三级》等课文对趋炎附势、欺上压下的鞭挞,《巴黎圣母院》所反映敲钟人形“丑”而神“美”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菲利普夫妇的形“美”而神“丑”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

三、教材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自然美、生后美的集中体现,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就语文教学的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美是通过语言文字所构成的文学作品来表现的,它主要表现为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等四个方面。其中形象美、意境美属于文学作品的内容美,结构美、语言美则属于文学作品的形式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驰骋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抒情婀娜有致,并运用排比与叠词叠句,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荷塘月色》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文章有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绵密真挚的情致,通篇洋溢着诗情画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设法使课文发挥其美感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和生动体现。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更应重视实施审美教育。

上一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想像力 下一篇:讲究教学艺术 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