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翠堤春晓》中圆舞曲音乐赏析

时间:2022-07-15 02:21:16

电影《翠堤春晓》中圆舞曲音乐赏析

[摘 要] 电影《翠堤春晓》是1938年拍摄的关于奥地利作曲家――“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传记片。片中以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创作、演出为内容,以他创作的多首著名圆舞曲作为电影音乐贯穿始终。本文将从圆舞曲概念入手,对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欧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影片中使用的由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三首圆舞曲《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蓝色的多瑙河》进行介绍。

[关键词] 《翠堤春晓》;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音乐分析

19世纪的维也纳是欧洲音乐的中心,维也纳圆舞曲因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而风靡欧洲。影片《翠堤春晓》就是以约翰•施特劳斯为题材拍摄的,主要介绍他因酷爱音乐而被银行解雇,专门从事圆舞曲创作、演出及情感生活的音乐影片。该片于1938年由弋得弗里特莱•因哈特(Gottfried Reinhardt)、萨莫尔•霍芬斯蒂安(Samuel Hoffenstein)编剧、朱利恩•杜维威尔(Julien Duvivier)导演,露易丝•雷娜(Luise Rainer)领衔主演。本片获第11届奥斯卡(1938)最佳摄影奖。约瑟夫•鲁顿伯格在本片中以高超的摄影技巧,将许多动人的场面拍得美不胜收。

ビ捌《翠堤春晓》的主人公是约翰•施特劳斯,他是“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他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与父亲同名。1844年组成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10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其创作以《蓝色的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南国玫瑰》等120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冠以“圆舞曲之王”的头衔。[1]他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ピ己•施特劳斯以擅长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圆舞曲又叫华尔兹,它最早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的舞蹈。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个人成对旋转,17、18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后,舞曲速度逐渐加快并开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19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现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圆舞曲。维也纳圆舞曲脱胎于盛行在德国、奥地利地区的民间舞蹈及其音乐,是从“连德勒”舞曲直接发展形成的产物。“连德勒”是节奏比较舒缓的三拍子的民间舞曲,由两个对称的段落组成,彼此各有反复。早期的“连德勒”舞曲以这种民间体裁开始盛行于维也纳的宫廷。[2]通常的维也纳舞曲的基本结构包括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并在此前后加上序奏与尾声,达到整首圆舞曲的前后呼应。

ヒ栽己•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维也纳圆舞曲盛行于19世纪。19世纪初,欧洲的历史正处于一个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刻,欧洲各个封建王朝也先后复辟,整个欧洲又重新陷入了旧的封建统治时期。政治上的沉闷、窒息迫使平民大众只有从艺术生活当中寻求安慰。广大人民对娱乐生活的渴望便成为催生维也纳圆舞曲的土壤。这一时期的维也纳城市音乐生活空前活跃,群众性的跳舞热潮流行一时,维也纳人从音乐、舞蹈中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在这特殊历史条件下,19世纪中叶兴起了独立于器乐曲之外的,专供跳舞用的,深受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市民阶层)欢迎的轻松愉快的圆舞曲。

ビ捌《翠堤春晓》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善于通过故事空间内的音乐推动剧情发展,观赏本片无异于伴随约翰•施特劳斯做一次音乐之旅,在片中我们能欣赏到《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蓝色的多瑙河》等举世闻名的圆舞曲。

ァ独渡多瑙河》是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的代表作品,全名为《在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畔圆舞曲》,作于1867年。1866年普奥战争以奥地利的惨败告终,这场战争失败的阴郁情绪缠绕着整个奥地利民族。直到1867年初,奥地利人民还沉浸在这场战争创伤的阴影中,维也纳到处一片悲哀,忧郁似乎成为每一个奥地利人的习惯。为了扭转人民低沉的情绪,让大家忘记战争的痛苦,使大家重新振作起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伯特邀请约翰•施特劳斯写一部象征和洋溢着维也纳生命活力和具有爱国色彩的圆舞曲。约翰•施特劳斯受到德国诗人卡尔•贝克的一首诗歌的结尾句“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蔚蓝色的多瑙河边……”启发,由此引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奇妙的引子乐句。《蓝色多瑙河》创作完成以后,由一位维也纳的警察局局长创作了歌词。这首歌词填写得非常庸俗,所以在1867年2月以男声合唱的形式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举行的音乐会上进行首演,反应却平平。半年后,《蓝色多瑙河》放弃合唱演出,以纯管弦乐的方式在法国巴黎的万国博览会上演,并获得真正的成功。从此,该曲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深得世界各地各种文化社会背景听众的青睐。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有人不知道奥地利这个国家在哪里,但是一定知道《蓝色多瑙河》。我们说《蓝色多瑙河》是约翰•施特劳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著名,更因为它的整个曲子的结构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结构。《蓝色多瑙河》全曲以一个点明主题的舒缓节奏开篇,引出五段圆舞曲,尾声重复五段圆舞曲的主要曲调,形成一种渐速加快的节奏律感。结构均衡自然,节奏组合细致精巧,配器悦耳动听,旋律华丽幽雅。尾声重现了五个小圆舞曲的重点段落,与序奏主题融为一体,在欢歌笑语的氛围中结束全篇。

ァ段也纳森林的故事》是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另一首重要圆舞曲。《翠堤春晓》编导选用了原作《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中引子的片断,圆舞曲第一曲中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将电影中作曲家、歌唱家和马车驾驶入的画面生动有趣地组合在一起。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美丽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约翰•施特劳斯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创作出著名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其明丽的田园气息和轻松的音乐氛围与奥地利乡村民间音乐联系在一起,犹如一幅以维也纳近郊的森林为背景的美妙的音乐水彩画。约翰•施特劳斯把维也纳森林的场景和舞蹈的场面描绘得绘声绘色,形象鲜明生动。这是约翰•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完成于1868年,同年6月初演于维也纳,并由作者亲自指挥。

ァ段也纳森林的故事》的乐曲结构同《蓝色的多瑙河》一样,也有一段描写性的长引子,而它那规模宏大的尾声以及其中相继呈示的5首圆舞曲,则使乐曲犹如一首真正的交响诗篇。为了使乐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者在管弦乐队里破例地加上了奥地利的民间乐器――齐特尔琴(原文为Zither,是一种拨奏弦乐器)。这首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其结构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式。[3]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很长的序奏。两支圆号的旋律描绘了优美动人的风景,双簧管和单簧管吹出抒情流畅的曲调,像是牧人的牧歌和角笛。钟声的响起,使音乐增加了很多光彩。然后,大提琴缓缓奏出第一圆舞曲的主题动机,作为全曲的引子。大提琴浑厚的音调、圆号美丽的牧歌和长笛玲珑的装饰音节,构成了一幅极美妙且色彩斑斓的音画,十分优雅动人。齐特尔琴的加入更增添了浓厚的奥地利民族色彩,这种特色乐器拨奏出这首圆舞曲中最主要的一段旋律,轻柔而华美,仿佛晨曦透过浓雾照进维也纳森林,还伴随着鸟儿们婉转的鸣叫。第一圆舞曲为F大调,描绘出了森林清晨的美景及人们轻歌曼舞的场面。第二圆舞曲为降B大调,由大提琴呈示出来。这段主旋律与前面序奏中所演奏的主题几乎完全相同,但节奏要快得多,舞蹈性极强。第三圆舞曲为降E大调,三部曲式。描绘的仍然是森林美景。第四圆舞曲在降B大调上,二部曲式。前半部分轻快、流畅,旋律充满跳跃性;后半部分活泼、优雅,伴奏部分引人入胜。第五圆舞曲为降E大调,这一部分不仅活泼,而且节奏性非常强,使得整个乐曲达到了最高潮,在这里依次出现了第四圆舞曲、第一圆舞曲和第二圆舞曲的主题;之后,序奏时的“齐特尔琴”动人的旋律重新出现;终止部分采用了乐队的合奏。这一切好似一个总结,引人再一次回顾维也纳森林的各种美丽景色。随后,整个乐队不断重复一种舞蹈的节奏型,逐渐掀起一阵音乐的浪潮,似乎人们已经成双结对地在树阴下摆出了美酒佳肴,准备宴饮欢舞了……整部乐曲的五首圆舞曲,可以说一首比一首迷人,到处充满着温柔的诗意和蓬勃的朝气。《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像一场维也纳市民生活的话剧,让人们沉浸于一种野餐会的气氛当中去,如同春日的阳光那般明媚、温暖,热烈放肆地歌唱着青春和对爱情的绚丽描绘,它的魅力经久不衰。

ピ己•施特劳斯的另一首经典圆舞曲《春之声》创作于1883年。该曲的管弦乐总谱、钢琴谱及独唱谱在1883年公开出版。后经轻歌剧《蝙蝠》德国脚本作家、作曲家、指挥家里查•格涅(1823―1895)填词后成为声乐曲。1883年2月由当时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比安卡•比安琪(1858―1947)首演于宫廷歌剧院,并于同年3月在维也纳剧场公演。这是一首令许多花腔女高音所钟爱的歌曲,后来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但无论是以什么形式出现,这首乐曲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都同样地光彩迷人,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经常在不同的地方和音乐会上演唱这首声乐圆舞曲。虽然作为声乐圆舞曲而言,这首作品主要是花腔女高音的保留曲目之一,但也有将其改编为合唱曲的。如罗马尼亚少男少女合唱团所演唱的《春之声》就给人以明媚的阳光般的朝气和活力。

ァ洞褐声》作为一首圆舞曲,本曲与约翰•施特劳斯其他的圆舞曲迥然不同:它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体裁,其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原谱中也没有注明各个段落,另外本曲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曲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春之声》不是单纯的伴舞乐曲,而带有较纯粹的音乐表演性质。全曲由一个多次再现的主要主题A贯穿首尾并和其他五个主题组成。而多次再现主题A又使乐曲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4]虽然没有在乐谱中像其他维也纳圆舞曲那样注明小圆舞曲的序号,但其结构则又跟其他维也纳圆舞曲相似,同样具有不同小圆舞曲依次出现的特点。

ピ参枨作为一种音乐体裁,许多欧洲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韦柏、肖邦、李斯特以及后来的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等也都创作过此类作品。不过他们写的圆舞曲多数是供音乐会演奏的(其中有的圆舞曲后来经舞蹈家配上了芭蕾舞)。柴可夫斯基还曾把五拍子的圆舞曲用到交响乐中。而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圆舞曲,既具有可以在音乐会上演出的艺术性,又具有可以伴交际舞的通俗性。他作为维也纳乐派最后的一位传续者,虽然倾全力于大众音乐的创作,但他知道如何维护音乐的伟大传统,从不背弃先贤大师们的音乐语言。在约翰•施特劳斯的努力下,圆舞曲成为西方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也不愧为“圆舞曲之王”的美誉。

[参考文献]

[1] [英]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 罗传开.世界著名圆舞曲欣赏[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5.

[3] 沈旋,夏楠.古典音乐欣赏50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 钦丽丽,李波.中外音乐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吕净植(1974― ),女,在读博士,吉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史论。

上一篇:艺术短片的特质兼对“中国学派”两个口号的反... 下一篇:谈悬疑表现手法在《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中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