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礼 俗(八)

时间:2022-07-15 06:46:25

国学.礼 俗(八)

男子的成年礼仪:冠礼

冠礼也叫成男礼或成丁礼,主要的礼仪形式就是加冠,所以叫冠礼。冠在人的头上,至高无上,地位最尊,所以古人对冠特别重视。因此,行冠礼就能使人增添庄重的感觉。行冠礼之前,当事人还是孩子,加冠之后就成了大人,别人就要以成人之礼来相待了,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要符合社会的礼仪规范,所以冠礼被称为“礼之始”,被列为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之首。

据《礼记・士冠礼》的记载,冠礼是在宗庙里举行的,由父亲或兄长主持仪式。仪式程序隆重而繁琐,大致有十几道程序:

先是以占卜决定加冠的吉日,然后在三天之前预先通知宾客,再在宾客中选定一个负责加冠者,选定之后还要一再地邀请。到了加冠那天,请宾客入庙就位,接受加冠的青年出房就位行礼,接着就开始了加冠。正式的加冠礼有三次:初加细布冠,接受加冠的青年表明他已成人,有了成人所应有的一切责任和权力,可以管理人了;二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了;三加爵弁,表明从此有权参加祭祀了。每加一次冠,宾客都要对受冠者致祝词。三次加冠之后,主人就要设酒宴礼宾。这以后加冠青年还要去拜见母亲,然后由宾客给他取字,然后再去拜见兄弟等家人,去拜见地方行政长官和乡里的前辈。加冠青年在向家人和地方长官以及前辈行礼时,受礼者都要答礼,以示家庭和社会对刚加冠的男性新成员的尊重,并让他明白今后将要负担的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最后是主人的再次敬酒和恭送宾客。至此成人的加冠礼才全部结束。

由上简述可知,先秦时的加冠礼是相当繁复的。后来这种仪式逐渐地有所简化。

加冠礼中文化意味较浓的一个内容是取字。“童子无字”,《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行冠礼取字后,别人一般就不能随便地直呼其名,而必须称字了。直呼其名就成了一种很失礼的行为。

加冠是成人的一个标志。冠也就成了贵族成年男子的重要服饰,该戴冠的场合如果不戴冠,常会被看作是一种非礼的行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说齐景公“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一个叫刖跪的守门人竟然“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使“景公惭而不朝”。一个小小的守门人居然敢如此大胆地阻挡景公,不让他的车马走出宫门,原因就在景公的披发不冠不合礼,景公自己也感到了理亏。这说明戴不戴冠不仅仅是一个礼制问题,还含有对别人是否尊敬的意思。

行冠礼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二十岁虽说身体不太强壮,但已成年,可以行冠礼了。而实际上行冠礼的年龄还常有早于二十岁的。《左传・襄公九年》:“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礼也。”一个男青年只有行了冠礼之后才能择偶婚配,才合乎礼。所以为使未满二十的男青年生子合礼,就只有提前行冠礼了。孔颖达在《礼记》的疏文中说,唐代的庶人和士人之子年二十而冠,但卿大夫十五以上就可以行冠礼了,天子、诸侯和天子之子更有早到十二岁就行冠礼的。身份越高的嗣子,行冠礼的年岁就越有可能提前。这种做法其实是为延续宗法社会而采取的一种无奈的变通。

上一篇:跌打损伤自行对症下药有讲究 下一篇:常见病防治.大脑老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