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优生”的培养

时间:2022-07-14 09:04:59

数学教学中“学优生”的培养

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通常称为“学优生”。学优生具有学习成绩突出,思维活跃,能轻松完成学习任务等特点。针对以上特点,对学优生的培养,应有两个明确的目标:一、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使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能够达到满足,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以充分的施展;二、通过学优生积极进取的态度,较好的学习方法去影响和帮助其他同学,通过对其他学生的帮扶,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一、数学学优生培养的一般工作

1.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开阔学优生的视野。学优生学有余力,在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可以为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解答趣味数学题,阅读有关数学课外读物,撰写学习数学的专题论文,记述数学和数学家的故事,总结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等。此外老师也可通过数学专题讲座、数学家报告会、数学演讲会和数学竞赛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2.课内积极引导,使学生步入更高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回忆说,高中三年他一直是班长,学习特别优秀,但大多数数学课都感到老师讲得太浅,因为他具有阅读一遍教材后就将所有问题都弄懂的能力,而为了成为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他就听了三年已经懂了的数学课。可见课堂内对学优生的培养和引导也容易成为被老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课内老师应适当补充例题和练习题给学优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允许学生脱离老师讲课过程,去思考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

二、数学学优生的学法指导

虽然学优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教师应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更高的学法要求,让学优生努力达到:

1.掌握一些要求较高、适应自己进一步学习的学习方法。有些学习方法要求较高,操作性差,不适应差生,但却对优生帮助很大。例如波利亚解题思考方法(该方法分为五步:①预见法;②收集资料进行组织;③辨认与回忆,充实与重新安排;④分离与组合;⑤回顾和解答问题法:1弄清问题;2拟定问题;3实现计划;4回顾。这几种方法,只有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有操作使用的可能性。

2.让学优生对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有一个高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有6对12个: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一般与特殊、类比与归纳。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再加三对思维方法:转换与灵活、过渡与简缩、条理化与系统化。在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能够自如地应用这些思维方法,才是一个学生必备的智力素养。

三、数学学优生受挫心理训练

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学优生,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容易滋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学生成绩会一落千丈。因此,优化学优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学优生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训练并强化优生的受挫心理,首先不将学优生在班上特殊化,而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甚至从严要求。其次,可以针对学优生设计一些较难的训练题,让他们经受一定的磨炼,以后才会坦然面对数学成绩的起伏,甚至人生路上的各种失败,挫折和意想不到的打击。

总之,培养学优生是一项长期系统细致的工作,我们今后还会更加努力探索科学的方法,给学优生创造更广阔的发挥潜能的天地。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下一篇: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