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肝脏CT表现与病因探讨

时间:2022-07-14 08:11:40

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占急腹症的第3-5位 ?本文主要概括了人们在检查该病时所常用的方法-CT,分析急性胰腺炎暂时性肝脏密度降低的ct表现,并且对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更加深刻的阐述?通过对50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再加上采用双螺旋CT机对他们的更加精确的检查,病因得到了更加准确的描述,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增添了新的诊断依据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表现;病因探讨

【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00-02

1.参考材料和实施策略

1.1参考材料

我院 2014 年 1 月 到2014年 12 月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原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患者共50例,其中男 35例,女 15例;年龄30到68岁,平均年龄五十岁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黄疸及发烧?血压降低?休克等?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血脂增高,其中大多数表现为脂肪酶升高,一小部分表现为血脂升高未有血清淀粉酶升高的患者?其中这五十例患者拥有无肝脏病史,在患病之前并没有服用任何与急性胰腺炎相关的药物也没有其他的诱发肝脏损害的因素,在进入医院之后通过B超的初步检查和CT 的进一步检查,并没有发现有慢性肝炎的疾病的证据?对其的实验的共同特点就是上文提到的均有血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

1.2实施策略

采用GE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机,条件为120kV,300mA,准值层厚16mm×5mm,螺距0.938,1.25mm重建,多方位(MPR)观察;每次扫描都是在一次屏气下完成?其中36例采取一般的行平扫,14例采用增强,增强扫描采用碘比乐100ml肘静脉团注,注射速率3ml/s.而后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检验,通过对相同研究指标的相互比较来确定发病的原因以及接下来的治疗方案的确定有着重要意义,现在比较常用的检测指标和比较的主要包括:急性肝脏损害的判别;胆源性胰腺炎的判别?这两种病情虽然同属于急性胰腺炎但是病情的严重程度却大相径庭?对于急性肝脏功能损害的原因经过CT的诊断得到主要是由于血清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天门冬氨酸安基转移酶超过了正常的范围,并经血清肝炎抗原体系统检查除外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而对于胆源性胰腺炎通常临床上出现的症状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外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

2.结果

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时均常规行三酰甘油及肝功能检查,其中 三酰甘油升高者占47%,谷草及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占50%,胆红素升高者占2%,还有1%的减少者,同时对这些降低者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前场回声增强光点增密,后场回声减弱,并肝脏体积略有增大,呈典型脂肪肝表现?急性胰腺炎可造成肝脏CT值变低,胆源性AP组比非胆源性AP组肝损害CT值幅度要大,重症的AP比轻症的CT增长幅度要大得多?在这些患者当中,我们采取了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肠减压?抗炎?解痉?抑制胰腺酶分泌?保肝?补液?对症及支持治疗6-18天,其中有35例症状?体征均消失?血液分析以及各种酶的成分和含量分析都处于正常的水平,B超等检查也恢复正常?另外的十五例进行了进一步的治疗?目前正在进一步的恢复阶段中?

3.分析与讨论

3.1急性胰腺炎的现状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由胆结石?酗酒?外伤?感染等疾病引起,上述病因导致胰管梗阻,胰管内压力突然升高,胰液释放入间质,激活胰酶,引起胰腺及胰周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血管被凝聚的血清脂质颗粒栓塞,腺泡细胞发生急性脂肪浸润,形成高脂血症?针对当前的此类疾病,比较常用的就是运用影像学技术来进行急性胰腺炎的定位诊断和治疗?现在用的较多的就是CT?

3.2 CT技术的发展使准确定位成为可能

螺旋CT的开发应用,扫描的层距和层厚相对缩小,对小腺瘤的检出提供了技术的可能性,同时也提供了肿瘤与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对了解肿瘤生长范围大血管有无侵犯?腹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CT技术可以作为B超的下一步衔接,来使得定位更加准确,为下一步的治疗工作也提供了不少的方便?目前使用的CT扫描机多为三?四代全身CT扫描机,CT机的分代主要以其X线管和探测器的关系?探测器的数目?排列方式以及X线管与探测器的运动方式来划分?螺旋式CT扫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CT扫描而出现的漏层现象,大大地改进了这些器官CT检查的正确性?螺旋扫描时间将原来传统CT扫描一个部位需几分钟缩短到几秒到几十秒钟就能完成?

3.3急性肝脏损害CT表现

肝脏CT值比脾脏CT值低7-35Hu,其中胆源性肝脏CT值比脾脏CT值低,差距根据严重的程度不同而不同?急性肝脏损害时CT随着严重的程度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加的幅度,但是也存在个别减少的情况,肝细胞损害与激活的Kupffer细胞释放的TNF-ê呈正相关,内毒素进入门静脉激活Kupffer细胞释放的TNF-ê?实验证实经肠系膜上动脉灌注抗生素可以降低内毒素的浓度,抑制Kupffer细胞激活,减少TNF-ê的合成,从而减轻急性胰腺炎对肝脏的损伤?这些结论都是通过CT技术的发展而发现的?足见CT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带来了多大的福音?

3.4急性胰腺炎肝损害与一些肝类疾病的的异同

此处以脂肪肝和急性胰腺炎肝为例来进行阐述,二者的肝密度普遍的比较低,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急性胰腺炎肝脏体积会增大,但是随着胰腺炎的治疗和好转其也会较快的恢复,急性胰腺炎所致脂肪肝是因肝脏内血液中血脂的含量增加,其治疗的难度要大于前者? 文献报道用MRI对急性胰腺炎合并的肝脏低

密度改变进行检查,发现肝脏信号明显增高,而脂肪抑制成像时信号明显减低,而证实其低密度改变为脂肪肝引起?此脂肪肝可随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好转而好转,为了与因肥胖?饮酒?饮食等原因引起的脂肪肝相区别,将其称之为急性脂肪肝?急性胰腺炎引起的急性脂肪肝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和血脂升高,使含血丰富的肝脏脂肪含量也明显增加,导致肝实质密度减低;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肝是因肝细胞脂肪变性?所以前者可随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好转而好转,后者则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层螺旋CT被逐渐的应用,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其在急性胰腺炎的检验和治疗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现在应用较多的是16层螺旋CT,通过CT的检验我们知道了急性胰腺炎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可能会进一步的积累而形成脂肪肝,在CT上即表现为肝脏的密度会有多降低?这也为脂肪肝患者带来了福音,对于长期受脂肪肝困扰的人来说无非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同时也为医生对胰腺炎的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邹立秋,王成林,刘鹏程,等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的CT表现[J].罕少疾病杂志,2007,10

[2] 李国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低密度改变的 CT 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09

[3] 孙树群,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及肝脏的 CT 影像学分析[J] 山东医药,2006,10

上一篇:护理干预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急诊中的应用效... 下一篇: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相关因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