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时间:2022-07-14 04:32:10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摘 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传统文化,在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对于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关于“心理健康”,大家往往会认为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崇尚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西方传统文化使他们在上世纪末就把心理健康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相比而言中国关于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是滞后的.但不能否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学家G·墨菲和J·柯瓦奇在他们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中指出:“系统心理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中国的孔子与老子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西方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曾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心理学的精髓所一在。可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虽然没能象西方心理学那样系统化,但其具有的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意义,是西方心理健康理论所不能替代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的三大思想传统.俗语说:三教归一或三教本同,这三教本同即是同归于心。孟子把儒家思想的四端仁、义、礼、智皆归之于心的注解,认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在道家思想中,“道”是最根本性的概念,对于那包融天地、无形无迹的道,唯有心才能够把握。庄子主张心斋,对道的体验要以心为本。在佛家思想中,有“三界惟心”和“万法一心”的说法,言简意赅,已经是把心放在一切佛法、一切佛缘之根本位置了。归结起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之“心”,已不仅仅是指人体中的一种生理结构。而是被用来表示思想、情感、性格、意志等精神状态。这里的“心”已经完全成了心理学的“心”,它已经超越了“心脏”,同时也超越了“大脑”。我们的古人用心来表示人的智慧,表示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显而易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心”的概念中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一内涵,就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心理学,获得一种真实的体验。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的和谐观

世卫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精神以及与社会和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周易大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人合一”强调个人身心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和谐统一,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提供了生态学的理念和范式。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西周开始,中国人就用阴阳相互作用的观点来解释天地间的现象;并视之为宇宙间万事万物构成、发展、相互作用的根源。“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对事物共有的特殊规定性的抽象概念,是宇宙中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情志的阴阳属性及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两方而。阴阳协调则人的精力充沛,身心和谐。《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相反,阴阳失调则形病及神,或形神并病为各种心身疾病。阴阳平衡或失调与健康或疾病关系表明健康和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西方心理健康研究范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到心身医学模式发展到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的生态学模式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合、地和、人合、几合”以及“阴阳平衡”的和谐健康观不谋而和。

2.“致中和”和”自强不息”的入世观

“中庸”是儒家提出的处理世间万物的总法则,它包含着保持内心世界动态平衡的深刻内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强调折中和辞让,避免偏激,以达到“和”。这种“和”不仅是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状态,也是通过调和事物间矛盾关系而达到和谐的手段.““自强不息”也是中国人的基本人生哲学,和入世哲学。《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坚持独立意志和人格尊严。儒家提倡尊重理性,推崇德化、感化、重视自治和为社稷承担责任,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禅宗认为真正的禅不脱离实际,饥了就吃,渴了就喝,在亲自实践和体验中“开悟”,使得佛法与生命、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自强不息”的积极入世观弥补了”致中和”的处世之道的不足,避免了因”致中和”的思想引起的消极遁世思想.同时“自强不息”的积极入世观也在“致中和”的思想中不断的调整到和谐的状态,避免太过入世激进而产生“执着”偏执心理。

3.“内省自悟”心理调节观

中国古代医}弓《诸病源候论·虚劳候》中说:“七伤者,……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五曰忧愁思虑伤心,……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意思是说,情绪波动过于激烈容易产生疾病,也会给心理健康带来隐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视个体自我内省的文化,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特有的心理修养范畴。他虽然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法,但却在如何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如何而对和处理个体的心理问题等方而,有着十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儒家在身心修养上十分重视用“内省”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在如何处理个体的心理问题上,儒家认为应正而控制,即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控制引发心理冲突或困惑的事件,通过认识的转换和个体的积极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道家的采取退让,通过弃智守朴,去用取无,以下为上的策略来解决心理问题;佛家采用化解,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而来解决心理问题。这些方法有一定的消极性和被动性,但若能将其与有些心理问题合情又合理地加以联系与升华,却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人们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积极自我暗示,就能有效地预防由于情绪失控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4.“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

《内经·素问》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种预防为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传统医学理念一是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顺四时而适寒暑”,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二是把精神情志的调控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二是重视保养正气在养生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是有机统一体,对外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对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须协调和顺,否则会身心失调而生病。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体健康模式与之一脉相承,为心理健康服务从疾病模式走向生态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5.消愁怡悦,是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

从传统文化中可梳理出诸多心理调适之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方法在实施中更注重整体性,不仅考虑心理健康受阻的个体之心理治疗,也强调心理健康者时时维护自身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和谐统一,以有利于心理健康。概括而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可构建出以下之方法。第一,儒家的“身心修炼”之法。儒家注重个体日常生活中修炼身与心,以达和谐之目的,并获心理之健康无碍;第二,道家的“自然无为”之法。“自然无为”既是一种理念,又不失为一种方法,其顺从自然、尊重规律的态度决定了在作为个体心理治疗时所追求的“尊重现实,活在当下”的理念。第二,佛家的“去除无明”之法。佛家认为,烦恼的来源是“无明”,只有去除无明,才能摆脱烦恼,因此,“去除无明”既是方法,又是目的。二者较好的融为一体。另外消愁怡悦法、移情变气法、气功导引法、义理开导法、以情胜情法等等也都是我国传统的心理疗法。其中消愁怡悦法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它是通过怡情移志帮助有心理疾病者调节消极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清代吴师机在《理渝骄文》中说:“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解愁,有胜于服药者矣。”这种方法的机理是通过山水花草的游玩与欣赏,以及文艺、清谈、琴棋书画的爱好,茶酒的适当品用,使环境发生变化,令人赏心悦目、怡情移志,从而达到对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疾病的调适。这种方法与我们今天的音乐疗法、娱乐休闲疗法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对一些心理疾病患者较有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任其平.文化视域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宁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3]张忠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现代人学教育,2005.

[4]张践.道家思想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相关实务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议构建和谐社区的体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