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2-07-13 11:43:11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近些年,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由于受“普高热”的影响,生源数量严重不足,学生综合素质每况愈下,这已是全国范围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进入中职的学生,大都是知识面狭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无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有些学生来学校就读,还包含着很多的无奈,不是家境的困顿,就是家长的逼迫,再则文化分数太低,实在挤不进普高的大门,这一切的一切都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诸多的难度。语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等职业语文教育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更多的困境。

从学校方面看,表现为学校对语文课不够重视,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片面强调专业课,侧重于“一技之长”,着眼于就业,文化课普遍受到轻视。文化课教研活动偏少,文化课教师进行培训的机会更少,对教学中所需教学设备的投入也少之又少。学校无暇顾及文化课教师的需求,一些中等职业语文教师,至今都只拥有一本教科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教学的发展。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学校、学生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教育、应试教育观念制约着语文老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把教育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把文化知识的学习窄化为教材内容的学习,把教材内容的学习窄化为知识要点的学习,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窄化为老师的注入式学习。重知识轻能力,重接受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课本轻课外,教师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语文教学脱离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成了教师的“一言堂”、“独角戏”,势必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方面看,学生认识上存在偏差,轻视语文课。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经过高中“过滤”后的弱势群体,很多学生虽然经过中考,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不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带着很多无奈进入职业学校后,不少学生以及家长认为,专业课学好后,其他科目学不学无所谓。于是乎,就出现了诸如上语文课看专业课本,老师要求预习,布置作业,全当耳旁风的现象。有些学生读课文连普通的字都不认识,写作文语句不通顺,再加错字连篇,但他们总以自己将来“拥有一技之长足矣”的理由为自己搪塞。

二、改变现状的对策与思考

1.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针对中职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的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设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在对中职生的要求。专业化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学的“专业化”指的是把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专业性,实践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提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奠定基础。

2.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

中职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相对偏差,考虑毕业后就业、创业的需要,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实施中以礼仪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对学生加强训练,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由简短到成篇,由照读到脱稿,由有备到即兴,由对话到辩论。比如,在演讲环节中,每个学生演讲完,下一个学生先对前面学生的演讲从表情、语言、仪态等方面进行评述。同时一次演讲完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演讲,指出其优势和不足,当然首先将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进行肯定,再对某些不足轻松、诙谐地点评出来,并辅之以示范。这样,经过教学和训练,使中职学生能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有表达的自信心”,“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到基本准确、连贯、得体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为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一定的表达基础。也可举行辩论会、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等,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

要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但是现行的不少中职语文教材把应用文写作作为“附文”来对待,没有突出中职语文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非常受欢迎。实践证明,学生就业后也非常实用。

3.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在内容上,以文本为中心,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通过对名家名篇的阅读与欣赏,分析和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人文内涵等,从审美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重视文本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发挥与拓展,将哲学、历史、艺术等知识加以渗透与融合,借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注意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的赏析,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高尚情操。在方法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评价考核上,教师应尽量遵循“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变一元化为多元化,全方位、动态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使考核方式不仅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比较准确、科学的标尺,更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推进器。

作者单位:

山西省吕梁煤炭工业学校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调动课堂气氛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