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的实践走向:语文教育中的生态美育

时间:2022-07-13 02:37:56

生态美学的实践走向:语文教育中的生态美育

21世纪以来,“生态”一词已然成为了全社会的热点,上至国家政治经济层面的宏观政策,下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可谓处处离不开“生态”一词。党的十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党中央弘扬生态文化、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生态文明的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层面的宏观决策,更需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在这方面,最切实可行的就是在学校和社会推行生态美育。生态美育以生态美学思想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关注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个体的生态人格美,使个体树立平等的审美共生观,从而推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因此,生态美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一、生态美育的产生及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极速发展的工业经济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物质享受,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生态问题日渐突出,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生物灭绝、土地沙化、沙尘暴……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现象让我们意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于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cekel)在1869年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致力于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研究在西方成为一种热潮,并逐渐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提升和渗透。

在这一世界背景之下,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生态美学的相关课题,以独特的理论建构和新颖的审美理念给以往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带来强烈的冲击。生态美学“是指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1]。简单说来,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的视角研究美学问题的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

作为建构中的学科,生态美学一方面需要自身的确立,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大程度的深化,这都需要生态美育的支持,生态美育由此显得特别重要。生态美育既是生态美学内部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美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很多学者认识到了生态美育的重要性,他们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美育的启发作用,强调生态美育实践,并对有关学科进行了生态美育方面的研究。

所谓生态美育是指以生态原则为基础,并将生态原则上升为审美原则,通过生态审美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生态审美欣赏能力。“生态美育的核心内涵即培育具有生态审美观的生态审美人……它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对美的感受力和领悟力,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培养人文情怀,更可以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养成生态整体人生价值观和生态中心主义。”[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现在和将来会承担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他们是我国生态美育最广泛最直接的主体。因此,通过生态教育,将生态审美意识植入广大的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意识之中,将“经济人”转化为“生态人”,是当前教育领域急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语文教育中生态意识的缺失

语文课堂是人生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领域,是生态美学建构不可忽视的领域。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实用理性主义倾向,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应用价值的理解,却缺乏语文课应有的美感和趣味。著名的教育家潘新和认为,当前语文教育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哲思”,人们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拿来就能用,用了就能得分”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上,直接造成语文教育缺乏审美趣味和诗意情怀,生态美学思想严重缺失。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但纵观当前的语文教育,不少中小学生对于语文教育兴趣索然,语文教育步入了一个怪圈:学生对于语文教育的冷淡导致他们对大自然的漠视;反过来,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漠视又导致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缺乏审美感受。总体看来,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态意识的缺失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实用主义倾向,美育的重要性常常被漠视,更不用说生态美育的重要性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往往局限于介绍课文作者的人生经历、文章的写作背景——解析文章的字词句读、思想内容——概括文章的情感道德三大步骤,在知识的讲解中只注重对文章的结构、修辞、语言特色、思想内容等理性形式的分析,这种教学中的实用理性主义倾向直接导致中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丧失了对于自然美的敏感和激情,忽略了人与环境的审美联系。也有的教师对语文教材里的美育素材进行滔滔不绝的旁征博引,却不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施教方式往往是教师在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却得不到真正的美的熏陶。

其次,从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角度而言,青少年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思想发育不成熟,他们的价值观念呈现着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方面,由于当代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信仰丢失、心理失衡、金钱至上、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已成为常态,中小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树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中小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现实世界,网络游戏、时尚选秀、娱乐新闻、IPIAD、微信等等,这些越来越成为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这些快餐式的文化方式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失去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之情,并进一步丧失了对诗意人生的追求。

再次,就语文教材而言,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目前的语文教材较之过去虽有了很大进步——以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将同一主题内容归为一个单元、引入综合性学习、古诗词背诵等方法,较以往几套教材有了进步,但是目前的语文教材内容仍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强调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导思想,缺少“生态美学”的视野和观念。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有一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文中以赞美的口吻讲叙了许多人类的新发明,这些科技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迎合了人类改造世界的需要,在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美育观念里,它们无疑是美的对象,因此被收入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宣讲。

三、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生态美育

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3]由以上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语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认知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教育。语文教育选材极其广泛丰富,不仅涉及所有的人文学科,也涉及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品味和诗意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强化生态美育的教学思想,这才有助于青少年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价值观,并进一步实现生活美学。

语文教育中生态美育的目的就是教给学生生态审美责任感,让他们具有生态审美的行为;在语文教育中融入生态美育,就是指以生态审美原则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态美的思想和意识,用生态美的眼光来评价对象的语文审美教育。21世纪的语文教育中,作为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应当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揭示文本中所隐含的价值意义,尤其是注重发掘隐藏于文章中的生态美学思想,结合当代文化语境,给中小学生以有益的启迪,从而使学生获得自己的生态审美经验,并进一步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具体如下:

其一,启发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以往人们习惯把自然看作是人类改造和利用的对象,在语文教材中也存在这样的思想倾向。教师要让中小学生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同等的存在价值,生命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人类虽然比其他生物具有更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所有文化活动的根基是自然,离开自然,人将一无所有,所以人类的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发展应该要与自然相互协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冷静反思人类的观念与行为,如在讲授《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类科普小品文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热爱科学,还应该告诫学生:科学技术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在讲授《去年的树》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友情的珍贵,也应该让学生理解作者新美南吉真正感伤的原因:人类无修止的破坏让朋友之间美丽的诺言无法兑现。在分析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时,更应当挖掘古典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万物齐一”、“以和为美”等生态思想,并将之与当代生态美学思想作对照,让中国古代生态理论焕发新的光芒。如古代诗词中的大量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教师应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二,促使学生建立人与社会和谐相融的意识。生态美学所提倡的是一种“整体共生”原则,并不仅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资源,青少年学生可以在对教材的欣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自身坚实的人生理想和坚强的人格,从美的角度来热爱自然,也是人类道德高尚的象征。在优美的语文课文中,日月星辰、清风细雨、梅兰竹菊等等,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更融入了作者的人格精神或社会形态的意象,是自然美与精神美的完美统一。如在《海燕》一文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体会到勇敢、乐观、自信的精神;在《故都的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愿望,在学生心灵深处培植对自然生态真诚关爱的生态意识,进而塑造学生珍惜和呵护自然生态的健全人格;学习《观沧海》不仅要让学生领略到大海的辽阔壮美,更要让学生感受到心胸宽广、志向高远的豪迈情操。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和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端正人生态度,走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成长道路。

其三,重视实践,强化学习过程中的行动与体验。生态美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不只是一种纸上谈兵。生态美学的实施需要教学环境的支持。教师可以结合校园、家庭、社会,将教学融入真实的环境,通过教学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日常生活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多层面的互生互补关系,并采用多元文化教育,使学生得以跨学科地接受知识,让学生在生态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上的陶冶,在生态审美实践中获得理性的启示。在这个意义上,春游秋游等活动不只是让学生放松心情,愉悦心身,还在于让学生走入大自然,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产生与自然和谐共和的生态美学思想。

四、结语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历史阶段之后,目前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时期。后者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徘徊与反思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当前,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和谐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这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旗帜。

作为生态文化社会实践之一的生态美育,以关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生存为己任,通过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语文教育担负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责任,要让中小学生从语文课堂上感受到人与自然平等对话的重要性,是实施生态美育观念的重要领域。在当今语文教育之中要包含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精神,帮助青少年学生培养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审美意识。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把生态美学的思想传输给学生,还应该按照生态美育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倡导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实践生态美学的阵地。当然生态美育的实施不能仅仅依靠语文课堂,所有的学科都是生态美育实施的领域,全学科的共同执行才能将生态美学思想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各个思想层面,形成生态美育文化场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也需同步重视,不断建构、完备与加深,形成整个社会领域的生态美育文化场。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 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广西民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演员片酬大起底 全世界都这么贵? 下一篇:体育教学的主体间性走向及其施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