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悲剧》中失衡人性的呐喊

时间:2022-07-13 02:34:55

摘要:《独立宣言》是美国建国标志,其前言中说:“我等之见解为,下述真理不证自明:凡人生而平等,秉造物者之赐,拥诸无可转让之权利,包含生命权、自由权与追寻幸福之权(原意为:拥有私人资产之权)。”这部法典引导着无数美国人实现其美国梦。本文通过分析西奥多・赫曼・阿尔伯特・德莱赛(Theodore Herman Albert Dreiser)的小说《美国悲剧》中主人公克莱德悲惨的经历来共同探讨平等、自由等人本意识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意义。

关键词:平等;现实主义;美国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129―0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小说是美国文学史中不可磨灭的里程碑,在这部碑文中镌刻着社会变革对人们思想的激荡,对社会观察视角的变更,更重要的是记录着人们能够用自己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双手拨开靡靡之音的帘幕,洞悉到动荡社会中黑暗、残酷的角落中那一阵阵叹息之声。西奥多・赫曼・阿尔伯特・德莱赛(Theodore Herman Albert Dreiser)将笔尖点蘸着人们对当时社会的迷茫和无奈,描绘出反映美国变革发展中对广大人民思维意识的冲击的现实主义画卷。与此同时,他利用独具一格的笔锋,劈开了维多利亚时代颂扬高歌的优雅,引领人们踏入了充满活力的世界,坦言布公地谱写现实社会新篇章。在西奥多・德莱赛的小说之中,《美国悲剧》无疑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经历和看法统统融入于这部作品之中,利用主人公克莱德的成长,针砭时弊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等级制度,如何使一个天真幼稚的年轻人一步步地沦为黑暗社会的一份子;如何使一个希望利用自己能力来成就一番美国梦的年青人在现实社会的无奈中扭曲了自己的善良和真诚而走向罪恶。这段沉沦的最初动机仅仅是人自身向上的本性,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更好。但在那种混乱而糜烂的环境中,人真的能区分开好与坏的概念,利与弊的鸿沟么?正是由于人自身的平等观念,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为沦陷的起点。

与那些整日与鲜花和颂歌为伴的“正统”美国作家不同,作为一个“外乡人”,德莱赛的德国移民家庭生活充满了辛酸的味道。而作为来自社会底层的作家,儿时在贫困生活中挣扎的景象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头脑之中:忠贞地追随天主教且执迷不悟的平庸父亲,以暴虐的教育方式使十几个子女大多都没有摆脱堕落的漩涡。生活的困窘将温柔勤俭的母亲逼迫得携子流浪,居无定所,受尽世人白眼与非议。唯独独闯音乐道路,从一个滑稽小丑变身为家喻户晓的词曲作家的哥哥,为德莱赛头脑中的“上等生活”提供了可供幻想的素材。正是由于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出了德莱赛的独树一帜,引领着人们的视角走入克莱德悲剧的成长历程。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变革极大地充斥人们的价值观:经济飞速发展、股市飞涨、各种灾难(尤其矿难)频繁、环境恶化、腐败现象严重、大财团涌现、工业化阶段的工人劳动环境差、强度大、工资低,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稳定受到挑战。这样的环境使得主人公克莱德的道德和人性渐渐地迷失在钢铁轰鸣及富人区那灯红酒绿的靡靡之声中。“平等”和“不平等”成为了克莱德人生扭曲的主题,幼时跟从家人沿途布道来取得别人施舍的经历使得“不平等”成为他看待人生的起点,为什么作为上帝的子民而生来平等的他却饱受世人冷落与白眼,为什么他缺失施舍他人的人身上的那种高傲和姿态让他自幼心灵中蒙盖上冷漠的阴影。同时,他清清楚楚地认定了钱对于人的生存和社会地位间那牢不可摧的关系。对钱的追求成为了他找到人性平等和地位的唯一途径。在他姐姐爱思达与人私奔后,他更加棘手地考虑自己的前途。对于只能赚取五美元的小工,他已经不屑一顾了――看戏,看电影还需抵挡着父母的反对。当他不经意间成为了著名大饭店格林・戴维森大饭店的服务生时,才真正体会到富人的乐趣。那高贵典雅的陈列,颐指气使的来往宾客,呼来喝往的豪派均让克莱德对“平等”下达了新的定义,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渴求。于是他的生活中多出了“挥霍”“刺激”“享乐”“嫖妓”的字眼,仿佛这些才是他找到“平等”的真谛一样。在克莱德沉浸在自己的快意人生之中,肇事逃逸致死改变了他的命运。在纽约的伯父将他收留在自家的衬衫厂里工作,安逸下来的克莱德通过伯父的家宴令他见识到梦寐以求的富有感觉,这种感觉好似又唤醒了他对“平等”新的渴求。成为富人是他对自己定下的又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克莱德所谓的“平等”。为了完成这个目的,他不惜用尽一切方法勾引堂妹罗伯塔并且成功。他变态地认为找到了通往成功新的手段。罗伯塔对“平等”的定义越来越高,以至于见到富家小姐桑德拉的时候认为她就是他通往富有的天梯。随着他们交往的深入,克莱德逐渐发现为他奉献一切且怀孕的堂妹罗伯塔已经成为他攀往桑德拉这颗富有之树的绊脚石。不惜残忍地效仿报纸中读到的杀人新闻将怀有身孕的罗伯塔溺死湖中。在罗伯塔落水后,克莱德放弃了本可能救起罗伯塔的最后一线希望而丧失了最后一丝人性。至此,克莱德对与富人平等的意念算是走到了终结。在审理的过程中,各方人员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断地显露出丑恶的嘴脸,甚至不惜将克莱德作为自己利益的牺牲品,这样的行为使得司法的公正性成为了一纸空谈。直到克莱德坐在电椅上被处以极刑之时,也一直没有明白自己到底是不是应该坐在这里……

这部小说深刻而现实地描述了社会底层的人们苟延残喘的状态,在社会贫富差距突出的环境中,贫苦人们对好生活的渴求和盼望。在人们通过自身努力的奋斗过程中,贫与富之间的巨大差异往往使人们在取得富裕的道路上而迷失自己并采用不择手段的方式。正是在这种追求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平衡”的过程中,往往陷入了失去人性的泥沼。殊不知,在那样的环境中,在以利益至上的社会里,也许正是底层人们可怜的自尊把人一步一步引入罪恶的深渊。德莱赛利用他笔下流淌的故事,向世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问题:人性善与恶的节点到底在哪里……

[参考文献]

[1]Theodore Dreiser.An American Tragedy[M].New York:The New American Library,Inc,1964.

[2]德莱塞著.潘庆料译.美国悲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王民荣.现代美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4]毛凌滢.消费伦理与欲望叙事:德莱塞《美国悲剧》的当代启示[J].外国文学研究,2008(06).

[5]郭芳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空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6]贯海宏.异化中无望的挣扎[D].吉林大学,2013.

上一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研究... 下一篇:跨屏游戏:未来十年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