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

时间:2022-07-13 02:15:00

少数民族大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从合作基础、合作能力、合作自律、合作评价四个方面提出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为探究更深层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合作学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合作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31-02

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对于来自西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学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合作学习从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兴起,迄今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了。但由于合作学习在不同国家的实践各不相同,研究者们给合作学习下的定义不尽相同,研究者们从各自关注、研究的不同领域阐释合作学习,造成了合作学习的概念不统一,但他们也有许多共性的东西:(1)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单元,强调组内异质,组间同质;(2)合作学习的目标(认知、情感、技能与行为),强调小组共同目标的实现;(3)合作学习实现的手段,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强调同伴之间合作互动;(4)合作学习成功实现的保障,强调个人责任感、集体受奖、成功机会均等;(5)学习任务的分配及教学进程的控制由教师完成,强调教师的指导、干预、反馈与控制作用;(6)学习结果的呈现,强调小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因此,合作学习可以被定义为: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策划下,组织和实施一套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系,营造一种能够促使学生协作努力的教学心理环境以实现共同的更大价值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合作学习。

1 少数民族大学生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1.1 科学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成绩

廖岸民在2013年通过研究大学生合作学习、社会支持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合作学习与学习者成绩呈正相关联系,可以促进学习者学习成绩的提高。王静、陈英和通过研究大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对问题解决水平的影响得出更为详细的结论,认为:不同类型小组的问题解决过程不同,合作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合作学习效果的可干预性,合作学习的效果不是被小组类型、任务类型所决定的,合作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干预合作过程得到改善,科学合理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沟通技巧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这些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入手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高校教师如果能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合作学习的科学内涵,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1.2科学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学者刘曼、蔡文博基于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自主性较弱。而在合作学习中,大学生个体都有自己的的任务,明确了个体的责任,小组成员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获得了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和增强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提高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

1.3科学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人才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展开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等等。所有这些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少数民族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从而为少数民族学生毕业后更好的个人发展以及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做好准备。再者,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合作也能够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共赢互利,在学习生活中向他人借鉴优点来弥补自身的缺陷,使得自身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创新,打开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开阔自身的视野,在大学生将来面对社会的时候能够做到更快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2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2.1重视合作准备,为有效合作夯实基础

首先,在知识基础方面,组织合作学习的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材料的有关知识背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抛出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在合作学习的组织方面,教学准备环节中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学生“应该合作”的观念问题、“乐意合作”的心向问题、“能够合作”的技能问题,对于此三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对合作学习的题目进行科学的设计,调动学生的合作动机。同时,教师本人对于合作学习的流程、规范、结果评价的原则、奖惩方式都应该做尽可能科学公正的设计,做到合作学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应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异质小组,创设和谐的合作氛围。在合作学习前应使学生清楚,小组内每个人的任务,以及应当取得的学习成果,在课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只有当每个成员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参与其中时,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

2.2构建合作模式,为合作能力扎稳框架

国内的合作学习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学科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环节……单取教学程序而舍弃合作学习思想的水平,有些策略的提出显得比较随意,有的不具有策略的性质,科学性不够,也极少得到实验验证。”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知识基础、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特殊性,形成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合作模式。

首先,在合作模式的目标设置上,要考虑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其认知规律?太简单的问题没有小组合作的必要。太难的问题不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讨论。否则,讨论只能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收获。

其次,在合作模式的组织安排上,虽然有研究表示异质合作小组有助于学生合作的成效,但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既要考虑到其知识水平,也要看到学生的不同个性、性别、习惯、人际关系、民族特征、宗教文化等客观因素,使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开展。在合作模式构建中,应为教师制定合作观察表,要求教师认真观察,详细记录,找到学生合作能力的薄弱点,制定科学的方法帮助其提升合作能力。

最后,在合作模式的构建上,应考虑合作空间的拓展,使课堂合作和课外合作拓展,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其热情有趣的性格特征需要广阔的合作空间,课外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是完全必要的。

2.3加强合作控制,使合作自律成为习惯

合作学习最难的就是控制,因为合作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作学习如果从课内向课外迁移与延伸,那么随着课堂压力的消除, 在组合意向性淡化的状态下,教师才能着眼于学生在课外过程性合作学习中整体进步的长远目标。此时,学生日常的真实组合就是合作学习在课外的分组,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同时存在是现实的,组内合作和组际合作在课外延伸式学习平台上的实现才有可能。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共同行动,甚至有些小组为了合作的方便,一起到餐厅吃饭,一起到图书馆学习……就是为了能及时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灵感有火花尽快抓住。大家都具有了团队意识,同时内心都变得日趋强大,成为一个奋进的团体。为了团体的荣誉,小组成员不再需要教师的监控,而是自觉自愿地开展合作,由合作他律变为合作自律。

2.4做实合作评价,使合作结果成为骄傲

应准备适当的和公平的评估方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既能反映出小组的合作成就,又能体会出小组各成员的贡献,促进大家共同努力,同时又能促进组与组之间竞争氛围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及时的管理与评价,以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成功的课堂合作活动必需的行为以及哪些行为是有价值的行为。在管理上,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合作学习基本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教师明确的期望和认可。这样才能形成民主、活跃而又有序的堂氛围。在评价中,合作学习的小组合作评价必须突破传统学科教学中“作业评价”或“考试评价”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差异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作者简介:刘文芳1,女,1982年11月生,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扶沟县人,学历:硕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曲晓梅,女,1977年1月生,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林州人,学历:硕士学历,讲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叙事学。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