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音乐课堂歌舞飞扬

时间:2022-07-13 01:53:41

多媒体让音乐课堂歌舞飞扬

【 摘 要 】随着日益更新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更多更生动的教学辅助手段进入了课堂,学生课外接触音乐的机会增多了,他们早已不满足单纯的唱歌教学,更希望通过音乐课感受音乐、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地增长音乐知识。传统的音乐教学因内容单一,形式缺少多变性,导致课堂中的信息量过窄,无法满足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审美需求。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教学中为学生欣赏、表现音乐和其他音乐活动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会得到更大的提高。这样,一方面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得到了改革,另一方面使学生的素质也在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得到提高。 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提高其审美能力

【 关键词 】多媒体 音乐课堂 歌舞飞扬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对歌舞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对于完成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上的教学目的任务非常重要。作为音乐教师,都有一个体会: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愿望去探究、赏析音乐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鉴赏课的新课导入环节上,有很多种形式:

1、诗词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中国古诗词,是先人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语言洗练的结晶,它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功效。选择恰当的绝美的诗作能预示着乐曲的基本情绪,让学生的情感提前进入到乐曲的情境之中。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导入: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上一首诗“犹忆当年一相逢,万世此心与君同。雪月化做蝴蝶去,人间比翼笑春风。”

教师设问:这首诗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美丽的凄婉的传说,你能说出这个传说的内容吗?教师引入: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刚以这个美丽的传说为题材,以越剧曲调为素材,用奏鸣曲曲式写成了传世经典巨著――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教师利用设问一步步把学生引向主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然后水到渠成地进入正题。

2、视频导入,扣动学生的心弦

视频是极佳的导入方式,因为它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参与。

如:《音乐的悲剧美》。 播放《上海滩》主题曲,最后让画面定格在许文强满身枪孔,倒在血泊中的画面上。此时教师讲解许文强,他追求革命,被捕入狱,追求财富,最终一无所有,追求爱情,最终家破人亡。一个集好男人的优点于一身的人,在历尽艰难险阻报仇雪恨,最终傲然在上海滩走向人生最巅峰的时候,被人枪杀了。令无数人顿足搓手,扼腕长叹!悲剧对人的心灵震撼如此之大,具有悲剧美的音乐对人心灵的强烈震撼是用什么音乐要素和形式来表达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讨论的内容――《音乐的悲剧美》。这时学生会急于知道、急于探究本课导入的目的就达到了。

3、现场表演导入,拉近师生距离

4、巧设悬念导入,激起学生的期待心理。

在故事的开头或一个情节之后设置悬念,激起期待心理。这在小说、曲艺、戏剧和影视中经常用到。

5、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自然导入

a. 运用地理知识导入

b. 运用历史知识导入

c. 用相关姊妹艺术作品导入

二、教师示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作为当代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踏实的音乐基本功和音乐理论知识,更要多才多艺,有较强的音乐能力。由于音乐课常给学生带来与文化课不同的感受,带来美的享受与快乐,音乐教师也常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甚至成为学生的偶像和榜样,而教师的现场演唱和表演也常常让学生兴奋、惊喜,引来学生的满堂喝彩和掌声。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现场演唱歌曲、现场演奏乐曲或表演歌舞来导入新课,则会拉近师生的距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水到渠成地和学生一起走进新课。如:《中国通俗音乐》这一章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演唱一首现在较流行的《我的歌声里》,来激发学生在课堂表演的兴趣和欲望。学生带着表演的欲望来学习这一章节,课堂气氛可定会达到非常火的效果。

三、比赛表演让音乐课堂活、火起来

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高中音乐课堂不仅仅要让学生具有鉴赏作品的你呢公里,而且要求学生要有表演的能力。

说起表演,那么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个人经常在课堂上采用举行比赛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全心的投入表演。

如:第二单元《音乐的美》这一章节的所有内容结束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告诉学生下节课,在音乐课堂上开展表演比赛。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做准备。比赛内容:紧扣第二章节内容。比赛时间:两节课。比赛形式:歌曲,舞蹈,小品,合唱等等。比赛主题:充分展现音乐的美和个人的艺术美。评比:设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参与奖。评委:教师和从班级选出的评委团。

在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我们会选择电教媒体来辅助。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影机、录像机等;已录制好的承载了教育信息的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CAT课件等。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比赛表演的形式,合理的利用具有声音、图像、色彩、动画的多媒体来精化设计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且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掌握知识,让他们受到艺术的感染,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高中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设美的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活动的质量。

通过在音乐课中运用多媒体的实践,我深深感到,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动画等不同的信息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把声音、舞蹈、戏曲邮寄的结合,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使我们的教学观念、教育过程、教学方法、师生角色有了新的含义。但是经验证明,多媒体的运用也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仍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运用语言可以达到的效果,就不必设计成多媒体文字,教师能够现场进行的范唱、范奏、范舞蹈就不必录制成光盘在电脑中播放,课本上印得清楚的歌谱不必扫描成课件。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简洁明了方便易行的优势,也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更好地发挥多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音乐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使德育潜移默化。

【参考文献】

[1]胡章桂.浅谈中学音乐鉴赏课[j].艺术探索,2006(2).

[2]王勇.音乐课导入之我见[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5).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德育走进体育教学 下一篇:从《道德经》看弱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