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舞蹈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

时间:2022-07-13 08:37:34

谈舞蹈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

摘要:在高校舞蹈课程建设中,课程设计是舞蹈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顶层设计问题。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等系统化的创新活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为例,对舞蹈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创新的设计。

关键词:舞蹈;课程;教学;设计

一、高校舞蹈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2016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深入推进高校创新教育改革,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因此,创新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侧重于技术层面,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个层面更为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课程要素,最主要的课程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课程评价等。

高校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舞蹈课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主干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舞蹈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舞蹈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能在社会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艺术工作的应用型演员和文艺骨干。而课程设计作为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在高校舞蹈教育环境中,科学促进了学生获得实践性的知识,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经验的教育活动。舞蹈课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主干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气质、表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新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创新舞蹈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舞蹈课程设计时,必须把舞蹈课程的理论知识打碎、揉烂,删繁就简、降低学习难度,形成以知识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的舞蹈课程教学框架。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舞蹈教育的科学发展。下面以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为例,对舞蹈课程设计进行探索与实践:

教学目标

我将教学目标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1.能力目标:准确掌握东北秧歌的体态,能运用三种动律完表演基本动作;能够准确使用手绢花舞蹈;能够准确流畅的表演短句组合。

2.知识目标:了解东北秧歌舞蹈风格特点;掌握动作表演技巧。

3.素质目标:增强学生对我国丰富舞蹈文化的热爱,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追求创新的职业情操。

(二)能力训练任务

任务1.介绍汉族舞蹈历史文化、舞蹈风格、表演形式。通^电视教材演示,使学生更直观了解东北秧歌舞蹈的风格特点,认识体态、动律的形成标准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任务2.掌握东北秧歌三种动律,完成基本动作。

任务3.协调掌握动作短句。

任务4.等够准确把握舞蹈风格,结合音乐完成短句组合。

(三)案例和教学材料

(指教材或讲义、课件、参考资料、仪器、设备等)

案例1.电视教材选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程》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一年级教材。

案例2.参考《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教法》自编讲义。

案例3.选用东北音乐传统音乐。

仪器、设备。电视机、DVD、录音机。

三、创新舞蹈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在民间舞《东北秧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舞蹈作品提高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加深对中国汉族内涵丰富的舞蹈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动律练习使学生准确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特有的身体运动规律,使舞蹈表演更加优美、协调、舒展流畅。通过汇报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对标准动作的清晰识别,提高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四、科学把握舞蹈的音乐节奏

音乐节奏在舞蹈音乐的诸要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人把它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或舞蹈的骨架也是不无道理的。因此,学生在舞蹈的训练中,要科学把握舞蹈的音乐节奏。

《东北秧歌》的传统乐曲多为2/4拍,亦有4/4拍或1/4拍(流水板)。节拍重音不一定在每小节的第一拍,有时出现在小节中间(4/4拍子的第三拍)或最后一拍。节奏富有变化,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附点音符,特别是在中速或慢速的乐曲中,这样的音乐与舞蹈“出脚快、落脚稳”的韵律特点十分协调。

还有一种节奏处理也很有特色,唢呐慢吹与打击乐器紧打相结合。唢呐吹“浪头”长音(常用“破工”技巧演奏),用传统换气方法边演奏边换气,而同时打击乐器配以各种鼓点或即兴演奏,这种紧打与慢吹的结合,使秧歌表演的气氛热烈,情绪激动,很有艺术效果。其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民间舞《东北秧歌》韵律特点。

总之,音乐与舞蹈是形影不离而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只有准确把握舞蹈中的音乐节奏,才能使舞蹈艺术锦上添花。

综上所述,在民间舞《东北秧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内容与舞蹈作品相结合,作品与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的建设方法,使学生能够科学把握舞蹈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主动发展,追求创新的职业情操。促进高校舞蹈教育的科学发展。

上一篇:浅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立体化开展小组合... 下一篇:“寓贤”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