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研究

时间:2022-07-13 02:32:08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研究

摘要:身份、贫富、地域等是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可能性因素,而环境司法裁判文书则是判断环境正义实现的重要载体。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千余份环境裁判文书中身份、贫富、地域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说明了身份、贫富、地域等因素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现实。因此,有关中国环境正义的研究和实践应当加强对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关注。

关键词:环境司法裁判文书;环境正义;身份;贫富;地域

中图分类号:D912.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6004009

一、环境正义的实现与影响其实现的因素

(一)环境正义的实现

环境正义运动,大都认为发端于美国,以1982年的沃伦抗议(Warren County Protest)为标志。有关环境正义理论的研究,也以美国最为典型①。对环境正义的界定,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为经典和为世人广泛接受的是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所作的定义:“环境正义,是指全体国民,不分种族、肤色和收入状况等差异,在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适用和执行等方面,都应得到公平对待和实质参与环境决策。”其中,公平对待是指没有哪个种族或者社会经济群体,应当遭受不合理的由工业、市政、商业活动或联邦、州、地方和社区的环境项目和政策等导致的负面的环境影响。而实质参与则意味着[1]:(1)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体有权获得合适的机会参与可能影响其健康或环境的某项方案的决策;(2)公众的参与和意见可以影响到管理部门的决定;(3)决策中的过程必须考虑到所有参与者的意见;(4)决策者找出并为可能受影响的人士提供便利。

由此,可用反推方法来理解环境不正义,即:一切与环境正义相悖的情形皆属环境不正义。那么,环境正义的实现与否,可以在对环境不正义的甄别中予以体现:第一,从主体上看,若是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了某种区分,只要这种区分与种族、肤色、收入等因素关联,并且这种区分的结果不是在“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之前提下为环境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照顾,即为环境不正义。第二,从行为上看,不论是行为的目的,还是行为的方式,抑或是行为的结果,只要某项环境决策、环境事务或环境项目等的实施,人为地希望或者事实上造成了基于种族、肤色或收入等差别而导致的差异性对待和参与,即为环境不正义。当然,具体表现则很多,要么没有采取合理和足够的制度性措施保障所有相关人士不加区分地且便利、充分、自由地参与其中并得以公平对待,要么虽然参与其中却对决策等行为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影响,表面上一视同仁而事实上部分人却遭受着不利的环境影响或相对较重的环境负担,等等。

(二)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因素

判断环境正义与否,关键在于主体和行为的非差异对待,在美国,种族、肤色和收入等差异是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几个因素。那么,以上因素是否可以适用于中国?答案是否定的。与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不同,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单一种族国家,种族和肤色无法直接适用。收入这一因素,尽管统计标准和判断方法等存在差异,但却真实存在和发生于美中两国,因此可以对之予以考量。由此,单从环境正义的概念出发,在中国语境下,似乎可以将收入等要素作为考量环境正义实现与否的影响因素。

然而,再深入地看,收入因素也不能采用直接的“拿来主义”。因为美国与中国的收入情况迥异,前者容易清晰真实地予以把握,而后者无法真实获知,并且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并不等同。具体来说,三大要素制约着收入情况的真实度:一,中国采取以流转税为主的间接税制,所得税所占的比重很低;二,中国的征信体系并不发达,个人信息收集有限、公开也有限;三,中国的分配方式极为多元化,也很不规范,以现金或实物等其他方式来进行分配的情况普遍存在。而收入差距并非等同于贫富的差距,尽管两者经常被混同。事实上,贫富差距包含了收入差距,但不仅仅限于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往往讲的是一种静态的、对于现有成果的分配或者再分配;而贫富差距,从家庭的角度考察,不只体现在收入的流量上,它应包括三个指标:收入、财产和消费[2]。这就是为何有些人貌似收入很高,但依然相对贫困的原因之一。

不难发现,每个因素虽然称谓一致,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其指称并不相同。因此,在考量可能影响到环境正义实现的要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既有定义中的一些概念表达,而应当侧重和强调这些概念表达背后所蕴含的东西。环境正义所要求的“不分种族、肤色和收入状况等差异”,其核心在于强调“全体国民”的同等对待和非歧视性差别待遇,而衡量的重要基础则是该国国民最有可能遭受的一些差异性对待。在美国,最有可能因为种族、肤色和收入等情况出现歧视②。

在中国,最有可能出现的差异性对待有哪些呢?我们认为,至少包括如下一些方面:首先是身份差别,因为中国强调的是身份不同而导致的“差序格局”,而非西方国家所强调的“团体格局”③。有学者就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标准,将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④。其次是贫富差距,包括城乡间的、不同行业间的、不同地域间的贫富差距,它们与身份等密切相关,并且呈逐年加剧趋势[3]。再次是地域差别,包括城市和农村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东部与中部和西部之间的差别,这些也与身份(比如市民与农民)、贫富(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密切关联,并且与人文地理、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相联系,比如“南人诸业并重,北人重农贱商;南人奢侈,北人俭约;南人开新进取,北人持重守成;南人文弱,北人粗犷”[4]。最后是年龄、性别、民族等差异。这些实际上属于主体的人身信息和标示符号,与特定主体的特定人身密不可分,亦有“身份”色彩。只不过与身份差别中所强调的身份的职业和阶层属性不同,这些更关注于个体的、特殊性的人身标识。

显然,这些因素并不能穷尽当下中国所可能出现的差异性对待,但却可以大致梳理一些可能性的歧视,然后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等方法的分析,来具体检验这些因素是否影响到了环境正义的实现。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了作用,影响到了环境正义,即可认为环境不正义客观存在。

二、环境司法裁判文书与环境正义实现的判断

(一)环境司法裁判文书是判断环境正义实现的重要载体

司法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诸多复杂的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综合性反映。对于司法的研究,不仅可以折射出司法本身的问题,也可多少揭示出相关立法和执法等方面的问题。司法裁判文书,则是集中体现所可能关涉的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文书载体,同样可以折射出立法、执法和司法领域的许多问题。因此,环境司法是实现环境正义的重要一环,而其结论——环境司法裁判则集中体现了环境正义实现的过程中,所可能涉及的不同主体之间的纷争和法律对之的评价。由此观之,环境司法裁判文书可以勾勒出环境正义实现的过程,折射出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若干要素。

问题的关键进而转化为研究样本的遴选,也即如何选择环境司法裁判文书。一般来说,研究个案的环境正义的实现,只需选择相应的裁判文书即可;研判总体的环境正义的实现,则需选择有代表性的裁判文书。

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无裁判文书公开的传统,只能零散地通过北大法律信息网司法案件库等平台进行搜罗。从现有的官方司法统计和相关统计情况来看,基本上也无法得到关于环境案件、环境裁判文书等方面准确的统计信息。在最高人民法院所公开的《工作报告》、《公报》和司法数据等载体上,均无法查询了解此类信息。究其原因,可能多少与目前的统计方法有关,例如以民事案件为例,最高法院的统计信息,只是区分了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合同纠纷、权属和侵权纠纷,这种分类由于过于笼统而无法精准地反映环境案件的信息。此外,根据目前关于案由的规定,看似有关于“环境污染侵权”的单独统计,但事实上,依然有大量的环境案件未被纳入到此案由而是被归为其他类别,这也导致了结果上的被“忽视”⑤。同理,此类信息也无法从国家统计局获得。

河南省高院和北京市高院通过专门的网页公开了近年来的一些裁判文书。然而,它们并不适宜于充当研究总体环境正义的样本,原因在于:其一,时间跨度较小,多为晚近几年的文书;其二,环境类文书所占比例较低,并不集中。集中的环境裁判文书资源,主要有二:一个是中华环境案件信息网,另外一个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收集的文书。其中,中华环境案件信息网的案件大多是几个环保法庭和海事法院的裁判文书,并且以污染类案件为主,很少涉及资源类案件,以此为样本难免有失偏颇。而后者所收集的文书,相对比较适合作为样本,进行总体环境正义的研究:这些文书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课题《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研究》的调研,而调研的范围非常广,涵盖了全国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课题组基本选择在每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级法院收集关于环境案件的总体统计数据和部分环境案例,据此再选择性地前往有代表性市、地区、县等收集数据和案例,或者在上级法院帮助下从下级法院收集相关案例,通过这种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到了千余份的裁判文书。

(二)通过环境司法裁判文书判断环境正义实现的方法

总的来说,课题组通过集中调研收集了近10年的数据和裁判文书,全国范围内共收集案件1 068件,其中非环境案件114件,环境案件954件。在环境案件中,环境民事案件、环境行政案件和环境刑事案件分别有782件、111件和61件⑥。因此,这些文书比较符合样本所要求的广泛性、真实性和随机性,是目前进行环境正义总体研究的现实的、较优选择。

在确定好样本后,我们尝试采取定量分析方法⑦,在千余份裁判文书中找到前已述及的身份、贫富、地域、年龄、性别、民族等因素,通过关涉比率和相关信息的统计,试图挖掘其背后的机理,说明或者佐证对于环境正义的影响情况。这里面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认为每份环境裁判文书都与环境正义有一定的关联。严格说来,这种假设有些武断,但却是务实的:一、环境裁判文书的出现,意味着环境纠纷的涌现,至少意味着环境争议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不能;二、即便不承认这一前提,但身份、贫富、地域等因素的统计结果表明了环境裁判文书中涉及这些因素的比重和分量,也就表明了可能性的环境纠纷中关涉这些因素的比重和分量,而环境正义纠纷属于环境纠纷的一类,因此,仍然可以说明这些因素与环境正义之间的关联性。

与其他类型的司法裁判文书一样,环境司法裁判文书大致包含首部、正文、主文和尾部四大部分⑧。对影响中国环境正义实现的身份、贫富、地域、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可以从裁判文书的正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囿于阅读与数据统计工作量巨大,本文主要从当事人、人、其他诉讼参加人和参与人等基本信息来进行分析。

上一篇:产业组织演变动力的多视角分析 下一篇: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研究:以D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