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组织规避信任危机的内部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2 11:34:57

我国慈善组织规避信任危机的内部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有关我国慈善组织的丑闻屡屡曝光,慈善组织陷入信任危机之中。本文试图从慈善组织内部视角入手,在分析慈善组织公信力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若干规避信任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慈善组织 信任危机 对策

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频频爆出丑闻,如“郭美美事件”、“尚德诈捐门”、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遭质疑,此类负面事件导致中国慈善组织陷入公信力危机,对我国慈善事业带来了致命打击。如何重塑公众对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如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所言:“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这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慈善机构拥有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是其规避信任危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联系现实情况,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只有从慈善组织自身着手,从其内部视角出发,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其规避信任危机。具体内部对策如下:

一、增强自身道德使命感,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从本质上讲,慈善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一种道德活动,是人们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与路径选择处于危困伤残状态而无力自救的人发自内心的一种关爱与援助,表达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情怀。”这表明慈善本身是一种道德活动,由此决定了慈善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它更多需要的是道德上的自律,即慈善组织自身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使命感。若违背这一要求,既会影响捐赠者今后是否会继续献爱心,也会无法保证受赠者能否得到足量的资助,慈善组织也会因没有搭建好连接捐赠者和受赠者之间的桥梁而失去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公信力。从此角度看,慈善组织为规避信任危机应当严格自律,确保其诚信度。而慈善组织主要是依靠其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故其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慈善组织首先要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崇高道德感,从内部着手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其次在筛选队伍成员时要选择热心公益事业、创新能力兼而有之的优质人才。在此基础上慈善组织必须注重组织文化建设,营造全员慈善氛围。

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大自我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发展不够发达,足够有效的外部监督体系还未形成。2011年民政部公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虽然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完善慈善事业监管体系”,但是现阶段此目标尚未实现,监管漏洞层出不求,例如现实生活中多数慈善组织是依托于各级政府部门成立的,慈善组织沦为行政机构的附属品;又如一些民间慈善组织的主管部门并不具备让其公开相关信息、接收舆论监督的职权;再如中国红十字会、妇联、残联等10余个社会团体因享受“免登记”政策,因而不在行业监管范围之内。由此看开。慈善组织若想规避信任危机、谋求可持续发展更多的不应全部寄希望于外部环境,而是应该确保其自身监管机制的完善。其自我监管应成为监管体系的第一关口,从而从内部保证其不违背慈善组织运行和发展的要求。例如,在建立民主制度,或涉及重大的开支和慈善活动时应当积极发挥其自律功能,依照建立的严格的规章制度,经理事会讨论做出符合其宗旨的最终决定,并由监事会对组织开展的业务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保证其规范运作。

三、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程序规范的工作机制

当前慈善组织自我披露力度不够,其财务制度多为一手募捐、一手花钱,加之账目尚未做到完全公开,多通过年报的形式告知公众,如此易使他人钻漏洞并招人诟病。《中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了:“将在慈善全行业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建立健全慈善行业信息统计制度,完善慈善公益信息统计平台,及时慈善数据,定期慈善事业报告事。”此举的目的也在于维持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继而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当前慈善组织应当切实做到将慈善组织日常运营费用与善款分开使用,规范操作、保证资金流向;定期(如月报、季度报告、年报等)向捐款人公开资金使用现状的同时邀请公众对于善款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其运作情况在官网、官方微博等媒体上公开,接受捐款人和公众监督,不让媒体成为空架子。只有公众了解到自己作为捐赠者的钱物确实用于帮扶上,慈善组织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进而增强其公信力。

总之,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不断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而对于慈善组织而言,社会公信力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于其规避信任危机、谋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慈善组织应首先从自身做起,积极承担责任,在自身道德责任感提升、自我监管和规范内部制度方面不断努力,最终让慈善的光芒重新照耀中国大地。

参考文献:

[1]陶海洋.慈善、慈善事业及其“现代困境”[J].浙江学刊,2008,(4).

[2]徐富海.公开、信任与监督――由“郭美美事件”看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J].理论视野,2011,(11).

[3]张伟珍.从慈善组织公信力维度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2).

[4]王子君.现阶段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建设[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6).

上一篇:基于因子分析的重庆GDP质量综合评价 下一篇: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