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应用 探究

时间:2022-07-12 10:30:37

融合 应用 探究

一、在教材中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点

提到课程整合,大家都想到要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其他学科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如何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以学习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服务,在一些操作练习中设置关联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甚至同步于某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这将有利于获取学生的情感认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实现学科整合的双赢。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其他课程的内容。例如,文字处理可以录入语文课的背诵段落加强打字练习操作、输入语文课的古诗练习文字的格式和排版、利用诗歌反复吟咏的特点体会文字复制、粘贴的便捷等等;电脑绘画可以融合美术课的图画,指导学生利用绘图工具更快捷地创作出具有审美水平的图画,既提高了电脑操作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质;flash制作时可涉及数学学科中的面积、立方体、数学统计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在电脑制作中开动脑筋,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将这些学生熟悉的知识点融入信息技术的学习当中,既唤醒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情感认同,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点的巩固,可谓一举两得。

二、拓展基本操作应用面,使信息技术与实际运用相衔接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要拓宽电脑操作实际应用面,使信息技术与实际问题相衔接,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认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等信息素养。

在进行电脑操作时,如果能让所做练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那么将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用Word制作表格时,我要求学生根据班级课程制作一张课程表,并将其打印出来,取代原来手抄版的课程表。为了让自己使用的课程表与众不同,学生认真学习了电子表格的格式和排版,不断尝试不同的表格边框和背景颜色,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很好。又如,在五年级的电子邮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之间互发邮件,期末考查时让学生将考查内容以添加附件的形式发送至教师的电子邮箱,这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在“信息搜索”教学时,我针对时事新闻中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搜索有关神舟八号的信息和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史,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谈谈自己对太空飞船的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应向学生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有效性,将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方方面面,在这些点滴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学生自然就会端正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这将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学习中。

三、提高任务驱动可探究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最适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模式有:1.任务驱动;2.合作学习。若将两种模式进行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它的具体表现方式如下: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到探索活动当中,随着解决问题的进程,学习与掌握相关知识及相关操作,并在学习活动中共同探讨、相互合作、协调分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并将其不断地总结完善。

在教材编写的“拓展”栏目中,可设置一些更具探究性的任务驱动,可以促进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如何称为更具探究性的任务呢?

1.“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也就是说,设计的“任务”必须是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的。

2.该任务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最好是学生较感兴趣的热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关注任务,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并乐此不疲。

3.“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任务”的规模不宜太大,否则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前后“任务”之间最好能有一定的连贯,使学生由点到面逐步掌握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文章的输入”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一篇自己的短文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这个任务包含“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之所以强调“自己的短文”,是为了体现任务与学生的关系和文章的“短”,并且避免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输入文字上,进而保留一定的时间探究如何把文章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

要想创设具探究性的任务驱动,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结合教学实际,还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调整和改进,这是对教师智慧和教学能力的一大考验,也要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才能获取。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如果能从以上三点着手,进一步加强教材的融合性、应用性、探究性,我相信,信息技术课程将得以更有效的开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知——首先要学好信息技术,然后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作为有效的学习工具获取其他知识。

上一篇:写字教学“修辞格” 下一篇: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