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研究

时间:2022-07-12 11:35:4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研究

【摘要】本文借助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探究了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新媒体对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影响、浅阅读对大学生的利弊等问题,并对大学生该如何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浅阅读

科技进步使得数字化图书资料进入大众的视野,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公布的数据来看,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8.6%,相对于2010年网络在线阅读的接触率增幅达65.2%。在校大学生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一种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娱乐、恶搞成风,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塑造和思想观念的变化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新媒体与浅阅读

所谓新媒体,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的媒体的统称。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高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他在计划书中将“电子录像”称作“New Media”,“新媒体”概念由此诞生。新媒体中的“新”是相对于“旧”来说的,它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技术性的概念,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狭义上的“新媒体”则专指“新兴媒体”。①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诞生的,时间并不长。

关于浅阅读,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南京大学的吴燕和张彩霞认为,浅阅读是指人们借助现代媒介获取某种信息或者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网络时代新的阅读方式,浅阅读除了与传统阅读一样获取信息外,更注重追求阅读过程中的视觉和心理愉悦,它具有浅表性、视觉性、娱乐性的鲜明特点。②

笔者认为浅阅读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以一种选择过滤式的阅读,以及人们在兴趣需要支配下获取资讯而不加深究式的接受资讯的行为。

二、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笔者以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送205份网络调查问卷,收回200份问卷,回收率为97.6%。男女比例为1:1,其中理科生总计108人,文科生总计92人。问卷发放对象主要以大二、大三的在校生为主。结合其他组织的科研调查和专家的观点,调查的成果和结论总结如下:

1、阅读的渠道和方式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阅读方式上,大学生的阅读有了多样化的选择。纸质、电子图书各占半壁江山。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43%的人表示纸质书籍比较贵,而电子书廉价方便是他们选择的主要原因。在获取资料和信息的方式上,通过表2可以看到,电脑占了绝对优势,手机以54%排在第二位。传统的纸质载体如报纸、杂志和图书所占比例较小,部分同学甚至表示基本不读报纸,就此,笔者对大学生报纸的购买情况做了一个统计: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中,定期订阅报纸的人寥寥无几,基本不读报纸的人超过半数,除了因某一方面特别爱好而购买以外,报纸似乎已经成了过去时。

2、大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类型

总体来说,大学生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并不少,受访者都认为阅读很重要,有近7成的人能够培养阅读的习惯,虽然不是全部涉猎,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还是愿意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64%的受访者表示对文学历史感兴趣,平时也爱看一些休闲杂志和对自己就业有好处的文章(见表4、表5)。

表6反映所读书籍和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学生为22%,而有34%的同学几乎不读专业书籍。综合历年来的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阅读偏向于实用性,但对专业和理论较深的东西却又提不起兴趣,很多时候手上拿的都是最不希望买和不得不买的书,包括各种教辅资料、考证资料等等。

3、阅读的目的及方式

大学生普遍认为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但是花在娱乐消遣类的书籍上所占比重较大,另外是为了考证而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在阅读方式上,以细读、略读为主。不少学生表示,看一般的书籍都是匆匆浏览一遍,最喜欢在网上浏览各种八卦资讯,关注美食旅游和游戏等等,只有需要考试的书目或者参考文献才会去精读并做笔记(见表7、表8)。

4、碎片时间的阅读情况

从表9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在碎片时间中,新媒体对大学生阅读有着巨大影响,有84%的学生在闲暇时间浏览手机媒体,很多人调侃说大学上课是手机最费流量的时候,只有4%的学生表示上课基本上不玩手机。这种随时随地阅读和交流的方式占据了大学生的生活,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大学生浅阅读现象分析

1、大学生浅阅读现象的特点

一是快速性、随意性。浅阅读是一种以快速化浏览为主的阅读方式。“假如说深阅读是一场饕餮的盛宴,它在如饥似渴的时代填补了人们空虚的胃。而面对浅阅读,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③追求眼球经济,没有仔细阅读和思考。二是娱乐化、功利性。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就业压力让很多大学生难以喘气,所以在阅读的时候都希望看一些轻松、娱乐化的东西。三是互动性、碎片化。碎片化体现为时间的碎片化和信息的碎片化。“我们被一些矛盾、零散的信息所包围,旧的观念受到考验,注入我们脑海的是支离破碎的弹片。”④

2、浅阅读盛行的原因

一是网络技术的进步,阅读成本降低。2012年4月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2011年有29.9%的18-70周岁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大学生对于新兴媒体的使用更加频繁。二是信息量的极速膨胀和信息同质化。2006年到2010年,全球的信息增长量为6倍,中国的信息增长还要高于全球,达到7倍。⑤信息量的增加,必然出现很多质量不高,甚至是为了迎合受众而的低级趣味的东西,阅读者也基本上养成了只读标题文字而不去深究其原因的习惯。三是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功利性的阅读。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人们为了生计而奔忙,很少能腾出空余时间静下心来阅读。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更崇尚“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

3、大学生浅阅读的利弊

关于浅阅读,大多数学者持反对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浅阅读远离经典。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到: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⑥在大学校园里,穿越剧、韩剧打发着学生的闲暇时光,很难对有文化底蕴的作品提起兴趣。二是浅阅读导致阅读浅显化、庸俗化。浅阅读的快速和不求甚解必然会消弱大学生深层思考的能力,网络的恶搞之风和媒体对低俗化的渲染必然会降低大学生的审美观。三是使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患上“网络依赖症”。

当然,浅阅读也并非万害而无一益。作为社会发展而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也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学者们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浅阅读有以下几点益处:

一方面它是后现代大众文化的体现。浅阅读的出现,人们的快速、浅表化的阅读,以及对无中心的、拼贴的、复制的、游戏的、媚俗的阅读内容的偏和热情,都与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祛魅、反传统、对抗精英主义、狂欢性以及颠覆性等特点一致⑦。这种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瓦解精英者的权威,正是浅阅读肯定了人生的平凡性和生存活动的现实要求。另一个益处体现在浅阅读是向深阅读转化的阶段。只有将浅阅读当作阅读活动中经历的一个趋向高阅读品位的初始阶段,以此来引导大众进入深度阅读高文化品位的阅读,才能让浅阅读与深阅读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四、怎样引导大学生阅读

1、开展网上导读

据调查,超过70%的大学生表现为一种及以上不良的阅读心理。阅读焦点分散,或不知道读什么书,随大流,手头有什么书读什么书,或只读畅销书,很多大学生已经习惯在网上查找资料,但很多电子文献的阅读并不是很方便。大学图书馆应做好网上服务,做好网络文献数据库并能在线阅读和下载,节约学生盲目寻找的时间。

2、图书馆做好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

网上书城,例如当当网会根据用户曾经买书的记录和浏览过的书籍,定期通过手机或邮件的形式给用户发送最新的书讯和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图书馆作为公共机构,信息推送的认可度会更高,能提供给学生更多有效的信息。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优秀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报纸,更新及时、专业的文献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专业的信息检索页面。

3、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天的事,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必须将其作为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老师多给学生们介绍好的书籍,并且定期开展一些读书交流会。对于大学生功利性性阅读特点,不妨多指导他们对就业有好处的书籍的阅读,引导他们加强专业课知识学习。另外,大学生也要注意培养阅读习惯,不能一味沉迷于网络,要多读经典,就如卡尔维诺所说:“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

参考文献

①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②⑦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8(5):132

③肖锋,《资讯海洋游泳的我们:从浅阅读到深阅读》[J].《新周刊》,总第221期

④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新华出版社,1996

⑤王晓玥,《中国数字信息量增长迅速》,国际在线,2007

⑥卡尔维诺 著,黄灿然、李桂林 译:《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微博两会”及其效果提升 下一篇:城市品牌形象及其象征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