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时间:2022-07-12 05:45:29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护士针刺伤的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护士针刺伤的职业损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及维护自身健康。方法:对我院12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反思、分类、提炼主题得出针刺伤原因主要有操作不规范,工作繁忙,人员不足,自身防护意识谈薄等6项。结论: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是可控可防的,了解针刺伤原因并采取相应防护对策,最大限度减少针刺伤这一职业暴露的发生。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83-02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针对目前护士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与杜绝针刺伤的发生。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针刺伤的6项主要原因,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我院临床一线工作120名护理人员,年龄19-48岁,工作年限1-28年,均为女性,其中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30名,护士66名,学历本科10名,大专50名,中专60名。

1.2 方法:采用回顾问卷调查2009年-2010年针刺伤情况,在参考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该问卷有护士操作不规范,工作繁忙,工作环境欠佳等6方面构成。将问卷发给护理人员30分钟内完成发出120份。收回120份,问卷有效率达100%。

2 结果

针刺伤原因如下:见表1。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某些操作不规范,本调查结果表明有60%,临床护士某些操作不规范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如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另外徒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徒手捡拾破玻璃碎片,用过针头暴露于周围环境中是针刺伤主要环节,加药时违反操作规程,掰安瓿时未事先用砂轮割剧,并用纱布包裹掰开,为赶时间,一手拿注射器,一手拿安瓿,两手之间无支撑点,这样极易被加药针头刺伤,由于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未及时处理用后注射器,输液器、集中处理时也易发生针刺伤。

3.2 工作繁忙及护理人员不足:调查表明针刺伤最易发生于上午输液高峰及中午工作繁忙时段,这段时间因患者治疗多,或因人手少,而此时患者多输液完毕需拔针,而且同时结束的患者很多,但此时值班人员较少,当班护士在忙碌情况下易被拔出的针头刺伤。而护理人员人手不足,使当班护士过度劳累,注意不集中,也容易被针刺伤。

3.3 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标准预防是指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医护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护士在注射、输液、抽血等操作时从不戴手套,认为第一浪费,二操作不方便,三医院没有硬性要求戴手套,这使针刺伤发生率相对升高,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减少50%。发生针刺伤后对被血液污染针头刺伤后染上传染病的机率这一问题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极少数护士对针刺伤无所谓,认为小事一桩,顶多用碘伏擦一下便不了了之,这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至少20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刺伤传播,被血液污染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机率为0.3%。HBV感染机率为6%-30%。HCV感染机率为1.8%,可见针刺伤的危害是巨大的认识不足可致严重后果。

3.4 器材不安全,处理用过的输液器,程序过于复杂,为了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性利器损伤,卫生部规定用后的锐器须放入锐器盒,但同时因护士要分离针头,分离过程中易刺伤手,并且锐器盒开口过小以及锐器盒过满,处理时不能顺利将锐器放入锐器盒,也增加针刺伤的机会。

3.5 操作环境光线暗、嘈杂、拥挤也是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3.6 护理对象不合作,护理对象尤其是小儿,情绪激动的患者突然的抗拒常令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

4 对策

4.1 严格按规范操作,改变危险工作行为:禁止将针头暴露于环境中,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用双手重新套上针头套,宜用单手复帽法,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采集标本后避免带针头传递不能将用后针头指向身体任何部位,输液穿刺失败后,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氏滴管上应立即重新更换针头。

4.2 护理管理者应从工作量,以及护士能安全,高质量完成护理任务角度出发,合理编配人员,还应采取科学的弹性排班,并配机动人员以供繁忙时调用,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和心理方面的压力。 同时加强基本功训练,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程序,保证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也能有条不紊,减少忙乱,从而减少针刺伤发生。

4.3 加强防护意识学习,改变不安全行为,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自身防护技术及血源性传染病知识培训。尤其是新上岗工作人员,使其重视和配合针刺伤处理,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杜绝此原因造成的针刺伤,对临床护士培训别强调,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伤后处理等,改变以往护士为病人服务时不怕脏的观念,切实做好标准预防。

4.4 提供安全操作环境及器具,操作时光线充足,房间宽敞,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使用留置针等,锐器盒应设计成方便、实用的规格,放置在便于操作后能及时,就近将锐器放入锐器盒的区域。锐器盒3/4满时即停止使用并封闭处理。

4.5 为不合作病人治疗时先做好解释工作,治疗时需有他人协作。

4.6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伤或粘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向院感科报告。并得到及时咨询和处理,同时院感科在收集这些资料时应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预防措施,也有助于追踪监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5 针刺伤后处理

5.1 伤口处理:应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伤口5-10分钟以上,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冲洗伤口后用75%的酒精,0.5%的碘伏消毒并包扎。

5.2 报告:尽早向院感科报告,同时进行患者、操作者的相关血液监测,由相关专家对针刺伤的损害进行评估。确定暴露源及级别,制定追踪观察,实施预防性用药,可疑或确定护士为接触性肝炎患者血液的针头刺伤,应注射相关疫苗,可疑或确定HIV患者接触的针头所伤,除按一般针刺伤处理后还应进行HIV职业暴露的上报与登记。并对发生职业暴露者的相关资料做好保密工作,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监测HIV抗体。

5.3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后,大多感害怕、担心,尤其发生HIV职业暴露后更感恐惧与绝望,管理者除做好处理工作外,还应做好保密及安抚工作。同事间也应给予关心、爱护与帮助。

6 结论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是可控可防的,了解针刺伤原因并采取相应防护对策,能最大限度减少针刺伤这一职业暴露的发生。

上一篇:院前急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甲状腺切除术90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