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历史选择

时间:2022-07-12 05:27:42

日本的历史选择

2012年6月1日起,人民币与日元直接兑换机制启动,上海与东京两外汇市场,两币之间无须再经由美元进行间接兑换,既简便了手续,又降低了成本,属双赢之安排,另外亦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惟本文重点,不在于金融与经济面之分析,而拟从战略及历史的角度,分析此一现象在新世纪全球博弈上的意义,特别是日本在其全球战略上调整之迹象。

过去几百年,日本在全球战略选择上出现过几次重大的调整。第一次调整出现在19世纪中叶。在这之前或更早,日本的文明在亚洲及全球范围内均属相对滞后之国家,因此在一千五百年前即以中国为师。有隋、唐两代,日本频繁地向中国派出遣隋使或遣唐使,率领一众官员、僧侣、学生等,到中国学习,包括以汉文字为基础,创造出日文。此一期间,若用现在的表述,堪称是“全面入中”,举凡朝廷典章制度、建筑、科技医药等等,莫不以中为师。

隋唐之后,历宋、元、明、清四朝,有征战、有内乱,国家气势已不如盛唐。及至清末,更因锁国,不求进步,相较于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之后快速崛起的欧洲列强,中国已是一个外强中干之局。1842年鸦片战争,中败于英,签割地赔款五口通商的《南京条约》,证明了中国羸弱已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以中为师的日本,在未有察觉的情况下也走上了同一条路,1850年代,在美国炮舰威胁下签订之《神奈川协定》,给了日本极大的刺激与惊醒,深悟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终于改变了日本的命运。既已维新,当然不能再以被欧洲打败的中国为师了,于是,福泽谕吉撰《脱亚论》,提出“脱亚入欧”的大战略思维,一切以欧为师,搞现代化。果然,不旋踵间,即蜕变成了强国,一败昔日之师——中国(1895年甲午之战),二败世界强国沙俄(1905年)。甲午之胜,更让日本取得了梦寐以求的台湾,确保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惟此后的日本,开始狂妄,右翼军国主义崛起,发动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终于导致日本的覆灭,1945年无条件投降,也失去了台湾。

二战后的日本,国家战略的选择出现了重大的调整,由“脱亚入欧”转变成了“脱欧入美”。一方面,是美国取代了英国与欧洲成为全球首强,有足多可以为师让日本学习效法之处;二方面,日本作为一个发起战争的战败国,在联合国名义下实质上被美国管理,长期以来有美国驻军,不得不以美国马首是瞻;三方面,攸关日本生命线的台湾,实质上亦受美国影响与“摆布”。这几条,就决定了“脱欧入美”几乎是日本的唯一选择。

半个多世纪以来,表面上美日系同盟关系,但骨子里,美防日甚严,美日关系从美国的角度看,更大的战略意义还是在以日遏中:在一些攸关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上,美对日从不假辞色,例如让日本国民极为反感的美国琉球驻军问题,以及1985年的“广场协议”对日元国际化的当头棒喝。受“协议”影响,日元大幅升值,导致1991年楼、股两市泡沫破灭,进入迄今为止的20年“失落期”。以日元计算,2011年日本GDP(468万亿日元)与1991年(469万亿日元)相比,几乎毫无增长,日本“入美”固有不得不然的苦衷,但代价亦可谓大矣。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日、美三角关系不可能不出现微妙的变化,量变终于将积累成质变。几年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首提“疏美亲亚”引起震撼,可视为一种新的信号。现在,中日双方货币“去美元化”地直接兑换,也折射了某种地缘板块的挪移。从大历史的观点看,日本似乎又将面对一个新的历史的选择,而在可预见的将来,台湾与大陆两岸关系的突破,或将为日本的此一历史新选择起上最关键的影响。

上一篇:中年工薪家庭如何选购保险 下一篇:中年工薪族投保应抓住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