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探讨及治疗进展

时间:2022-07-12 01:35:51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探讨及治疗进展

摘要:糖尿病肾病本身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细胞因子、炎性反应、氧化应激、高血糖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深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治疗;疗效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引发的严重的、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现阶段,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疗效,通常只能够延缓疾病的发展,所以针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特异性治疗方案就成为治疗的关键。

1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分析

1.1高血压 高血压是显著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会导致血压进一步攀升,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的情况。毛志敏等在研究中提出,糖尿病肾病在早期主要体现为尿中排出微量的白蛋白,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而高血压会导致症状进一步加剧,对预后产生较大的影响[1]。连续排出尿蛋白以后,大部分患者的血压会进一步升高,但严重高血压的情况相对较少。原有高血压的患者会进一步加剧肾脏损伤,皮子凤等提出进行早期治疗能够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体现为肾体积变大、白蛋白排泄率增加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在这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避免(或者延缓)患者向大量蛋白尿症状发展[2]。

1.2生化代谢紊乱 ①高血糖影响,慢性高血糖症状是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基础因素。主要依据在于以下几点:因为微血管病变症状引发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主要是由高血糖的具体时间与程度所决定;动物实验性糖尿病会引发在某些层面与人类糖尿病较为相似的肾脏损害与视网膜损害;将非糖尿病供体肾脏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可能会引发微血管病变的症状,然而其能够利用同时进行胰脏移植来控制血糖;无高血糖症状患者不会存在糖尿病性损害。所以,存在实质性材料支持慢性葡萄糖血症是引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起始因素,然而通常认为其是间接性的[3]。葡萄糖本身对细胞产生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多元醇途径利用多元醇通路,导致细胞中果糖与山梨醇出现堆积过度的情况,对细胞产生损伤。蛋白非酶糖基化蛋白非酶糖基化形成终末糖化产物(AGE),接着可能会通过AGE受体引发血管增生与血管损伤的情况[4]。②脂质代谢紊乱影响,糖尿病患者不仅体现为糖代谢紊乱情况,一般还会发生脂质代谢异常的症状,而脂质代谢异常会导致肾脏受到损伤,引发并发展肾小球硬化症状[5]。

1.3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与遗传易患性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特征,其进一步证明了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进程中的关键性。现阶段的研究主要认为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多基因病症,疾病的本身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受体基因以及醛糖还原酶基因等多种因素相关[6]。

2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案分析

2.1血压控制 血压控制是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重要举措。降低患者的血压,尤其是降低肾小球内部的高压,能够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同时能够有效延缓微量尿蛋白的发展,控制效果理想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实现逆转的效果。耿乃志等通过给予糖尿病并发蛋白尿患者血压正常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不仅能够有效延缓肾病症状的发展,同时能够延缓眼底视膜病变的发展[7]。张国艳等针对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的常用药物进行了研究,提出ACEI在最初用药的两个月内会导致肌酐水平或者尿素氮的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在30%以下能够急需进行治疗,而肌酐的增加幅度在30%~50%表示患者存在异常反应,表示患者肾缺血,应当立即进行停药处理,并寻找缺血的具体因素进行处理,等到肌酐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恢复用药[8]。使用ACEI治疗肾功能异常患者时,应当采用肝肾双通道排泄的ACEI。针对肌酐>265μmol/L的患者,ACEI应当慎用。钙通道阻滞剂具有降低平均动脉压、改善蛋白尿症状的效果,主要应用于老年群体、重度肾衰竭以及肾动脉狭窄等不适合使用ACEI的患者。因为利尿剂单用的效果不理想,并且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通常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ACEI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进行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辅以螺内酯的白蛋白尿要比辅以安慰剂的白蛋白尿下降30%左右。

2.2血糖控制 李青等通过研究国外文献后得出,加强血糖控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临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通过有效的血糖控制,同样能够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9]。针对降糖药品的选择,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不会对肝肾产生影响,在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应当采用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从而有效避免胰岛素在患者体内不断堆积,最终引发低血糖的症状。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等口服降糖药品较为安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选择,除了瑞格列奈与格列喹酮之外,其余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减少使用。因为双胍类药品是通过肾脏原形排出,如果在体内潴留容易引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症状,所以肾损害达临床DN以上的患者应当慎用。李君莲等认为噻唑烷二酮类能够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肾系膜区基质扩张的情况,噻唑烷二酮类能够对系膜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C(PPARC)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PPARA)产生激活效果,以此来实现局部基因调控的目标[10]。

2.3调节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通常都会伴有脂代谢异常的症状。高血脂症状不仅会引发动脉硬化症状,同时还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低密度脂蛋白特别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本身具有化学趋化的作用,其在巨噬细胞摄取以后会促使其产生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能够推动肾细胞间质出现纤维化变化。与此同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会能够有效增加氧自由基,促使肾小球内过氧化物阴离子的不断生成,使得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加速。郑亚萍等通过研究得出他汀类药品能够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白蛋白的排出,减慢糖尿病伴有蛋白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速度[11]。朱玲娜等通常研究得出,他汀类药品的肾脏保护机制不仅能够针对血脂谱进行调节,同时还可能与抗炎症反应与抗氧化应激等相关,其能够针对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基因的表达进行抑制,降低纤维化因子的生成,实现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的目标[12]。

2.4抗生素类药品 等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通过红霉素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尿蛋白的排出,缓解系膜扩张与肾小球肥大的症状,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巨噬细胞浸润在肾组织当中的表达[13]。吴伟等在研究中分析了部分学者应用克拉霉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小范围实验,得出抗生素类药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利用降低肾脏单核趋化蛋白1的生成来实现肾功能保护的目标[14]。抗生素类药品治疗糖尿病肾病仍然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还需要长期、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实践来证明其疗效。

2.5抗氧化治疗 由于高血糖氧化损伤会引发信号通路异常、组织纤维化以及肾脏内基质重构等症状,引发糖尿病肾病症状。许敏玲等通过研究得出,他汀类药品、部分钙通道阻滞剂类药品、ACEI以及多种抗氧化剂等都能够对糖尿病肾病的氧化损伤产生一定的拮抗作用,实现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的目标[15]。毕慧欣等通过临床研究后得出,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的使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nephrin表达呈现为明显降低的趋势,进一步证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的临床疗效[16]。

3 结语

深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并针对这些发病机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糖尿病肾病是因为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引发的结果,疾病的治疗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进程,需要在进行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病机制的特异性治疗。

参考文献:

[1]毛志敏,黄燕如,万毅刚,等.糖尿病肾病肾组织氧化应激的调控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4,16(19):3707-3712.

[2]皮子凤,门丽慧,张静,等.五味子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J].分析化学,2015,09(02):169-175.

[3]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5,23(02):170-174.

[4]于欢,黎莉,梁琼麟,等.代谢组学应用于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价[J].色谱,2011,12(04):320-324.

[5]李沛霖,杨锐,周勇,等.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13(06):1093-1094.

[6]李志杰,张悦,刘煜敏,等.黄芪多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17(09):1772-1776.

[7]耿乃志,郝娅妮,初云海,等.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再探讨--栗德林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学术经验总结[J].中医药信息,2012,09(01):68-69.

[8]张国艳,张浩,牛效清.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2,28(04):145-146.

[9]李青,张惠敏,费宇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1(03):317-321.

[10]李君莲,木合塔尔・麦合素提,綦迎成.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重庆医学,2012,06(07):654-655.

[11]郑亚萍,刘春杰.赤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AngⅡ、ET-1、PKC及TGF-β_1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24(23):20-22.

[12]朱玲娜,唐丽琴.糖尿病肾病中氧化应激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2,08(09):1226-1229.

[13],仝小林,赵锡艳,等.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门诊病历数据挖掘[J].中医药信息,2013,14(01):37-41.

[14]吴伟,朱章志,李红,等.葛根素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J].中成药,2013,12(07):1399-1406.

[15]许敏玲,袁帅,丁德良.糖尿病肾病不同进展阶段的微炎症状态及其干预治疗研究[J].解剖学研究,2010,16(02):121-125,133.

[16]毕慧欣,谌南岚,袁新科,等.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5(12):1069-1071.

上一篇:浅谈生殖医学专业研究生超声带教的体会 下一篇: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