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现状

时间:2022-09-09 12:37:18

国内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现状

摘要:随着我国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安全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护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护理管理者开始利用护理信息化手段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的大量文献,从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护理信息支持系统的模块功能、系统特点、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我国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发展提出了方向。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管理平台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衡量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防范护理不良事件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2]。然而,由于护理不良事件种类繁多、所涉及的部门面广、需要存储的信息量大,构建功能强大的护理不良事件系统已经是大势所趋[3]。利用计算机网络取代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4]。本文将我国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现状进行综述,为护理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在今后的不良事件管理及上报提供参考。

1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国外对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的定义:与医疗相关的损伤(除外疾病并发症)[5]。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6]。我国对不良事件的定义:不良事件是指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规章和护理规范、常规等造成的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7]。

2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我国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没有统一规定,在查阅文献中发现各医院的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系统对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不一,有的在原纸质上报的基础上照搬过来,有的则是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国外或国内其他医院已经使用的分级标准。高秀珍等报道采用以下分级:Ⅰ级:事件发生并已经执行,但未造成伤害。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Ⅴ级:永久丧失。Ⅵ级;死亡。谢美莲[10]李贤[11]等报道:将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分为4级。

3系统功能模块

我国各医院信息化所依托的网络平台不同,合作的软件公司不同,对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系统模块的维护各具特点。据报道[13,14]大部分的系统功能具备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模块、护理不良事件处理及反馈模块、护理不良事件查询模块,各模块按照系统性能进行分别授权使用。而张建荣[15]等则在报道中提到除具备以上功能模块外还开发出自动生成各种结构化表单;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任意时段统计报表和分析图表,显示分析事件发展趋势及关系:自动生成事件等级及根本原因分析,模块功能更加完善。

4系统功能的特点

国内外[16,17]报道都对一套完整、有效的报告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特点提出了以下观点:①非惩罚性:报告者不担心因为报告而受到责备和处罚;②保密性:为患者、报告者和班组保密。不将有关信息提供给第三方;③独立性:系统应独立于任何有权处理报告者和组织的权力部门;④时效性:报告应得到及时的分析,从而迅速地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反馈给一线人员,特别是遇有紧急情况更应强调及时反馈;⑤专家分析:报告应交由相关临床专家分析;⑥针对系统:提出的改进建议应该针对系统、过程或产品,而不是个人操作,以避免、防止失误的出现或再次发生。

5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信息内容

5.1一般性信息 共性上报信息一般包括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身份、发生时间、班次、包括科室、填报人、填报时间、已采取的防范措施、处理方法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院号、诊断、护理等级等[12,18]。史婷奇[19]等在报道中提到填写或自动带入除发现不良事件者及患者的基本信息外还提到需填写患者家属身上的意外事件, 发生在其他工作人员身上的医疗隐患。

5.2护理不良事件信息上报类别 不良事件上报类别基本包括: 凡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给药错误、护理投诉、导管滑脱、护理事故、针刺伤、采血错误、输血错误、执行医嘱错误等涉及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和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8,11,20]。为了充分发挥护理信息上报系统的强大功能,使其效能的更大化,赵瑞萍等[21,22]报道,按照国家要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和器械不良反应 (MDR)需要直接上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检测系统" 和" 国家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因此将国家设定的ADR和MDR上报表格原版嵌入了该院内部报告系统,使报告系统更加完善与便捷。

6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系统管理优势

6.1实施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管理系统后使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更加快速;规范护理不良事件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后,改变了护士采用手工填报费时、费力、迟报、漏报、报表填写不全及不清楚的现象,同时实现了护理信息资源的共享[14]。

6.2计算机网络管理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重复发生。温贤秀[14]报道,实施信息化不良事件上报以来2009年较2008年护理不良事件重复发生率明显降低,由37.21%下降至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6.3应用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后,科室不良事件的上报总数增加,但是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护理缺陷减少,不良事件的构成情况也有了变化。一些原来不受重视的包括组织损伤、患者外出不归、仪器使用错误、违规操作及物品、药品保管不当及意外事件等也纳入上报范围。对全院其他科室起到了借鉴与警示作用,实现了护理风险管理的前馈控制[23]。

6.4可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通过网络平台,使"错误"的资源能有效集中,让护理人员从错误中学习[9]。

7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共性上报内容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国外现行的上报内容[24-27]基本一致。目前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尚未健全,还没有系统的跨医院、跨地区的关于护理工作中患者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还没出台统一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28]。王芳等[29]认为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事件上报、分析系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操作便捷性尚需不断完善,需要更加简便和智能化。不同级别医院本身计算机系统不一样,有些医院内网与外网不通,有些基层医院尚没有网络系统,给及时上报带来一定难度[9]。

我国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上报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功能已经实现了部分院内科室之间,省市医院之间部分信息、数据、隐患、整改措施及经验的分享,但如何实现全国各医院护理部之间信息的共享,建立全国性的护理信息化网络通道是我们各护理工作者需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肖爽,赵庆华,肖明朝,等.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726-727.

[2]张雪梅,谢荣仙,谢丽珍.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无惩罚性的网络化管理[J].医药前沿,2014,6:30-31.

[3]李彭.医院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的特点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8):57-60.

[4]孔悦,周文光,黄榕.医院护理管理预警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8,8(6):58-59.

[5]Brennan TA, Leape LL, Laird NM, et a1.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and negligenc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Results of the harvard medical practice study I[J].N Engl J Med,1991,324:370-376.

[6]任仲杰.美国的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425-427.

[7]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实施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主要措施与适用范围.中国医协会发[2009]6号.2009.

[8]高秀珍,何颖暖,杨江存等.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9):1426-1427.

[9]徐林珍,黄丽华,胡斌春,等.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01-1102.

[10]谢美莲.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处理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9):635-636.

[11]李贤,赵志红,张翼飞.护理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12(7):18-19.

[12]刘伟,刘丽,朱玲玲.护理不良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动态管理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5):56-59.

[13]刘小春,史清秀,冯小梅,等.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网络化管理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62-2763.

[14]温贤秀.护理不良事件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98-299.

[15]张建荣,黄艳芳,张淑清.基于数据报表结构化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1):3379.

[16]Cohen MR.Why error reporting systems should be voluntary[J].BMJ,2000,320:728-729.

[17]韩丽婉.飞信作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途径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10):375-376.

[18]曹洁,陆小英,俞磊,等.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电子上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4):1014-1015.

[19]史婷奇,陈湘玉,陆胜美,等.护理安全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1):6-8.

[20]王秀珍,陈晓琳.开放式信息上报系统联合闭环式反馈控制模式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6):457-458.

[21]赵瑞萍,张兆旭,许冬梅.医院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的构建及应用体会[J].中国医院,2015,19(2):48-50.

[22]陈秋玉,张莉,苏敏谊,等.信息化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3):351-353.

[23]解文君,马新娟,逯秀玲,等.医院非惩罚性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应用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4, 28(5):1634-1635.

[24]Complaint form.(2009-06).http://www.doh.wa.gov/portals/1/Documents/Pubs/669277.pdf.

[25]Patient safety incident report form.(2009-01).http://www.eforms.nrls.nhs.uk/

Staffreport/.

[26]Clinic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 data request process patient safety.(2014-02).http://www.safetyandquality.health.wa.gov.au/docs/aims/CIMS DatarequestProcess.pdf.

[27]台湾患者安全通报系统患者安全通报单.(2014-10).http://.tw/dl/TPR_5(13)C.pdf.

[28]Vincent C.Taylor-Adams.SE.Stanhope,N.Framework for analysis risk and ufety in clinical medicine[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8.316:1154-1157.

[29]王芳,叶志弘,葛学娣.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3-1055.

上一篇: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一篇:浅谈生殖医学专业研究生超声带教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