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7-11 03:11:47

培养农村学生信息素养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找出农村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值得借鉴。

关键词:培养;信息素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已经有太多的学生偏离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要求,有太多的学生已经走入了基于计算机的虚拟网络之中,无法自拔,甚至自我毁灭。

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实行新课改,随着这种趋势的不断发展,新课改中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我们农村教学中也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提上了教学日程,有很多的学校都要求老师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理解曲扭,让很多学生陷入了网络的误区之中。其次因为农村的学生对计算机真正了解的少,他们平时几乎很少走出去,突然有了计算机,这让他们多了一种娱乐的工具,好奇、兴奋、新鲜、刺激,他们对计算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象上。再者是大多学生的家长都外出务工了,这些未成年人自己在家,根本无法管住自己,久而久之他们都只对计算机能上网、能玩游戏感兴趣。最后是学校不够重视,因为信息技术是不需要考核的一门课,所以在安排老师方面也不会用心,只要是懂的计算机就可以了,不会去考虑这个教学者有没有很高的信息素养与丰富的教学经验。

社会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它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它已经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脑知识的学科,还是要在各方面培养学生成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与素养,所以我们不得不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行。但什么是信息素养呢?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最终定论,而且国内外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也有差异,但大方向是一致的。本人认为这一描述也是在不断的完善的,到了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LA & AECT)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描述的就比较全面了。而用一句话来讲信息素养可说是信息技术的能力与素质。

一、信息素养内涵提出的简单历程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87年,库叟将图书情报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包括在信息素养的定义:“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因此包含了:确认所需信息、寻获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LA & AECT)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一书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进行了表述,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等方面的要求。1)信息素养: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2)独立学习: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3)社会责任: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新课程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还处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应用水平也停留在那个阶段,所以对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二、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策略

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交流,平时的调查了解到现在对于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几乎是一片空白,信息技术的教学结果让人担忧,虽然这几年初中二年级也要求信息技术考试,但那大多都是老师在网上下了一些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花一点时间去背,就这样应付了事。到了最后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所以说信息技术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现在就我看到的几个主要的问题谈谈看法与提出点改进的策略。

问题一: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在知识与技能层面,意识、情感层面还没有深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重视了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学习,由于课时少,学习时间短,很难达到比较熟练应用的程度,更难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情感层面的培养。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热能,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了解不深,没有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

策略一:以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除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当然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仍是很重要的,是形成信息素养的前提与保证。在新课程“三维目标”中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问题二:信息素养培养的主体不明确,很多学科教师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

在其它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还停留在辅助教学工具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课堂演示,将黑板电子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还没有达到开展基于网络环境、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没有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工具,课程整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困难。

策略二:转变教学观念,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中去并加以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让信息素养的培养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并贯串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在学习阶段,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或以综合课的形式开设,可结合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以欣赏、游戏软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电脑操作实践,了解信息技术重要性和基本功能,对计算机产生好感,进而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同时,又可在计算机网络中学到其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它成为自己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伙伴,懂得克制网络带来的反面诱惑。还可让信息素养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也可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会带来许多新课题,需要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用研究成果引导实践,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只有课程全面整合,才能让全体学科教师都参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问题三: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得不到重视,只是应付安排,并不强制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目的。

目前,信息技术还不是中考、高考考试科目,其它学科的考试中也没信息技术的内容,所以,学校领导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仅作为机动工作人员,没有发挥其教育技术能力;将信息技术教师作为网络管理员、电脑修理员,没有将其纳入到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整合的角色中去。

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信息技术往往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农村学校计算机室的设备都比较陈旧,再细方面就是一个班一个星期也就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学习任务考核,所以学生学习的时候,基本上靠的是兴趣,从不把这门课当成是自己的必修课对待。就老师而言,学校也忽视了对教学者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和学习。虽然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可能信息素养较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较强,但他们教学经验不丰富,教育理论的实践还不深入,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

策略三: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师素养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多重视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得用不当所产生的后果,多组织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训。

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严格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选修课,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2003.4.

[3]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电化教育研究,2005,(4).

上一篇:法库县陶瓷城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下一篇:浅谈橡胶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