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志愿服务不妨如此定位

时间:2022-07-11 05:43:01

中小学志愿服务不妨如此定位

中小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成人志愿者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此,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定位,必须建立不同于社会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人认为,中小学校志愿服务的定位应该基于以下四点:

“学习”重于“服务”

成人志愿服务的侧重点是“服务”,是奉献志愿者的时间、精力、专长和爱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服务,构建和谐、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中小学是教育机构和育人组织,主要对象是未成年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点应该是学习,而不是成人意义上的服务,小学生尤其如此。中小学志愿服务应该定位于培养未来的具有奉献精神、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的人。这样的定位有利于扩展中小学志愿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有利于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设计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全面普及和推广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是一种“服务学习”。服务他人,成长自己。因此,我们的切入点不仅要考虑社会对志愿者的需求,更要考虑社会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提供基地、帮助和服务。

“体验”重于“认知”

志愿服务是一项具有奉献精神和专业精神的事业,志愿者必须深刻领会志愿服务的宗旨、精神和技能才能自觉地和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但是,志愿服务更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活动,因此,志愿服务必须定位于“参与”“活动”“体验”为主,而不是“认知”为主。

小学生年龄很小,从理论上讲,应该定位于“认知为主”“参与为辅”,而不是“体验为主”“认知为辅”;应该定位于“学做志愿者”为主,而不是“践行志愿者”。但是,从实践来看,小学生更应该“体验”重于“认知”,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很低,活动和体验是小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志愿服务都应该以参与志愿活动的体验式学习为主,而不是学习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为主。我们可以随着学生年龄的提高,调整参与志愿服务体验的途径、形式和内容,逐步向成人志愿者逼近。

“未来”重于“当下”

鉴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中小学校的功能定位,应该把中小学志愿服务教育的重心放到未来,而不是当下。这样的定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精神引领教育,有利于得到家长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技能水平低、服务能力差,又存在很多安全、费用等组织问题,很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开展志愿服务难度大。其实,如果我们把志愿服务定位于“学习”“体验”“精神”“未来”,操作就会容易得多,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说,有一所学校准备建立以家庭志愿服务为核心的小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让小学生在家庭中开展志愿服务,服务父母、服务家庭、服务自己,还通过家长的引领、陪伴,实现小学生到社区和社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承担学生的教育、评价等工作,家长完成带领和帮助孩子“体验”志愿服务的任务。这种设计的核心理念是让家长意识到志愿服务对孩子未来成长的益处,自觉自愿支持、参与和帮助孩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再比如,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一小在校内和班级设立很多简单的志愿服务岗,让小学生自主申报,不仅使志愿服务教育得到很好落实,还改变了学校的管理文化,很多过去的看管盯式的被动管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校内”重于“校外”

在开展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志愿服务的时间、场地、安全是三个大突出问题。因此,我认为,中小学校在设计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校内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这种志愿服务活动定位,不仅能够解决上述三大问题,还能有效改善学校的德育工作。

比如,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学校团委将学校的很多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和服务管理工作交由学生志愿者完成,学生自主申报承担志愿者工作,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由学校安排班级和学生承担卫生保洁和服务管理工作的传统,实现了由分配任务式的被动管理向自主申报制的主动服务,不仅服务质量得到提升,育人功能也能进一步扩大。

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服务功能、学习功能、发展功能等多种功能,但其本质功能是爱心的培养。把握了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定位,对于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价值和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教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比如说,社会上将志愿服务的基本宗旨定位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而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团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他们认为,作为培育未来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学校组织,应该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把爱心培养作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目标,让中小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爱,在爱的奉献中传递爱,在爱的传递中学会爱”。

在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件具有现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是中小学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载体之一,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的区域推动和校本实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朱洪秋,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德育心理部】

上一篇:回归生态德育 成就阳光少年 下一篇:胸怀山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