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9:00:25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全市中小学有信息技术教师54人,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达到了40人,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通过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活动,举办网络备课活动,通过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设计的实施(上课)的教学案例课,以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和上课能力,突破信息技术课重视操作的教学局限,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改变原有封闭、固守的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科学、快乐的教学气氛。

通过教研、培训、网络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白山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吉林省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使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质在整体上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课题引领教师开展网络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整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结合我校确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研修促进教师研修能力提高”子课题研究。开展吉林省教育资源库试点——信息技术课教研(××市)工作(*?action-mygroup-gid-220和××市教师研修论坛板块*),上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案)500多课时。全面规划××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技术框架,组建××教育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模块(*),规划48个学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网络研修的技术管理,组织9名信息技术教师申报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信息员并得到聘用,对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站进行全面管理,在技术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工作,为课题结题做好材料收集与过程管理工作。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工作,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建立网络空间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主要技术规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注册个人空间、管理个人空间、在空间信息、建立并管理学校圈子(博客群组)、在吉林省教育论坛主题信息等网络技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远程网络技术能力,为各校开展网络研修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博客),自主开展网络研修活动。

三、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网站建设全面发展

开放农村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加强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室内及设备的清洁,注意防火,及时关闭电源。加强学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工作,保障学校机房及部室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网络环境和学校网络办公环境。

依托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加强××市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建设(*),合理规划栏目,丰富模块内容,集成教育新闻资讯、教师网络研修、教师研修论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一体,及时学校公开的教育教学信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信息已被百度、哥俗、雅虎等搜索网站收录,全面推介我市教育教学成果。

基于吉林省教育信息网自助建站系统(*)建立全市中小学校网站体系,创建了以××市教师进修学校网、××教育督导网、××市教育科研网为信息与网络研修为主核心网站,全面规划全市28个教育网站体系,集教育网站\个人空间\教育论坛为一体,整合教育新闻资讯\教师博客日志\教育论坛主题,初步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网站+空间(博客)+论坛”技术模式,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建立网络研修网站,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技术含量。

四、教师信息化教育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成果

2009年,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组织的“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论文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涉及到推进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网络研修等方面,科学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有61名教师的57篇论文参加评选,获吉林省教育信息化论文一等奖24篇,二等奖33篇;获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9篇,17篇论文由中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论坛专刊收录(2009年7月)。

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吉林省赛区选拔赛中,我市有30名教师参加竞赛,有33人获一等奖,3人获优秀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人,××市外国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组织教师参加吉林省教育社区(*)开展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有奖征文”活动。桦树中学组织了全员教师43人参加活动,大湖中学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参加征文活动。征文以真情实感的原创作品,从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了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伟大成就,从细微之处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亲身体验进行了描绘,真情抒发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共享和谐社会美好情感。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此次培训组织工作周密细致,培训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培训成效显著,实现了预期目标。学员对培训的整体满意度达到了99%,对培训目标设置与定位的满意度达到了99.2%,对主讲和指导教师的满意率达到了100%。此次培训迈出了省教育学院研、培结合创新培训模式的崭新步伐,为教育学院进一步完善“国培计划”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与本次培训的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们,在短短的十几天中,不仅提升了音乐学科教学理论与专业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教育思想和观念。

一、培训目标清晰明确

本次“国培”研修项目的主题是“新课标背景下农村音乐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主要目标有以下四点:

1.了解音乐学科最新动态与趋势,透彻学习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认识基本问题,掌握基本规律和方法,以提升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

2.掌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体系和实施要求,促进新课程教学理念有效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3.掌握过硬的音乐教学基本功,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发校本教材,挖掘课程资源,有效实施音乐教学。

4.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短期培训,使农村音乐教师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适应农村学校对音乐教师“一专多能”的需求,力求缩短城乡中小学音乐教师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培训内容涵盖三个模块,即专业理念与修养、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专家讲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校课堂教学及音乐活动观摩、学员研修实践活动等形式呈现。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设计研修主题,采取参与体验的方式,通过观课议课、学员论坛、研讨交流、排练实训、学员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研修活动。课程设置列表如下:

三、培训专家资深给力

本项目的培训专家团队既有资深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教研机构经验丰富的教研员,也有全国著名的音乐学科特级教师和一线农村教学岗位的省级骨干教师。

培训期间,学员听取了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国培”专家、课标研制组副组长吴斌先生针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问题所做的专题讲座――“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讲座以全新的素质教育视角和理念,运用典型课例,从最新的音乐教育教学成果出发,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做了深度解读。这对于广大学员及时更新音乐教学理念,全面系统地学习2011版课标,深入理解音乐课程的性质和学科的特点,总体把握音乐课标和教材教法很有帮助,使他们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

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东北师大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尹爱青教授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介绍”,用国际化的眼界,为学员们打开了一扇窗,拓宽了视野,更让学员懂得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中心艺术部主任、特级教师王英奎的“音乐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让大家明确了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王老师的讲座贴近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对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全面,提出的解决策略可行性强。

吉林省教育学院“国培办”主任宋海英教授“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行动研究”的专题讲座,目标清晰、讲解生动、课件精美、效果显著。学员们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行动研究的操作方法,为今后运用行动研究方法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提高我省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水平,我们邀请了《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李向颖主任,做了“音乐教育论文选题与写作”的讲座。李主任的讲座深入浅出,通过大量的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育论文的选题策略、研究方法、写作技法等相关问题,激发了学员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热情。

四、培训实践活动新颖有效

1.一线骨干教师指导实践活动,提高学员专业能力

针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教师需求,我们设置了“歌表演的编配与排练”与“音乐校本教材开发――口琴的演奏方法”等实践活动,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也意外地成为此次培训活动学员印象最深刻的实践活动。

2.学员亲自进行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学员亲自进行教学实践,对学员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直接作用,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培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培训即将结束时,八名学员代表展示的八节生动的音乐汇报课,促进了学员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3.观摩教学实践基地校的课外活动,借鉴成功经验

学员分别到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和长春市明珠小学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基地校乐队、舞蹈队及合唱队的排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员们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眼睛看到了、耳朵听到了、内心感受到了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怎样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如何创新思路并带领孩子们走进神圣音乐殿堂的……极大增强了学员们培养农村孩子音乐修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他们立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4.观课、议课,探讨有效教学的新途径

培训期间,学员在基地校观摩了四节优质高效、体现“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示范课。听课后,学员们对示范课进行了认真的评课与交流。大家充分肯定了四节课的亮点,同时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观课前,我们给学员布置了两项作业:一份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一篇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学员在认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文本作业的高质量完成,也使培训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五、培训管理严格有序

切实可行的制度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为确保培训的实效性,我们建立了班级管理模式,努力实现学员团队合作学习。每个班配备一名班主任,专门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并为学员提供最好的帮助和服务。每个班级组建了班委会,并分成5―8个学习小团队,每个小团队设立自己的名称、学习目标和口号。我们还制定了严格的学员评价考核制度,一方面对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员,不准其参加终结性考核,不予结业;另一方面,进行优秀学员评比,给在培训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员颁发了优秀学员证书。

六、培训反思与设想

培训提高了全省农村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辐射了全省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和教学,也促进了全省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专家的传道、授业、解惑、答疑,教学指导教师的总结、提炼、分析、指引,教研员的提示、纠正、评价、点拨,“典型”骨干教师的激发、唤醒、示范、引领,以及培训学员自身的体验、感悟、交流、反思,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是提升农村音乐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通过这次培训实践和积极反思,我们认为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着力加强音乐专业技能培训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在对农村薄弱学科(非考试学科)的教师培训中,应继续强调这些学科的专业技能培训。在对学员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85%的学员强烈要求多安排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对于本次活动中设置的专业技能培训学员虽然很满意,但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专业技能训练,学员们希望专业技能训练达到培训总量的80%。尽管这个比例偏高,但音乐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是一门技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与修养是音乐教学的根本保证。没有音乐基本素养和能力的教师,就无法开展真正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营造美的课堂,让学生体验到美的教育,因此,专业技能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对音乐专业技能培训的模式进行反复研究与探索,科学合理地加强农村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是下次“国培”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保证农村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训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目前还处在短缺阶段,每位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但要能够胜任音乐学科课堂教学,同时要承担学校的文艺活动(如组织合唱队、舞蹈队等)、特长生培养等工作,可谓“一专多能”。而今后对农村音乐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只有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才能充分适应现实需求并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3.培训对象应分梯队、分层次培训

本次活动的“国培”对象面向农村,而最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拓宽视野开阔眼界的应该是音乐教研员,所以接受培训的首先应该是农村的各级音乐教研员,其次是农村的音乐骨干教师,然后是一线音乐教师。在这次培训中,160人中只有6名音乐教研员,这个比例显然很低。农村音乐骨干教师直接接受高层次的培训固然很好,但他们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远远不及音乐教研员。因此,只有分梯队、分层次的培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培训效果。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目前全市中小学有信息技术教师54人,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达到了40人,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通过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活动,举办网络备课活动,通过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设计的实施(上课)的教学案例课,以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和上课能力,突破信息技术课重视操作的教学局限,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改变原有封闭、固守的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科学、快乐的教学气氛。

通过教研、培训、网络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白山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吉林省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使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质在整体上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课题引领教师开展网络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整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结合我校确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研修促进教师研修能力提高”子课题研究。开展吉林省教育资源库试点——信息技术课教研(××市)工作(研修圈子*和××市教师研修论坛板块*,上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案)500多课时。全面规划××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技术框架,组建××教育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模块*,规划48个学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网络研修的技术管理,组织9名信息技术教师申报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信息员并得到聘用,对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站进行全面管理,在技术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工作,为课题结题做好材料收集与过程管理工作。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工作,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建立网络空间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主要技术规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注册个人空间、管理个人空间、在空间信息、建立并管理学校圈子(博客群组)、在吉林省教育论坛主题信息等网络技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远程网络技术能力,为各校开展网络研修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博客),自主开展网络研修活动。

三、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网站建设全面发展

开放农村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加强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室内及设备的清洁,注意防火,及时关闭电源。加强学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工作,保障学校机房及部室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网络环境和学校网络办公环境。

依托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加强××市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建设*,合理规划栏目,丰富模块内容,集成教育新闻资讯、教师网络研修、教师研修论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一体,及时学校公开的教育教学信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信息已被百度、哥俗、雅虎等搜索网站收录,全面推介我市教育教学成果。

基于吉林省教育信息网自助建站系统*建立全市中小学校网站体系,创建了以××市教师进修学校网、××教育督导网、××市教育科研网为信息与网络研修为主核心网站,全面规划全市28个教育网站体系,集教育网站\个人空间\教育论坛为一体,整合教育新闻资讯\教师博客日志\教育论坛主题,初步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网站+空间(博客)+论坛”技术模式,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建立网络研修网站,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技术含量。

四、教师信息化教育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成果

2009年,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组织的“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论文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涉及到推进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网络研修等方面,科学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有61名教师的57篇论文参加评选,获吉林省教育信息化论文一等奖24篇,二等奖33篇;获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9篇,17篇论文由中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论坛专刊收录(2009年7月)。

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吉林省赛区选拔赛中,我市有30名教师参加竞赛,有33人获一等奖,3人获优秀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人,××市外国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组织教师参加吉林省教育社区*开展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有奖征文”活动。桦树中学组织了全员教师43人参加活动,大湖中学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参加征文活动。征文以真情实感的原创作品,从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了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取得的伟大成就,从细微之处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亲身体验进行了描绘,真情抒发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共享和谐社会美好情感。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那么,创新教育到底做得如何呢?冷眼观察,我们并不乐观。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与创新教育

高考是分水岭,这是中国的教育的基本特点。虽然近年来,大学迅速扩招。上大学已不再是难事,一考定终生的就业体系也已不复存在,但是,高考仍然是中国教育的指挥棒,仍然发挥着巨大的魔力。现在,高考仍然是分水岭,只是它分流的不再是“干部”和“群众”,而是“一本”和“二本”,是“名牌”和“普通”。

要上名牌大学,就得上名牌高中,要上名牌高中就得上名牌初中,依此类推,瞄准高考的教育已提前到了娘胎,人生的马拉松从孕期就开始了冲刺。

由于高考题量越来越大,知识面越来越宽,考生答卷时根本来不及思考,中学教育为了应对这个指挥棒,不得不走题海战术,通过增时补课的方式,三年的课程用两年时间完成,接下来就是一轮又一轮的复习和模拟考试。高考前训练的目标是机械反应和死记硬背,学生要练到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的水平,不能思考,更不能推演,因为高考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的时间。由于高考题中的超纲题目,导致了高考前的教学中必须补充大量的超纲内容。这样,教学内容增加,而教学时间却被压缩,双重的挤压,除了囫囵吞枣,学生别无选择,这使大量学生的课业做成了“夹生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没完没了的疲劳战。长期严重的睡眠不足。这就是高中学生的常态,

高中生为了高考而战,初中和小学的学生们状态又如何呢?初中生要为考个好高中而奋斗,小学生要为考个好初中而奋斗。孩子们除了在校的学习,还必须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为了全面的“素质”,为了在高考中能加个“特长”分,更要参加各种课外班。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就是中国孩子的基本状态。玩,对大部分中国孩子来说已成为奢望;累,已成为中国孩子们的常态。

事实上,在整个教育环境唯笔试成绩论的大势下。教师个体搞创新教育,是很难的。靠个别有真知灼见的老师搞创新教育,也难以有实在的成效。因为创新教育首先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需要教育的创新,所以说,只要应试教育的现状得不到真正的革命,中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二、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与创新教育

中小学教育为了高考分数而战,那么,没有了统考压力的大学,创新教育又搞得怎样呢?

纵观我国大学教育,对于知识和技术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当时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等等对创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教材中没有,教师也不讲。事实上。大部分教师对这些重要内容也不了解。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死知识,没有了解到这些知识和技术所体现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所产生的闪光的思想,更没有领会到科学伟人们身上所体现的强烈的创新意识,

由于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很多大学老师,特别是基础课老师,几十年教授同一门课程,多年使用同一部教材。大学里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各门课程考试的题目稳定性极高。每年的试卷只是在前一年基础上稍作改动。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多大学老师也习惯于“教书匠”的工作和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创新的能力与动力都严重缺乏,创新教育也就不可能在大学常规教学中体现出来。

近年来,有些大学设置了《创新学》类的选修课,越来越多的大学设置了“创新”学分,也有几部关于创新的书如《创新学》、《创新学教程》等教材出版,但大学中的创新教育并未真正“热”起来,大部分学生拿创新学分是被动的,就像高考中的物理“实验”题目仍用笔答一样,大学中的创新学分往往也是用笔回答问题来完成的。就像很多教师只是在面临职称或考核问题时才制造论文一样,大部分学生拿创新学分也是制造出来的。这样的“创新”,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三、对创新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浏览创新教育方面的论文,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完成的创新教育论文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数量不同,中小学教师写的论文远多于大学教师。其次,论文角度不同,中小学老师写的创新教育论文,基本上都把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而大学教师中只有少数人把创新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这些人成为创新学专家,而其余大部分人却与创新教育无关。

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是体制――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论文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都具有超重的地位。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以教学研究为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都可以成为论文的内容,在考核制度特别是职称的压力下,中小学教师很自然地会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这样的口号引入自己的教学,形成这样的论文也就成为自然。而我国大学考核评价体系中,对教学研究的关注度远远低于中小学,大学要求的论文要有“大学的水平”,偏重于“学术”,要“科研”成果,大学教师潜心研究教学的人不多,写教学论文的更少,要研究创新教育,也必须把它当作学科来研究和建设成果要么叫“创新学”要么叫“创新论”,似乎只有达到“学”和“论”的水平,才算达到了“大学的水平”。

任何能形成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现象,都有两种力量在起作用,就是前引力和后推力。前引力的基本特征是“引领”,就像羊群需要领头羊一样,人群也需要领头人。通常,前引力作用下的做事欲望是主动的。后推力的基本特征是“推压”,主要来源于制度和行政推力,在这样的推力下,不论是否愿意,都得去做某些事。后推力作用下的做事欲望是被动的。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不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大学,创新教育都缺乏前引力,可以想象,如果不是职称的压力,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会大幅度减少。事实上中小学老师搞的创新教育研究与尝试,大部分没有合作团队。也没有“科研”立项,更无经费支持,自己在教学中试了,能够写成论文,如果能发表或评个什么奖,最终为职称评定创造了“条件”,就算“圆满”了。而大学教师要搞创新教育,则一无前引力,二无后推力,因为大学的评价体系中,目前很普遍的是重科研而轻教学,科研工作与培养学生分离,文章与教学分离。没有几个教师对创新教育真正有兴趣。在高校搞创新教育,按现在的体制,合适的做法就是把创新教育当作学科来研究和建设,要立项,要经费,最后完成一两部专著,才算有始有终。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创新教育基本上还处于最初级的起步阶段,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对创新教育的探索道路完全不同,体制上严重缺乏创新教育的前引力和后推力,师资队伍本身目前还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创新教育的理念,也缺乏创新教育的动力和能力。

四、对推动创新教育的构想

创新教育应该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终生教育。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教育,是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还是全社会的责任。

首先,必须为创新和创新教育提供足够的前引力。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前引力具有更大的作用,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必须让创新者能够得到创新带来的实在利益,如果老百姓能看到大量创新创富的故事,榜样的力量就会激发出无尽的创新动力。如果人们认识到创新能够创富,创新意识就会深入人心,创新教育的理念也就自然在民众中形成。但要真正解决创新前引力的问题,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制度体系的支持,必须很好地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但要完善,而且要有很好的执行力度,新闻媒体的宣传、社会力量的促进,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学校搞创新教育,也要解决前引力的问题,在目前没有太多创新教育成功经验可起引领作用的情况下,要出相应的政策,鼓励广大教师大兴创新教育之风,要把创新教育的成就作为重要的成果予以认可,将创新教育的成果予以大力的宣扬和推广,树立榜样,形成引力。

其次,必须为创新教育提供足够的后推力。就是用制度和行政的力量去推动、督促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尝试,在制度上鼓励和要求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把创新教育作为对教师的一种考核指标。笔者认为,在目前教师队伍普通缺乏创新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情况下,后推力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状态下,要真正让创新教育热起来,这种后推力是主要的动力。

如果创新教育有了前引力和后推力,那形成创新教育的大好局面就为时不远了。

五、对大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构想

在大学搞创新教育,可以使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进行推行,一是组织力量专门从事创新研究和创新教育,开设创新学课程。二是把目前中小学进行创新教育的方式引入到大学教学中,即把创新教育融合到大学其他课程之中。经过一定的发展,如果形成既有专门的创新学教育,又有所有课程都蕴含创新教育的局面,创新教育就真正蔚然成风了。

目前创新学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体系尚不成熟,譬如对产生创新思考、创新过程、创新规律的研究,还没形成较系统的、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已出版的教材和专著较少,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教学训练的方法步骤等,值得研究的内容还很多。笔者构想,创新学课程应该以大量的案例为基础,通过解读案例,使学生得到启示与启发;创新学的规律应该不是死板的,而应该是多样的;创新学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有“标准”答案的;创新学的课堂应该是活跃的,而不是“填鸭”的。创新学的课程目标应该是培养创新意识,激励创新欲望,总结创新规律,启发创新灵感,寻求创新方法。

目前,广大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创新教育的使命感和进行创新教育的动力,这是创新教育的最大障碍之一。动力问题,可以通过施加前述的前引力和后推力的办法解决,而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进行创新教育的能力的培养,目前唯一的办法是鼓励“岗位”成长,鼓励和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尝试,通过自身的研究与探索,把自己锻炼成创新教育的人才。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 教学研究 综述

胡适翻译的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等4篇外国文学作品于1920年进入了中国第一套中学白话文教材《白话文范》。自此,外国文学作品进入语文课程已近百年,并由此改变了语文教材的结构,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容,开阔了母语教育的视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情感培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占比越来越重,人们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也日渐重视,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诸多研究者从不同维度对此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视域,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编选和教学策略的选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对近百年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理性开展及语文价值的有效呈现。

一、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进展

相关研究大致可以以1979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1979年以前

通过查阅知网全文数据库、晚清和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翻阅《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中国语文教育史纲》《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母语教材研究》等资料发现,1979年以前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尚未形成明确的研究意识,偶尔的只言片语也只是附着在其他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或资料中,未发现完整意义上的相关研究成果[1~6]。

2.1979年以后

真正成文的研究成果始于1979年。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情况,首先以“语文”并含“外国文学”作为主题检索词,对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后,手工剔除了不符合的条目,最终1979-2015年间的141项成果被确定为研究样本,其中期刊文章65篇、硕士论文76篇。在相关信息的甄别过程中发现,1979-1999年间有关论文共有13篇,其中1979年1篇,1980~1989年3篇,1990-1999年9篇;2000-2015年间有关论文128篇,其中期刊论文52篇、硕士学位论文76篇。研究成果年度分布具体见图1。

3.研究进展分析

(1)数量增加

以1979年为界,之前还没有真正成形的研究成果,之后至1999年21年中研究成果仅13项。但21世纪以来,主要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成果明显增多,2001-2010年10年间成果有51篇,其中期刊论文35篇、硕士论文16篇。2011年之后,每年的成果更是都超过了10篇,5年成果总数达到77篇,超过了前面31年成果数量的总和。仅2014年的成果就有24篇,是20世纪80-90年代20年成果总数的两倍。

(2)质量上升

1979年之前普遍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形成专项研究成果。1979-1999年部分研究者有所关注,但还没有形成专业研究的自觉。1979年仅有1篇相关文章是针对青年教师对《竞选州长》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和主题认识等方面的困惑进行解答;1980-1999年间的成果基本是以漫谈感想和总结经验为主,部分成果甚至还带着较为鲜明的思想政治色彩。2001年以后开始了有意识的研究,不少成果显现了真知灼见,成果质量自此明显有所上升。

(3)发展趋热

研究的自觉始于2001年,这既与不断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也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不少高校的硕士生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开展了研究,仅2014年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就多达19篇。从研究成果年度分布的总体趋势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内,这将成为研究者开展研究的新的热点领域。

二、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研究内容

纵观样本中的141项研究成果,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内容研究、教材编选研究、教学现状与教学法研究等三大类,其中以教学现状和教学法研究居多。以近五年77项研究成果为例,其中教学内容研究9篇,教材编选研究9篇,教学现状与教学法研究59篇,各占五年成果总数的11.7%、11.7%、76.6%,可见研究者加强了对语文课程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的关注和反思,其试图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探索来改变现状的愿望非常迫切。

1.关于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困扰语文学科教学的难题,也是进行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首先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外国文学作品的进入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和争议性,其教学内容的确定更显迫切和必要。实际教学已近百年,但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到底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却一直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讨论和研究,教师基本是凭着个人的认知和判断在进行教学。事实上,教学内容先后已经经历了多次变化:五四至建国前,其作为白话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传统文言的不足,满足语言学习和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等诸多需要;建国后到2000年,主要藉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以后,意在“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近年来,孔松红等人从语文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角度,在渗透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利用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教育、伦理教育、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索[7];周洪和陈淑芳分别提出了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身份建构的主张[8][9]。这些研究成果拓宽了语文教育研究的视野,体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语文教育的特征和功能变化的思考。

此外,郭睿从近代教育话语变迁等角度研究了外国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历史由,给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内容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10]。相对于民国初年,如今文化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资源也非常丰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还要不要编录外国文学作品以及如何认识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等问题很少有人提及,可贵的是刘洪涛曾对此有所关注,他认为目前状况下语文教材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一是对外开放的时代需要;二是翻译文学内容丰富、思想多元和文化多样,可以弥补其词采不足的缺陷;三是大陆地区语文的特色[11]。

2.关于教材编选研究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物化形式,解决的是教学中“用什么教”的问题。不少研究者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内容、原则、历史轨迹、编排体例及合理性等进行了研究,成果形式以硕士论文为主,对此研究较早且较为系统的是何岳球。研究成果基本集中在高中,初中次之,对小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教材研究的成果比较少见。研究对象大多数集中在人教版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上,研究的思路基本都是对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进行梳理,对选文的数量、结构、内容、编排的体例或教学的可行性、编排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探讨,继而提出建议。如付毓《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研究》肯定了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编排等方面的独创性,也指出其割裂世界文学发展史、混淆学科功能等不足之处,对选文和编排提出了避免“欧洲中心”、“男权现象”和改进教参、开发读本等建议,相对来说比较新颖独到[12]。

关于编选原则,张秋红和杨澄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学理色彩。前者依据翻译学理论,认为要重视译本甄别和尊重源语言文本,少用甚至不用与学生接受水平不匹配的译文或来源不明、资料有误的作品,改编要重视不同译文的类型特征;后者则以新课改为背景,分析了选文变化的特征、原因以及变化带来的不适和焦虑,呼吁重建经典[13][14]。相对而言,胡春梅和仇晓健的研究比较接地气,前者从教师实践教学的角度、后者从学生实际接受效果的角度,对教材选编提出建议[15][16]。此外,李彩彦借助安德森认知能力完善分类表进行分析,为语文教科书建设包括练习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颖的视角[17]。成果中不少研究者借鉴了高校《外国文学史》的编排思路,如何岳球等认为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可按文学发展史、按文体和按文学运动与思潮的编排体系进行编排等[18]。因缺乏实践操作层面的检验,还无法证明这些编选思路是否更具优越性,但这些成果无疑给教材编选和探索提供了新的基点。

研究主要采用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等方式,既有从历时角度探讨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历史沿革的,如王汝祥以异域文化为切入点,分析了人教版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异域文化的状貌、变迁及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教材编写和使用建议;也有以共时眼光审视当前某些版本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取与编排的异同的,如吴罕砚、张晓帆从选材数量等四个维度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开展了比较研究[19][20]。总体上定量方法应用较少,仅高校教师和学者运用得相对熟练,如管贤强和郑国民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对1920-1928年共六套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外国翻译作品开展研究,视野开阔,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充分,值得借鉴[21]。

3.关于教学策略研究

外国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其教学策略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样本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推进,更成为部分研究者尤其是不少硕士研究生关注的热点。其中大多数研究是以选文为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侧重研究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对教材中外国作品的选取进行追溯,对教学内容及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开展研究,如周佳丽《高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选文及教学研究》、张慧颖《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现状及教学策略》等[22][23]。二是调查、描述实际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成因,提出策略。其中丁宗林以湖北省新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24]。三是通过文艺学和翻译学等学术视角省察教学现状,提供教学策略。如葛桂录主张把比较文学观念带入中学语文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和能力素质[25]。

除了以上或宏观或中观的研究,杜勇婴通过选取《项链》《哈姆莱特》(节选)等具体课例,从教学内容合宜性、教学方法有效性角度切入,对二期课改中的上海市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开展了微观研究。这种通过具体课例进行微观研究的方式相对于部分结论空泛、对一线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帮助效果不甚明显的研究而言,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推进[26]。

三、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的反思

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正逐渐引起重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尤其近五年在教学内容、教材编选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总体看来,研究进展不一,甚至还存在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的盲点。

1.关于研究内容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编选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往往还缺乏语文课程论的审视,有很多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迫切需要从语文课程论的角度进行学理上的梳理和明确。比如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角度对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进行关注和思考,但对课程工具性的忽视极易使得教学滑出语文学科的边界,上成公共文化课、社会伦理课或近似于大学外国文学课;比如外国文学作品进入语文课程的合理性、语文课程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与中国作品教学的区别等等问题,至今还没有清晰明了和有足够说服力的说法,急需从语文课程论的角度发出权威的声音。

同时,因为缺乏语文课程论的有效指导,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和教W内容难以获得明晰答案,由此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往往也无法向纵深发展,于是关于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如何教的问题无论再怎么讨论,意义终究有限。正如王荣生所说:“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讨论,如果不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切入而单从教学方法着眼,就无从说明教学方法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也无从判断那些教学方法合理与合适与否。”[27]

2.关于研究方法

一是借鉴意识不强。比如关于翻译文学的文化重构、多元系统理论等研究成果无疑会开拓研究的视野和深度,对研究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学科属性和教学定位带来诸多启示,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二是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开展有效研究的还不多见,研究者尤其是一线教师要尝试着用定量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从而使得研究成果减少一些主观意向性而更增加客观真实性。

3.关于研究人员

目前研究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主体力量不够稳定,合作意识不强。一是研究者主要是来自外国文学方向或学科教学方向的高校研究生和部分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高校教师,少有语文课程论专家和其他学者参与其中,来自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研究者更是罕见;二是能坚持持久而系统地开展研究的研究者比较少见,大多只是偶尔涉猎其中,发表一篇论文或完成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研究者较多;三是几乎看不到高校学者、语文课程论专家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等几个层面研究者之间合作研究的成果,存在理论和实践各居一端的现象。如果语文课程论方面的专家和更多学者能关注中小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研究,尤其是加强一线教师与课程论专家、高校学者的合作,相信相关教学研究的成果会因此更丰厚,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会进一步得到彰显。

――――――――

参考文献

[1] 李杏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2]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6] 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7] 孔松红.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审美教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8] 周洪.基于汉译外国文学作品选文的阅读教学培养中学生跨文化意识[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9] 陈淑芳.文化身份建构视野下的中学生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0] 郭睿.语文教科书录用外国作品的历史考察――从“中体西用”到“启蒙”[J].中国教育学刊,2009(3).

[11] 刘洪涛.中学语文中的外国文学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12] 付毓.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4.

[13] 张红秋.译本甄别与原典考校――从翻译问题看语文教材选编外国作品的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5(7).

[14] 杨澄宇.语文教科书经典选文问题研究――新课改后选文变化的焦虑与重建[J].教育研究,2014(3).

[15] 胡春梅.外国文学作品译本选取须慎重[J].语文学习,2013(4).

[16] 仇晓健.对统编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接受情况的调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

[17] 李彩彦.知识与认知维度:语文教科书练习分析――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外国作品的“研讨与练习”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4).

[18] 何岳球,曹占平.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编排体系的设想[J].咸宁学院学报,2005(5).

[19] 王汝祥.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异域文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0] 吴罕砚,张晓帆.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选材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0(8).

[21] 管贤强,郑国民.新文化运动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中外国翻译作品研究[J].基础教育,2015(5).

[22] 周佳丽.高中语文教材外国作品选文及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3]张慧颖.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现状及教学策略[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4] 丁宗林.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策略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5] 葛桂录.比较文学观念与中学语文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1(3).

[26] 杜勇婴.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外国文学课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27] 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主题建构 素材建构 理论建构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性的期待:从“教书匠”走向“研究者”。对于中小学教师参与研究,从无意到觉醒,从被动到主动,从空谈到行动,经历了相对漫长的角色转变,如今的中小学教师,“人人做研究、个个写论文”,正在由理想逐渐成为现实。

然而,理性分析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尤其是进行教研论文写作的现状,反思这种“繁荣景象”背后的问题,笔者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想的、做的、说的、写的”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专业发展的链状。常常是“想的比做的好,做的比说的好,说的比写的好”。事实上,不少优秀教师在各种场合下说的都不错,而一旦请他(她)们把发言的内容写成文章,却显得非常困难。这表面上看是“文笔不行”的问题,实质上是认识和思考还不够清晰、不够成熟、不够深刻、不够系统,不能从当下、具体、零散的事实中“抽离”出来,进行反复、持续的“深思熟虑”,因而不能很好地达到“澄清”和“认识”的目的。

因此,要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积极倡导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还原其应有的本质——“将随意的做法和散乱的思绪条理化、系统化”,从多维视角进行合理建构,能够在价值认同与主题提炼、教育生活与积累素材、实践行为与理论支撑等之间,找到适当的联系、平衡与特有的表达、呈现方式。这对于中小学教师有效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型,提升教育教学研究与写作的品质,促进师能健全和专业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价值取向的主题建构

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与其他文章的写作一样,也需要首先确定写作的主题,即这篇论文所要体现的总的意图或基本观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是作者思想、态度和观点的集中反映,是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成分。衡量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影响的力度、价值的大小,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主题如何。主题不好,结构再精巧,语言再优美,材料再丰富,仍然不算好文章。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总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主题值得发掘,总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意义值得提炼。于是,关注教育变化、发现当代意义、理性反思经验、定格提炼主题,自然成了论文写作的重要程序与内容,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

那么,如何在教师的论文写作中去发现富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又如何尽可能深刻地揭示其教育意蕴,让文本富有的思想价值借此彰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教育人生的珍贵藏品,同时也成为能与同仁分享的智慧成果呢?笔者以为,无论是从特有的专业视角看,还是从具体的教育经验形成看,都不同程度从论文的字里行间体现出自己的思想行走,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隐性到显性的体悟生成和价值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着力于以下几点:

1.注重在灵感价值判断中建构主题

现实中,有不少人认为教育论文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不同,在文章主题的发现与形成时,往往不需要什么灵感,而更多地需要理性分析,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任何文章的写作本质上都是围绕某一主题向别人传递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思想,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更是为了突出“育人、育德、育心、育智、育能”……等若干鲜明的主题而展开信息交流和澄明思想价值的。中小学教师要能在教育论文写作中集中体现富有思想价值的主题,就需要积极关注自己对形形的教育信息和教育事件现象的直觉感受,保持论文写作的高度敏感,在与各种教育现象打交道时,需要我们具有透视现象、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的敏锐目光,形成触类旁通的敏感思维。实践表明,当某一具体教育事件触发了自己的灵感,便会在脑海里产生某种念头、某种想法和某种灵感。这些灵感虽然是偶然的、分散的,但是其中却可能蕴含有价值的东西。将这些有价值的“灵感”紧紧抓住,及时加以思考、深化、发展就可能使其成为文章的主题。

比如:偶见《一句话影响一生》的短文中,有这样一段情境对话,引起了笔者的高度关注:当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卡耐基的父亲把继母娶进家时,这样介绍他:“亲爱的,希望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男孩,他已经让我无可奈何。说不定明天早晨以前,他就会拿石头扔向你,或者做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坏事。”接着,继母走近卡耐基,托起他的头,微笑着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男孩,而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只不过,他还没有找到发泄热情的地方。”继母的话让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也正是继母的这番话触发了笔者写作的灵感:这是一种多么贴心、养心的话语啊!正是继母给了卡耐基心灵上的诱导,用智慧的、欣赏的、发展的眼光唤醒了他的人格心灵,使他沉沦的灵魂得到了拯救,迷茫中看到希望,颓废中给以自信,脆弱中变得坚强。由此,笔者沿着这一灵感闪念深度思考,着力挖掘这一灵感所蕴含的价值:教育正是“以心灵唤醒心灵,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之道,道在心灵”。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有被老师所感应,一切教育都可能效果不佳,而且会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正是基于对这一灵感的聚焦、判断、深究、拓展,笔者才逐步从中发现了有一定价值的主题:教育应该回归到心灵深处,着力体现“养心”的本质。并撰写了以《教育:如何体现“养心”的本质》为题的论文,分别从“深刻领悟‘养心’的内涵,积极开发‘养心’的潜能,优化互动‘养心’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建构,体现了论文主题的价值(发表于《扬州教育》)。

2.注重在思想价值梳理中建构主题

虽然,一篇论文常常需要表达几层意思,或者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聚焦主题,体现相应的思想价值。这就是说,不同的意思和内容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论点来构思和阐述,不能泛泛而论。一篇论文不能什么都想写,什么都想涉及,否则就会头绪纷乱,杂乱无章。因此,文章的立意也是一个不断梳理思路、提炼主题价值的过程。

教师论文主题的建构与思想立意、范围限定有很大关系,同样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思想立意、价值澄明,在确定选题之后,还有不同思想立意之间的比较和提炼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论题所涉及的思想内容做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价值。例如,可以将一个比较宽泛的主题,通过缩小一定范围,从多角度、多方面聚焦论文的中心或主题思想。笔者曾在试图论述“教研员应担负的神圣职责与使命”的主题过程中,想从比较宏观的层面展开:如教研工作的时代背景与挑战、教研员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教研员的角色理解与期待、教研员的核心素养与能力、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与路径等等。按照如此构想撰写论文觉得需要论述的内容十分宽泛,思想立意也显得比较散乱,难以聚焦主题提炼思想价值。为此,在现有的写作范围中需要进一步限定一些内容,可以集中选择“教研员的核心素养与能力”的内涵要义重点论述,也许更有利于集中反映主题思想价值。

同时,笔者对已经选定的写作内容从思想价值角度进行了如下分析与梳理:即为了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研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回应广大教师的高期待,作为教研员,如何迅速调适角色,自我设计,落实行动,真正能够从完成职业使命和履行职业责任的高度,来解决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问题。因此,要能真正履行教研员的使命与职责,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实施,就需要教研员选择正确的专业成长路径。这样,就形成了《培育“六力:教研员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写作主题,分别从培育学习力、研究力、指导力、示范力、合作力、创新力的视角,给教研员搭建一系列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平台。培育这六个“力”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研员的角色转变和自身价值,从而使重新建构的论文主题充分体现了相应的思想价值(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2.注重在精神价值追求中建构主题

教师的论文写作主题在基本确定和思想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仍然有高下之分,这就涉及到文章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我们常常说的论文主题要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实际上就是对文章围绕主题、对其蕴涵的精神境界的一种描述和赞许。论文的精神境界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看待事物的观察角度和价值取向,表现了作者的眼界、态度、品位和追求。究竟什么是教师论文好的主题创意、好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点:一是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二是反映了现代进步的教育教学理念;三是关切广大师生群体的立场、视角和情怀。具体地说,就是中小学教师的思想和眼光要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看齐,要向更高精神境界看齐。

然而,一般教师要真的成为“研究者”实属不易,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和追求“研究者”的精神境界。作为一名教师作者,应该把提升论文的品位和境界,作为专业发展、自我完善的一个终极目标。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将写作论文的过程视为一种研究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地从大处着眼,以小处入手,以一种“草根”思想、“草根”态度、“草根”情怀、“草根”精神去发现写作主题、提炼写作主题、建构写作主题。从笔者的教育论文写作体会来看,吸引和激发自己的,不仅是对种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论证与描述,更多的是在论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合道德”、“合角色”、“合价值”的精神关怀和人生追求。说到底,论文境界的提升主要靠作者的内省和反思,靠精神修炼和自我超越。

例如:笔者从教30多年来一直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与境界,一直追求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特质与能力,一直追求体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精神价值与功能。为此,笔者最近在注重精神价值追求中建构写作主题时,选择了《教育:期待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状态》的主题取向。从理性面对教育变革转型的时代挑战,适应素质教育、课程教学实施的“深水区”运行的高度出发,旨在重新激活教师自觉成为教育变革、质量提升的促进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积极倡导“研究”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职业状态和工作常态。并从三个方面建构主题:一是认同教师研究状态的理解。就是将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作事业去追求,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自己职业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二是凸显教师研究状态的特质。就是期待教师以思考者、追问者、探究者与反思者的姿态看待教育教学中的一切现象或事实,真正体现出教师以“思考”的目光审视校园,以“探究”姿态从事教育,以“反思”襟怀走进课堂的“研究状态”。三是培育教师研究状态的能力。就是希冀教师具有进入研究状态所需的专业阅读能力、将现实问题上升为理性思考能力和体现真实常态的行动研究能力等。

二、坚持生活取向的素材建构

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是一个选择主题、明晰要义、收集素材、初步写作与加工润色的过程。它既是一个基于作者独立思考主题内涵与表达方式的过程,更是一个对现实生活素材系统建构的过程。这种基于教师生活取向的论文写作素材的建构,本身就意味着作者坚持以自己最真实的教育生活情节、最朴实的个人生活情感、最合理的生活现场理解为基础,不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素材的积累,而是一种反映教师生命经历素材的原形整合,是一种对于自身教育生涯素材的动态印证。

其实,教师的论文写作始终是与自己的教育生活同构的活动过程,并非另起炉灶,而是与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天职——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的,是对自身时刻都在进行的教育教学生活素材的描述、反思、梳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基于教师生活素材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决定论文写作的成败。之所以强调论文写作素材的重要性,是因为教师的教育生活素材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体现了教师生活取向的“草根”性特征。由此,中小学教师拥有一定数量和较好质量的生活实践素材,是写好论文的必要条件。当然,坚持教师生活取向的素材建构,也是需要在一定的理念或思想引领下进行的;而同样的思想水平和理论高度,有无掌握足够的生活素材,论文写作的效果却完全两样。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论文写作目的和需求,通过不同渠道和手段,获取不同类型的生活素材,运用不同的方法去整理、分类、判断、提炼,充分发挥生活素材在论文写作中的特有功效。具体地说,可以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德育生活的素材建构

德育生活是教师教育生活的主流领域。教师的论文写作首先要关注源自于德育生活的各类素材,可以把教师的德育生活素材看作是自己在日常德育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是在自我的视域中不断生成的德育生活体验素材。这个流动的、零散的德育生活体验素材需要在论文写作中被反思与重构;需要通过理性思维活动对自身常态德育经历进行回忆、梳理、整合、分解、变形等,使个体德育生活重新呈现出来;需要仔细收集德育生活素材,甚至重新去体验德育生活。这样,我们在建构教育生活素材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当下的思想情感与原初体验融合,通过不断激发自己的生活激情来捕捉富有一定意义的写作素材,即使是德育生活中最为普通的事件,也能以新颖的样态呈现出来。

笔者关注体现德育生活的写作素材建构主要包含了这样三个维度:一是来自于自身教育生活情境的素材。例如:记得早在80年代中期,学校日常生活中常有科任老师与班主任“分清界线”的现象,经常会听到科任老师面对调皮的学生讲:“若不听话,找你们班主任去……”。由此素材,激发了笔者教育写作的动机,生成了《有感于“找你们班主任去”》的教育随笔,并围绕主题分别从:德育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相互协办合作;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机智的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素材建构(文章在《教师报》发表)。二是聚焦班级德育生活体验的素材。如:笔者曾基于班级德育生活的经验和活动素材的建构,形成了《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策略新探》的德育论文。着重关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对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定位的依据与过程的素材,关注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和良好班风增强凝聚力、塑造学生群体意识的素材,关注班主任因势利导、慎待班级里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转化策略的素材等,分别建构了论文的结构:即确立双重德育目标: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前提;塑造学生“群体意识”: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重要条件;优化非正式群体: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的重要因素(在《班主任之友》)。三是突出学校德育生活探究的素材。又如:笔者基于对中小学德育实效不高的现实反思相关素材的建构,拟定了《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理性策略探微》的研究主题。通过收集因“德育的现实性缺失、主体性缺失、科学性缺失”而导致中小学德育无力、低效的各类调研素材;收集体现“主体性德育”促进中小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德育实效的种种成功主题活动的素材;收集学校德育生活过程中注重师生情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突出德育真诚性的实践素材;收集学校德育生活与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和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策略素材等,分别建构了“深刻反思: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基本前提;突显主体: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核心要素;唤起真情: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重要保障;张扬个性: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境界追求”的论文理性结构(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

2.关注教学生活的素材建构

教学生活是教师教育生活的核心领域。中小学教师处于教学的最前沿,原生态的课堂生活和具体鲜活的学生成长过程,为教师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素材。这是一线教师进行教育论文写作得天独厚的肥沃土壤。教师的论文写作就是要植根于自己的常态教学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才会有源头活水;只要我们乐意进行教育写作,素材建构的源泉就永远不会枯竭。因为,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形形的信息和事件闯入自己的视野,我们完全可以做“有心人”把自己关于教学生活的体验与思考的素材整理记录下来,生成原生态的写作素材,作为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只要我们平时有意关注、留心观察,善于收集与积累体现教学生活取向的相关素材,就可能发现其价值和意蕴,并在追问和思考中积淀。

笔者在教学生活中建构写作素材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典型课堂生活情境的素材。笔者曾在江苏省宝应中学感受到了这样的课堂情景:教室里,学生的座位由“秧田式”改成了“面对面式”,前后两面都是黑板;上课时,每个学生都有一份学案,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讲解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时间很少,大多是学生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展示,学生可以随着同学的板书而随时移动位置,或站或坐,每个学生神情都显得那么专注……。基于典型课堂生活的素材,笔者形成了《教育:需要如何改造现实的课堂》的论文写作主题。同时,关注改造现实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体现重构与创新价值的素材;关注改造现实课堂的本质回归于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导向,使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家园的素材;关注改造现实课堂的关键在于坚守学生学习的立场,使课堂教学重心都由“教”转向“学”的素材。从而建构了“认同改造课堂的建模价值、凸显现代课堂的育人导向、体现生本课堂的学习立场”的论文基本结构(文章发表于《扬州教育》)。二是着眼于提高课堂生活技艺的素材。笔者通过分析现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质量不高、效率不佳现象的根本原因,注重梳理有关“优化教学策略”的经验素材,提出了《优化教学:提高效率的理想境界》的论文主题。注意捕捉教学期待设计对于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效率的整体影响的素材;注意捕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如何体现科学性、目标性、启发性、思想性等技艺的素材;注意捕捉课堂教学整体结构合理与否、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与否的实践素材;注意捕捉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取得高效的实绩素材等,从中建构起“设计期望——实施优化教学的基本前提;精选内容——实施优化教学的科学依据;整合结构——实施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活用方法——实施优化教学的关键策略”的论文纲要(发表于《江苏教育报》)。三是着眼于探究课堂生活评价的素材。笔者关注在“规范办学行为与减负增效提质”的大背景下,如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评价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的现实问题,探寻出《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及其建构》的研究命题。分别从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定位及其要素建构两个方面,整理了一些课堂教学评价的理性指向与操作行为结合探索的素材,旨在进一步明确“教为学服务,学为生发展”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视点,积极建构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要素结构。同时,建构了“课堂教学评价的视点:教学的知识、文化和发展价值以及‘教为学服务,学为生发展’的内涵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建构:突出‘有效率、有效果、有效应、有效益’的指导思想;形成‘课堂环境和谐、目标设定合理、教学内容适切、教学过程严实、学习方式多元、学习效果显著’的评价结构要素”论文架构(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

3.关注管理生活的素材建构

管理生活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常态领域。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位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几乎每天都会或多或少地碰到一些属于管理课程、教学、教研、班级、学生、学习、环境、制度、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事件。这些事件能否巧妙处理,既关乎教育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育目标能否达成,也反映出教师的智慧和修养。教师的论文写作同样要关注在学校管理生活中汲取到的相关素材,要善于发现细节,敏于捕捉亮点,以锐利的目光,敏捷的直觉,从具体情境中显露出来的学校管理生活行为中,看到一种理念,感悟一种意蕴。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加厚积淀,也只有用心体悟,才会有新的发现,学会于司空见惯而又稍纵即逝的管理生活事件中悟出内在价值。

笔者在管理生活中建构写作素材主要侧重于以下三点:一是悉心于角色管理态度的素材。笔者曾就教师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审视和分析当下学校管理工作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如何认同自己的角色管理态度的种种现实素材,确定了《学校管理:关注管理者的态度》的论文写作主题。其中,特别留意:教师的管理生活状态如何体现在关注我们每个人的管理态度上的事实论证素材,建构了“理性确立管理者态度的价值认同”的论点;特别留意:剖析教师管理生活中流露出的各种消极“负责”态度的现象素材,建构了“唤醒主体积极负责的管理态度”的论点;特别留意:在教师管理生活中需要不断澄清自己的管理态度以适应发展变化着的时代,能够与文明时代和新课程实施自觉接轨的思维素材,建构了“坚持与时俱进的敬业态度与管理态度统一”的论点(于《学校管理》)。二是悉心于校本管理变革的素材。笔者曾以《中国教育报》报道的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通过学校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人事管理的巨大能量,走上崛起之路的奋斗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有益经验为素材,提出了《校本人事管理:中小学内部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论文主题。并着力积累:针对新制度与旧制度之间的冲突、教育方面与非教育方面之间的矛盾、政策文件与实践执行之间的落差分析素材;着力积累:坚持以校本人事管理作为切入点,对学校实施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设计总体蓝图的素材;着力积累:校本人事管理如何积极营造体现“人本”环境,选择具有学校优势特色、对全体员工产生激活人心效应的管理策略素材;着力积累:有效实施校本人事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机制,优化流程,增强活力,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效益”的论证性素材,分别建构了“理性反思:审视改革的诸多问题;规划愿景:形成科学的价值引领;突出“人本”:创设人文的管理环境;规范流程: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益”论文主体板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三是悉心于班集体管理路径的素材。笔者曾就班集体管理中如何积极开发与利用学生家长资源,实现家校共建班集体,对于提高管理效益大有作用的实证研究素材,聚焦了《开发家长资源——建设班集体的有效途径》的论文写作主题。并努力整合:开发家长资源共建班集体需要增强做好家庭与学校联系纽带的强烈意识的认知性素材;尊重和理解学生家长有利于提高开发利用家长资源效果的事实性素材;班主任开发学生家长资源需要最大限度协调好与家长关系的体验性素材;积极主动担负起指导家长、提高素质的责任,提高开发利用家长资源效益的策略性素材等,分别建构了“密切联系家长,增强意识;尊重理解家长,平等沟通;善于协调家长,共同研究;有效指导家长,提高素质”的论文结构(发表于《班主任》)。

三、坚持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

在教师论文写作过程中,常常有人追问:教师的教育论文写作是否需要关注理论、应用理论、建构理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论文写作的基本目的就是阐发观点、以理服人。尽管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倡导“草根研究”、“本色写作”,但做研究或写论文,有意或无意地都离不开特定的理念和方法,总是有一定理论背景的。实践表明,教师在论文写作时以一定的理论学说为指导,或援引一些理论观点,可以使写作的思路一贯、论证有力,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然而,有不少教师认为,“有些文章并不讲什么高深的理论,也很有说服力,也受读者欢迎”,或者说:“真理总是朴素的”。更有甚者常常轻视教育理论,总是幻想有一种万能的教育理论可以直接解决所有教育实践问题,由于教育理论不能直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实用价值不大而拒绝理论。这说明现实中教育理论的实践取向还不太明显,没能提供一种框架,以便对重要的问题和方法进行概念分析和条理化界定,从而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这就向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论文写作也需要坚持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并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学会在深度理解中建构理论

笔者以为,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为什么从忽视理论、惧怕理论,到拒绝理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般教师不仅接触的教育理论不多,而且对于现有的许多理论理解程度不高。实际上,相当多的教师可能还处于一个掌握理论的中间状态,即懂得一点理论,但还没有完全内化,应用或转述理论时还显得不够自如,还有些牵强附会,或大而化之。

教师的论文写作就是要倡导在真正理解教育理论的前提下来建构理论。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领域,人们普遍反映新课改的目标很高也很诱人,但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每堂课都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评价确实比较困难。那么如何把新课程理念推进到普通教师头脑中并化为他们的行动,显然仅仅有理念灌输还不够,必须把理念化作可操作的具体程序、方法、步骤。很显然,基于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是中小学教师写作的一个难点,它需要我们在论文写作中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情境,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地反映自己的某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呈现作者相关的理论思维成果,并力求用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教师的论文写作体现在深度理解中建构理论,不应只是由一些普遍性的概念、命题和判断构成,而是倡导一种实践风气,结合教育实践谈问题、升华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坚持在深度领悟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反思、总结提炼、汲取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路,力求把问题讨论明晰化,对能形成某种结论的问题可以建构概念体系。实际上,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关注来自实践的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描述实践、概括实践的层面,还必须有剖析实践、批判实践、超越实践的能力,能够在概念的相互规定和相互理解中全面地观照实践活动,努力在自觉的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建构理论。例如: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如何在相关论文写作中体现教育本质的内涵,如何领悟“学科知识教学之外留下来的就是‘教育’”的理念。笔者尝试撰写了题为《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怎样的记忆》的论文。文中揭示了教育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注重创设能使学生刻骨铭心的教育体验活动情境,从而给学生留下永久的记忆。文章的主要方式是“议论”,注重对现实教育中存在的“不少学校选择的教育方式仍是‘管’‘压’‘卡’‘堵’居多,很少留给学生自主设计、自由思索、自身体验的空间”等问题,从有悖教育本质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三点理性结论:一是明晰适合学生的体验教育理念;二是还原符合生命特征的学习旅程;三是指向学生个体学习生活的乐趣。

2.学会在借鉴模仿中建构理论

在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与论文写作中,任何教师个体的智慧总是有限的,每一项研究、每一篇文章,其实都是在他人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因此,教师论文写作离不开对前人思想成果的学习和借鉴。事实上,不少一线教师面对教育论文写作常常会陷入没有思路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学会借鉴和模仿,而借鉴和模仿的便捷路径就是去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期刊论文。

一方面,要学会选择专业期刊。选择一些理论性不是很强,而与教育教学密切结合,实践取向明显的教育类刊物作为教师专业阅读的主要资源。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学校管理》、《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江苏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等。对其中具有鲜明实践取向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力求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写作风格、理论应用等。学会追问:作者的论文为什么吸引人?经验特色在哪里?主流观点有哪些?自己写作可以借鉴的成分有哪些?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别人论文写作的“所以然”: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这样写?理性思考有哪些?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何在?哪些反映了教育现实的真问题?哪些提炼了作者的实践智慧?等等。只有进入深层专业阅读状态,才能深深感到基于实践取向的教育理论所展示出来的一种博大之境,正在走向它应有的本真:给课程改革、学校德育、学科教学、教师修炼、学生成长指明了前行的方向,给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特殊方式,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的问题进行梳理、论证,给自己以深刻的理性启发,从而构成了读者与文本互动、理论观照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教师论文写作的特有景观。

另一方面,要学会模仿和迁移。通过专业阅读他人成功的教育教学论文,从中寻找特殊教育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路径,发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论原点和建构的方法。因为,任何教育理论都是对特定教育现象的提炼和抽象,在一定意义上,当教育理论被剥离具体的教育情境时,就会处于“失真”的状态。因此,要想坚持实践取向的理论建构,要善于寻找他人论文中还原教育理论与原有教育实践问题紧密联系的具体情境,使自己对他人论文中建构的教育理论有所感知或感悟。只有当自己有了对教育理论建构的初步感知之后,才会本着自己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做出某种模仿和迁移。例如,阅读到语文学科教学变革的相关论文,可以迁移到数学、外语、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阅读到学校管理的相关论文,可以适当运用到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堂管理、班队管理等教育论文写作之中。

3.学会在写作创新中建构理论

教师的论文写作是基于教育实践研究的一项创新性活动过程,其结果的呈现往往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存在的,它常常需要具有实践取向的教育理论去点燃。因为教育理论对于教师具有启迪与唤醒功能,拓展其视野,催生教育智慧的产生,也是其反思实践的依据。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实践不是按照理论的指导和预设的路线图僵直行走,而是带有“即席创作”的成分,这些成分既有实践主体的创造,也有理论主体的创造。在这种新的形态中,理论与实践相互开放,而不是相互封闭;是不断改选和生成,而不是盲动与僵化;是相互滋养和互惠,而不是逼迫屈从。其实,教师的论文写作创新就是要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创新与理论建构的一种和谐状态。

然而,教师的论文写作创新并非简单的“变式思维,或变视角,或变词藻,其实并无新意”,更非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要善于对自身面临的各类教育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以期指导实践。这种“创新”的写作价值,或者能够体现在教育实践上有新发现的操作意义,或者能够体现在理论上有重新建构的价值,或者能够体现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融合。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解释教育论文写作的“创新”,因为大多数教师的写作确实没有发现和提出什么前人未知的新规律、新理论,而比较多的是认识主体在特定情境中对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再认识和再发现。这里的写作创新,就是作者在自身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对前人提出的教育规律或教育理论有了新的领悟和新的应用,具有了一定的未知成分和新意。就像我们依据“因材施教”的理论,发现了“差异教学”的实践参考价值和理论建构意义一样。

教师还要学会在借鉴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例如,同样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既可以在借鉴他人写作框架的基础上,对写作的内容进行创新,也可以在借鉴前人写作内容的基础上在写作框架和思路上进行创新。笔者曾经从有关“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的研究”论文中找到了自己的实践研究方向和灵感,经过模仿、借鉴和迁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佳的现实问题,迁移到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实践领域,重新建构了《态度管理: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新视角》的教育论文。该文力求从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新视角,初步探索了学生态度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包含了态度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体现了学生态度的协调性、间接性和矫正性。学生态度与其行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揭示了学生态度管理所体现出的两大价值:一是学生态度对自身行为的影响价值,二是学生态度对班级活动效果的影响价值。重点论述了班主任实施学生态度管理的基本策略:一是,观念定向——态度管理的重要前提。要求班主任重视观念对整个态度反应系统的定向作用,并使学生乐意接受班主任正确的观念指导。二是,有效改变——态度管理的工作重点。着重强调有效地改变学生现有的不适应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态度,需要经过“解冻、改变、凝固”三个过程。三是,整合一致——态度管理的核心目标。要求班主任努力用班级特有的组织文化去熏陶和改变全体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以期他们能形成相同的态度。并力求注意:充分认识学生的“认知平衡”的需要,准确选择与班级教育管理改革目标相近的态度。该文中体现出具有实践取向的“态度管理”理论建构特征,得到编辑的高度认同,发表于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后又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创建西部教育强区为主要任务,以推进新课程改革、打造特色学校为契机,带领广大会员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学术和教育科普活动,为促进我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咨询服务,为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

二、总体思路

根据省、市教育学会和区教育局200年的工作意见和要求,紧密围绕全区“打造特色学校、创建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不断创新学会工作机制,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紧密围绕区教育局的中心工作,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有效整合学会各方资源,充分激发学会活力,充分发挥学会自身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术活动,不断增强学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提高服务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综合能力。

三、主要工作:

1、坚持正确的教育科研方向,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

(1)通过出版“*区中小学教师基础教育新课程成果汇编”,大力宣传“十五”优秀成果并促进已结题的科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的宣传、推广与转化。

(2)加强对省、市、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与典型调研工作;推动立项的科研课题,特别是围绕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育、推动素质教育、新课改等方面的重点规划课题的认真实施;切实抓好省、市、区级课题的中期总结、指导与检查。

(3)区教育学会将积极配合市教科所指导并督促宜二中、宜八中、宜四中、打金街幼儿园等部分学校对已结题的省、市、区级科研课题进行认真修改并在2009年5月按时上报省教科所参加省政府第四届普教科研课题评奖活动。

2、定期举办“特色学校论坛”,大力介绍、宣传全国各地学校打造学校特色的先进典型经验和作法。

3、与市教科所联合主办“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专题研讨会”,就我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研讨,积极向区教育行政部门建言献策。

4、积极开展群众性学术交流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1)以教育学会为主从09年起与区师培中心定期组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说课(优质课)比赛或学科论文、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并形成惯例,在09年6月进行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论文和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在*年12月进行高、初中教师学科论文和班主任教育论文评比活动。

(2)积极与市教育学会联系并定期组织和协调区教育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对开展活动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年度表彰和奖励。

5、发挥教育学会优势,大力开展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活动。

(1)大力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提高全省中小学以法办学、以法施教,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配合区语委会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不断提升我区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社会氛围。

(3)区教育学会将与区语委会、区教育局联合在09年4月举办“中、小学生华夏杯钢笔字、毛笔字书法比赛”活动,在09年9月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中华经典美文朗诵比赛”。

6、紧紧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学校开展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报告,就德育工作、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等专题,组织学会专家开展专题研讨,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研究。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配合教育局开展“赢在课堂”等教学技能系列活动,通过教师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专家评课等形式,推广优秀课改经验和成果,提高课堂效益,向课堂要质量。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研究,重点开展初三、高三考点的专项研究,确保*区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8、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

构建多层次的教师研究共同体;充分发挥区内名师、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作用,初步建立学术研究指导队伍层级体系,进一步配合区教育局和市培中心搞好市、区骨干教师培训,整合区域教育人力资源,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有计划地开展现代教科研方法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学会课题负责人、学会骨干人员进行科研能力培训,同时学科专委会将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

9、进一步加强学会下属各专委会工作。

(1)定期召开学会下属各专委会负责人工作会,进行专委会工作交流,对专委会工作中遇到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短期集中研讨和交流。

(2)做好学会论文评选和年会活动。鼓励教师参与群众性学术研究活动;优化论文评选的程序,进一步提高论文评选的公正性;开好各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3)组织教育学会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交流。

(4)学会下属各专委会每期必须组织基层学校开展1—2次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在活动开展前应及时通知学会秘书处和学会主要领导,重要活动应邀请学会主要领导和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参加,活动开展后应及时以工作简报或通讯形式报教育学会秘书处,区教育学会秘书处设在区师培中心教科室,联系人员:刘川、李华;联系电话:5101422。

10、强化学会自身建设。

(1)加强学会制度建设和机构的建设,根据学会章程,鼓励学校教育学会分会积极开展活动和培训,定期搞好区教育学会的年审和法人登记工作,确定赵春光和李华同志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2)定于2009年3月召开*区第二届教育学会*年年会并形成惯例,由教育学会会长或常务副会长进行*年学会工作总结并对09年工作进行安排。

(3)规范学会常规工作:学会及所属各专委会的工作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活动有方案、有专题、有信息、有成效;加强学会秘书处工作,秘书处要为学会和专委会活动的开展服好务,组织协调学会各项活动,编制学会简报和学习资料,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会长或教育局领导请示、汇报,并向师培中心领导通报。

(4)自觉贯彻、落实好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相关精神,修订、完善学会各种规章制度,优化学会奖励机制,加强学风建设,对*区的教研、科研中有较大贡献的专委会或课题,得到教育局认可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奖励,同时在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特别是在评审成果、评选先进的工作中坚持公开、透明、公正,抵制学术腐败,

(5)坚持“一刊一网一简报”制度,努力办好《*教育》学刊,注意解决办刊中的实际问题;认真搞好学会月工作简报制度并在区师培中心网站开设“教育学会”专题网页,对学会工作进行专题安排。

(6)提高学会办公人员办公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一刊一网一简报”的信息网络传播和交流作用,加强上下沟通,省内外交流,扩大对外宣传。认真加强与主管部门、基层学会、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建立与兄弟学会、基层组织的合作共赢的合作关系。

四、本年度经费预算和安排: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下面将2015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15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15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15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15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15年师训工作特点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有两种明显的取向,即对自身教育生活的关照或是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演绎,相对而言,中小学教师则偏重于前者,选取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式,对自身的教育实践不断反思而形成的作品则是其论文写作的主流选项。

所谓教育生活是指教师基于自身专业发展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利于教师个体兴趣、需要的满足和自身价值实现的个性经验以及教师对自身成长方式的生命体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学习活动和教育研究,教育生活是其个性化专业成长的教育烙印,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石。

一、教师论文写作对教育生活理解存在的问题

论文写作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现实中有不少教师觉得教育生活中没什么东西好写,受困于“怎么写”、“写什么”,这主要是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存在偏差、不知道如何选题的问题。

1.在认知层面上,形成“教育生活=教育活动”的误解。不少的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误认为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教育生活,这主要是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认知上,缺乏对教育生活的深刻理解;注重操作层面的方法,忽视了教育生活的内涵。首先,教育活动仅是教育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通过大量的教育活动呈现自己的教育诉求,上课、教育学生、参与管理等等是教师论文写作中采用的大量素材和生动的教育资源,这些是教师教育实践过程,有利于教师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对教育活动的驾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但这些都是实践层面的素材,而论文写作过程中对这些素材不能简单呈现,要深刻挖掘其所赋予的教育意义。其次,教育生活是一种基于又高于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凝炼。教育活动是教育生活的实践,不少教师在选题时出现只有表象无内核的倾向,这些文章借用几个时髦的名词术语来串联一些并不新鲜的观点,貌似有理论深度,实则牵强附会。[1]使得文章的立意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对活动内涵的挖掘过于浅显,缺乏应有的教育提炼,形成简单的活动流程式的记叙,对活动的价值、内涵、特质不进行深层次的探析,使得文章出现流水账式的记叙。第三,对教育活动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表面。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的关节点,实际上就是我们认识和解决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突破点[2]。教育生活中有很多的教育事件会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但仔细研究过后就会发现其并不是本质性问题。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使进行选题,也只是解决一些局部的问题,形不成系统的教育观点,而不能解决全局问题,对教育生活的指导价值会被弱化。

2.在例证策略上,形成“观点+例子”的误证。有的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既呈现自己的教育观点,又有鲜活的教育案例,形成了观点+例子的文本结构:引出一些观点(有的甚至是盲目引用或自以为是),然后找几个自我教育教学实践的事例加以佐证,通篇用3-5个同样的格式串成一篇论文,形成八股式的文本结构,利用自认为很经典的例子以证明陈述的观点,选题出现了以点带面的倾向,这是不正确的。首先,例证缺乏代表性。教育世界是复杂的,但由于阅历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写作过程中常呈现单一直线型思维解读案例,不少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的例子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与教育观点的匹配性不高,逻辑关系不强,表达不凝炼,缺乏说服力。其次,例证过于强调主观性。有的老师通篇文章都充满了“我以为”、“我认为”、“我觉得”等主观性很强的字眼,但这些主观化表述的背后往往都是对别人观点和主张的大量重复,或者只是根据自己的个体狭隘经验甚至主观偏好,无根据地“纵论天下”。对“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对不对?”却说不清,说不明白。第三,例证缺乏科学性。不少老师一直用“存在就是合理”的思维进行例证,呈现自己的教育主张,列举的例子往往本身就有争议性,缺乏普适性,例证无论有多少, 只要不能穷尽,只要还有反例的存在, 这种例证单向论证方式就是不全面的论证,是不科学的归纳思维。

3.在文本结构上,形成“别出心裁”的误区。教师的教育生活是丰富的,有不少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为了凸显自己教育思考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总是挖空心思,寻求生活元素,导致教育论文“剑走偏锋”的倾向。首先,偏激的教育生活片段是教师论文中常有的选择。不少的教师为了使得自己的文章写出新意、写出个性,总是选择教育生活中的极端现象进行阐释,使得文章有一定的震撼和视角冲击力。实际上,往往会事与愿违,缺乏应有的教育信度,缺乏教育研究的普遍性。其次,出现“灯下黑”的现象。科研论文中观点与思想的阐发主要来源于丰富的实例,但不少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教育观照“照人不照己”,不少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生活熟视无睹,缺乏应有的教育实证,使得不少的论文要么是他人的案例堆积,要么就是胡编乱造的故事无序呈现,对教育生活缺乏应有导向,缺少教育意义。第三,研究不深入,仅停留于经验总结。由于中小学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多停留在自己的认识水平上,只谈体会,不能触及规律,缺乏理论依据。不少论文不过是阐述了一些人们已知的或熟悉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管理方法等程序和规则层面的东西,并未提出新的方法和见解,纯粹是自己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停留在对教育现象描述、教学工作体会的感性层面上,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教师论文写作观照教育生活的应然取向

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必须立足教育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教育生活是论文写作的重要源泉。立足自身教育资源实际,挖掘教育生活的元素和内核,提升对教育生活的研究力则是中小学教师写好教育论文的基础。

1.学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他人”。随着现代师生关系的变化,更多时候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推着”教师走,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首先,学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发展是以学生素质得以提高为特征,以学生学习个性得以发展为方向,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和态度面对困难和要求。面对新的发现、新的知识增长点,老师也不是万能钥匙,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受到冲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一起合作,积极探求知识的真谛,获取有效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其次,学生是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一个丰富的世界,面对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可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进行系统的教育建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视角解读。学生的学习生活,为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资源;同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个性、习得性认知、个性化的德性等方面,为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讯息,为教师寻求生活化的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2.专业理解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领域”。教育生活是教师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源,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资源,如何进行系统梳理,为自己的教育科研进行科学建构?教师必须从专业的视角加强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形成科学的、专业的教育认知。首先,专业知识是论文写作的基础。专业知识会影响教师文章对教育生活理解的深度、广度及说服力。随着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理解也产生了根本的变革,除了所教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外,更关注教师的教学知识,这既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更有教师传授知识的技术和教学管理的基本策略,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有价值。其次,逻辑层次使得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更加缜密。黑格尔认为,逻辑是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统一。教师的论文写作充分反映了教师的整体性教育生活,不仅是教师自己对教育生活的感悟,更是对教育生活的反思,使得教育生活的层次更为清晰,结构更为有序,使得教师对教育生活的解读更富有层次,确保教师想表达的和教育生活之间的一致性。

3.文化自觉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保障”。文化自觉是个体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对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尊重和认可,并在自己的言行中显现出来的一种人文气息。教育生活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为一个人某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作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渗透在人的学识、气度、信仰、品格和气质中。教师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这种特质化的文化自觉指引自己对教育生活的解读,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教师论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体的文化自觉程度的高低,这一种文化自觉不仅影响教师对教育生活形式的理解,更会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并反作用于自己的教育生活。因此,倡导教师的文化自觉,会让论文有更广阔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

4.经验是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渊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必须立足于自身的教育生活,经验是撰写论文最为宝贵的财富,没有经验,论文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关注经验要求教师的论文写作必须以教育生活为切入点,并能形成相关的数理分析,完善论文佐证的信度,深化论文阐释的效度,拓展论文辐射的广度,提升论文的研究价值。其次,关注经验要求教师必须基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许多选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具有共性的, 但由于学校的情景不同、传统各异,由于每一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千差万别,因此别人对同一选题的研究常常不能很好地解决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对同样的选题做不同的各具个性的研究,有时也许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三、教师论文写作观照教育生活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论文写作是一个创作过程,也是对自身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育生活的推动,更有利于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

1.价值性原则。所谓价值性是指论文中选择的教育生活资源必须为确立论文立意,完善论文结构和佐证研究结论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论文是教育实践的一种反映,要能阐释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改进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教育论文应根据教育的实际需要,选择有一定价值的教育生活题材,最终使论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启发价值。

2.实践性原则。所谓实践性,是指论文中的教育生活素材不是空穴来风或者凭空杜撰,而是基于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对教育问题的感悟和教育经验的积累。教育论文写作对教育生活的关照是一种立足于教师教育实践、关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改进、关注教师专业行为、根据论文的立意有效选择教育实践、改进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阐释。

3.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是指教师论文对教育生活的观照不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基于教育生活的观照,面向未来,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和态度面对教育生活中的困难和要求,要以发展的眼光解读教育生活中的事件,探求教育的真谛,获取有效讯息,提升论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力。

4.创新性原则。所谓创新性,是指教师的论文对生活的关照不是生活的再现,而是对教育生活的再创造,进行有益的教育设计,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创新是论文的灵魂,论文写作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就是写别人未写过的。论文写作对教育生活的观照主要关注还没有解决或对自己的教育思想产生冲击的问题,克服人云亦云的选题倾向,可以选择具有开拓性的成功教育经验,填补教育领域的空白;可以写别人已写但不够深刻的题材,进一步挖掘内核,达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可以写一些具有争鸣性的问题。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实,人实我精”的创作要求,完善论文关注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四、教师论文写作观照教育生活的有效策略

教育生活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实践的一种理性概括,是对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反映教师的基本人文价值取向,更显现了教师的一种专业情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教育生活的观照不仅是教育生活的呈现,更要关注教育生活对论点的佐证价值。

1.教育生活中的成功经验是论文选题的基点。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教学活动,总有成功的经验和值得推介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则是教师教育生活的精彩之处。因此,教师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可以对成功经验进行系统建构,形成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又有生活气息的教育论文。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是作者自己教育实践的总结。笔者曾撰文《从“管”到“理”:班级工作的两种范式》(《班主任之友》2006.12)是基于在班主任工作中,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改革,从制度化的“管”转向人性化的“理”,以“理”服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力,文本显得真实、活泼,也很有指导意义。因此,教师在选题过程中,基于自身的教育成功经验并形成理性的教育思考是论文写作常用的选题策略,这不仅会引发读者的共鸣,更为广大教师提供教育成功的另一个路径或方式。其次,对教育成功经验的选择还可以直接借鉴,可以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成功经验,也可以引用他人的观点作为论据。把专家、学者的结论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把“好学校”、“好教师”的成功经验直接作为论文的佐证材料,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第三,拿自己的实践来证明他人理论的正误。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来验证别人的思想和观点,可以借助外部的新思想激活和唤醒积淀于自己头脑内部的素材,并形成个性化的成功实践经验或者不适合教育实践的原因探析,提高论文的实效性。

2.教育生活中不寻常的经历是论文选题的亮点。不寻常经历主要是指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对其专业情感和发展方向产生关键影响的个别化教育事件,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和影响性。有人把教育教学论文写作中的不寻常经历比做一根竹子的节,只要这个节破开了,其他节就会“势如破竹。”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不寻常的教育经历,实际上就是我们认识和解决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突破点。笔者曾撰文《校长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人民教育》1998.10),其缘由是一次工作过程中,校长以家长式批评对员工进行教育,使得笔者认识到校长在批评下属的过程中也必须讲究技巧,这是尊重下属工作的基点,也是保护下属自尊的根本底线。文本从批评的策略、批评的标准、批评的价值几个维度来进一步探析校长批评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需要的是敏锐性和洞察力,从自己经历的一些刻骨铭心的事件中去摄取有效的论文材料,有什么好的想法,妙的做法,新的体会,及时定位,对不寻常的教育经历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挖掘,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思索、研究、分析,抓住实质,提升考据的有效性。

3.教育生活中的关注事件是论文选题的重点。在教师的教育生涯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事件,这些事件既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凸显当前改革的焦点,又有新意,不是老生常谈,不是人云亦云。首先,形成系统建构的理念和主张。教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必须对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予以关注,提炼教育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件作为重要选项,系统研究,不能就一个事件进行孤零的阐释而使得选题过于单薄。在实际的论文选题过程中,围绕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可以逐步形成有理念、有内涵、多视角的论文选题。其次,深化教育生活中的教育事件背后的本质。对教育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件不能就事件谈事件,必须通过一系列表象分析,探究事件背后的缘由、事件产生的教育影响及其反映的教育规律和事件产生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事件阐释的整体性。

4.教育生活中感兴趣的事件是论文选题的支点。兴趣是写论文的动力,而且是内在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写作,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形如枯槁。首先,进一步遴选有价值的兴趣点作为论文选题的题眼。教育教学活动的内涵非常丰富,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师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教育生活事件作为论文写作的本真取向,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更有利于教师升华教育生活,提升教育生活的品位,指导教育生活。其次,凸显自己的研究专长。可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考虑当今热点话题,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程度,以专业为主并兼顾教改方面。[3]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关注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性的认知上,还要立足自己的教育研究专长系统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项事件,为自己的教育研究寻求一个个性化的教育研究取向,发挥自己的研究特色,彰显自己的写作风格。第三,立足教育实践中的主要矛盾。抓住教育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也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针对这些主要矛盾所折射出来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原理进行科学表达,这样的文字自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帮助、有启迪。

5.教育生活中被冷漠的事件是论文选题的要点。有些话题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眼里司空见惯,认为对教育生活改进和指导意义不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不高,使得一些话题被教育工作者闲置甚至嫌弃。实际上,从论文写作的选题角度来看,这些被冷漠的教育话题则使论文写作选题更有意义。首先,要反思当前一些时髦话题。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为后继行为产生影响。[4]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每一次的改革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理论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不少教师在教育论文的选题随大流,人云亦云,这是不可取的。中小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可以对当前的一些主流话语进行积极反思,要有不安于现状的改革意识,对于现成结论和权威定论,要敢于怀疑,多加反思,创造性地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一线教师冷静思考当前教育的时髦追求,为教育理念寻求一个根基,帮助教师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论题。其次,重释传统教育话题。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的教育观点或事件总是一味接受和吸纳,也有人认为其是过时的历史产物,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无需沿袭,这些认识是片面的。传统的教育事物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特质,赋予新的历史定位和教育价值,提高传统教育话题的生命力。第三,研究前瞻性教育话题。有些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愿景总是当作憧憬,在论文写作选题过程中总认为自己对其认识不到位,自己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愿景不匹配,可望而不可及。其实,教育论文是一种教育创作的过程,而且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基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展望美好的未来,建构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生活,提高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感,也是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选项。

中小学教师自始自终都是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的, 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就是教育论文选题的重要渊源。只有进行理性的梳理,优化教育理论的关注,才能提高教育论文写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肇丰.写论文可以没有理论吗[J].江苏教育研究.2009(7A)

[2]丁步洲.抓住问题: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关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7)

[3]王志斌.浅谈教师科研与论文写作[J].广西教育.2011(8)

[4]转引王锐鹏.浅析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选题[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6)

中小学科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都很重视课外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学校建立了学生音乐社团,并举办各式各样的学生音乐比赛活动,使我国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的局面。

1 课外音乐活动的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课外活动作为活动课纳入正式课程,因此,学校课外音乐活动成为整个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受到重视。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地区各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不断得到加强,规模和水平越来越高。各地中小学本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则,在广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音乐活动的基础上,定期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群体性文艺会演、艺术节、合唱节、歌咏比赛等活动,使课外音乐活动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1990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歌曲广泛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之后,各地把歌咏活动作为中小学生最普及的音乐教育形式广泛开展起来,掀起了“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的热潮。这些群体性课外音乐活动规模之大,参加的单位和人数之多,内容和形式之丰富,都是以往所不及的,对推动学校音乐教育工作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1年,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下午课后时间进行不少于一小时的文体活动,这无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普通高等学校的群体性课外音乐活动也得到较为普遍的开展,并逐步形成了特色。其中,自1998年开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即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形式。如首都高校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组织下,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院校的演出团体和北京大学生艺术团到各高校演出,仅1998年就演出近百场次,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交响乐、舞蹈、戏剧等高雅艺术的精品,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又如首都高校举行的“交响音乐周”活动,配合演出组织的系列讲座、讨论会等,这些活动都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

组建各种学生音乐社团,是课外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展示学校音乐教育水平的窗口。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几乎都建有歌咏队、舞蹈队、乐队等音乐社团,这些音乐社团不仅活跃了校园音乐生活,并对学校音乐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在中小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上,北京市金帆、银帆艺术团开全国之先河,组织起拥有数千名中小学生,设有交响乐、管乐、民族管弦乐、铜鼓乐、合唱、民族舞、芭蕾舞、东方舞、曲艺、杂技、京剧等数十个分团的音乐艺术社团,到学校、部队、工厂和农村进行慰问演出,与来访的国外学生音乐团体同台演出,并出访世界许多国家,受到广泛赞誉。多年来,金帆、银帆艺术团培养了一批批有审美素质的学生,影响了一批批欣赏高雅艺术的观众,成为首都中小学音乐教育靓丽的风景线,对全国的中小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催化、指导和推进作用。其他城市也有不少组建了全市性的中小学生音乐社团,如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学生艺术团等,经常举行专场音乐会,同港澳地区或国外学生音乐社团进行交流演出,推动了学校音乐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在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各高校的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室内乐团和舞蹈团等学生音乐社团也纷纷建立起来。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各种形式、数量不等的音乐社团。这些学生音乐社团十分活跃,经常进行排练和演出活动,丰富与活跃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和促进了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3 全国性学生音乐活动与比赛的举办

全国中小学生歌咏比赛。为了推动中小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国家教委于1991年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歌咏比赛”。比赛以中小学校为参赛单位,采用录像评比的方式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进行,共有56个合唱节目获奖。为了倡导中小学校开展“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的活动,1994年国家教委又举办了第二届中小学生“爱祖国、爱老师”歌咏比赛。这次比赛规定了男生人数在全队中的比例要求,以使更多的学生参加歌咏活动。歌咏比赛把歌咏活动与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课内外音乐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国中小学生文艺会演。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文艺会演”。于1997年至1998年举行。会演突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加强导向,重在普及,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会演经历了组织征歌与推荐优秀歌曲、各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和组织节目评审与调演三个阶段,共评选出声乐、舞蹈、器乐优秀节目252个。组委会从获奖节目中选出57个节目进京演出,受到广泛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一亿中小学生参与了这次会演,这种规模空前的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充分体现了活动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2004年和2007年,教育部和又分别在北京和深圳主办了两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为了加强高校美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与音乐文化素质,1996年国家教委与广电部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参加会演的节目按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场进行比赛,按普通院校、艺术师范、艺术专业三个组进行了评奖,共有73个节目获得奖励。会演节目突出了大学生的特点和风格,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这次活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史上都是空前的,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2005年,教育部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一千五百多所高校参与了这次活动,评选出168个节目进京演出,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全国大学生艺术节。1999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这是继“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之后举办的规模更大、参加学生更多、水平更高的全国性大学生艺术盛会。艺术节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为省市和学校活动阶段;第二阶段为评选优秀节目和举行颁奖晚会阶段。据统计,全国一千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参加了艺术节活动,共报送音乐、舞蹈、戏剧等录像节目873个,有些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的举办,是20世纪90年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一次盛会,它标志着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十五、音乐教育科研成果显著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加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音乐教育科研形势喜人,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学校音乐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

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美育研究室。为了适应学校美育和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1989年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美育研究室。美育研究室成立以来,就美育和学校音乐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展开专门的研讨,并受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委托,组织了学校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系统性课题研究,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规划项目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中央教科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3年国家机构改革后成立,其职责是:研究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及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制定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科研规划,并组织全国的研究力量加以实施;开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研方面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及有关培训工作。该中心成立后,组织、承办了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科研方面的活动。

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艺术教育学科规划组。为适应学校美育工作的发展要求,1996年,第三届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决定增设体育、卫生、美育学科规划组。周荫昌任组长,邓树勋、王安国任副组长。规划组成立后,加强了学校美育、艺术教育科研的规划工作,对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进行了宏观部署,并审定了有关艺术教育的各类研究课题项目。

2 全国性学校音乐教育科研项目及其成果

从“七五”开始,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有了少数全国性的科研项目,“八五”、“九五”期间逐步有所增加,至“十五”期间,全国性的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的科研课题项目获得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列入全国教育科学重点或规划研究课题的项目主要有:魏传义的“艺术教育学”,刘兆吉的“美育心理学”,武兆令的“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普通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史研究”,屠美如的“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张道一的“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的推广及其对策研究”,杜晓十的“多媒体电脑在音乐教育中的开发与应用”,曾繁仁的“美育思想史研究”,仇春霖的“大学美育学”,赵伶俐的“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和“文理艺综合美育课程创设及审美化教学操作研究”,陶诚的“高等师范院校声乐、钢琴与伴奏课程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王懿颖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实验研究”,檀传宝的“美育与德育关系研究”,方淑玲的“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的关系研究”,王耀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刘沛的“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多维度研究及学生主体参与型综合艺术课程实验”,许晨有的“面向农村,培养复合型艺术教育师资的改革实验与研究”,肖凤翔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肖黎声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育、艺术教育教学特殊性、规范性的系统研究”,周荫昌的“学校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及其实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谢世山的“欠发达地区城市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的研究”,吴斌的“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尹爱青的“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的改革”,康建东的“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姜荣根的“小学审美教育评估标准研究与实践”,彭吉象的“普通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研究”,张援的“信息科学技术在学校艺术教育科研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白天佑的“中国大成美育实验与研究”,崔宁的“音乐教育的美育本质及其对青少年的大脑结构、情感思维和人格行为的影响机制”等。在上述课题研究中,产生了很多具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以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项目“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例,通过对古今中外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史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现已出版16部著作:《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1840~1949)》(章咸、张援编)、《中国近现代美育理论文选(1840~1949)》(俞玉滋、张援编)、《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修海林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1840~1949)》(伍雍谊主编)、《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俞玉滋主编、张援副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1949~1990)》(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音乐教育文集(1949~1995)》(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姚思源主编)、《美国音乐教育概况》(刘沛编著)、《德国音乐教育概况》(谢嘉幸、杨燕宜、孙海编著)、《日本音乐教育概况》(缪裴言、缪力、林能杰编著)、《苏联音乐教育》(魏煌、侯绵虹编著)、《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蔡觉民、杨立梅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杨立梅主编)、《外国儿童音乐教育》(尹爱青、曹理、缪力编著)等。上述成果是学校美育和音乐教育领域前所未有的、具有开拓性的学术工程,形成了这一领域目前最为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集成,填补了音乐教育科研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理解和借鉴古今中外的音乐教育经验,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指导,为学校美育理论研究和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全国优秀音乐教育论文评选

为了提高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国家教委(教育部)决定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1993年举办的首届论文评选共有近千篇音乐教育论文参评,其中148篇获奖,许卓娅的《儿童音乐欣赏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但昭立、熊学琴的《高师音乐专业音乐潜能测验方案的设计及运用可行性论证》,金亚文的《音乐教学审美化研究》,周洁嫦、邬德光的《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等8篇论文分别获得师范组和中小学组一等奖。这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领域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论文评选活动,反映了音乐教育工作者科研意识的提高,促进了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1997年举办的第二届论文评选以“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为主要论题,共

有一千五百多篇论文参评,其中328篇获奖。2000年举办的第三届论文评选以“音乐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论题,共有两千多篇论文参评,其中397篇获奖。2003年和2006年举办的第四届、第五届论文评选均以“音乐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为主要论题,参评和获奖的论文较之前几届均有所增加。随着论文评比次数的增多,参加这项活动的人越来越多,论文的质量也逐届提高。参评论文紧紧围绕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这一中心主题,内容涉及音乐教育理论研究、音乐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音乐教学评价、音乐师资培养与培训、音乐教研管理等方方面面,特别是通过对音乐教育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方向的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而所起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提出的是,在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论文能够从宏观或微观各个不同角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归纳与提升,研究与探索出许多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道路,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的一批宝贵财富。

4 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学校音乐教育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二百篇左右论述学校音乐教育的文章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儿童音乐》以及其他音乐或教育类杂志上发表。同时,有关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的出版著作也越来越多,例如:《迎接美育的春天》(李凌、赵'讽主编)、《周大风音乐教育文集》(晓其主编)、《音乐审美教育》(廖家骅著)、《音乐美育》(徐希茅等著)、《元素性音乐教育》(秦德祥编著)、《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吴跃跃著)、《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著)、《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管建华著)、《音乐教育论》(郭声健著)、《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李德隆著)、《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赵宋光著)、《音乐心育艺术》(龙亚君主编)、《音乐教学法》(廖乃雄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郁文武、谢嘉幸主编)、《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主编)、《音乐微格教学法》(郁正民主编)、《音乐教学论》(尹红主编)、《音乐课程与教学论》(尹爱青主编)、《音乐教育教学经验》(章连启著)、《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吴文漪著)、《音乐教学技能》(袁善琦著)、《幼儿音乐教育》(李晋瑗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许卓娅编著)、《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王安国著)、《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王安国、吴斌主编)、《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吴锐淼主编)、《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基础》(刘沛著)、《音乐素质训练: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实际的结合》(左玲玲著)、《学校艺术教育史》(杨力、宋尽贤主编)、《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马达著)、《音乐教育史研究》(马东风著)等。上述著作仅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教育研究成果,远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科研成果的全部,从这一侧面充分反映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科研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为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践奠定和积累了坚实的基础。

十六、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日益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工作的开展,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特别是国外一些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体系迅速传入国内,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外界对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增加了了解与合作,使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在具有国际视野的背景下更好地向前发展。

1 国外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与方法的学习与借鉴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音乐学院廖乃雄教授在德国研修西方音乐的过程中,接触了德国著名音乐家奥尔夫,对其所创造的闻名世界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了深刻的了解。他认为奥尔夫教学法以对音乐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适宜儿童学习的简单方法,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他的推荐下,我国有关方面于1986年至1995年间分别在北京、上海、开封等地多次举办“奥尔夫教学法讲习班”,邀请国际奥尔夫培训中心的专家为我国音乐教师系统介绍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这些培训班,使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首次接触到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教学体系与方法,对改善和丰富音乐教学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多次派出音乐教育工作者到国际奥尔夫培训中心考察和学习,尤其是1988年选派了杨力、李妲娜、丁振华、郁文武、马慧玲、匡惠、朱咏北等主管部门行政领导和专家学者赴奥地利奥尔夫学院进行考察和交流,对于更好地了解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更广泛地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借鉴这些方法,以推进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时期,国际音乐教育界其他一些著名音乐教学法也先后被引入国内,例如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瑞士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美国的曼哈顿音乐课程等。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界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举办各种教学法的培训班、讲习班,组织去有关国家进行学习考察,在报刊上发表实践国外教学法体会的文章,由此出现了一个学习研究国外音乐教学方法的热潮。1989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奥尔夫学会,1991年成立了中国柯达伊学会。两个学会都与国际同类学会组织建立了业务联系,为国际音乐教育交流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组织上的基础。

2 国际音乐教育交流与合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音乐教育界同国外音乐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有关方面多次组织干部和教师赴国外考查音乐教育,开展国际间音乐教育人士的互访交流活动。1988年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中国美国艺术教育交流会”,总结了两国六年来在普通学校艺术教育方面的交流情况。同年,赵、李晋媛等出席了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第18届世界音乐教育会议”。1991年姚思源出席了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第世界音乐教育会议”,并宣读了论文。1991年至1992年李凌、李妲娜考察了美国9个城市的音乐教育并进行了学术交流。1993年在北京举办了“中美两国音乐教育专题研讨会”,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作了关于美国“零点项目”的研究报告,中美两国音乐教育界人士围绕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了广泛交流。同年,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会长高蔌保治还来华进行了讲学。1995年我国音乐教育界人士分别出席了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纪念奥尔夫诞辰100周年国际研讨活动。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音乐教育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专业人员出国学习和考察音乐教育,从2000年以吴斌为团长、各省市音乐教研员为成员的

中国音乐教育代表团考察德国和奥地利的学校音乐教育,到2006年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组成六十多人的代表团出席“第27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音乐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无论是规模、层次,还是专业性与代表性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加强中外合作,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及音乐教育改革,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中小学还开展了“中澳音乐教育合作实验”项目,加强了两国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促进了音乐教师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2006年,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首都师范大学与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合作主办了“2006音乐教育北京国际论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音乐教育会议。论坛围绕着“音乐教育研究与政策发展”这一国际音乐教育界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加深了人们对音乐教育功能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增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界与国际音乐教育界的了解和交流,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7年10月,“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新闻会在北京召开,宣布了以“和谐与世界的未来”为主题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将于2010年7~8月在中国北京等六个城市举行。这不仅是我国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面貌的历史机遇,更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向世界学习的一次重要机会,必将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结语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巨大发展而振奋,为学校音乐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这30年的路程,无疑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史上十分精彩和最为重要的篇章。

在回顾与总结30年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经验和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中的一些不足和困难,例如对美育功能及重要性的认识还需提高,对学校音乐教育的管理还需加强,学校音乐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音乐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特别是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我国农村与城市学校的音乐教育、西部与沿海地区的音乐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音乐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又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距。此外,音乐教师教育的发展中,仍有许多需要提高认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诸如克服专业音乐院校对师范音乐教育的影响,坚持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跟上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尽快培养出适合音乐新课程的新型师资等等。而在职音乐教育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仍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使其长效化。这样才能使音乐教育改革的主力军――音乐教师不断转变观念,进一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自觉克服音乐教学的盲目性,有效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

放眼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道路,前程光明、引人奋进。让我们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前行,把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以无愧这个伟大的时代!

上一篇:城市规划论文范文 下一篇:混沌理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