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03-21 08:51:05

中小学信息化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1篇

宏观依据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新任总书记多次强调党与人民的关系,承诺“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把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概括为建设好“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宏观认识与决策将成为2013年中小学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指南。

趋势预测

1.构建教育云成为智慧教育、数字校园的优选方式。“云计算”将进入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教育公共服务系统,以及学校终端管理等领域,提升管理效益,降低建设成本,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2.物联网进入学校教育信息化。在构建移动、泛在、智能化的教学环境,管理学习行为,调整学习内容,以及实现学校考勤管理、图书馆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校园安全管理、拓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实现信息化。

3.“翻转课堂”在更多学校开展实验。“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有两个:一是“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这是提升学习绩效的最根本保证。二是互动的个性化指导,使教师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由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每天上午展示课,下午全是自习课”的中国式“翻转课堂”取得了“每天只上半天课,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的成功,会有更多学校试水“翻转课堂”,谋求教学质量提升,从而导致“信息技术只能‘辅助’说”破产。

4.“微课程”成为教学资源新亮点。“微课程”是与“翻转课堂”、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相配套的资源开发方式,它的出现,将改变资源开发的主体、形式、效能,使教学资源获得全新的意义。

5.增强现实(扩展实境)技术开始在数学、地理、物理等学科教学中崭露头角,帮助学生拓展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丰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有效提高学习绩效。

6.移动学习进入学校。由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迅速崛起,以及“微课程”开发逐渐丰富,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和必要,基于移动终端的“泛在学习”将进入中小学校。

7.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和方法得到普遍认同。网络教研团队竞赛将从竞赛主题入手,引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创新教学方式方向发展,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培养“导演型”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方法。

8.智慧校园成为信息化发展新热点。由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等新技术日益成熟,以基础设施网络化、教育管理智能化、主体发展智慧化为鲜明特色的智慧校园逐渐为中小学校所接受。

9.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学习分析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校企合作、共同发展。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2篇

一、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现状

1、管理方式过于单一。为了让中小学教师能更好地进行信息化教学,部分区县设计了《信息化教学登记簿》。每一位教师都要填写相关使用情况。内容包括:日期、上课教师、课题、使用信息技术情况、使用效果等多方面内容。即使是如此简单的管理,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不太理想。经济发达的区县、城区学校、勇于创新的教师使用情况良好。登记簿中的内容记载详实,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反之,使用频率偏低。更有甚者,一些教育设备放在库房中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几年无人问津。有的学校部分设备竟然无人会用。

2、应用效果不太明显。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内涵、信息化教学评价等了解不多。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工具主要还是word、excel、PowerPoint等。能熟练掌握fiash、frontpage、photoshop、视频处理等工具的教师人数比例偏低,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多数停留在辅助课堂教学的层面。但是,教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没有得到完美解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培训缺乏详细规划。在多次的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个别区县部分学校缺乏详细规划,重复培训、过度培训的现象很普遍。信息化教学培训时,有的学校几乎都是那几位骨干教师反复参训;有的学校不管培训内容是什么,就让教计算机的教师参训;极少数的学校选派了年龄偏大、能力不太强的教师作为骨干参训。

4、考评制度不完善。部分学校把考评简单理解为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合格证、有课堂使用情况登记簿、示范课或者公开课能使用信息技术等就行了。

二、思考与建议

1、创新管理方式,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在信息化教学管理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登记簿》的作用,还要创新管理方式。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课堂实录、资源包(课件、素材、题库)、课后反思、研究论文或研究日志、课题研究、对知识点的微型资源、项目学习方案、检查表等。

2、加强研究指导,发挥国培省培作用。教科所(室)和电教馆等多部门要联合参与,共同研究,有效地对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作出具体科学的指导。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不能停留在辅助课堂教学的层面,还要大力研究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的应用。要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要求,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关的《项目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在《项目学习》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学生特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体现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充分发挥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等各级培训的作用。特别是国培和省培,培训师质力量有保障。培训内容全面、新颖、实用。培训方式多样:集中面授、网上学习、返岗实习、线下研讨。评价体系很科学。教师得分由我的学习(学习多方面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内容)、我的作业(项目教学设计及说明)、工作坊情况(发起研讨、参与研讨、参与评价)等组成。

3、分类针对培训,充分调动积极性。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前,要有详细计划,要确定各级培训的骨干教师。预防重复培训、过度培训的现象发生,加大培训覆盖面。还要加强对边远农村学校及经济不发达区县的部分教师信息技术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是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不同时期,工作量会有很大差别。比如高三、初三、小学六年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在做培训规划时,对参与的人员、学习的时间、学习内容都应做充分考虑,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完成相关考核后,学习平台要能够满足教师随时学习的需要。在评价时,对不同的教师学员可以因学习内容的不同或完成作业质量的情况给出及格(一星级、二星级……)、良好(一星级、二星级……)、优秀(一星级、二星级……)等不同档次的评价,体现学习的差异性,鼓励优秀教师学员。

4、完善考评制度,鼓励教师制作资源。校长培训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及考核方面的内容。让校长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名师专家,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重视本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工作,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好务。鼓励教师自己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评选活动,认可教师取得的成绩。对于优秀的教师,在评先选优和职称评定中优先考虑。

5、设立维护部门,提供教学后勤保障。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应为教师信息化教学创造有利条件,给予时间上和经费上的保障。设立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维护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维护。及时解决教师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档案管理 信息化

如何实现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笔者根据中小学档案管理的现状,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体会,就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一、中小学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中小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注重硬件实施建设,轻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象,存在着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普遍不够重视、学校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档案资料单一、档案存放条件较差、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等问题,特别是多数学校的档案管理还处于人工管理模式,与教育发展很不适应。因为传统的人工档案管理方式,特别是案卷多为纸质档案,卷内纸质好坏混杂、页面大小不一、手写打印墨迹有浓有淡,且信息量大,数据繁杂,安全性差,不仅给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密等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由于人工档案管理检索手段落后,查阅利用不便,给档案存放保管、更新达标、日常维护带来了很大困难,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影响着档案利用价值的提高。

二、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针对中小学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建立现代化的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刻不容缓。根据中小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图文声像等原始档案资料,并以硬盘、光盘、录音带、录像带等介质贮存,具有处理迅速、存储量大、查阅方便、保存期限长等纸质档案所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真正实现了文档一体化,文字纸质档案和电子文件并存,可以为查阅者方便地提供查询、阅读、交流、使用等多项服务。

2.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各学校培养和造就了高素质的专职工作人员。从笔者所处的地区来看,尽管中小学校档案专职管理人员缺乏,且普遍存在着知识面窄、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等现象,但也有不少经过专业学习和业余自学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中独当一面,各显才能,为信息化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我们相信,在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只要领导重视,上下合力,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一定会解决好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发展中的问题。

3.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具有以地区或学校建立网站、网页、局域网或电子文件数据管理中心的优势。如一个学校或地区建立自己的档案网站、网页,就可以方便地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提供网上利用服务,在学校自己的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各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管理的公开化,可以通过网络征集各界人士对学校发展的意见或建议,更便于广大群众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以利不断改进工作。

三、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中小学档案管理必须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1.教育发展表明,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越来越发挥着纸质档案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学校其它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基础。因此,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促进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3.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不仅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学校所有师生员工档案的日常管理,积累管理经验,而且可以逐步实现与名校名师建立合作联系,发现、改进、创新自身工作,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学校管理水平。

四、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实现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目前,虽然档案管理部门还没有明确规定档案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的标准,但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至少要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标准,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提高。当务之急是配置相应的信息设备,配齐必要的专职管理人员,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严格要求学校各职能处室要以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形成正在形成的档案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则要明确建档标准,及时予以立卷归档,逐步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2.建立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数据库。目前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档案正在由原来的笔写文字或打印件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中小学数据库建设。只有数据库建设好了,才能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

3.稳步推进办公自动化建设,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将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有计划地为学校配置计算机网络系统,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学、办公信息化水平。

总之,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方可稳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莹.试论电大科研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温晓玲.提高高校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中小学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11901

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开始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之上,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对会计数据与管理数据等进行整合,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信息手段,确保会计数据以及管理数据不受到任何因素的束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校内外各个阶层,从而加大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确保中小学财务工作能够有效的完成。

1 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有一部分中小学在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期间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很多中小学校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认识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学校管理人员在认识上仅仅认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就是会计电算化中的“核算”,并且,很多中小学校没有认清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地位,在学校信息建设投入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不了解现代化管理下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性;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应用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为中小学校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也有部分学校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重视硬件的应用,忽视软件应用的现象,这都不利于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其次,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数据不够统一。有很多中小学在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着规划不完善、投入零散的现象,并且在建设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没有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等方面的原则。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经常会出现数据不够统一规范的现象,并且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作为规定的标准,最终导致中小学校的信息利用率低,整合度严重不足;同时,中小学校在传递各项信息方面,缺少共享性。

再次,当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严重的缺少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中小学财务管理而言属于一大弱点。在信息化建设中,复合型人才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来完成信息统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为此,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中小学财务管理建设中这点往往成为建设的致命点。

2 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上述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被解决,必将影响该校的发展,为此,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现阶段中小学校的重要任务。

首先,中小学校应该调整财务管理建设思路,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之下,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实践表明,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领导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要确保领导能够有较高的信息化思想意识以及责任感,强化领导人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决心。同时,对于中小学校的基础工作而言,一些较为重要的决策需要领导人员亲自考察,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并且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有人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保障。

其次,在建设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需要将基础工作作为重要的标准,制定信息规范化制度。那么最先应该做的工作就是统一规范学校信息编码,这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属于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属于基础性工作。在统一规范期间,需要严格的按照一定的原则展开。

一方面要坚持统一规范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建设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展开科学的总体规划,确保能够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配置等”,要求实事求是,与实际状况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坚持维护和开发市场化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要求在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需要展开机制创新,在培养、建立复合型技术人员的基础之上,确保能够按照市场化道路建设的原则开展,并且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确保能够与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软件公司合作,从而构建出市场化的服务体系。

再次,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完善公共的基础网络建设,在有网络安全性的保障之下,不断的推动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这需要中小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内部资源的丰富性,并且要确保网速的速度。应用较为先进的、安全高效的方式,连接学校内的网络和校外的网络,在应用数据库技术的前提之下,确保能够有效的实现中小学数据远程传输等。

3 中小学校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实践表明,中小学校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现代管理发展要求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之下,需要保证中小学财务管理能够与改革和发展方面的要求相符合,在建设中树立“会计核算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核心等”现代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核心以及切入点,通过信息资源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有效的提升中小学财务管理建设效率。校园网络的存在,给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相应的保障,立足于某一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对学校内各种资源的一种管理机制以及一种管理理念等。学校通过高校以及准确的财务信息反馈,能够提高学校内的管理效率,控制风险,对于保障学习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有利于技术方面的创新发展

实践表明,财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程度的不同,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将会计电算化作为基础,从而对数据展开有效的调整,加工会计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讲机械设备配合使用,而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等结合使用的一种手段。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该建设工作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它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在技术以及质量方面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它具备这一定的特点,如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信息量往往比较大,针对性也比较明显等。这些特点在数据统计与获取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它能够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及时的传递财务信息,这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都无法与技术创新分割,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技术的创新,这在推动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总结

本文主要从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中小学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以及中小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明确了在现阶段中小学校实施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如有一些中小学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并且数据标准不够统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中小学校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华晓平.关于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5):1213.

[2]和翠芳.中小学校财务信息化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17130.

[3]天大天财神州浩天公司.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财务管理综合系统[J].教育信息化,2002,(9):5570.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管理;信息化;误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5-0075-02

什么是学校管理信息化

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深入到教育、经济、医疗等领域,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影响了社会形态、个人生产生活。信息化即社会的信息化与国民经济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即在社会中的个体可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实现信息交流、工作、生活的现代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现代化的业务处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主体为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构建信息化管理决策、手段与过程。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构成,学校管理信息化即学校主体在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下,对人事、后勤以及教学的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为硬件,依托网络,促进学校的高效与科学管理。

学校管理信息化的误区

1. 认识误区

(1)以电教化、教学信息化替代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就是教学的信息化,比如以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为依托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手段的革新,通常用于对抽象难懂的知识进行直观、生动的再现。电教化则是将投影、电视、计算机以及音响等设施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播放教学影像、演示教学课件,与教学信息化类似。学校管理信息化则是站在管理的高度,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为重点,促进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在管理手段上,需要在后勤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转变传统的人工管理,替代为以科学、智能、计算机的管理,数据库为学校信息存放形式,通过网络形式进行统计、修改或查询。另外,教学活动可在信息管理系统下实现自动化办公、共享学校信息、管理教学资源。

(2)以校园网、自动化办公替代学校管理信息化。学校管理信息化包括自动化办公,而校园网则是载体、网络平台。

2. 建设误区

(1)轻应用、轻软件情况较为多见。在信息化建设中,多注重采购配置高、性能强的科技产品,或关注内容丰富、规格高的网站建设,在开发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上做得不够。信息管理系统上的较多软件功能都没发挥作用,经常闲置,浪费财力。

(2)兼容性与标准化程度不高。中小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多为外包开发,学校自身科研实力不强。所以,存在重复开发、水平低、兼容性差、来源复杂的特点,阻碍共享、交流信息。变动的教育需求与技术的发展也暴露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弊端,应变性差,功能难以稳定。

(3)维护的轻视。因专业人员的缺乏,管理信息系统故障也难以得到维修,长期闲置,没有应用其优越性,功能落后于学校的需求速度。

关于中小学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通过分析得知,中小学的管理信息化如果从功能上做界定,则可表述为:在校园网络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为集资源共享、后勤管理、日常管理、网络服务、自动化办公、教学管理、信息等功能的系统,服务学校的决策、管理。

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中小学管理信息包含了办公管理、科研、体育卫生、房产与设施、图书管理、教职工、办公管理等信息子集。可见,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非常广泛,也包括网络、软硬件结构,硬件主要有办公、教学等计算机,软件包含教学软件、数据库系统、学校网站、系统软件等。

中小学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时,要兼顾系统的信息对外交流功能、学校资源管理、CAI(辅助教学)以及基本的管理功能。比如,基本管理功能中应该具备自动排课、学生档案管理、人事管理与校务管理等子系统;CAI应具备流媒体点拨、电子备课等子系统;在信息交流中,应具备论坛、电子邮件等功能,也可进行视频会议、学术交流、科研成果展示、教育信息等。

中小学的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效率的主要方式,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较大贡献,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构成。本文探讨了中小学在管理信息化上的认识与建设误区,希望帮助研究者深化对学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作者单位:四川西华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参考文献

1 童晓莉.中小学网络班级建设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89-90.

2 秦嘉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学门户网站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

档案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党和国家宝贵的文化财富。学校档案不仅具备一般档案的特点,同时也有一些其它档案不具备的特性――专业性、周期性和分散性。而信息化技术恰以其方便、快捷、开放,为学校的档案管理开启了新的窗口。

一、当前中小学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档案材料不全。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各部门不能及时地提交各类档案材料,从而导致档案的收集不全,可能使重要材料流失,归档材料质量不高,缺乏完整性;另一方面,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案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硬件设施不达标。目前,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档案管理多是进行基本的材料收集、整理与保管,没有形成主动对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编研,以便有效地提供利用服务的意识,操作上也都是传统的、低效率的手工方式,极少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管理,还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这些都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及利用价值。

二、档案信息化的内涵

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狭义理解是使有现实开发价值的档案内容数字化、传递网络化,不仅要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更要注重发挥档案信息的功能。依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学校信息化改革中要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档案管理的数字和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广泛的内容,它包括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整理、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各类档案的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的建设等同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而应从多方面入手促进信息化建设。

三、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教育发展表明,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越来越发挥着纸质档案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学校其它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基础。因此,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促进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3.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不仅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学校所有师生员工档案的日常管理,积累管理经验,而且可以逐步实现与名校名师建立合作联系,发现、改进、创新自身工作,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学校管理水平。

四、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路径和方法

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应尽快建立起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走档案管理信息化之路。本文笔者认为实现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应从以下途径进行:

1.着力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取得共识是系统建设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它使我们的观察视野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到整个档案信息管理。这一认识上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2.抓好学校档案数据库的建设。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

3.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随着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档案管理工作也应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如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首先,观念要现代化,即要树立中小学校档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念。其次,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要确立加快发展中小学校档案管理的理念,制订一整套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第三,要有计划地逐步在档案管理中实现管理科学化、技术现代化。四是中小学校要在“农远工程”的基础上,加强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建立校园网或学校网站,与周边学校或名校建立长期的网络合作关系,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4.加强档案部门网上办公先进设备的配置,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购入设施设备。我们要争取学校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的投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7篇

1.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中小学信息化教育高度重视。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新课程实施,具有支撑和催化剂的作用,对中小学学生提高信息技术、适应社会同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做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相关规划、计划以及实施方案。同时,通过“班班通”、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项目,继续增加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置,不断满足学校、学生对信息化环境建设的迫切需求,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步实现每个教室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普遍使用信息化教学创造基本条件。

2.教学教研部门要抓好中小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各级各类教学教研部门要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有所分工、有所侧重、各展所长,根据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求,下大力气开发、整合、集成能真正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优质资源。当前随着校园网的普及,其关键部分的资源库的建设则显得相对滞后,教学研究部门应该集中力量加快网上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包括资料文献库、信息资源库、软件库和光盘库在内的校园网络资源中心,提供更新、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料和信息。同时,要严把资源质量关,加快资源标准化建设和监管制度的建设,积极探索并尽快形成、完善优质资源共享的体制和机制,从而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功能提供保障。

3.学校要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一是要多渠道挖掘潜力,进行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要以全新的观念,确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设备添置做到整体规划,实用,够用,适度超前;经费投入做到争取政府多拨入一点,社会多支持一点,自己多投入一点,购买必备硬件设置。二是加快校园网建设,做到“班班通”“家校通”,实现学校管理网络化,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网上学习、网上交流,增加学校和班级管理的透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可以把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学校管理之中,与家庭保持密切的联系,便于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衔接。三是做好中小学生信息化课程的安排管理工作,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整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使其能够物尽所用,最大化地为中小学生提供服务。四是学校应建立教学网络、教学资源的“防火墙”,加强网络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使学生在接受信息化教育的同时,不致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侵蚀。

4.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下,中小学教师要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上,根据获取的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思路进行课件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资源管理、学生管理。教师要能利用信息网络开发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教师还要不断提高对教学相关信息的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策划、处理和加工所获得的信息,如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撰写课件脚本,同时能从实际出发,考虑利用信息的最有效方式,体现崭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要学会使信息技术与普通学科课程的相结合。教师要能够将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应用到普通课程中,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施课程目标,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科书、讲义、粉笔和黑板中解脱出来。对于特别适合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内容,要及时纳入到课件制作的范围,并尽可能地制作成相关的课件用于教学,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资产管理;教育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国子云

一、中小学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推动中小学资产管理改革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管理体制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进行自我优化调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小学资产管理制度体制也应通过不断变革来适应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传统的手工资产管理和计算机替代手工管理的资产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学校实际管理需要,而受限于各种人为因素难以促进学校资产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中小学资产管理信息化,可实现学校资产管理工作网络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弥补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资产管理风险,促进学校资产管理制度的根本性改革。2.落实财政部关于资产管理工作要求的需要。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资产实行动态化、精细化管理。而且学校资产也是中小学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持续提高教学水平、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物质条件。中小学校资产管理工作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小学一般结构层次相似,业务活动对资产依赖性强,占有使用的资产量大、面广、价值低、专业性强。随着近年来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小学资产规模迅速膨胀,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中小学资产管理信息化是实现资产管理精细化、动态化的必由之路。3.提高区县中小学资产管理水平的需要。全国区县教育局管理的中小学校、国办幼儿园数量十分庞大,而且很多中小学分布在农村,分布在偏远落后地区,学校与主管部门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学校规模小,资产管理队伍缺失、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基础不规范、安全控制体系不完善,家底不清、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资产流失等现象在部分中小学校依然存在,制约着区县中小学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中小学资产管理水平和管理质效的重要途径。4.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照国家中小学建设标准,各省原有的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发展水平。因此,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大班额改造”等项目开始陆续启动,而中小学资产管理信息化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正好可为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决策提供准确、客观、实时的依据,从而更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大班额改造”等项目的实施。

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建中小学资产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新体系

作为长期专注于教育领域,专业从事资产管理软件研发、推广与服务的大型软件企业,山东国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紧扣《中小学校财产物资管理办法》要求,贴近中小学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发挥所长,与山东省教育厅财务处、潍坊市教育局合作开发了中小学资产管理平台。平台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教育资产管理架构设计,在吸收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实物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贯彻“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管理理念,落实“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的管理手段,实现“安全完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的管理目标。完全满足各类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幼儿园、民办学校及各教育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功能丰富强大,而且还能与各级财政、教育的多个管理系统进行集成、数据共享,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各教育局和广大中小学管理人员的肯定。在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中,系统全面支持清查工作的开展,可自动生成资产清查报表,同时与财政清查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中小学资产管理平台包含了固定资产管理、低值耐用品管理、材料管理等功能系统。其中固定资产涵盖了学校房屋和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全部六大类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物质属性差异进行多样化管理。低值耐用品系统管理达不到固定资产核算起点,可重复使用的工具、器材等,如低值仪器、小工具、器皿及低值劳保用品等。材料系统管理使用后即行消耗或逐渐消耗不能复原的各类物资,如各种原材料、燃料、实验实习材料、纸张等。平台功能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资产管理业务活动,包括购置、验收、增加、处置、变动、出租出借、分布、清查、库存、入库、领用、申请审批、资产年报、产权登记、收益上缴、统计、分析、账表、上报数据等等。中小学资产管理平台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全国区县中小学资产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平台安装部署、运行维护、操作使用模式,利用已经建设的校校通工程,采用教育局大集中部署的模式,在区县教育局安装部署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的资产管理平台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系统。各学校根据需要开通各自的资产管理业务,而且只需要开通账号、设置权限,不需要额外购置服务器、计算机、数据库等软硬件设备,不需要安装客户端程序,不需要进行数据备份、系统设置等维护工作。学校开通资产管理业务后,相当于在每个学校建立起一个网络版的、多部门多级管理的、有完整的内部业务流程和权限控制的资产管理系统,学校各级资产管理人员、资产使用人员在网上施行各项管理活动,传递管理信息。而且根据学校规模、部门岗位不同,平台可以自定义管理流程,例如,学校规模小、资产量小,可以只启用资产管理员进行管理;学校规模较大、资产量较大,则可以启用归口、财务管理流程。另外,县市区教育局、乡镇教管办管理人员可以实现网上动态监管,办理各种审核审批业务。充分实现了区县教育资产的实时管理,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学校使用难度。

三、建设云平台,开启按需使用的中小学资产管理新模式

云计算经历了电厂模式、效用计算、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各阶段的逐步演化,其优势越来越被各类机构所认可,已经成为IT建设的基础模式。山东国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和客户需求,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推进云平台建设,以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层为硬件基础,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层为运行平台,为客户提供SaaS服务,分别建立起身份认证平台、用户授权平台、用户工作平台、消息提醒平台、系统授权认证平台、用户服务平台,利用动态加密技术、虚拟路径映射、数据缓存、动态内存共享和数据库动态链接技术为技术支撑,建设开通了高安全、高效率、高可用、易扩展的SaaS服务平台,即“国子云”()。国子云开启了中小学资产管理新模式,中小学校、幼儿园以“租用”的方式即可按需购买所需的服务,在学校里通过互联网使用国子云平台上相应的资产管理软件,实现业务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用户无须投入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设备,避免了设备折旧、过时等问题,省去了网络、硬件设备的后期维护费,从而节省大量成本;另一方面软件公司有专门团队负责整个国子云平台建设及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软件公司专业的开发团队负责资产管理软件的完善、升级,保证先进性。而且因用户无须拥有服务器等设备,也就不再受系统配置、存储空间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完全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所需云服务数量和种类,灵活性大大增强。除此之外,用户可在任意场合、任意位置,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网络服务随时查询数据。

四、总结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误区;计算机备课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不少领域都已投入使用该系统以便于科学的管理,但对于教育中的信息化管理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其实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化管理已不是少见的事,却仍有许多人对其不理解,甚至误解,校方在使用信息化管理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笔者对学校的信息化管理的一些粗浅的理解和点明在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误区。

一、学校的信息化管理

现如今,信息化管理已深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去,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也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中小学的信息化管理是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一部分,运用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对学校的教学活动、人事调配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走入的误区

1.认识误区

(1)将电教化和教育信息化与学校信息化管理混为一谈

很多教师对信息化管理存在基础性的理解误差,认为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只要使用电脑教学就能称之为信息化管理,如对计算机和投影仪的使用加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吸收。在校园内使用该方面的系统是为了方便学校更好地实施管理,是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大大解决了学校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出现的诸如人员复杂、责任不明确等现象,对信息的查阅和存放也更加的简便,不用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翻阅相关资料,实现自动化管理。

(2)用校园网和办公自动化来替代信息化管理

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包含各个方面,其系统内本身就存有办公自动化这一功能,校园网只是在学校内使用的网络,是为了更方便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载体,不能将二者与学校信息化管理混淆。

2.建设误区

(1)轻视应用和软件的使用

校方在采取信息化管理的措施时,只重视在学校信息化管理中所要使用到的硬件设备如计算机等,忽视了管理信息的建设,硬

件的优越只是为软件的运行而服务的,本末倒置只会导致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漏洞增加,使用频率不高,浪费了资源和财力。

(2)兼容性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中小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不具有良好的自我开发与完善能力,大多数都是购买系统使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见许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也是导致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的另一大特点。例如,在较多人使用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其兼容程度较低,在人多的情况下会出现系统无法登录或长时间登录不进去的情况,就需要扩大系统的兼容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轻易出现系统崩溃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校园内配备有专门的人员对系统进行定期开发。

(3)轻视维护

中小学校与高等院校相比缺少系统维护与开发的人才,在遇见故障时由于缺乏对系统的了解无从下手,导致其功能落后,使

用效果不强。系统的使用常常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定时的更新与维护,否则就会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如,在中小学进行大规模的校园系统登录的情况,就有可能出现系统崩溃或者系统错误等状况,

这时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维护,避免系统再次崩溃。

三、对中小学信息化管理的认知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概述和分析,我们对管理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小学的管理信息化其本质意义上也是为了能更好地为学校的各方面进行管理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软件方面,包括有使用系统进行办公和教学,这是最主要的目的,还有对卫生的监管,对人事的调配分析,对设施的合理维护,对科学研究的帮助等;二是硬件方面,就是对计算机的合理使用。如,学校在对教职工的工作任务进行有效合理的安排时,就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的功能查找整个校园内的各个教师的教学任务,再根据该教师的时间分配工作任务,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避免出现任务冲撞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又比如说教师的工资问题,可以运用先进的设备对教师是否及时工作进行监察,对信息进行及时的统计,运用办公自动化准确地结算工资。

中小学的信息系统选择时,不能只考虑对学校目前所需要的功能进行选择,扩大选择范围,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办公教学时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子系统的功能划分。如基本的管理中就具备输入信息自动划分教师工作范围、对学生档案进行合理的排列、对人事进行合理的调配以及对校方的各种工作进行管理等;对于辅助教学(CAI)工具的使用就可以实现搜索校园网资料更快地实现计算机备课等。

本文对管理的信息化进行了浅薄的分析和探讨,也点出一些在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时会出现的一些误区,是为了能够帮助今后的中小学校能够更有效地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加深其对系统的认知,实现更好的管理、更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童晓莉.中小学网络班级建设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89-90.

中小学信息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中小学校 信息化

相比传统的获取价值信息方式,人们更加愿意使用信息化方式做为主要途径。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对于学校而言,要想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大家多接触会计电算化,对于会计管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增强其决策力。在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在中小学的竞争当中也会起到很大作用。

一、建立核心相关制度

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就是一定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建立相关管理理念。财务管理在中小学校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抓好学校的财务管理,对资金监控的加强,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知意识,才能让整个学校的管理上升一个档次。学校管理者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去处理学校相关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体现出财务管理综合性、高效性和准确性的特点。为了提高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切入,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还实现了信息共享,在统计数据和财务信息的流失方面上解决了相关问题。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以控制现金流作为重点,达到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目的。

二、增强人才培养

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道路上,人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人才培养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是及其重要的。加强人员培训,可以很好的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升华他们的管理理念,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目前来说,财务人员都需要加强相关培训,规范他们的操作行为使得他们熟能生巧,达到财务管理系统的标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顺利运行。

三、制定制度建设基础

结合实际工作落实信息化建设,打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基础,在建设的同时建立有关制度。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统一配置、统一平台、统一规划、统一编码的几个基本方针引领着财务人员的前进,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做到了统一作战的局面;相关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推陈出新,不断创新才能跟上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确保相关部门在开发与维护财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搭建统一的市场化骨架;在此基础上,不抱有夜郎自大的心理,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有力的推动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公共基础网络建设

引进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搭建高效安全的平台,丰富学校的内部资源,从而打好信息化基础建设。公共基础网络建设工作往往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校园信息化建设,差劲的公共基础网络建设会导致校园信息的流失,提高网络危险性。因此,要加强对公共基础网络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每一分资源,充分运用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有效提高网络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还应确保各软件系统能够兼容、交互集成和有效对接。同时,加强公共网络基础建设可以实现校内外网络有效连接,实现资源共享,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五、互联网+思维的充分运用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采用互联网+思维,广泛运用先进技术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对传统的校财局管集中管理模式,互联网+思维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大大的解决了集权管理的问题,尽管并没有传统模式资金统一调配的便利,也没有高使用效率的资金;但是先进的管理模式有着流程简单、决策快、高效率的优点,这是传统模式万万不能比的。

社会的高速发展,必然产生很多新兴事物。财务管理信息化这一新兴事物,逐渐替代中小学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学校现实的管理工作当中面临着考验。一方面,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另一方面,中小学应该摒弃传统的观念,去接受新事物,建设新的规章制度以及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实现中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小学只有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去改革和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翔.会计信息系统的新发展――业务事件驱动[J].四川会计,2012 (9)

上一篇: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下一篇:民营企业信息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