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应有的责任心怎么办

时间:2022-07-10 04:33:18

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应有的责任心怎么办

摘 要:首先要相信孩子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孩子在学习方面责任心的建立,小学低年级是个很关键的时期。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要想让孩子拥有责任心,其实很简单,只要让孩子认识到做这件事情是“好”的、“对”的就可以了。

关键词:责任心 相信 建立

刘涛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但他似乎还意识不到作为学生应有的责任。在孩子的功课要求上,爸爸妈妈制定了严格的计划,有详细的作息时间表,也有具体的学习日程安排,让刘涛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刘涛对父母的要求都允诺了,可是每到做功课时总是拖拖拉拉,做作业效率很低,有时甚至发脾气不愿意学习。刚上小学时,爸爸妈妈认为是孩子还没有适应要完成作业的教育模式,于是轮流陪在孩子身边监督他做作业。可是,转眼孩子上三年级了,他还是如此,妈妈很生气:你做作业应该是给你自己做的,这是你的任务,怎么像是给妈妈做的呢?妈妈批评了刘涛很多次,但似乎成效不大。

原因及对策: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把责任回归给孩子。如果孩子总是要父母去督促他,他实际上就会变得很被动。他的精力可能都用在怎么对付老师、父母上面,而不是放在负责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一方面。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

首先要相信孩子有管理自己的能力。父母不要总是一味地催促监督孩子做作业,这样会对孩子构成一个干扰,孩子反而不能注意力很集中地做事情。他就会对父母很反感,认为父母不信任他。

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要和孩子说清楚,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自己该做的事情,父母不再包办代替。父母要有这种准备: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让孩子自己去承担这个后果。比如他作业没完成,老师批评了,或是考试没考好等等,父母可以帮他分析,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后果,然后告诉他如何避免这种后果。实际上,有很多父母认为不能让孩子出现考试考不好、作业没完成这样的后果,于是就来帮助孩子,结果使得孩子越来越被动。必须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他的责任心才会慢慢培养起来。

孩子在学习方面责任心的建立,小学低年级是个很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父母可以经常这样问问孩子:今天课上都学什么啦?能不能读一段课文给我听听?你学到了什么有意思的知识讲给我听听等等。一般情况下孩子是乐于回答这类问题的。这就是在培养孩子对学习的一种责任心,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让孩子愿意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最初时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快乐。让孩子从知识的汲取中获得成就感,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用激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而不是用高压的方法让孩子不喜欢学习。

要想让孩子拥有责任心,其实很简单,只要让孩子认识到做这件事情是“好”的、“对”的就可以了。因为凭着人的本性,孩子会很愿意做心中认为正确的事情。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江安县铁清镇广福

上一篇:试析幼儿教育管理的和谐化 下一篇:由“直言”变“婉言”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