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学结合的角度组织涉外文秘专业职业技能大赛

时间:2022-07-09 11:18:55

以工学结合的角度组织涉外文秘专业职业技能大赛

摘 要: 本文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及举办涉外文秘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论述在组织涉外文秘专业学生技能大赛时,应结合所要培养的专业技能和市场对于该专业的职业素质要求的可行性及教学意义。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涉外文秘专业 职业技能大赛

1.引言

在高职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各大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实践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达到我们定位的培养目标: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涉外文秘(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集语言技能与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英语应用性人才。具体地说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旨在实行“英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较强的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外事接待和企业管理的综合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从事文秘、翻译、外贸和办公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和复合型专门人才。而职业技能大赛是学生们展示技能的平台,也是检测从单一技能与综合素质、从学的过程到教的过程,既而对我们是否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的一个检查站。在教学中,组织这些职业技能是否只考虑单一的语言技能呢?它与我们目前所倡导的“工学结合”的理念是否有契机可言呢?对于文科类的学科专业,其职业技能大赛又应该如何与之相结合,突破以往的只重视语言知识内容的比赛模式呢?

2.困惑与求索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纠结着这些问题:语言学科的比赛是不是一定要注重语言知识内容的比赛呢?为何很多企业抱怨相当一部分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不能马上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而需要企业花费额外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来重新培训他们?实际上,他们的语言能力是能达到一定的水平,甚至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就其专业水平而言,企业可能大多数没有太大的质疑和抱怨。其实,企业抱怨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对于所应聘的岗位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欠缺,使得他们即使怀揣相当高的语言水平,一进入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却懵懵懂懂,无所适从,这样的工作状态使得企业的成本投入大打折扣。然而,那整体水平相对较弱的高职语言学科的比赛应该怎样另辟蹊径来刺激体现职业特点的教学呢?当2008年接触到“工学结合”这个理念时,我开始比较深入地了解它。

3.对“工学结合”理念的认识

3.1“工学结合”的背景及内涵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形式多样。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在美国成立,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integrated Learning),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工学结合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学用结合,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

3.2“工学结合”的现实意义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不脱节于市场对该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素质、能力的要求。即:以职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

4.“工学结合”理念融入涉外文秘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探索

4.1活动的组织

我院涉外文秘专业在接触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学习后,颠覆了以往英语专业学生常见的只注重语言技能方面的专项比赛,如:听力比赛、词汇比赛、戏剧比赛等,并撇开了其余专业方向的学生(如: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方向),开展了一系列专门面向该专业学生的竞赛活动。

我们曾在2007-2008学年的暑假里,调研了部分从事文秘工作的学生,并在平时和一些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闲聊中,谈到了现在从事文秘工作的职员应有的素质和能力后,感到我们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相对而言,过分地关注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摄取,而对于其未来就业工作中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相关技能的培训实在是太少了。于是,结合了这些人的意见,组织了一个为期五周的职业技能大赛。其比赛内容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中英文演讲比赛和核心技能大赛,后者又分成了四个环节:中英文电脑录入比赛、速记(笔录)比赛、现场小型口译比赛及职业礼仪形象比赛。

毋庸置疑,作为一名专业的涉外文秘人才,具备良好的中英文语言沟通能力,尤其是口头交流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设置了技能大赛的第一部分:中英文演讲比赛,其考察了学生们在公共场合讲话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结合企业中的人事主管们的意见,我们将重点放在第二部分。第一环节中英文电脑录入比赛的主要目的是期望藉此促进学生多练习打字,提高打字速度,这是一个文员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第二环节速记(笔录)比赛,主要是通过一个开小会的形式,会议成员由几位老师扮演,让学生们在现场迅速记下会议的内容。而现场口译环节则与前者不同,主要是通过短小的中英文对话或节选的段落,当场口译,当然,试题内容贴近显示工作环境,如:洽谈业务、简单会晤、随同口译,等等,其语言形式没有设置太难,符合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本专业学生所关注和喜欢的:形象工程。其主要设置了现场化妆、形象展示及结合秘书考证的选择题和问答题。设置了这些比赛的内容后,我又咨询了个别人事主管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历经5周的紧张而有序的比赛。学生们经历了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比赛经历,虽然时间有点长,但是热情高涨,师生双方都感到受益颇多。

4.2活动组织的效果

我们于2008年的初次尝试不期然地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他们在作文里,在课堂的presentation(课堂展示)环节中都谈到了此次比赛对于他们的冲击、促动和提升,甚至是对于他们在学业、未来就业技能的警醒作用。有的学生甚至于握住我的手感谢我给予她这样一个真实认识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机会。对于参赛的学生而言,在自信心、学习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的兴趣,对于增强与将来从事的文秘工作相关的并在此五项比赛中所体现的五项技能的意识等方面,有不小的促进和提高。在比赛中所受到的冲击促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若要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缺的是什么,应提升的是什么,并因此在班上起了带头作用,使班上的学习气氛大为好转。同时,对于专业教师而言,既欣喜地看到了我们培养的文秘专业学生在课堂中所看不到的能力的良好表现,又看到了他们在此中凸显的不足,并依此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及培养方案,为学生的成长及自己业务能力的发展发挥热量,使之均上一个台阶。而且,让各任课教师倍感惊讶的是,经历过一个多月的的磨炼,学生们并未为比赛而感到疲惫,相反,他们的精神状态为之改观,学习目的也明确了很多。这是我们未能所料及的,这也许就是这次职业大赛的魅力所在和功能价值的体现。

5.探讨与意义

尽管此次举办这样的技能大赛对本专业而言,是初探,是“小打小闹”,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工学结合”的理念与其结合的魅力和作用。两者的结合,可以检查到我们的教学是否遵循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否重视了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成果的一个展示台,是学生展示技术技能和展现整体风采的舞台。而且,更可能是我们教学进度和课程设计上的一个突破口,是给予我们一个创新的思想的源泉,对我们的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的重新定位思考,促进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和社会。

我们姑且只谈在一个学校里这样的小范围举办这样的职业技能比赛,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企业请进来,一起来举办这样的比赛,让它得到社会和企业更多的关注。企业积极支持大赛,大赛人才回报企业,真正让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实现双赢的好时机。当然,若无这样的条件,职教教师则应主动进入市场、进入企业调研,得到更多企业相关人士的意见,得到已毕业学生的反馈信息;将这些宝贵的信息融入教学中,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这样的一个“助推器”,来促进教学和改革,培养出更多技能型的素质和专业学生。当然,这样的经验可用到更大范围,如市级、省级、部级的技能大赛中,更可以联合政府、企业、各行业和各大职业院校,真正地能让它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能形成品牌效应。

总之,职业技能大赛是有生命力的,是夺目的,是有号召力的,但融入了“工学结合”的理念,将更加璀璨,更加有特色,将更加推进我们的高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金洛.“工学结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陈梅.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3]http://baike.省略/view/1307028.htm.

[4]杨玲.论商务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www.省略

[5]充分认识职业技能大赛的功能价值.www.省略/zhi_ye_280/20080627/t20080627_305245.shtml.

上一篇: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及其实现途径 下一篇: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