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学结合

时间:2022-10-09 01:53:09

浅谈工学结合

摘要:本文对“工学结合”这一教学理念的内涵、理论依据、教学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工学结合;内涵;理论依据;教学方法a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88-02

工学结合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最早是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903),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的“合作教育”(1906),上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兴起,历久不衰。同志在2005年11月全国工作会议上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因此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做好对课程设置的引导,以及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1],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

传统的药学类高职高专教学模式,专业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与专业需求严重脱节,往往只强调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学中突出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理论“照本宣科”,实验“照方抓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忽视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而“工学结合”是一种办学理念,它强调生产实践与校内学习的结合,强调“教学内容”要达到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成绩考核”要使校内成绩考核和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教学环境”要做到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工学结合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习与工作顺利对接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很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其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工学结合不仅是一种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一种育人模式,它是我国近代的实业教育和新式学校的“工学并举”,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接触。由于“工学结合”不但要求学生将学习和劳作同时进行,有利于强化其实践能力和提高工作水平,因此可以说是技能型人才的最佳培养模式[2][3]。

二、工学结合的理论依据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马克思在认识论中所反复强调的。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而也只有在正确的认识的指导下,人们才能很好地进行实践,这也就是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说道:“劳教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可见将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进行教育是多么的重要。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4]。除了社会学家以外,教育心理学家们也普遍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和信仰广泛地存在于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多方面解释,其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因为经过亲身体验得来的经验给学习者的刺激最大,所以留下的印象最深,成就感也最强,进而促使学习者们不断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发展自身能力。这些言论都深刻揭示了实践劳动与理论认识之间的双向关系,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积极为他们创设有利的实践环境,即加强与现代企业间的合作,落实订单培养、项目实习、半工半读等,让学生能够真实体验到工作与学习的联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减小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逐渐去适应社会,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强化自我塑造、发展和完善。

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1.项目导向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最高层次的教学方法,而“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来源于德国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构成的,其“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将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而且各种能力得到充分提高。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导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比,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三个中心,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改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改变为实际经验为中心。《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项目选取是依据药品生产企业化验室中药材及中药制剂化验室样品的制备过程经整合改造设计而成。而《生物制药工艺学》的项目的选取是依据生物药物生产中,作为操作者应该具备理解和解释生产工艺的能力,并且能合理地改进生产工艺而设计的。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的本质,是通过“任务”来诱发、驱动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在《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中,所开设的“基本技能训练”实训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将基本技能的讲解和演示任务分配给各小组,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教师的要求,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法,查找相关资料,归纳整理,形成PPT的形式,然后,在实训课上,由学生演示基本操作、讲解相关理论内容,再经过学生讨论、教师点评。这种任务驱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但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同时,与技能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强化,从而在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课程的各项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

3.现场教学法。在模型室、实训场、生产一线进行现场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易于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知识点。比如: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开发的药厂实地实训项目,就是把学生带到药厂的中药前提取车间,请药厂车间主任和技术员现场讲解中药前提取过程,从选药、润药、切割、提取、浓缩等各个环节,进行实地教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在理论和实践技能讲授过程中,坚持采用教、学、练、做四位一体教学法,边讲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讲、学、练、做相互交叉,学做合一、理实一体,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四、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的比较

“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方式,是一种教学理念。这些概念体现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本质上的,即强调知识和劳动结合的过程;二是指形式上的,即强调结合的对象是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者院校与企业。“工读交替”里的“工”和“读”指的是学生,即学生工作和读书交替进行。“半工半读”概念的含义是边工作边读书,或一半时间工作、一半时间读书。所以“工读交替”和“半工半读”都只具有上文中所提到的第一层的含义,不包含结合对象的意义,是“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下位概念,是一种实践教学模式[5-8]。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高度重视开展“工学结合”促进社会多方发展共赢的重要性,对高职高专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若干意见[Z].2006.

[2]郭德怀,穆晓霞.工学结合:呼唤拓展新内涵和体现新特征[J].成人教育,2011,(02).

[3]徐涵.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及其历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8,(7).

[4]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Z].1994-07-03.

[7]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中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03-03(1).

[8]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10(1).

上一篇: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班主任工作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如何提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