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临床价值探讨

时间:2022-07-08 04:33:07

静脉补液治疗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的临床价值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临界性羊水过少静脉补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以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为诊断的病例,在5.0 cm

【关键词】

妊娠;羊水过少;静脉补液

羊水过少可能导致不良围产儿结局。因此,羊水过少成为妊娠足月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之一。以羊水过少为剖宫产 指征者占我院剖官产的12%左右。目前静脉补液治疗羊水过少在很多医院已经成为治疗羊水过少的常规[1]。这种治疗方法确实能使部分病例的羊水量得到增加,但是对于临界性羊水过少,这种治疗方法的必要性一直以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界性羊水过少静脉补液治疗的效果,以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以妊娠晚期、临界性羊水过少为诊断的病例进行分析,诊断标准依据第七版妇产科学:即应用羊水指数(AFI)法,将AFI≤8.0 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在5.0 cm

1.2 静脉补液治疗 每日静脉补液量在2000~3000 ml (成分基本为葡萄糖、盐水及林格液),连续补液3~5 d。

1.3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比较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Studentst检验与 检验),P

2 结果

2.1 入选患者情况 59例中16例胎心监护正常,给予静脉补液治疗且补液前后均有超声检查记录(研究组);15例胎心监护正常未补液治疗且入院后有两次超声检查(对照组);两组的一般情况见表l。两组产妇的平均孕周,产妇年龄,入院时羊水量以及两次检查间隔的天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2 羊水量变化情况 经过静脉补液治疗后,无论最大羊水池深度还是羊水指数均有明显增加,治疗后的AFD和 AFI分别为(3.6±1.2)cm,(7.9±1.6)c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分别为(2.8±0.8)cm,(5.8±1.6)cm](P均< 0.05)。但是,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治疗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前后两次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D由(2.7±1.2)cm显著升高至(3.7±0.7)cm,AFI由(6.4±1.6)cm显著升高至(8.2±2.3)cm,P均

3 讨论

3.1 羊水过少的临床意义 近年报道羊水过少发生率为0.4%~4%。羊水过少是预示胎儿危险的重要信号,在妊娠各期都会给胎儿带来不良后果。在妊娠晚期特别是临产后,常因脐带受压或产时宫缩直接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而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有些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往往表现为羊水量异常,如Sporadic-Larsen综合征、P0tter综合征等[2]。还有报道发现先天性巨细胞感染者也表现为羊水过少[3]。羊水过少约1/3有胎儿畸形,主要是以泌尿系统畸形为主:由过期妊娠导致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达20%~30%。此外,羊水过少是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特征之一,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血液循环重分配,主要供应脑和心脏,而肾血流量下降,胎尿生成减少而致羊水过少。还有研究发现有些原因不明的羊水过少可能与羊膜本身病变有关。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产儿预后,及时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产期质量有重要意义。然而羊水过少虽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临床上也存在一定的诊断与处理过度问题,成为目前剖宫产的重要指征之一。

3.2 羊水过少的治疗 现状除本文提到的补液治疗外,近年来应用羊膜腔输液防治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取得良好效果。国内还有学者提出丹参具有活血祛瘀作用,可明显改善胎盘血液供应,增加羊水量。另外,肝素的抗凝机制和抗血栓机制,可改善胎盘局部血液微循环,解除由于缺氧引起的血管痉挛,增加羊水的产生[4]。

3.3 静脉补液治疗临界性羊水过少的价值 通过本文分析发现,在胎心监护正常的孕妇中,虽然经过补液治疗后羊水量有明显的增加,然而,即使不补液治疗,仅动态观察,羊水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我们得到两点启示:①静脉补液治疗有使羊水量增加的可能性,但在没有母体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前提下,如果胎心监护正常(可能意味着在胎盘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即使不进行静脉补液治疗,羊水量也有增加的可能,静脉补液治疗的必要性需重新认识,在多数胎心监护正常的病例中是没有必要的。②在没有母体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前提下,如果胎心监护正常,单纯一次超声检查的羊水过少不能作为诊断依据,更不能作为剖官产的手术指征,可以动态观察,大多数羊水量是可以恢复的。这一结果可以理解,因为妊娠晚期的羊水主要来自于胎儿产生的尿液,排尿量与检查的时间是有关系的。所以,羊水量也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分析中发现,有很多孕妇同一天内的羊水量变化很大。因此,如果胎心监护或者其他胎儿宫内安危的检查,例如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等检查正常,对羊水过少的病例可以动态观察,不能仅仅因为1次检查的羊水临界性减少即作为急诊剖宫产的手术指征,这在剖宫产率无限制升高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从本病例分析可以看出,在临界性羊水过少的病例中,传统的静脉补液治疗是否值得应用有必要重新认识。在多数胎心监护正常的病例中是没有必要的;另外对于无胎儿窘迫的临界性羊水过少,有必要进行动态观察,不能仅仅依据1次检查的结果作为剖宫产指征,以减少盲目扩大的剖宫产比例。

参考文献

[1] 武军,王爱芹,顾笑梅.静脉输液法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应用.疑难病杂志,2007,6(3):175-476.

[2] Rizk DE,Nath KR, Ibrahlm IK, et al.Spomdic-Larsen syndrome in Preterm female originally diagnosed asdispositional deformities due to oligohydramnios. Am J Pefinatol,2006,23 (1):71-74.

[3] Bokstrom H, Holst RM,MattssonLA, et al. 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present in the chogenic bowel and ligohvdramnios. Acta Obstet Gyencol Scand, 2007,86(2):248-250.

[4] 楮红.女肝素治疗未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疗效评价.中华医学杂志,2004,84(9):745-746.

上一篇: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280例报告 下一篇: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