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时间:2022-07-08 07:44:43

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积极营造民主、快乐的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主体活动去参与数学、亲近数学、体验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重视学生“乐不乐”于学习。如在教学《十几减九》时,我通过让学生当当小猴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给小兔9个桃)想一想还剩几个桃?来探索13-9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得出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①13里一个一个减,减9个还剩4个桃。②从10个里减9个还剩1个,剩下的1个和外面的3个合起来是4个。③先从13个里减去3个,再从10个里减去6个,还剩4个。这样教学在学生兴趣盎然的的动态活动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更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先创设了一个热烈的校运会场面,播放了一个个运动场景,而后把镜头停留在运动员跳远的激烈场面上,让学生根据运动员每次跳的结果,读出他们的成绩,同时把两个运动员的成绩列表显示在屏幕上。进而,我在愉快的情境中,让学生根据表中数据,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和讨论:“这两个运动员哪一个运动员的有效成绩好?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习“小数比较大小”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在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内心产生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不足之感和探求之心,力求实现心理平衡。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积极乐意地参与到学习中,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地探求,实现学习的再创造。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我都非常注意创设一种有吸引力、充满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得到具体感受,激发起相应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我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走进数学。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材,题材老化,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实在太少,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并没有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月底,小强的爸爸和叔叔领了工资,去大润发超市购物,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琳琅满目,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价值198元,他身边有323元,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价值397元,他身边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付得更快?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思想指导,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走进每一个老师的心中,来到每一个孩子的课堂上,让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之花开得更艳!

上一篇:浅谈农村寄宿学校文化活动策略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