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8 05:32:31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

摘要: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历史教学中确定和采用合适的历史背景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形成主动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的习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在教学减轻教师负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98-02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主要事件、战争结局、性质和作用及林肯的历史地位等。

(2)能力目标:①引导学生分析南北战争爆发起因及战争性质、结局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的认识。②通过战争中林肯和人民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③通过分析大量史料,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和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①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残酷野蛮的统治最终是要被推下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②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③使学生认识:这场战争是两种经济形式矛盾、斗争的结果,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以"南北战争"为主题,先是战争的爆发,概括起因和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劣势的情况;后以北方的胜利为线索,着重叙述林肯政府的作用、战争的结局、性质、作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分析、概括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通过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美国诞生概况,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对美国是当今超级大国原因有较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学习两年历史课程,已有一定知识储备,具备一定历史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自主探究、合作性也较强。但是对知识链接和转移能力还不够强,因此需要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

重点、难点: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 作用;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关于美国国家发展相关资料;制作ppt文件

学生:收集有关美国国家发展背景资料;复习《美国独立战争》一课。

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启发式、归纳式、合作探究式

学生学法:学会读大量材料归纳要点,理解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一:

幻灯片导入新课

1、回忆《美国的诞生》,回答几个问题。

(1)美国的国庆日是那一天?为什么定为这一天?

(2)为美国的建立做出了伟大贡献,并被美国人民尊为美国国父的是谁?它有哪些贡献?

(3)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对美国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提问,点拨,启发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在革命过程中,发表了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独立宣言》;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经济压迫和控制,并成立了联邦政府,使美国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独立后的美国又面临什么新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设计目的:通过复习旧知识,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新课,增强联系意识,有意识自然引入本课内容。

教学环节二

1、展示《美国领土扩张动画示意图》并做简单介绍: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美国领土正在向西扩展

2、阅读:

材料一:进入19世纪以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尖锐。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本质上同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但北方工业化程度高,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而南部仍然采用建立在奴隶艰苦劳动基础之上的种植园经济,双方在对劳动力、市场、原料等的占有和分配上有着非常尖锐的矛盾。

提问:南北双方的矛盾表现在那些方面?

学生回答:北方需要劳动力大量廉价原料尽和可能大的市场;南方有大量奴隶劳动者,把大量原料卖给英国 北方要求增加自由劳动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南方需要大量种植园土地,要求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

材料二:北方工商业资本家要求保护国内市场和原料,……希望废除奴隶制,增加自由劳动力……南方种植园主为了谋取高额利润,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销往英国,并从英国输入大量工业品,……扩充奴隶数量,在西部扩展奴隶制。

教师活动:随着领土的扩张,如何利用西部领土问题成为美国政府的讨论的焦点。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本质上同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但矛 盾尖锐。

既然两种经济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还有矛盾?阅读材料一、二,找找信息。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随着南北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北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双方的矛盾在劳动力、原料、市场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参议院是由每州派两名代表组成,而西部新建立的州是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直接关系到南北两方谁能控制参议院进而控制国家政权

北方要在新领土上建立自由州,南方却扩展奴隶制,怎样能够让他们的目标实现。读读材料三

所以,要想掌握国家政权,就必须增加代表数量,控制参议院。增加代表数量, 就必须废除奴隶制,奴隶制存废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

兴趣是成功之母,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化学教学焕发生机。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 中增知,在探索中创新。

1 利用当地资源,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内容。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平时注意留心自己的周围的一些事物及现象。

如在水的教学中,提前做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调查:

⑴在生活中你听到或见到的水样有哪些?

⑵这些水样能否直接饮用?

⑶有这些水样,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⑷谁见到过污水?你能叙述污水的严重后果?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周边的水进行调查。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掌握了新知识,还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2 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当地资源的运用,强化学习兴趣

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延伸,就直接与当地资源挂钩,使学生体验学习化学的实用性、价值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在金属冶炼的教学中,让学生从白银公司冶炼厂和西北铜加工厂找来了铁矿石和铜矿石。在课堂上拿着铁矿石、铜矿石和铁、铜进行外形比较,学生立即产生问题:"怎样从金属矿石中提炼出相应的金属?冶炼金属时除了矿石还需要什么物质?如何设计冶炼金属?冶炼这些金属的方法一样吗?

再如在学习结晶时,让学生解释聂家窑的老百姓熬盐的过程。利用化学知识,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当地资源,可使学生丰富知识,增长经验,提高生活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使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得到加强。

3 在化学实验中利用当地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对他们的观察、探究和思索,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在制备H2时,发动学生从铅锌厂找来锌、冶炼厂找来铁、白银铝厂找来铝,分别做对比实验,进行选择该用哪种物质,并分析为什么?

再如在金属活泼性教学时,分别用上述几种金属,还有从武川乡亲戚家借来的黄金,进行活泼性的实验。

上述实验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探索未知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使其得到拓展和延伸。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又培养了如何去学会做事和别人交流。

4 结合当地资源,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习化学的目的是在生活中的运用或者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如:

(1)调查为啥冶炼厂有时会放出浓烟?浓烟是如何产生?浓烟的成分是什么?浓烟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

(2)调查工厂排放出的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调查污水的处理及利用?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亲自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利用当地资源联系课本上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真正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花花绿绿的糖纸》教学设计 下一篇:寓教于乐 让学生“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