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本地特色语文课程资源的尝试

时间:2022-07-07 08:40:36

开发本地特色语文课程资源的尝试

摘要:本文根据语文跨学科性和跨地域性的特点,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分别从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和本校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入手,结合语文版教材内容,具体介绍了利用当地的文物古迹、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做法,尤其深入地分析了由课堂深入家庭,课堂内延展到校园内,充分利用家长和学校现有的资源,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从而拓展了语文课程的容量和空间,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好、用好语文的意识,间接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关键词:开发利用;本地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7-02

一、应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1.开发和利用本地的文物古迹作为特色语文课程资源。如语文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的《桃花源记》,在备课时发现文中注释提到“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武陵”是指今湖南常德一带,因此,正好可以利用我们家乡本地优势—常德桃源县的桃花源引入课堂教学,于是在课前,我动员学生把曾在桃花源拍摄的风景图片和抄写的桃花源诗歌、传说,经整理后编入了教案和课件中,通过我的穿插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这篇古文时身临其境,兴趣大增,也为自己身在桃花源故里深感自豪,结果在课堂吟诵比赛时更是争先恐后,气氛热烈。吃惊的是,一堂课下来,已有多数同学基本能够背诵全文。

2.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作为特色语文课程资源。又如讲授语文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乡愁》,备课时我发现作者余光中的晚年经历与我们家乡常德竟然有不少渊源。作为“惟楚有才”的楚国领地,我们常德以市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自1991年开始历时10年修建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载入世界文化工程史册。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首次来常德,惊叹后称其为“诗国长城”“半部中国文学史”。余光中第二次来常德是参加中国常德石门茶文化节活动,他彻底感受了来自桃花源故里的禅茶文化的魅力,并欣然题诗留念。我于是根据这些资料图片整理成一个专题《余光中的常德解愁之旅》写入教案,并编入课件中。在讲授这首诗时,我有意加入了这段课程资源,顿时让整堂课耳目一新,拉近了学生与这位台湾爱国诗人的心理距离,尤其是我还加入了当前的时事材料,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连战、宋楚瑜的破冰之旅,大陆与台湾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样的乡愁将会越来越淡,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既能促进课本与生活的融合,更能拉近语文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应开发和利用适合本校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本身和课堂学习的范围上,还要在学习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整合,以体现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1.开发课程资源可从课堂走向家庭,争取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如在语文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教师节的特殊礼物”中,学生需要自己制作礼物。由于我校是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每个班级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也是各学生家长定期培训学习提高的基地,是家长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老师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互动。如果能利用这一学校优势特色,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贺卡礼物,这既是一种亲子教育,也是一种感恩教育,于是我动员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此项活动,结果“献给教师节的特殊礼物”活动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很多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亲自参与了祝福贺卡的制作,最后一张张美轮美奂而又寓意深刻的贺卡作品展现在班级的文化墙上,成为鲜活的极富教育意义的语文课程资源。又如在学校开展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感受”征文活动中,我校语文教师也充分利用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征文,评出优秀作品,在学校文学刊物和网站上刊登发表,这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说,让家长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来,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搜集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能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参与热情,无形中又收获一笔丰厚的语文课程资源。

2.开发课程资源可从课堂内走向校园内,拓展语文课程的容量和空间。如我校在2004年曾发动所有语文教师编了一套校本教材《德育》,其中的“文化篇”涵盖了我们语文版教材《语文》中熟知的成语典故,分别从出处、释义、感悟三个方面再加工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每年进行班级或年级识记诵读比赛,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反过来,这套校本教材又成为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知识的新途径和窗口,成为具有我们十一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受到广大师生、家长们的欢迎。又如语文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属于新闻单元,其中的篇目《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别了,“不列颠尼亚”》等按新闻时效性来看,明显过时,学生已毫无兴趣。当时正值我校每年一届的体育艺术节,于是我动员学生按照新闻的写法,以体育艺术节为内容自行编写此单元教材篇目,同学们竟然真的仿写出了较高质量的消息、特写、人物通讯,自然又形成了具有我们十一色的语文单元课程资源。

其实,全国各地区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也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形成和运用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就能逐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3]湖南省常德市第十一中学校本教材《德育》[M].2004.

上一篇:山东农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 下一篇:阅读五策略 品悟增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