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时间:2022-07-07 05:27:28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摘 要 本文以情感隐喻为研究课题,着重探讨爱情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异同。研究有两个方面的发现:首先,英汉语使用了许多相同的隐喻来理解和表达“爱”,这是因为即使是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其次,英语和汉语都有自己独特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这一结果说明:情感概念受不同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情感概念 爱情隐喻 概念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Chinese and English "Love" Metaphor Study

CAO 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emotional metaphor fo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love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earch has found two aspects: First, Chinese and English using many of the same metaphor to understand and express "love", this is because even people of different races, have some commo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Secondly,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their own unique way of expressing love metaphor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motion concept affected by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express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showing some differences.

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 emotional concept; love metaphor; conceptualization

0 引言

由于隐喻在语言发展和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术界对隐喻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隐喻一直被看作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直到1980年Lakoff 和Johnson在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隐喻研究才全面进入认知阶段。隐喻,实质上是用一个概念域(来源域)去表述另一个概念域(目的域),即两个概念领域之间结构的映现。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界对隐喻在情感概念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情感概念虽然抽象,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类身体经验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国内很多学者对中英情感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本文以现代隐喻理论为基础,运用英汉语料,探讨两种语言中“爱情”隐喻的概念系统和表达方式的共性和差异,并试图通过对异同原因的阐释,进一步丰富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相对性问题的研究。

1 英汉“爱情”隐喻的共性

1.1 爱情是统一体(LOVE IS A UNITY)

在爱情隐喻系统中,“统一体” 这个概念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汉语也用“统一体”的概念来隐喻爱情,这样的日常表达俯拾皆是:绝配、天生一对、天成佳偶,等等。这个隐喻是以道家的“阴阳说”为哲学基础的。所谓阴阳,即一切事物和现象内部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1.2 爱情是容器中的液体(LOVE IS A FLUID IN A CONTAINER)

在人类的概念系统中,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个部分经常被赋予容器的结构,而情感则是容器中的液体。如be filled with love,陷入热恋。除了整个身体以外,“心”和“眼睛”也被喻为容器。人们把爱情概念化为“容器中的液体”,就能够很容易地表达爱的深浅程度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英都用这个概念来映射爱情,但汉语更加看重“心”作为容器的作用。这种抽象思维的模式与中华民族内敛的特性是密不可分的。

1.3 爱情是旅程(LOVE IS A JOURNEY)

在此概念隐喻里,爱情被比作旅程,恋爱双方则被比作相伴而行的旅行者。旅途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双方必须齐心协力,克服种种困难,才会维系恋爱的关系;否则只能分道扬镳。这种理解和表述爱情的思维方式,英汉语显示了显著的相似性。

1.4 爱情是战争(LOVE IS WAR)

用战争的概念来理解和体验爱情,充分说明爱情是来之不易的。恋爱中的人被看作战士,异性则被喻为战场或者堡垒,可以被“进攻”、“占领”和“保卫”。交战的双方则是“情敌”。

1.5 爱情是心(LOVE IS HEART)

心脏处于人体的中心位置,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所以中英都把“心”作为构建爱情隐喻的来源域之一:give him my heart; 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

研究表明,抽象情感概念的隐喻理解和表达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植根于人类日常的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之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具有共同的身体和物质经验,抽象情感的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式必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共性。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爱” 在中、西方国家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别,但“爱”的本质和内涵是趋于一致的,因此在爱情概念化的过程中使用了许多相同的来源域。

2 英汉“爱情”隐喻的差异

2.1 与农业有关的爱情隐喻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下来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必然会在思维和语言方面有生动的体现。所以汉语往往把爱情喻为农产品或者农业生活,如:情丝万缕,坠入情网,藕断丝连。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赋予了汉语许多独一无二的爱情隐喻的来源域,如“桑”、“蚕”、“丝”等人们熟悉的农作物。而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国,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渔业、造船业和海运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我们很少发现英语中与农业有关的爱情隐喻的原因。

2.2 与成对的动植物有关的爱情隐喻

汉语偏爱用“鸳鸯”、“蝴蝶”、“比翼鸟”、“双飞燕”等双栖偶居的小动物或者“连理枝”、“并蒂莲”等成双配对的植物来隐喻相爱的双方。这样的概念隐喻是汉民族对称均衡、好事成双的审美情趣的具体反映,在英语中则极为罕见。鸳鸯是亚洲独有的鸟类。因其“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汉文化的赞颂和推崇,是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象征着爱情的忠贞和永恒。

2.3 与历史典故有关的爱情隐喻

典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沉淀。汉语有许多用历史典故比喻爱情的词句。例如:糟糠之妻不下堂;结发夫妻;秦晋之好;破镜重圆;等等。“糟糠之妻”来源于东汉大臣宋弘拒绝娶湖阳公主为妻的故事。后用“糟糠”指代共患难的妻子。在中国古代,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需各剪下一绺头发,绑在一起表示同心。这就是人们把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的缘由。“秦晋之好”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世代联姻的故事。早在西汉年间,人们就用铜镜作为爱情的信物和象征。这些典故流传至今,体现着汉文化的深厚内涵。

3 结论

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系统的一部分,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但隐喻概念同时也是蕴涵和传承文化的载体。中、英爱情认知模型里的惊人的相似性是基于人类共同的日常体验和感知;而其差异性则是由两个民族独特的思维和文化模式所决定的。情感隐喻的对比研究能够帮助外语学习者更深刻地体会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相对性,了解不同种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异同,从而使跨文化交流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 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Lakoff, George. & Mark,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3] K?vecses, Zoltn. Emotion Concepts[M].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90.

上一篇:提升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可行性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重要他人对幼儿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