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之比较

时间:2022-09-03 08:52:40

英汉隐喻之比较

【摘要】隐喻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模式。隐喻广泛存在于英汉语言中。人类通过隐喻来认识、了解世界。英汉隐喻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促进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交流。

【关键词】英汉隐喻;比较;分析

一、隐喻的概念及本质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与另一些不同的事物的某些特征相比,具有相似性、形象性或相关性时,就将这种事物某方面的意象移到别的不同的事物上,于是就产生了隐喻。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和经验。简单地说,隐喻就是使用我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感知、思维、判断抽象的、难以直接理解的概念,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隐喻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认知、思维、经验和行为的基础。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隐喻的现象。由于人类认知结构的相似性,英语和汉语中的喻指有很多相同或相似性,同时,两种不同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人们在隐喻使用上的差异性。

二、英汉隐喻的共性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是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谈论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过程。人类生活在同一物质世界里,人类认知活动植根于人们日常的自身体验。人类本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变化,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都存在着某些共性。这些共性形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很多共识。例如英汉语言中都有 an old fox(一只老狐狸),用来喻指老奸巨猾的人。同样,英汉两种语言都以羊比喻温顺,以钢铁比喻坚强,以狼比喻凶恶贪婪等等。这些都是英汉隐喻的共性。

三、英汉隐喻的差异

英汉隐喻毕竟根植于两种不同的语言土壤上,产生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完全对应的隐喻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文化特征并无共同之处,从而构成了英汉隐喻的差异性。

(一)喻体相同,喻义不同

英语和汉语中有时存在着相同的一个喻体,但在各自语言文化中的喻指含义却各不相同,甚至会大相径庭。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丽的象征,特别是傣族人跳孔雀舞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汉语中如果将人比喻为孔雀,则意味着美丽,轻盈。但英语中,peacock(孔雀)是骄傲的象征,常指狂妄,爱炫耀的人。比如,They were eager to take the young peacock down a peg(他们非常想压一压那个年轻的狂妄家伙的气势)。又如同一个喻体dog(狗)在英语和汉语中遭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英语中dog通常和忠实、幸运等褒义的意义相联系,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出头之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而在汉语中,狗一直以来都是卑鄙、龌龊、低贱的代名词,将人比喻成狗更是大大的不敬,往往使人联想到诸如“丧家狗”、“落水狗 ”、“走狗 ”、“狼心狗肺 ”、“狗腿子 ”、“狗仗人势 ”、“狗头军师”、“狗急跳墙 ”等令人厌恶的东西。因此在汉语中以狗喻人常带有贬义。

(二)喻体不同,喻义相同

英汉两个民族由于各自的差异,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同一事物,因此也会采用不同的比喻。于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喻体不同,但所喻指的含义却基本一致的情形,即一种殊途同归的非对应关系。如形容一个人心中焦急,坐立不安,汉语是“热锅上的蚂蚁”,而英语则是“a cat on the bricks”。类似的还有Our help remained a dead letter(我们的求救如石沉大海),To kick down the ladder(过河拆桥)等。

(三)喻体、喻义空缺

由于文化差异,有些喻体是各民族所特有的。英汉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寓言神化和文学艺术造就了英、汉隐喻语言中的精华,往往在另一语言中找不到相应的喻体。有些隐喻的喻体所具有的喻指含义和它的语言文化密切相关,在另一种文化里往往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喻体和喻义,这就造成了通常所说的文化缺省现象。比如:英语中“my rib”喻指我的夫人,它来源于《圣经》故事,即亚当(Adam)之妻夏娃(Eve)是上帝用亚当的一块肋骨做成的。而汉语既没有《圣 经》的文化背景,又没有用肋骨来作比喻的习惯,因此形成了对应上的空白。同样,“ugly duckling”(丑小鸭)喻指日后会出人头地的小不点,“early bird”喻指勤快的人,这些词语在进入汉语时,由于文化的缺省,都找不到对应的隐喻关系。反过来,汉语中同样也有一些出自东方文化的隐喻词。我们用“四面楚歌”来比喻处境孤立,而英美文化中没有这个历史故事。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大,它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此来源于宗教比喻的联想多半与菩萨或神佛有关。比如形容某人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常说“菩萨心肠”。比喻好人会得到佛的保佑,中国人说“吉人天相”、“佛法无边”。中国古诗把美女的眼睛比作“秋波”,意指像秋水一样清澈明亮,但是西方人却很少有这种隐喻。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开创了现代隐喻研究的进程。隐喻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现象,还是文化现象。自然界如此复杂,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人们用隐喻思维,用更为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事物或情感,隐喻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认知工具。一方面,不同语言的隐喻本质上必然具有共性,另一方面,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的隐喻因带有本名族的文化烙印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因此,文化背景对隐喻的理解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

[2]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2002(1)

[3]骆乐.英汉语隐喻的跨文化对比[J].外语与翻译,2000(2)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彭述初(1963.11-),男,湖南湘潭人,硕士,副教授,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语言学。

上一篇:如何加强企业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下一篇: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