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的表现与美学价值

时间:2022-07-07 03:00:33

音乐美的表现与美学价值

音乐是一种以有组织的、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作为物质手段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和雕塑、绘画、戏剧以及小说等艺术样式相比,它与感情的联系最为直接,最能表现和激感。黑格尔曾经说过:“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主体的内心生活;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既然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适于表现人们的审美感受。

音乐美在形式

形式美通常是指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不同的艺术,显示美的手段和方式是不同的。绘画,借助色彩、明暗、线条构成画面,显示它的美;文学借助语言、文字构成诗文,显示它的美;而音乐是以音量、音色、和声、旋律等元素来塑造形象,显示它的美。音响的美学特征在于它的丰富表现力,一般认为,高音显为高亢激昂,低音显为凝重深沉,强音显为振奋,弱音显为柔和,纯正的声音显为悦耳动听……音响虽然不能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图画,但却能生动地表现主体内在的情感因素,即引起审美主体的联想、想象,产生意象,激发感情。音响的强弱、频率的高低、时值的长短、音质的差别,都可能拨动人们心灵的琴弦。因此,音乐才有可能被人类用来作为表达情感的工具,从而成为艺术。

音乐美在模糊

音乐中的音,是现实世界中各种声音普遍具有的物理属性经过抽象概括而来,它只有频率的高低、音量的强弱、时值的长短、音质的区别,并不代表现实中的具体事物,无法表达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更无法描述所具有的具体特征,难以与客观世界发生具体的联系。因此,音乐形象具有模糊的美。 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语言的内涵十分丰富博大。从创作上看,在歌词谱曲过程中,同一段词,不同的人谱曲,总会出现不同的旋律,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通过音符作为载体,解释歌词,表达感知;同一首乐曲,各人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可以填上内容完全不同的歌词,通过歌词作为载体,来解释感知的音乐形象。从欣赏上看,音乐所表现的情景、情绪、意境、气质等只有通过欣赏主体的形象思维达到间接的实现,这一过程包涵了欣赏主体的生活经验、感情和思想因素的改造,因此,同一首乐曲,不同生活际遇、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他们的审美感受就大不相同。这些就是音乐艺术的模糊美。

如,贝多芬的《欢乐颂》,有人感觉庄严肃穆,有人却产生悲壮的心境,有人听了甚至有压抑和恐慌感。同一首乐曲激发了不同欣赏主体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验,显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这正是由于其模糊的特性所致。

1.基于音乐美的特性,它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众所周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那么,音乐艺术的价值何在?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方式,蔡元培认为艺术能培养人们的“创造力”,车尔尼雪夫斯基则将艺术看成是“生活的教科书”。先哲们目光所注,或多或少地触及了艺术的价值,为我们今天探讨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提供了明晰的参照。

2.音乐的美学价值体现在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荀子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乐象》中说:“乐者,德之华也……唯乐不可以为伪。”司汤达说:“音乐中美的唯一温度表,就是我们心灵浸沉于无法言状的迷醉的程度。”这些无不说明音乐对人感情影响之大。当欣赏主体接受一部音乐作品时,往往将音乐形象当作现实中的形象去看待,在情感上参与其中,或悲或喜,或爱或憎。音乐的调性、旋律、节奏等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将我们带进一个特定的时代、国度、制度下形成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以及曲作者的精神境界,按艺术的参照系去思想、评判、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人世间的善与恶,进而在潜移默化中造就了欣赏主体自身的人格形象,通过音乐艺术净化人生,提高精神境界。

3.音乐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

由于音乐中的节奏、旋律本身不能代表任何具体事物,必须通过欣赏主体的想象才能体现其艺术价值,所以,音乐的审美过程,就是欣赏主体的想象过程,通过想象品出音乐美的味道,进入音乐美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中学)

上一篇:掀开文言名句的冷漠面纱的方法 下一篇:校园“墙壁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