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课堂视觉化的探讨

时间:2022-07-07 02:24:25

哲学课堂视觉化的探讨

哲学与生活》是高中政治必修课之一,在高二后半学期开设,集理论性强、理解难、抽象化于一身,是高中政治课程设置里最难的一门课程。笔者带了多届学生,他们都感觉晦涩难懂,尤其反映在做题上,不知题所云。这给代课教师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如何让抽象的哲学理论具体为通俗易懂的道理扎根在同学们的脑海里,落实到他们的行动中,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视觉化更容易获得认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这句话本身也很抽象,如果让别人更好理解,作为老师,应该去联想一些例子试图去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例如:香烟上写的“抽烟有害健康”,尽管明眼人都能看到,但吸烟者熟视无睹,因为它太抽象,该写抽烟会导致肺癌;美的空调的广告“每晚只用一度电”,而没有用“更省电”的字样,那么“一度电”就是视觉化的“更省”,只是“更省”太抽象了,把它形象化为“一度电”更好些;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说的“站在出风口,猪都会飞”曾一时间风靡全国,这句话在视觉化之前的意思是“只要抓住机会,即便能力不高,也能成功”,但已被人们说透了,好像也没有口口相传。此外,许多成语、谚语、歇后语都包含着一定的哲理,也是视觉化了的,“掩耳盗铃好过自欺欺人”“枪打出头鸟好过不要出风头”“茶壶里煮饺子――有嘴说不出”;学生之间起绰号,尽管不被提倡,但是多年后回想起的竟是他的外号,而忘了他的真名。

通过实例,抛砖引玉,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把这种思维运用到哲学课堂上,就是让理论化的哲学形象进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中,让学生真正学懂,并且会用,从而更好地生活。

哲学应联系生活实际

要建立哲学知识与具体生活之间的联系,尽量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活学活用。拿某一框题来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先要学生理解什么是哲学上的联系即联系的含义,讲解的设计应该做到浅显易懂,例如问:看到学生会想到什么?学生肯定会积极回应,问题不难,切合生活,脑海里会产生视觉化的具体事物。再去讲解抽象的概念即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就迎刃而解了。每个知识点至少联系5个例子,老师从中指导。

例如:刚开始介绍哲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哲学在探讨什么,人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从何而来,会发现其实没有一种文化是不关心的,那要怎么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我们可以借鉴《苏菲的世界》里哲学家给小女孩的魔术讲解,“人们都喜欢魔术表演,从帽子里拉出来一个小白兔,惊奇的同时我们会探讨他用了什么方法。但如果切换一下,整个世界就是个魔术,但我们人类可惜不是魔术师,事实上,我们是那只小白兔,我们与小白兔之间唯一不同的是小白兔并不明白它本身参与了一场魔术表演,我们则相反,我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克服懒惰思维

许多学生满足于既定的任务,不去探索背后的原因。因此,要克服学生的懒惰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能不能用以前学到的知识点去解释。问为什么的时候,好多以前的知识有没有掌握就显现出来,例如:在讲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时,学生会影响社会形态的变化。尽管高一有涉及并加以补充过,可见学生们并没有真正消化掉,所以要多花点时间讲解清楚。再有讲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为什么会有价值观,它和以前学到的价值有什么关系,和世界观呢,人生观呢?人生观不同会有什么影响吗?”当这些问题被提出来时,大脑已经在运转了,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讲解,思路渐渐清晰,比教师滔滔不绝效果要好得多,知识也得到了强化。

学以致用是最终目的

任何知识的建立最终是要学以致用,哲学也不例外。小到用哲学知识分析一个成语大道解读时政材料,在高中必修的科目里,对学生而言,哲学最难。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学生,她们很勤奋,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但是一遇到题就手足无措,简单一点的如:“和俗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反映的思想一致的是以下哪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各美其美,美美于共。”我们先抛开学生们的语文基础,假设他们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当然用语文的思路解对题,也不失为一种方法。现在用哲学的思维让说出每个成语或俗语对应的哲学原理,明明矛盾的原理能说的头头是道,可面对题目时却勉为其难。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很“心疼”,他们很努力,笔记、总结样样出彩,成绩却平平,就是提高不上去。难一点的像主观题类型的,更是无从下手,索性把知道的全写上去,却答非所问。这种知识的迁移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我期望通过训练能有所提高。

善于观察,对世界充满好奇是学习的原动力。真理属于人类,谬误是时代前进的一部分。如何能更好的学习哲学,在信息发达的现代,保持独立思考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作者单位:山西省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上一篇:把握原则,正确应用化归与转化思想 下一篇:项目学习案例《项羽之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