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观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09:08:36

哲学观点论文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逻辑性哲学、逻辑观点批判

逻辑性作为表征思维项目思维能行性的一般性特征,提供了判别思维项目理论价值的重要。基于这一方法,可以简明地通过在缘起依据方面的公认,项目要素的构成及施用具有的规范约定,项目作用范围在现有条件下的周全覆盖,以及项目要素及其演进的相互一致,直接判断一项思维项目的程式可靠性。

一、唯心论的倒错

如所周知,唯心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南宋的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柏拉图的“理念”说,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等。尽管有主观唯心论与客观唯心论的形式区别,但本质根源基本相似1。以下就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在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著名命题“物是观念的集合”,借助逻辑性判别进行:

由于贝克莱并没有给出本命题中各观念的特殊含义,因此其含义也就只能是默认的通行含义。“物”当然是指世界万物,而且应当包括“观念”的主体;“观念”只能是三种情形中的一种:一个具体的人的观念,或者人类作为整体的共同观念,或者不仅仅包括人类而且包括神作为整体的观念——基于宗教观念的存在。

“集合”则是汇集、凝聚。从缘起契合性来看,贝克莱在引入这一命题时,没有依据其他命题,因此,该命题的缘起应当属于基于直觉的创设。而命题自身的复杂性,直觉的肯定或者直觉的否定,并没有强劲的说服力,这也正是唯心论之所以仍然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更为透彻、简明地考察其逻辑性,就需要根据逆否性进行识别。

考察“物是观念的集合”,这里的“观念”,首先,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观念,否则,当该个人不存在时,“物”也随之不存在,这显然过于荒谬;其次,这里的“观念”也不可能是人类作为整体的共同观念,各类非常确凿的证据已经充分显示,人类的历史远远低于界的历史,换言之,人类及其观念产生之前,自然之物已经产生了,要让尚未产生的观念去产生业已产生的物,也显然过于荒谬;最后,这里的“观念”只能来自神的观念,也即“贝克莱的整个形而上学都建立在上帝存在的基础之上”2——这正是各类唯心论不能在人类的基础上找到自圆其说的理论依据,而不得不最终归于神的帮助的根本原因。

然而,认可这里的“观念”来自神的观念,将面临新的更严重的:由于现实世界的“物”显然包含各种丑陋、邪恶的物,如果这些包含丑陋、邪恶的“物”是来自神的观念,则意味着神的观念包含丑陋、邪恶——那么,“神的观念包含丑陋、邪恶”这一论断是任何信奉神的人所不能接受的,也必定是“被任命为爱尔兰南部的克罗因的主教”3的贝克莱所史料不及的。简言之,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导致与自身一贯认可的信念相逆否,因而是缺乏逻辑性的。

二、唯物论的罅漏

与唯心论有多种表现形式相似的是,唯物论观点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中国春秋时期的管子“水者万物之本原”说,或者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利斯“把水解释成是一切事物由此产生和构成的基质”说4,尽管形式上存在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以及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分,而根本观点都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不依赖于精神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目今流行着的唯物主义主流观点尤其主要在中国大陆占据主流地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主要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哲学思想,并经由列宁及俄国其他哲学者加以系统化(以下统称苏俄唯物主义)。苏俄唯物主义最杰出的创建是:由列宁对物质概念给出了人类哲学历史上称得上最明确的概括;而最致命的缺陷则是将世界的组成过度抽象到近乎简陋的地步,并且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哲学思想的严重偏离——并且这一偏离甚至直接导致了中国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以下简称中国唯物主义)的囫囵吞枣式的照搬继承。其偏离点主要表现为:

恩格斯基于某种原因(注意其叙述上的改动,这种改动应当不是偶然的或疏忽的),在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后5,在具体划分哲学阵营时说“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6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7。

而苏俄唯物主义则在断言“我们所接触的一切现象,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物质现象,即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的现象(如外部世界的事物和过程);一类是精神的、观念的现象,即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的现象(如我们的感觉、思想等等)”后,认为“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的哲学家,就是唯物主义者”8。

不难看出,恩格斯是在较为宽泛的意义上划分哲学阵营的,而苏俄唯物主义则采取了较为简单化的处理——中国唯物主义的观点与之一脉相承9,以下仅以苏俄观点为例进行说明。毕竟“自然界”的本原性远远丰富于“物质”第一性,后文将看出这一偏离的重大差别。

问题的关键是,所有唯物主义关于世界分为存在与意识或物质与精神的根本性划分是逻辑不完备的,或者简单地说,上述划分存在过于粗略的严重遗漏。具体表现为至少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物中的“小孔成像”、海市蜃楼产生的影像,蓝天、白云在水面上的倒影,很显然,这类影像首先不可能属于人类(或类似人类)意识、精神范畴,并且也不应该属于物质范畴,毕竟这些影像只是临时甚至偶然存在的现象10。

二是关于空间、时间的归属问题。关于空间,唯物主义的一般理解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11,这样(暂且撇开该观点是否存在问题),既然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自身也就不可能属于物质范畴了。然而,空间又显然不可能属于精神范畴。对时间而言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简言之,苏俄唯物论将世界过于简单地划分为“一类是物质现象”和“一类是精神的、观念的现象”,直接违背了既备性因而是缺乏逻辑性的。

三、不可知论的自我删除以及相对主义的自我否定

如前所述,“不可知论”的典型论点是“人心也不能经验到知觉和物象的联系”,如果要接受这一论断,则势必导致接受者对该论断自身也不能“经验”的结论,也即已经直接构成了自身观点不能够备接受的否定结论。换言之,“不可知论”在作出一论断后又演化出了直接否定自我的论断,从而违反了逆否性原则。类似的,极端的相对主义思维也是自我否定的。如所周知,其典型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A、古希腊辩证法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B、以及他的学生克拉底鲁提出的人“连一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C、其极端表现则是“一切都是相对的”。

对于A类观点,按其思路,如果“河”在“两次”是不同的,同样也应当根本就没有“人”存在“两次”的概念,因此原观点已经自我否定了。因此,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敏锐地感觉到了老师的不完全,而加以再彻底为B。然而,如果按照B类的“连一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思路,则又应当根本不存在“同一条河”的概念,这样B类也已自我否定了。而C类观点,如果作为命题成立,则显然其本身就是绝对的。因此,极端相对主义思维是缺乏逻辑性的。四、传统逻辑学的缺失

如所周之,传统逻辑学,主要是指自亚理士多德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的,以真、假二值为判断(命题)取值的普通逻辑。亚里士多德在初始构造逻辑学框架时,没有专列篇幅对判断亦或命题12的“真假值”以及“真假”本身进行严格定义性的论述。他在其《范畴篇》中首次提到“真假”时说13:

所有的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必然被看作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

这似乎应当看作是,他对判断仅取“真假”二值的逻辑“必然”性的公设前提。

但是,在《解释篇》中,他也分别指出:

因为“菲罗的是”这样的表达,既不能构成一个真实的命题.也不能构成一个虚假的命题。“菲罗的不是”也同样如此。14

……并非任何句子都是命题,只有那些自身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句子才是命题15。

关于现在或过去所发生事情的判断.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必然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无论是关于普遍的全称命题,还是关于个别的单称命题,正如我们所说的那样、总要或者真实.或者虚假。但适用于普遍的非全称命题则并不一定是这样。

但关于将来事件的单称命题则有所不同16。

这一系列观点应当看作亚里士多德业已注意到对真假概念的使用,并非可以无条件的全盘套用,而是有其自身特定范围的,尽管那样的“范围”未必经受得起严格深入的区别性推敲。比如,“总要或者真实.或者虚假”也例外“并不一定是这样”,以及“只有那些自身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句子才是命题”:前者隐含了亚里士多德对并非“全盘真假二值”的预留,尽管他以后一直也未再细究;而后者隐含了亚里士多德对其未加严格定义的“真假”与“命题”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含混。因为后者将难以摆脱这样的循环:

要对命题的真假进行判断,必须先对什么是命题进行认定,而要对命题进行认定,又必须先判明该命题属于“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而既然判明该命题属于“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假的”正是原先对命题进行判断的主旨。

换言之,判断的逻辑取值必须完全包括判断各种可供选择的取值,也即判断的取值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还可能是介于两者之间(“不真不假”或“既真也假”等等情形,以下简称“介”)。传统逻辑的真假二值性至少并没有包括“难以确定或真或假”、“不真不假”、“既真也假”或“既假也真”等介类情形(其后三项被矛盾律和排中律否决了);然而,而现实世界中理论与实践都明确存在不真不假、又真又假的现实情形,如北方的传统食品“糖葫芦”,要说“串糖球的杆在糖球里”和“串糖球的杆不在糖球里”既可以说都是对的,也可以说都是错的。简言之,由于传统逻辑的核心之一判断的取值采取了过于简略的真假二值,而严重违背了现实存在的选择性,因而是非既备的,或者说,传统逻辑自身是缺乏逻辑性的。

1另见拙作“论意义的世界本原”;客观唯心论的非逻辑性说明大意:“理念”、“(绝对)精神”如果是来自人类,则与人类产生的史实冲突;如果来自神则与本文的类似;如果是超越一切其他存在的世界本原,则由于作为原初构想又缺乏唯物论的直觉证验,从而在契合性上低于唯物论。

2[美]J•O•厄姆森著,曹秋华译,《贝克莱》,中国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00页

3[美]J•O•厄姆森著,曹秋华译,《贝克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28页

4[德]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2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21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220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220页

8苏联科学院哲学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译室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959年7月,3页

9各种流行的哲学教材、论著及辞典都持有与俄国唯物主义的“第一性”观点相同的说法,参阅:1、商孝才、杨启辰、门忠民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4页;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卷II,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8月,1150页。

10但是按照众所周知的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则该类影像又似乎是物质的;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列宁物质定义存在不足之处的一个注脚。

11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译室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47页。

12参阅:袁方文,“判斷(I)及其邏輯施用規律”,香港哲学人文学会《人文月刊》,2003年11月号,总第119期

13苗力田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第5页。

14苗力田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第50页。

15苗力田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第52页。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写作;唯物主义;实践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是什么?

马克思哲学专业论文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域内,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是唯物主义的立场,即世界是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此论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这个物质世界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按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发展。而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它依赖于物质。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我们才能正确的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们从实际出发,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实事求是的有效的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此外,坚持唯物主义立场也是我们写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正是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解决许多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构成实践的诸要素都是客观实在的,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实践各要素之间的现实的客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其相互作用的状况也是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另外实践的结果也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实践的基础上,客观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因此人们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适合人们需要的活动——实践,也在历史的发展着,每一代人的实践都以前代人的实践为起点,只要人类延续下去,人们的实践活动就不会停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揭示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方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同时又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来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认为物质世界就是新事物不断战胜和代替旧事物的永恒发展过程。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一篇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必然是一篇包含唯物辩证法的论文。

综上所述,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内,或者起码在哲学视阈内。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的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在范畴上属于一般论文,但它由于发展因素、起源因素和趋势的特殊性,故又不同于一般论文,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我们先谈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相同的地方:首先,格式要求相同,这包括论文的组成部分、字数等;其次,字数要求相同,一篇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专业论文和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一般论文字数都应该在三千字以上,只有不低于三千字,才能完成一篇标准的论文所提出的要求。最后,写作态度一样,写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和一般论文一样,都要具有科学的态度,即求真、务实、严谨的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的不同点有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是一门专业性很突出的论文,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相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首先,立场、观点、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实践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也是根本性的方法。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话语系统和环境与一般论文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使用的话语尤其论文根本性质决定。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所站立的高度与一般论文不同。哲学是时代的精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精华里的精华。是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高于其他学科,并指导其它学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俯视众生,俯视整个物质世界,从高度、从大局出发给出人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所站立的位置比其它论文更高。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的关系是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深入的科学的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与一般论文的这种关系,我们就能准确的认识两者之间的这种异同。

三 写好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写好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不然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是不能毕业的。写好本专业论文如此重要。我认为做到这样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坚持运用唯物主义立场、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去确立论文的论点并加以论证和证明。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我们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经常犯错误的问题,犯了这样的弊病,我们所做的论文将失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本质和特色,其将不再是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

2.培养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基础,形成淳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素养和气息,只有这样,我们在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是才能挥发自如、举重若轻,才能做出一篇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多读、深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品和其他优秀的哲学著作。

3.哲学是时代的精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精华里的精华,我们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一定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时代同步,研究解决现时代的人们生存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过时的问题。着眼于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做的论文才会更有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添砖加瓦。

4.要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做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是在建筑思维的大楼,是一件极其认真严肃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有负责任的态度,要有缜密的思维逻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圆满的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

以上是个人关于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一点看法和探讨。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写作,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的写作,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立场和方法,我们才有可能写好一篇合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张奎良.哲学的希望之光〔J〕.哲学原理(人大复印资料),1995

[2] 韩秋红、胡长栓.关于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沉思〔J〕.哲学原理1997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3篇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CN:32-1732/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秉承“活跃哲学与社会科学学术思想,增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人文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宗旨的学术期刊。该期刊注重论文的学术质量,并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它主要刊登的是哲学、法学、文学等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论文。

该杂志致力于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学者们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学术问题的平台。通过学术性的,不仅可以促进学科领域的发展,还能够推动人文学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思想和观点。内容广泛涵盖了哲学、法学、文学等多个社会科学领域。在哲学方面,可以刊登的研究课题包括但不限于哲学思想史、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在法学方面,可以发表的论文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法律理论、法律思想、法律实践等。在文学方面,可以刊登的论文涉及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文学批评、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方法等。

该杂志注重论文的学术质量,要求作者对研究题目具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能在论文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同时,期刊也非常重视对论文的评审工作,确保论文的学术性和可信度。致力于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学者们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探讨学术问题的平台。它的刊登内容涵盖了哲学、法学、文学等多个社会科学领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考作文 哲学原理 辩证说理

哲学是聪明之学,高考作文如果学会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写起文章来就能居高临下,把问题分析得清楚透彻,从而增加文章的深度,增强说理的力量。用好一个哲学原理,是写作高考议论文的重要方法。

【范例】09年上海高考作文:

切不要管中窥豹

郑板桥的书法非隶非楷,单个字看歪歪斜斜,整体看却错落有致。可见,局部并不能代替整体,若我们只关注局部就可能忽视整体的美。

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管中窥豹,而应当用全面的眼光做出一个公允的评价。

【由材料引出一个哲学原理,依据整体与局部的哲学原理,提出一个评价人的论点。观点鲜明,辩证。】

理查德・施特劳斯是一名著名的音乐家,在音乐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二战中,在纳粹政府的要求下,他竟然愿意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去接任音乐局局长的职位,在音乐的选择上有失偏颇。对于这样一个人,有人只关注他的音乐成就而对他那一瞬间的惶惑避而不谈;有人只是揪住这一个问题不放而忽视他在音乐上作出的贡献。诚然,这个污点是他永远都无法抹去的,可是我们也要看到他晚年的自省――躲在山间别墅不见外客直至终老,他在一遍遍进行着痛苦的心灵拷问。因此,我们不能管中窥豹,而应当全面地看待,去探索他那曲折的心路历程,有失足,也有奋力救赎的挣扎。这样,当我们结合他的音乐来评价他时,才显得更公正,更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样真实的人生才更有韵味。

【引述对音乐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评价失之偏颇的事例,论述应对用全面的眼光评价人物的观点,十分典型,说服力强。】

而另有一些人,似乎生来就不具有任何值得人喝彩的地方,但是他的整个历程却充满一种生命抗争的力量,让人惊叹。美国女孩杰西卡生来便失去双手,她的身体是残缺的,可是她却学会了自理,学会了开车,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残疾的女飞行员。若我们管中窥豹,只看到她残缺的身体,或许我们只会流露出几分同情,为这不可爱的命运叹息。可如果我们站在她的面前,看到她那自信而灿烂的笑容,或是曾长久地关注过她整个奋斗的过程,毫无疑问,我们有的只会是喝彩与惊叹。我们会知道,所谓的同情其实无义,她能足够坚强地战斗与拼搏。这种与命运抗争的力量让人久久品味并振奋。

【全面认识和评价美国女孩杰西卡,才能发现一个人的伟大与精彩。这一事例论证,从另一个侧面了“全面评价人物才是最公允的评价”的观点。论述更进了一步。】

诚然,有时我们确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可是更多时候管中窥豹带来的只是认识的盲点与局限。若只是管中窥豹,如我们欣赏郑板桥的书法时,就可能轻易地把它归为流俗之作,而无法欣赏它的美。

【“诚然”轻转,既肯定“管中窥豹”的必要性,也指出“管中窥豹”的局限性,并联系作文题的材料,从反面强调了全面评价人的重要性。论述显得辩证而全面。】

因此,我们很多时候切不能管中窥豹,特别是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更充分认识到人的复杂性,用全面的眼光进行评判。否则,对施特劳斯、杰西卡之类,我们有的或许只是一味地赞扬或排斥,或是所谓的同情,却无法从容不迫地欣赏他们人生跌宕起伏的美与韵味。

【以“因此”总结论述部分,再次强调了“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更充分认识到人的复杂性,用全面的眼光进行评判”这一中心论点,以哲学道理来突出辩证观点,并照应开头。】

【评点】文题“切不要管中窥豹”,亮出鲜明的观点。开篇以简洁的语言引用材料并引出看问题“局部代表不了整体”这一哲学原理,由此提出“要用全面的眼光评价人”的中心论点。接着把论题拉入熟知领域,联系对人物功与过的评论,对人物对与错的争执,引用最容易产生偏颇的两种情况列举两个典型事例展开论述,自然而辩证地论述了“全面评价才是最公允的评论”,“拥有正确的观点,才能有优雅心情欣赏人生众像”的道理。这篇议论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用好了一个哲学原理,按照哲学原理来分析问题论述观点,论述才显得深刻辩证,有说服力。

上面这篇考场议论文写得非常精彩。这种精彩,一是体现在论述角度和构思合理、清晰,二是体现在展开论述深刻、辩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熟悉并能合理用好哲学原理。这是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应对学习的。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首先要养成四个“想想”的习惯,确定新的论述思路。

四个“想想”指:①倒过去想想,就是从现象或材料的反面作思考;②进一步想想,就是对现象或材料作深一步的分析;③换个角度想想,就是站在不同对象的立场或利益上思考;④合起来想想,就是全面地分析。总之,分析一则材料,能够从独特的角度切入,在出人意料之处挖掘出材料的内涵,找到新的论述思路。

例如,安徽和县将投入数千万元,将已显得陈旧的刘禹锡陋室整体扩容改造,打造成全新的“陋室园”:倒过去想想,改造后影响陋室历史原貌特色,或从陋室三次变迁史角度想想,改造不当或改造会遭失败;再从道德角度想想,投入的巨额资金如果投放到民生领域或教育上,将产生更大作用;从科学利民或从经济角度想想,改造是对文化的合理性开发,是可行的。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要熟悉常见的四个哲学原理,尽量用好一个哲学原理,增强辩证论述力量。

常见的哲学原理有四个。一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世界上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但都不是彼此隔绝的,整个世界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分析对象发生和生存的条件,变化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对事物作出合理的解释。。二是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河水川流不息。这实际上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历史恰似一条滚滚滔滔的长河。因此分析问题时,不仅看到事物的今天,还要看到它的昨天,看到它的明天。三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看到事物的正面与反面,分清现象与本质,看到主流与支流,尤其是看待人物时,更应一分为二。四是用“临界”的观点分析问题。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无论什么事,都要适度,超过了事物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总之,运用辩正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增强分析、议论的力度,使议论辩正而有新意。

【写作实践】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功往往是最好一刻来访的客人。也有人说,要把每一分钟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的一刻。生命中从不乏至真、至善、至美的一刻,我们常要留一刻给自己,去微笑,思考,欣赏……

请以“留一刻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5篇

一、关于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

1.关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

2002年到2012年间,关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论文近90篇。其中,赵颖的《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和徐嵘的《职业教育思想初探》两篇硕士论文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作出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赵颖从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入手,论述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价值观、课程及实施观以及职业教育、自由教育整合观;该作者认为职业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破旧立新的基础之上的,闪耀着进步主义教育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光辉。同时,与他的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哲学、工具主义的政治观相一致,又体现着工具性、实用性的特点。

徐嵘在其论文中则首先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简述,继而探讨了杜威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杜威的一般哲学和实验学校的作业课程理论。该作者指出杜威坚持认为职业教育是有助于建立一个民主社会并推动它向前发展的最好的工具,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改革的主要问题在于对职业教育思想中存在的二元论进行批判,在学校系统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必须加强联系与合作,实行统一控制与管理。

这两篇论文以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在美国和中国所产生的影响为宗旨,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综合的、全面的评价。

2.关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研究

近十年间,关于杜威教育哲学研究的论文一共有83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云的博士论文《经验、教育和民主》,这也是近十年间的唯一一篇博士论文。此外,还有胡佳的《杜威的教育哲学》、邰杰的《基于经验的杜威教育哲学基本命题之研究》、洪汀的《杜威教育哲学的社会视野及其启示》等论文都对杜威教育哲学思想做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经验、教育和民主》这篇论文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之于现代化的重要地位和教育与生活世界疏离的现实问题,对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研究。

作者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立场上,努力对杜威教育哲学原典进行有益的文本解读,提炼其精髓,如对实践、行动的重视与改造社会的理论宗旨,人作为生命体的“生长”与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人的自由与解放,以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等等。揭示其在西方教育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和有限性,尝试对杜威教育哲学进行再评价。并使这一切都服务于当代中国教育与社会改革、发展和进步的现实需要,论述得很详细、深入。

其它论述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文章大多从其对于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方面以及对其教育哲学进行分析论述的层面,这个主题的研究在国内杜威研究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

二、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

杜威的哲学思想也是我国学者所热衷的一个研究领域。近十年来,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论文多达305篇(包括教育哲学论文78篇)。其士论文5篇,硕士学位论文20篇,重要会议论文22篇。

田光远的《科学与人的问题》考察了杜威的新经验论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二元论”的克服并探讨了在杜威眼中,“现代科学”如何运作的问题。于此同时揭示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目标从“真理”到“效用”的变化,重点探讨了杜威的“工具主义”思想。接着以“一种技术的现代科学”,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现代科学”,把“现代科学”的成功揭示为是“凭借技艺”的成功,并探讨了“技术”所带来的“去魅化”问题,考察了杜威面对“技术”的独特态度和立场,还揭示出了杜威所理解的这种“实验主义”的“理智”的“科学”精神和方法对于人类未来的意义及其不足。文章深入探讨了杜威的哲学思想和哲学体系。

张梅的《杜威的经验概念》阐明了杜威经验哲学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杜威对经验概念历史发展,杜威经验概念的含义、分类、范围和性质,杜威哲学中经验与自然、自我、教育以及民主的关系,以及杜威经验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关系一系列问题。

近十年,国内关于杜威哲学思想的研究数量较少,而且对杜威经验概念基本持轻视态度,研究兴趣相对淡漠。从国内学界研究现状看,虽然研究杜威思想的文章与著作为数众多,但是几乎没有人对杜威的经验概念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相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而言,教育思想更为受到重视。

三、关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研究

关于进步主义教育的研究论文在近十年期间共有17篇。例如,《再论“传统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之争——从赫尔巴特到杜威》《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课程理论述评》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杜威的教育思想》等文章。

这些文章总地来说,认为杜威在教育思想上,并不完全赞同进步教育的过分放任政策;杜威也不是一位创设该派的标奇立异者。杜威不过是一位脱离传统教育的形式与枷锁,而对传统教育加以反省性的批判,另以个体心理及其社会环境为出发点的教育思想家而已。从进步教育的观点来看,教育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发展,是顾及到学习主体的心理条件的,对于学习者的兴趣、能力、欲求是兼顾的,而不是把教育看成为社会要求而准备的一种过程。学习的活动;尽量给儿童创造、表现的机会,所以在课程上,儿童有其自创的活动;在学习上、方法就较内容为重要。传统教育偏重教学的内容或学习的成果,使知识成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复诵成为唯一的学习方法,教科书也就成为唯一具有权威知识的所在了。这些都是进步教育以方法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不会有的缺点。

四、结论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6篇

一、明确论据叙述的要求,走出以叙代议的误区

1.论据叙述要概括、简明。

议论文与记叙文不同,它不能像记叙文那样详尽、细致地叙述,否则论点会掩盖在叙述之中,而突现不出来。议论文的叙述只需要明确人物、事件、结局就好,什么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尽可能地省略。宁用一百字写三个材料,也决不用二百字写一个材料。

2.事实论据的叙述要有针对性

例如:要证明“勤能补拙”这一论点,那么在叙述论据材料的时候就必须针对这一论点所限定的以下三个要素: 一要有“拙” 二要有“勤”三要有“勤”补了“拙”,出了成果、取得了成功。此三要素缺一不可 。

3.高考议论文:观点+材料=失败

高考作文评审组评价: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通篇作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以叙代议,这类作文只能给低档次。

二、掌握分析论据的方法,提高议论文说理能力

一篇文章充实不充实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看用没用恰当的材料,以及材料的表述是否扣住了话题。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对所使用材料的要求是:深刻、丰富、有创新。下面结合例子谈一谈高考作文论据使用时应该注意的原则、可以避免的误区以及材料分析的几种方法。

1.“因果分析法”: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经典举例:

【观点】磨难,能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叙例】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析例】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它能历练你,使你的人生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2.意义分析法:

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涵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 ,从而证明论点。

〔论点〕心态决定成败

〔叙例〕有这样一则故事:五只青蛙比赛爬高,面对高墙,围观的青蛙不停地说:“太高了!太高了!”结果四只青蛙“知难而退”,只有一只耳聋的青蛙爬到了顶点。第二次爬更高的墙,围观的青蛙不停地打气,四只青蛙获得了成功,而那只耳聋的青蛙却面对遥远的目标摔了下来。

〔析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能否战胜困难,我们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心态能助你穿越风雨,走向成功;而 不健康的心态则会让你与近在咫尺的目标失之交臂。

3.比较分析法

将所举两个事例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分析,能够透过表象,指出实质。

〔论点〕看待问题要全面客观,更不可以己之长攻人之短。

〔论据〕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哲学家乘渔夫的船过河,他嘲笑渔夫不懂数学失去三分之一的生命,不懂哲学又失去一半的生命。风浪来,船即将沉没,渔夫说,你不会游泳,全部的生命将没有了。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7篇

中国尺度全球视野

长久以来,中国人信奉“谨思之,慎言之,笃行之”的处世哲学,在行事与决策之时,即使有成熟而完整的思路,也坚持少说多做,而在外交层面,这往往给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和不同“文明”的人们以讳莫如深的印象。新千年之交,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昭示世界。与此同时,一个在国际事务中积极且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正逐渐确立。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日益繁荣的大国如何在国际关系中处事,又如何与邻国、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交往?她的所作所为基于何种哲学理念,又受哪些因素左右?这是每一个与中国打交道的人极想了解的。因而,在审视和总结自己的同时告知天下,就成了《中国学者看世界》编者的任务。

汇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 最新成果

《中国学者看世界》是第一部全景式展示新世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成果的鸿篇巨制。八位分主编和近20 位学者以及他们的18 篇论文的代表性如何,他们是否能够共同构成一幅“中国尺度、全球视野”的完整画图呢?丛书总主编王缉思认为首先,丛书的八个分主编以及18 篇入选论文的作者都是中青年学者,他们年富力强,思想前卫,积极跟踪国际热点。八个分主编分别是所在单位和所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近年来,他们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对中国外交思想和实践有深入的了解。从这一点看,入选论文的确代表了中国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最具活力、最新、最高的学术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八个分主编的工作单位都与中国的决策部门有紧密的联系。在入选论文的确定和选择方面,分主编坚持学术标准,坚持论文的代表性,同时还兼顾了观点的多样性,从而保证了本丛书所追求的全面性特点。 丛书分成八个分册,从国际政治中的八个不同方面来阐述中国观点,基本涵盖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主要方面,亦可以给读者以更为整体的印象。

学术与决策的互动与互补

许多读者,特别是海外读者可能会问:丛书的思想和观点是否构成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思路及政策形成的哲学和理论基础?王缉思指出,本丛书所选论文都属于学术论文范畴,因此,从写作的目的和角度看,它们并不需要代表中国对外政策的主流,但是,从入选学者的代表性和论文的政治倾向来看,它们又确实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思路。 王缉思说,近年来,决策部门和政府的有关单位与学者之间很重视双向沟通,使得,学者很清楚国家的大政方针,而政府机构决策根据的来源之一正是学术界的看法。从整体看,本丛书中的论文没有一篇是政策报告,但实际上,从这些论文中又可以看出中国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对国际形势的总体判断。

兼收并蓄氛围中的国政研究

与中国外交一段时间“韬光养晦”的风格不同,本丛书中一些学者对国际问题和国际事务的看法相当尖锐。那么,这些观点在当今中国能够被接纳和包容吗?谈到本丛书的这一特点时,王缉思说:“这恰恰代表了中国目前的学术基本方向,即,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如果一个观点能够自圆其说,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它就应该受到重视和欢迎。例如,很多论文论及对中国安全环境不利的因素,有的观点非常尖锐。实际上,中国需要有一种危机感,需要经常有人提醒:国际形势可能恶化!我们面临的形势可能非常严峻!所以,不同的观点应该得到重视,而学术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切磋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

从容平和自信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本体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关系

[中图分类号]BO-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5 )05-0026-0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呼声,也由于MEGA2陆续出版,特别是因为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基础的深刻变化,学界提出了“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学术号召。在这一背景下,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展开了多层面的深入研究,并对马克思著作、马克思本体论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等方面,作出一些新诠释。对这些新阐释和新观点进行梳理和概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马克思著作的新阐释

20世界90年代以来,学界对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读和新诠,几乎涉及马克思的绝大部分重要文本,从早期的《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直到后期的《资本论》及其手稿。

(一)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诠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一部重要的著作,自1932年首次以德文发表全文以来,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但因《手稿》的一些重要片段遗失,加之涉及的内容丰富庞杂,引发了国内外学者持续长久的争论。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对《手稿》的性质问题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看法:一是认为《手稿》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顶峰。二是认为《手稿》中尽管含有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但整体上仍然属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范畴,因而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三是认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以1845年为界限的“认识论的断裂”.1845年以前是意识形态阶段,以后是科学阶段,而《手稿》属于意识形态阶段,因而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上述这些看法又引发了“两个马克思对立”的争论。

相对于西方学界而言,国内学界对《手稿》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前,研究的重点是《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手稿》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除了对《手稿》中的异化理论、人道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理论等具体思想展开探讨外,特别注重对《手稿》的历史地位、逻辑结构、版本结构等问题的研究,并作出了一些新的阐释。

对《手稿》历史地位的新认识。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对《手稿》的理解和评价主要受前苏联的影响,认为《手稿》是不成熟的著作,因而对其历史地位和意义的评价较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界对《手稿》研究的深化,对《手稿》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主要认为:马克思是通过创立实践唯物主义而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而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则在《手稿》中获得了基本表达,并在其中基本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手稿》中关于“对象性活动”的提法具有深刻的本体论意义,它是贯穿《手稿》的哲学主线,后来在《提纲》和《形态》中表述的“实践”原则实质上是“对象性活动”思想的提升和发挥,《手稿》因此构成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地和诞生地,它是马克思哲学创新之作,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手稿》是马克思不成熟的著作为由而轻易打发。

对《手稿》逻辑结构的新见解。自《手稿》发表以来,《手稿》的逻辑主线一直是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在《手稿》的逻辑主线问题上,国际上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持有“异化劳动主线论”,认为异化劳动理论是贯穿《手稿》的逻辑主线,并把马克思的思想基调归结为人本主义。对此,国内学者在深入梳理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在《手稿》中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逻辑线索外,还存在一条从现实描述出发的客观唯物主义的逻辑线索。因此在《手稿》中存在两条逻辑主线。在此基础上,有学者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研究,提出《手稿》不过是青年马克思最初进行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的一个思想实验过程,因而其中存在极其复杂的多重逻辑线索,包括自然决定的描述逻辑,人的类本质异化与复归的批判逻辑,而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一种深层的隐形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对《手稿》版本结构的新主张。随着MEGA2的出版,对《手稿》版本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在MEGA2中,《手稿》以两种编排方式发表:一是原始顺序版,这是按马克思在写作《手稿》的时间和阶段顺序编排;二是逻辑改编版,这是依据思想内容和逻辑结构编排,并由编者加了标题。《手稿》的原始顺序版由三个笔记本组成,在逻辑改编版中《手稿》仍然按三个笔记或三个手稿进行编排。对此,有观点认为,现有的《手稿》版本结构存在缺陷,尤其是把《手稿》分成三部分并把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部分列入“第三手稿”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安排不能真实体现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历史,从而提出应把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部分单独列出来作为“第四手稿”,并把整个手稿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经济学手稿为主,下篇以哲学手稿为主,从而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名称相符合。

(二)对《博士论文》的新见解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一直被视为马克思早年的唯心主义著作而被轻易打发。譬如,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本体论问题,学界普遍认为,这时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博士论文》还完全从属于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事实上,这一看法由来已久。例如,早在1914年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就指出:“1841年大学毕业时提交了一篇论伊壁鸠鲁哲学的学位论文。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梅林在《马克思传》中也指出:“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还完全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可见,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思想完全归属为黑格尔唯心主义,乃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盛行的主流看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一直受到这种认识的影响,并主要地持有上述看法。

新世纪以来,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本体论问题,尽管仍有人继续持有上述看法,但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思想不仅不是承继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本体论,相反是在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哲学精神之背离的方向上开展研究的。这集中表现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把现实的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作为核心范畴,力图把黑格尔的宇宙精神还原于人及其历史和文化,从而彻底否定了外在于人的绝对精神(上帝)的存在,建立了实践哲学的本体论。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对偶然性、可能性的深入阐发以及对人的历史生成性的深入揭示,集中表达了历史主义的本体论原则,并因此把人的发展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自我创造和超越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本体论是一种实践哲学的本体论范式,与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本体论具有不同本质。

(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新看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对《形态》研究中“赫斯问题”的新见解。所谓《形态》的“赫斯问题”,实际上讨论的是《形态》的作者不仅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而且还包括赫斯。于是就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赫斯作为《形态》第二卷批判对象即“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奠基者,为何会参与《形态》有关章节的写作?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学者在深入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在《形态》第一卷中批判卢格的《格拉齐安诺博士,德国哲学界的小丑》、在第二卷中批判格奥尔格・库尔曼、贝克尔的《“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部分是由赫斯执笔完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邀请赫斯参与写作,是因为对于这些内容赫斯很熟悉,从而具有评论的能力,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却不了解这些内容。所以,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非常清楚他们与赫斯之间在思想状况上的异同,但总体上认为尚有诸多融通和接近之处。马克思、恩格斯邀请赫斯参加《形态》的写作,不是所谓“利用赫斯来出版《形态》”,而是一种思想合作,因而赫斯是《形态》的思想参与者。

对“卡尔・马克思问题”的新看法。所谓“卡尔・马克思问题”是指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一次思想转变以及在何时发生这种思想转变的问题,其实质是马克思何时成为马克思?对此,学界曾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发生在从1843年秋到1844年春的德法年鉴时期。二是认为转变发生在从1845年秋到1846年夏的《形态》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清算了他们以往的哲学信仰,走上了独自创立新世界观的道路。三是认为转变发生在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时期,根据在于马克思曾指出这本书中对具有决定意义的论点“第一次作了科学的”阐述。其中,第二种观点是目前主要和权威的看法,具有普遍影响力,包括被法国的阿尔都塞、日本的广松涉等学者所接受,也是我国多数学者的观点。对此,也有国内学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是在《巴黎手稿》、具体是在《穆勒评注》中发生的。理由是,在这里,马克思的思考框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即从孤立个人转向社会关系,由诉诸人的内在因素转向诉诸外部的经济关系,而正是这一思维框架的深刻转变,最终促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

(四)对《资本论》的新解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资本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对《资本论》的文本构成和著作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解读。

对《资本论》文本构成的新看法。要深入揭示和把握《资本论》的深刻思想,就需要以真实、完整而权威的《资本论》文献为基础,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脱离《资本论》的大量笔记和手稿,根据后人整理的二手资料或转译的《资本论》通行本进行研究。随着MEGA2的出版,学者们对《资本论》的文本构成有了更全面的把握,并提出了新的阐释,认为《资本论》的文本由“笔记”、“初稿”、“整理、修改稿”和“书信”部分组成。其中“笔记”部分包括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而准备的“巴黎笔记”、“布鲁塞尔笔记”、“曼彻斯特笔记”和“伦敦笔记”,是我们检索和求解马克思复杂而丰富的思想结构和叙述逻辑的重要参照;“初稿”包括马克思在1857-1867年间所写下的《资本论》初稿;“整理、修改稿”则包括MEGA2第二部分5到10卷刊出的所有属于《资本论》第一卷的各种版本,第11到13卷刊出的《资本论》第二卷的马克思手稿、恩格斯修改过程稿以及恩格斯出版稿,第14、15卷刊出的《资本论》第三卷的马克思手稿和恩格斯整理过程稿以及恩格斯出版稿;“书信部分”包括大量涉及《资本论》写作而在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马克思恩格斯与他人之间以及他人相互之间的信,提出只有将这些文献纳入《资本论》的研究中,才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资本论》的思想,进而深刻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及其理论核心。

对《资本论》著作性质的新诠释。《资本论》究竟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这是理论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资本论》首先并且主要地被看作是一部经济学著作。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因为《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且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其手稿也经常以经济学命名,如《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等。问题在于,《资本论》是否只具有经济学的性质,而没有哲学的维度。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乃至否定了其哲学性质。随着对《资本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特别注重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性质,提出《资本论》不仅是一部划时代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它是作为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双向建构的结晶。也有观点指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集哲学批判、国民经济学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为一体的理论巨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借助批判的辩证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统治和奴役人的本质和秘密,从而反对“抽象对人的统治”。而《资本论》的国民经济学批判,深入揭露国民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范畴的非历史性、永恒性和神圣性的承认和运用,破除“普遍永恒资本的幻象”。《资本论》的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则聚焦在唤醒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进而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实现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真正实现“自由王国”。也有观点认为,《资本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或哲学著作,而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科学”,它通过对现代资本运动的深入分析,全面揭示了现代社会运动发展的规律,因而《资本论》的核心是马克思的现代史观。

上述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著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新诠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见解,这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提出了重估马克思著作的学术要求,这一切必将深化人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但是,研究中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在对马克思著作的诠释和解读中,更多的是采取文本学的解读路数,沉溺于在思想史和文本材料的逻辑结构中求解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和真理,不自觉地把马克思哲学研究当作是一个思想梳理或纯粹理论的阐释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哲学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向度,导致马克思哲学研究陷入学术性和现实性分裂的尴尬境地。因此,对马克思哲学著作的新解读,除了关注文本和注重思想史研究外,最重要的还是要立足现时代面临的问题来解读和激活马克思的著作和思想,从而在现实问题和文本的思想对话中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确证其在当代的现实在场。这是我们在诠释马克思著作和思想中应该持有的自觉意识,也应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向。

二、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新理解

本体论不仅是哲学的具体论题或论域,而且是哲学极为重要的基础部分,因而对于任何一种哲学性质和本质的把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在对物质本体论进行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了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并作出了新的阐释。

其一,实践本体论。这是在对物质本体论的批判中形成的一种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看法。该观点认为,传统的物质本体论忽视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维度,没有呈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意义,也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因此对马克思哲学充满着曲解和误读;马克思特别注重实践对于现存世界的基础性意义,把实践视为现实感性世界和社会存在的根据和基础,是现存“感性世界”的本体;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尽管是认识论的首要范畴,但首先是本体论范畴。因此,提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

其二,社会存在本体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传统哲学把解释世界作为自己的理论主题和使命,而马克思则通过对传统哲学的革命和超越,把哲学的关注重心转移到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实现了哲学主题和使命的根本转变,把改变世界、解放人类作为自己哲学的根本使命,并从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的角度求解自然本体和领会思想意识的根本,以实践生成论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本体论的实体主义思维方式。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出发,把人的社会存在和生命存在融为一体来思考和规范其哲学本体论的,因而是一种“人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其三,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这种观点是在对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认为与物质本体论相比较,实践本体论是一种进步,但是按照传统的哲学观念,本体论是从属于超验的形而上学,但“实践”是一个具有经验性的概念,因而实践本体论的提法存在内在缺陷。而“社会存在本体论”尽管比“实践本体论”更深刻地领悟了马克思哲学,但它仍然立足于自然存在本体论上,并把超验性的社会存在导回到经验性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加以理解,本质上依然是“实践本体论”。由此,学者提出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的主张,认为一切社会存在形式本质上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即在具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现实的生产。所以,马克思是从“社会存在”概念深入到作为其基础的“社会关系”,又从“社会关系”进一步深入到作为其根据的“社会生产关系”,最终在“社会生产关系”上确立了自己的本体论。所以,马克思的本体论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其四,生存论本体论。这种观点也是对实践本体论的进一步推进,认为马克思着眼于人的现实生活而批判地对待传统的实体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去集中探究人的具体的生存活动和生存方式以及人的生存的“实然”与“应然”等鲜活的生存问题,开启了从人的现实生存活动及其样式中领会“存在”的意义,从而把“事物”、“生活世界”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内在地加以链接,呈现出人的生存实践与世界的原初关联及其历史性存在。马克思生存论本体论的开启,则彻底瓦解了传统实体论的形而上学的超验性、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唯理主义、绝对主义和非历史性的内在原则,从而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

除了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外,学界还有“物质一实践本体论”、“感性实践生成本体论”等看法。同时,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方法论也进行了分析,认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是从“关系”、“过程”、“生成”和“人”的层面看待本体,而不是从“实体”、“静止”、“预成”和“物”的角度看待本体。

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在不断深化,作出了不同于传统的物质本体论的新阐释和新主张,这些新的阐释和观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新视野和新的思维方式,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和马克思哲学的理解,特别是突显了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和价值性维度,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和人文关怀,使得马克思哲学更亲近人、更注重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这些新的诠释和主张也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那就是它们在反对物质本体论的过程中,从“实践”、“社会存在”、“社会关系”、“生存”等出发来阐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时候,放弃了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然观基础,从而把马克思哲学视为一种社会哲学或唯物史观,否定了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性质。这样一来,马克思哲学是不是一种世界观?马克思哲学是否就仅仅是社会历史哲学而不包含自然观内容?在这些问题上,学界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争论必将持续,分歧也仍将存在。问题的可能出路在于,如何在承认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上,较好地阐发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等本质属性,使得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人文性获得有机统一。

三、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关系的新思考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此,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即“马恩对立论”和“马恩一致论”。“马恩对立论”最初是由西方“马克思学”学者和一些晚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他们认为恩格斯背离了马克思,恩格斯把马克思的学说简单化和庸俗化,二者在世界观、辩证法、历史观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对立。这种观点随着西方“马克思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国内的译介和研究工作,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了国内一些学者,并成为他们的基本主张。

“马恩同质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主流的看法,也是国内一些学者坚持的基本看法。持“马恩同质论”者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哲学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没有本质的差别,并对各种“马恩对立论”观点进行反驳和批判。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早期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宣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都是两人合作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原则相同,步调如一”,二人在哲学基本观点和世界观上是一致的。同样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尽管是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但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共同创立的,二者也都把人的自由和解放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和旨趣,不存在所谓马克思“从人出发”,而恩格斯“从物质出发”的问题;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阅历、气质、志趣、特长、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他们在哲学的基础性的和本质性方面是一致的,根本不存在所谓“马克思反对恩格斯”或“恩格斯背叛马克思”的问题。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讨论的展开,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关系问题上,国内哲学界提出了一种既不赞同“对立论”,也不赞同“同质论”的“差异论”主张。这种观点认为,尽管恩格斯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者之一,也把自己的哲学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但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中,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所以他们的学术思想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一种具有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关系。差异主要表现在:在哲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上,马克思以实践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恩格斯则从一般唯物主义立场去探索哲学问题;在哲学发展趋向的问题上,马克思始终从现实的人的生存实践出发,去探究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根本问题,而恩格斯认为哲学发展并非围绕人及其实践活动而展开,未来哲学除了实证哲学以外,剩下的只是“关于思维的纯粹理论”;在如何看待自然的问题上,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因为人们是通过社会实践为媒介而与自然打交道并发生关系的,因而现实的自然是一个“人化的自然”,恩格斯则撇开社会实践对自然的影响,从自然本身去说明自然,从而专注于对自然本身运动的考察;在自由问题上,马克思是从人与人之间的本体论层面去考查和分析自由问题,特别是集中探索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恩格斯是从认识论角度,也就是从人对自然的求知关系中去认识自由问题的。

可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问题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提出的“差异论”,相较于以往的“对立论”和“完全一致论”来讲,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需要进一步深究的是,这种差异是本质的差异还是非本质的差异,若差异是本质的,最终会倒向“对立论”的立场,若差异是非本质的,则与“一致论”相一致。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细致深入地揭示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以及这种相同或相异的所属性质。事实上,对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关系的认识,是与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紧密相关的,这不全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涉意识形态考量的问题,同时与现实的社会实践进程密切关联。因此,如何深入文本,结合现实的实践境遇,在对“对立论”、“一致论”、“差异论”作出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关系,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任务。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9篇

马新宇,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充分说明了人生的道路并非理性规划和预先设计的结果,而是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现在回头看来,哲学也许是比法律和新闻更适合我个性的专业领域。我最早接触到哲学,是在中学时期。我父母在学校工作,每当寒暑假,我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一大堆书籍,既有文学书,也有理论方面的书。我最早读到的哲学类的书是一本关于古希腊哲学史的通俗读物,具体书名已不记得了,印象很深的是讲古代哲学家为了寻求一个能说明世界万物的最高的、终极的原理和原因,不懈地进行探索,为此,有的哲学家为了仰望星空而失足掉进水坑,有的哲学家为了智慧舍弃了王位,有的哲学家为了真理被人毒死。读完之后,十分感动。一是为哲学这门学问而感动,它不拘泥于那些“细枝末节”的、局部性的知识,而是寻求天地之间最普遍的、能掌控一切的最高真理,这是何等高远的境界和何等伟大的气魄。十分有意思的是,这种哲学观念恰恰是我现在着力要解构和消解的目标之一,但在当时,却是吸引和诱惑着我,使我对哲学产生神往的最初根由。二是为哲学家而感动,哲学家们为了真理和最高的智慧,超然物外,完全不计个人利害,“上穷碧落下黄泉”地进行着追问和探索,这是何等崇高的情怀和生存态度。我觉得他们与社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英雄人物一样,在精神领域指点江山,为人的精神生活和知识奠定基础,因而同样是了不起的英雄。因为少年时的这份感动,所以虽然填写高考志愿时没有报考哲学系,但被吉林大学哲学系录取之后,我并没有感到失落,相反有一种“因祸得福”的感觉。吉林大学哲学系在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哲学界思想最为活跃、最有影响的哲学重镇之一,一批学养深厚、思想敏锐、视野开阔的学者在这里工作,像高清海先生、邹化政先生、舒炜光先生等等。他们对哲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传统哲学观念大胆犀利的批判,对于哲学发展史及其思想成果的深度把握等等,深深吸引着哲学系的学子们。高清海先生对原苏联教科书体系及其所代表的哲学思维方式与理论原则的深入解剖与反思,邹化政先生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精深理解,舒炜光先生对于现代科学哲学所具有的全面的了解,对我们这些刚入学的青年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感召力。虽然由于学养积累和知识背景的欠缺,对于他们著作和课程中所讲的很多东西都一知半解,但他们表现出的对哲学学术近乎虔诚的态度和神圣的便命感,感染和带动了很多的中青年教师和一大批青年学子,营造了一种十分单纯同时又极为浓郁的思想与学术气氛。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与熏陶之下,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成为一个以哲学研究和教学为志业的学者,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这种自觉信念的指引下,在大学阶段,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的图书馆与阅览室里度过的。那时候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读书计划,只是找自己感兴趣的书,一本接一本地读下去。当时流行的西方哲学各种思潮,例如萨特、弗洛伊德、尼采等人的著作,国内哲学和文化思想界活跃的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著作,均在阅读的范围之内。在阅读过程中,曾有多次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危机与困惑,至今仍记忆犹新。有一次阅读尼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意义虚无的深渊感,每个人都是必有一死的有限生命,面对这一事实,那超感性的、永恒的、代表着理想的超验世界岂不是一种虚构?然而,倘若“上帝”真的死了,那么,有限的人生到何处寻求意义的根基?这一问题曾让我好几晚难以人眠,觉得每天的生活如同梦中一般虚幻。还有一次是阅读邹化政先生的《》研究》,该书谈到近代哲学的一个重大趋势是“上帝的人本化”,即把蕴涵在上帝之中的精神内容回归到人的意识界,建立人类的意识原理,它表明在逻辑上,一切存在都首先是人意识和把握到的存在,即表现在意识界的存在。那么,意识究竟如何超越主观性的范围并切中客体?如何从这一意识原理出发,实现“内在的超越”,证明它所具有的客观性与真理性?这一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和折磨着我,难以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虽然在后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明白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超越的方式,但在当时让我深深地体会了人的理性能力的限度与困境。

大学毕业之后,我在吉林大学连续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然后留校成为了一名哲学教师,哲学的教学与研究成为了我的主要生活内容。但是,大学学习的经历及所遇到的精神困惑对形成自己的学术取向和学术追求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我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哲学不是一种外在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与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密不可分的“生命的事情”,所以,哲学并不是一门“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人间的抽象学问,相反,它试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最深刻地切中社会现实生活与个人的精神世界。我学习与研究哲学,一方面是想通过哲学思考来解答自己的生命困惑,为自己寻求和开辟一个意义世界,这是“私人的目的”;另一方面,是通过哲学反思,推动哲学基本观念的变革,以理论的方式来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使哲学成为内在于现实生活并推动现实生活的真实力量,这是“公共的目的”。我的研究方向的选择与这两方面的思想与学术追求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

贺老师,您刚才讲的主要是您立志从事哲学工作的一些背景,尤其是大学时代所受到的影响。您能不能进一步谈谈您是如何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

我觉得最早真正有一点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是我的硕士学位论文。那是1993年,当时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十分热烈。我也很关注这一讨论,阅读了

大量的相关文献。我觉察到不少人在阐释“实践”概念时,缺少相应的学理背景,造成了实践观点理解上的形式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我的硕士论文题目是“论实践观点的人文精神”。在论文中,我对“实践”概念来自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内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辨析,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与哲学史上的实践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是对哲学史上实践思想的继承与扬弃,论证了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是实践观点最为核心的理论关怀和思想维度。这一论文是国内较早对实践观点的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进行系统探讨的成果。多年之后,我在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看到学者们就实践观点的人文价值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回想起这篇论文,觉得它虽然在知识背景与理论论证上还存在很多的欠缺,但它的确触及了实践观点核心性的内容,体现出了较为敏锐的理论判断力与理论感觉。

同样是1993年,我报考了高清海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并被顺利录取。当时博士生的人数还很少,整个吉林大学一年录取的博士生才三十多个人。博士生导师也极少,不像现在这样阵容庞大。高清海先生每周主持讨论班,毕业已经留校的博士,像现在早已是知名学者的孟宪忠、邴正、孙正聿、孙利天、刘少杰、胡海波、余潇枫等均参加讨论班,每一次围绕着哲学基础理论中的某一个重大问题进行专题探讨。这对于我的学术成长是极好的熏陶与训练。高先生高屋建瓴的点拨,师兄们各具特长的学术风格,让我耳濡目染。更重要的是,讨论班所表现出的民主、开放与充满探索精神的学术气氛,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哲学思考与学术探索的快乐与激情。后来,我的一些朋友,像徐长福、邹诗鹏、马天俊等也加入了这一学术群体,大家一起相互砥砺和激励,形成了一个充满思想活力的学术共同体。那时候,大家都很穷,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很少有经济能力去做其他事情。但大家在精神上过得很充实。现在回头去看,我觉得对于一个人的学术成长来说,一个有着共同信念和追求的学术共同体、一些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其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您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是《乌托邦精神的现实生活世界根基》,您能不能谈谈这部著作的基本观念与写作情况?

这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后,于1998年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纠缠和困扰我思考的有两种相互冲突的观念。一方面,对于自哲学产生起就彰显的超越的理想主义维度,我认为体现了哲学的根本精神,失去了超越的理想主义维度即意味着哲学的死亡。这种超越当下可感的现存状态对真善美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精神,我用“乌托邦精神”来予以概括。但另一方面,我又意识到,“乌托邦精神”具有悖论性的双重品格:在哲学理论上,传统哲学以无限的热忱追求人的价值理想,但结果却使理想陷入了凝固、僵化和教条,并引发了当代哲学对它的激烈反叛;历史与现实中,人们满怀价值信念,寻求价值理想的实现,但近代以来,饱含价值理性和人文情怀地对崇高的价值理想的追求,以及用这种价值理想来塑造现实的企图,在现实中却造成了人们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面对这两个悻论式的维度,我试图思考并回答: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乌托邦精神的异在化?如何才能避免其悖论和异在化的命运?我们能否超越乌托邦精神与反乌托邦精神的内在对立,寻求一种内在的综合?我立足于现当代哲学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所得出的基本观点是:乌托邦精神是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现实生活世界是乌托邦精神的真正根基,只有在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上,乌托邦精神才能避免异在化,哲学才能其正超越“乌托邦精神与反乌托邦精神”的知性对立,成为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内在超越精神并切实引导人走上价值创造和自我解放之路。

这本书出版之后,人们对“乌托邦精神是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这一命题及其阐释往往给予较高的评价和较多的重视,而对另一方面,即“乌托邦精神的真实基础”这一课题及所作的反思,或者予以忽视,或者明确表示此类的不解和批评:既然承认乌托邦精神的重大价值,又为什么“节外生枝”地要对它进行“反省”、“批判”甚至予以必要的“限制”呢?这岂不是与前者正相反对和矛盾吗?

对这种不解和质疑,我一开始颇感意外,因为正是后者,才恰恰是我最深层的关怀之所在。但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反应其实是十分正常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几千年来把“成贤”、“成圣”、“修、齐、治、平”作为不二人生理想,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视为最高人生境界的文化传统里,尤其近百多年来,随着“现代性”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使得人们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那就是把追求和实现“高了还要再高”的神圣价值理想,把单向度的“普遍性的崇高”,作为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历史的无需反思的、无条件的归宿和目标。这种“集体无意识”钝化了人们对乌托邦精神所含悖论的敏感并失去了对此进行深入批判性反思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现在想来,这本书所提出的仍然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问题。但在具体论证上,由于理论准备和学术积累的欠缺,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多年之后,我进一步接触到了国内外哲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成果,像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科拉柯夫斯基的《形而上学的恐怖》等,一方面我感到自己在思考的基本问题与思想关怀上与这些大师们有着某种暗合之处,因而颇感欣慰;但另一方面,大师们深厚的学养、开阔的眼界和深入透彻的反思,又让我倍感惭愧。要是更早一些接触到这些著作,这本书可能会有一个新的面貌。

从您的上述讲述中,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您的哲学思考和研究总是在努力通过对一些哲学的基本观念的思考,试图改变人们长期以来不予怀疑的一些理论教条,从而推动哲学的思想解放。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是这样。通过哲学的观念变革,来推动哲学自身形态的转换与变迁,这是哲学发展的常态。之所以必须如此,根源于哲学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哲学是一种“解放人”的力量,开启蒙昧、破除教条、消除思想桎梏,从而实现“思想解放”、“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这是哲学思想的重要功能;但另一方面,哲学思想又可能成为一种控制和统治人的头脑和生活的力量,人们一旦接受某种哲学思想,如果缺少强有力的自我批判与反省能力,哲学就可能占有人而不是人占有这种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所具有的这种双重本性,内在地要求哲学进行“自我治疗”与“自我拯救”,通过不断地进行“观念变革”,避免哲学陷于教条和僵化的命运,保持哲学思想充分的活力,并以此为前提,来影响和推动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在此意义上,哲学的观念变革,属于哲学的自我“解毒”或自我批判性活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哲学的演变与变迁,我认为它实质上正是上述哲学双重性质和两种力量相互

较量的过程。陈旧的、与人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已变得敌视人的哲学观念试图不断强化其地位,哲学的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力量试图不断地破除前者对人的占有而实现哲学思想的解放。围绕着“哲学教科书体系”、“实践唯物主义”、“主体性”、“人的问题”、“哲学观”、“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问题”、“公共领域与公共哲学”等三十年来历次重要哲学论争,我们都可以看到哲学这两种性质和力量的拉锯与冲突。而且,如果拒绝某种肤浅的进步论的立场的话,我们就不难看到,那些似乎已经被“变革”的陈旧观念并没有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天和未来,它们仍然在或将以种种变化了的形式反复出现。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哲学观念变革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一种需要哲学不懈奋力承担起来的天命。正是基于这种自觉认识,我希望自己在这方面能做出一点有限的贡献。

我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著作,绝大多数都体现出上述追求。例如,围绕着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我发表了《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论思考》等一系列论文,明确提出了“可能性高于现实性”的命题;围绕着究竟如何理解现当代哲学的理论进展,我发表了《三大独断论的摒弃》等一系列论文,从多个视角分析和梳理了当代哲学对哲学基本观念中存在的一系列教条的消解及其所取得的重大思想成果;围绕着“宽容”概念,我出版了《宽容意识》一书,对宽容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哲学论证和阐述,这是国内目前所见的最早专门讨论宽容问题的哲学著作之一;围绕着如何理解价值虚无主义问题,我发表了《个人责任、社会正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克服》等系列论文,明确提出并论证在中国语境中,“个人责任”与“社会正义”是回应价值虚无主义的基础性条件的观点;围绕着应如何理解“人的存在”,我发表了《从“现成性”到“生存性”》等系列论文,提出只有克服现成性的思维方式,从“生存性”思维方式来把握人,才能达到对“活生生的人”的把握;围绕着当代哲学观的变革,我在国内较早提出并论证了从“名词性”哲学观向“动词性”哲学观转向的观点;围绕着辩证法问题,我系统论证了“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与辩证法的“实践理性”内涵;围绕着“现代性”课题,我在国内较早提出并论证了“现代性”的反省作为推动马克思哲学纵深推进的切人点和生长点的观点;围绕着时下讨论正热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我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并论证了要真正确立以“以人为本”社会发展,首要的哲学前提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观”与“发展观”;围绕着形而上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我提出并论证了“形而上学批判”与“形上维度”的拯救是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维度的观点,并阐释了“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批判的独特样式的内涵及其意义。所有这些,虽然讨论的具体论题并不相同,但内在的思想脉动和深层的思想线索是‘贯的,那就是在充分吸收和消化现当代哲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哲学与社会的理论与现实语境,针对长期以来不予反思的一些重大哲学观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努力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以推动哲学从过时的教条中实现自我解放,并以此推动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

我知道您在辩证法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辩证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您是出于什么考虑,要专门研究这一课题?您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和理解辩证法理论?

“辩证法”一词是在20世纪20年代经日语翻译成汉语才开始为我们所知的。但它传入中国以后,逐渐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地位。辩证法不仅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方向和独立学科,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成为“哲学”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它还渗透到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与日常语言中,成为最为普及的哲学话语。综观世界大多数国家,辩证法一般仅仅作为某个哲学家,例如柏拉图、黑格尔等思想的某一方面,或者作为某一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例如本体论、逻辑学等的一个侧面来予以探讨,更谈不上在普通民众中拥有如此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的确是一种颇为独特的理论现象。这一现象最为直接和根本的原因无疑是马克思哲学在现当代中国的特殊地位与重大作用。但从更深入的层次进行反思,我认为,辩证法在现当代中国哲学与社会生活语境中的理论功能与思想内涵,始终是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这一近百年来最为重大的主题内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对辩证法的研究,一方面是想通过从学理上对辩证法的根本主题、理论内涵和理论性质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清理和反思,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对辩证法理论的研究来透视与检讨辩证法在中国的思想轨迹与发展命运,从而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质与道路提供一个意蕴丰富的全新视野与理论生长点。

出于这双重动机,我出版了《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完成了《辩证法与实践理性》(即将出版)等著作,发表了关于辩证法的系列学术论文。在我看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理论理性”的层面和立场上理解和阐释辩证法,结果使辩证法陷入了深刻的困境。事实上,马克思之前,康德就曾通过“理性批判”,获得了这样的洞见:试图通过理论理性去获得关于存在本身的普遍性原理,实质上是把“有限”当成了“无限”,其结果必然导致“先验幻象”和自相矛盾。在此意义上,康德把理论理性意义上的辩证法称为“幻象的逻辑”,认为要避免这种“幻象的逻辑”,就必须通过对纯粹理论理性的批判,自觉意识到有限度与范围,防止其僭越,并承认实践理性相对于理论理性的优先地位,从实践理性的层面理解辩证法。可惜的是,康德的洞见在后来者那里被遮蔽了,康德试图摆脱辩证法的“机械必然性”并赋予其自由本性的努力被遗忘了。康德之后的黑格尔并没有认真对待、真正理解与吸收上述康德哲学中深具启发性的思想内涵,反而以一种纯粹思辨的、理论哲学的眼光扭转了康德哲学中所包含的实践哲学取向,使辩证法重新回到了康德试图避免和禁止的思辨理性的立场上。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对辩证法的理解也是在理论哲学的范式中、理论理性的层面上被阐释并被广泛地流传,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正统样式。辩证法作为实践理性所具有的自由意识、批判精神和超越意向被深深的掩蔽起来。我试图通过自己的工作,一方面破除“辩证法崇拜”,阐明辩证法的“有限性”,证明辩证法仅是哲学发展中的哲学传统之一而不等于哲学本身;另一方面,通过对辩证法的重新阐释,并祛除其独断和教条内涵,拯救辩证法所包含的反教条的自由精神、批判意识和超越意向。我认为这是辩证法所留下的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

通过与您的交流以及平常对您的了解,我发现很难按照国内通行哲学学科划分来把您归类与定位。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科定位的?

你提的这个问题也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不少人问我:你所从事的究竟是哲学中的哪个“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西方哲学?是

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或“价值论”,还是“历史观”、“伦理学”或“政治哲学”?我的一些时,编辑老师也很难把其置于某个现成的栏目中。每当遇到此类问题时,我都觉得很难作出回答。从“出身”看,我所攻读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的博士学位。从事教学工作后,我被分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研室。但在我的心里,根本不存在这些学科专业的划分。我只知道,我研究的是哲学的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问题,而要理解和回应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学术背景和学理资源。因此,我的自觉定位是:我是一个哲学的学生,一个自由的思考者,一个中国现实和人类生存状况的观察者、反思者和批判者。我认真地阅读和研究哲学史上和当代哲学的重要作品和文献,尽量吸收伟大思想家的思想财富,但最终目的是要面向“思想的实情”,努力追求形成自己的精神个性和思想世界。我认为,哲学内各二级学科的划分具有很大的人为性和机械性,它并不反映哲学问题和哲学本身的性质。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哲学研究中,哲学中各二级学科相互排斥、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自设壁垒、拒绝对话的倾向也并不少见。这种现象不利于建立和形成健康的“学术生态”,不利于学术积累和学术创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各个领域的学者之间在一种“和而不同”的气氛中形成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合力”,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您被评为2008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国内哲学界年纪最轻的长江学者。我注意到,长江学者评聘教授时有这样一个要求:评聘教授要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雏,带领本学科保持在前沿领域。在这方面,您有什么设想?

哲学观点论文范文第10篇

根据我国2000年出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应该用英语撰写三千至五千个单词的毕业论文,不仅“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而且要有“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毕业论文本应该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尺,更是学生展示其学术能力、表达思想的平台。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日益成为挑战性很强的工作,因为毕业论文问题重重,集中暴露了学生学习的弱点,也反映了教学和管理方面的薄弱。

首先,学生的毕业论文中频繁出现语法错误。究其原因,很多高校教师没有把语法讲解作为讲课重点,或者即使教师强调了语法,学生也没有充分重视。第二,学生论文中逻辑混乱,常常出现循环论证、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条理不清,论据不足。第三,论文缺少批判性。学生往往擅长介绍某个学派或者学者的观点,却并没有提出自己对于研究对象的评价;即使有所评价,也大多是赞誉,不进行理性的审视和批判。第四,学生所写的论文题目大多是老生常谈,新意匮乏;内容陈旧,行文刻板。可见,有些毕业论文没有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提出“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的要求。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很多。从主观上讲,有的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重视不够,写作态度不认真。从客观上讲,课程设置亟待改进。虽然《教学大纲》规定“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的教学中”,但是,高校几乎没有专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程。例如,高校的英语专业并不开设逻辑课程,也不开设数学、几何等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更没有其他训练思维的课程,这是造成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发达的重要原因。《教学大纲》明确建议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入门、希腊和罗马神话、《圣经》、西方文明史等课程,但是,实际上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并没有全面开设这些课程;即使开设了其中的一些课程,也大多是从历史的角度介绍史实,缺乏从哲学的深度研究人文思想和探究思维本质。

所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强,创新性思维更得不到培养。另外,有的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程,致使学生不了解论文写作的规范和方法。所以,从根本上讲,论文写作的问题暴露了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薄弱,特别表现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笔者认为,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进行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教学和研究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三者缺一不可。其中,逻辑思维是基础,是批判和创造的工具。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发展和升华。对于这三种思维的有效运用是提高英语论文写作的有效途径。

二、逻辑思维训练

人类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研究逻辑思维的逻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支配着西方的逻辑观。逻辑学可以分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后来被归为形式逻辑,特别典型的是三段论。形式逻辑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至今已经比较完备,是逻辑学的主体部分。“形式逻辑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也研究一些认识现实的简单的逻辑方法。”①P8形式逻辑是一种理性认识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也就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形式逻辑非常重要。亚里士多德将其系统论述逻辑法则的著作称为《工具论》,意思是逻辑是认识的工具。近代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基于其形而上学的逻辑体系,而把归纳逻辑视为进行科学研究和认识的工具,为自己的著作命名《新工具》,与《工具论》形成鲜明对比。形式逻辑不仅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揭露错误、进行批评的有力工具。在西方,自从古希腊时代以来,逻辑学一直在学术界备受重视。柏拉图学园禁止不懂几何者入内,强调了逻辑的重要性。在中世纪,西方学校普遍讲授的七门课程(“七艺”)中首推“逻辑学”,其它为语法、修辞、算术、音乐、几何、天文。至今,逻辑学也是西方高等院校的重要课程,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逻辑学并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古代即有逻辑学,当时称为名辩学,印度的古代逻辑学称为因明,又称佛家逻辑。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古代的逻辑学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所以现代的逻辑学大多遵照西方的逻辑学。这也可以算作我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如西方的一个深层原因,然而,更直接的原因在于教育管理和课程设置。目前,高校中开设逻辑课程的专业大多仅限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院系,在外语类院校开设此课程的几乎没有。由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从事教学、科研和商务工作,这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所以,逻辑思维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英语人才培养的成败,而衡量英语人才的标准之一就是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一篇好的论文应该是思想、逻辑和文采三者的统一。思想性是论文的精髓,逻辑是保证论文的思想性、准确性的重要工具。

文采是在思想和逻辑的基础上将论文在美学上得以升华的体现。在论文写作中,逻辑具体体现在概念明确,判断恰当,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时符合逻辑规律。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主要体现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论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逻辑上有缺陷,整个论证就是无效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首要问题就是逻辑错误众多,集中表现为推理错误,包括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自相矛盾、循环论证、转移论题、倒置因果等。例如,论据对于论点的支撑缺乏逻辑性,甚至互相矛盾。此外,学生论文的另一常见逻辑错误在于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一致性要求每一个段落只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每个章节只论述一个主题,所有章节都围绕着一个论题展开论证。但是,学生往往在一个章节中论述多个主题,而且前后矛盾。连贯性需要论文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将各个句子和段落进行有效衔接,使得语句、段落之间形成清晰的逻辑关系,从而明确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学生经常在论文中忽略语句、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堆砌斧凿的痕迹明显,反映出其思维混乱。为了解决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逻辑问题,提高论文质量,首先,学校应该开设形式逻辑课,系统地讲授逻辑知识。第二,教师应该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适当传授逻辑知识。第三,教师应该在写作课上适当普及逻辑知识,加强旨在提高逻辑能力的写作练习。第三,教师加强英语语法操练,增强学生的语感,避免语法错误。第四,教师介绍英语与汉语在逻辑上的主要不同点,引导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避免中式英语。

三、批判性思维训练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很多,比较著名的是由迈克·斯克里文和理查德·保罗在1987年的第八届批判性思维与教育改革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即“批判性思维是积极地、巧妙地构想、应用、分析、综合以及/或者评估来自或者产生于观察、经验、反思、推理、或者交流之信息的理智控制过程,这是信念和行动的向导。”②理查德·保罗教授目前是卓越的批判性思维全国委员会的主席。在写作课上,特别是在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非常重要。我国高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只介绍相关理论和理论家的观点,缺乏对他人观点的评价,更缺少批判性。例如,在“文献综述”部分,仅仅列出已经出现的相关成果,没有进行评价;在论证过程中,只是介绍相关思想家的观点,缺乏批判。归根结底,这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尊敬前辈,敬畏权威,学者不敢提出否定意见,而且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中缺乏追根溯源的求证精神,所以批判性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在西方,批判性思维自古希腊时代开始,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促使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论文写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实际上是两个过程:先“破”后“立”。首先是对于论文研究对象和前辈学者的结论的怀疑、质疑,也就是对其进行分析、推断、解释、评价,以便发现其错误和有待改进之处。然后,重要的是能够雄辩有力、全面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供充分的论据加以推理、证明,以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对于已经进行的研究进行批判或者借鉴,而且对自己的研究进行评价,提出将来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所在。

那么,学生对于前人观点的分析、批判能力从何而来呢?从后天教育的角度讲,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要来自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以及在课余时间的知识积累。长期以来,批判性思维薄弱一直是英语专业学生的通病。对此,学界已经有明确的呼声,例如黄源深教授的论文“思辨缺席”③和“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论———‘思辨缺席’”④反映出,从20世纪末至今的十几年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薄弱的现象没有得到改进,专业课程设置依然有不甚合理之处。笔者认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知识盲点是中国和西方的思想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虽然英语专业普遍开始英美文化课程,但是,并没有从哲学角度进行讲授,也鲜有涉及思维方式。

所以,高校应该打破人文学科在不同专业之间的森严壁垒,扭转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文史哲学科之间互不联系的局面,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这样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深度,特别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有少数外语院校已经意识到英语专业并不应该仅仅传授外语语言技能,而是应该全面传授前沿性的西方语言文学、西方思想文化知识,提高思维方式培养。例如,目前北京外国语大学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西方思想方面的课程;天津外国语大学为英语专业研究生讲授西方思想文化课程,着重于传授西方思想和思维方式。为了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教师应该在写作课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理性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提出某一个论题,先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小组内采取交际法,让每个小组就此论题展开讨论之后提出尽可能多的不同见解。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每组组长代表小组发言,教师进行质疑,其他同学也可以回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批判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启发学生进行科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从而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神秘莫测,引人遐想。对于什么是创造性,也是众说纷纭。中世纪的德意志神学家马丁·路德认为“创造就是总做新事情”,强调创造是一种行为。现今,约翰·阿代尔认为“创造性是心灵和精神的能力,使我们表面上从无创造出一些有用的、有序的、美丽的或者重要的东西。”⑤P8这里的“创造”主要指心灵所具有的分析、综合和评价的能力。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创造性思维基于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即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创新而独特的观点。批判和创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批判就没有创造,而没有创造的批判也是无益的。戴维斯-西弗(Davis-Seaver)就认为“它(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一部分,创造性思维分析并评估创造过程产生的结果的适当性和逻辑性。”⑥P9-10创造性思维在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都非常重要,其价值不一而足,在论文写作中也是如此。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创造与批判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追求真理,实事求是,采取科学的方法论,不畏权威,不拘泥于教条,旨在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而不同之处在于,批判着重于对前人成果的否定和修正,而创新虽然也研究前辈的成果,但着重于创造新事物。因此,在写作中,批判精神体现于注重对前辈成果的分析、评价、修改和补充。而创新性思维体现于大胆地列出自己新颖的研究方法、设想、过程和结果,采取开放的思想,以广纳百川的胸襟进行科学研究。另外,有很多类型的创造性属于非逻辑思维,类似于钱学森提出的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另一思维形式是逻辑思维)。⑦P16-17这些非逻辑思维,例如意象、想象、直觉等在论文写作的构思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人们熟知意象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论文写作中,意象是比喻、拟人、举隅法等多种修辞方法的来源。想象力是人的心灵将观念进行排列、组合甚至从无中进行创造的重要能力。直觉思维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其来源不为人的理性所知,却是创造性的重要源泉。为了培养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创造性,首先,高校应该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十条规定,“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⑧这是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也是义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只有尊重学术自由,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也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作为目的的人,而不是作为手段的人。只有尊重学术自由,才能使教师和学生追求真理,各抒己见,激发创造性思维,保证写作中的创新性。只有尊重学术自由,才能使师生踊跃地发表创新性成果,形成良性互动和竞争的氛围,从而促进学术进步和社会繁荣。

激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有赖于教师采取合理的授课方式和指导。第一,教师应该采取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营造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教学环境,这有助于学生克服教师权威产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发挥创造潜能。第二,教师在授课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的知识是创造性的源泉。第三,教师在课堂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发散的、多元的思考方式,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正如瓦基勒(Vakil)指出,寻求“刻板规则和固定解释”⑨的思维模式有时并不恰当。第四,教师在写作课中应该强调论文中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尤其是借助对比、对照、引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论文富有感染力,色彩斑斓。即使是论文中的论证,也可以适当地使用富于感情的形象化的语言,简练却又有力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论文应该长短相宜,避免冗长,正如《庄子》所言:“凫胫虽短,续之则悲;鹤胫虽长,断之则哀。”深入浅出,切忌矫揉造作,佶屈聱牙。第五,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从生活经验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五、结语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合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促进高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加强思维训练任重而道远,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以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哲学思想论文范文 下一篇:投资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