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有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06 04:42:24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有关问题探讨

我院2001~2005年对60岁以上老年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230例,占同期LC的32.5%。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资料与方法

本组女186例,男43例。年龄60~81岁,女患中70岁以上者52例(22.6%),ASAⅠ~Ⅲ级,均为诊断明确拟行LC患者。术前有麻醉、手术史者42例,合并高血压66例,冠心病42例,糖尿病22例,慢性肾功不全5例,肝硬化4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心电图示心肌缺血58例,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搏7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者56例(24.3%)。

术前30分种肌注吗啡10m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先面罩吸氧去氮,静注芬太尼、丙泊酚、氯化琥珀胆碱1mg/kg,待充分肌松后行气管内插管,连接麻醉机,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静吸复合(芬太尼+维库溴胺+异氟醚)。

结果

麻醉诱导期注药3~5分钟,血压下降≥225mmHg者占23.3%,以收缩压(SBP)下降最明显,内镜、气管内插管时血压>225mmHg者占62.8%,SB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舒张压(DBP)变化差异也显著(P<0.05)。二氧化碳(CO2)气腹10分钟后平均动脉压(MAP)升高≥195mmHg者占72%。术中发生高血压危象5例,经及时处理后稳定。

用心电监测仪多参数血氧饱和度(SaO2)监测,麻醉诱导期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气腹15分钟,SaO2由气腹前98.43±1.52kPa下降至95.81±1.42kPa。呼气末CO2分压由气腹前3.71±0.04kPa升至4.35±0.06kPa,术毕放气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心电图除8例发生严重心动过缓(45次/分)外,其他未见原有异常改变加重。术后状况稳定,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术毕清醒,24例经用纳洛酮催醒10分钟又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经氨茶碱100mg静注后呼吸恢复。

全组未发生严重麻醉并发症。

讨论

本组诱导期血压下降者占23.2%,分析其原因与短期内用药集中,及药物的量效相互作用有关。内镜、气管插管及CO2气腹10分钟后,血压较基础压升高68%。认为SBP升高是大量CO2入血,引起高碳酸血症,对循环中枢刺激所致;DBP升高与气腹内持续高压,血管舒张受限,麻醉偏浅及手术刺激性质不同有关。所以围手术期应避免血压升降在短时间内交替出现,力求维持麻醉平稳。对有高血压病史者,麻醉前常规舌下含化硝苯吡啶或硝酸甘油滴鼻,可预防气管内插管和CO2气腹后引起的高血压危象的发生。血压波动频繁,心率<100次/分者,静脉滴注0.01%硝酸甘油液控制血压过度升高,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负荷,有利于循环功能稳定。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者,首选维拉帕米0.05~0.1mg/kg静注,使血压回降和心率减慢。由于张力性气腹使腹内压升高,刺激腹膜牵拉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和CO2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缓,应早给足量阿托品防治。

气腹后手术需要头高脚低15°,并偏左侧的特殊,使膈肌抬高,胸内压升高,双肺受压,肺顺应性降低,加重通气功能障碍,SaO2下降与气腹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如手术时间延长,对老年心肺功能储备不足者,气腹后加重高碳酸血症,应充分供氧,尽量使手术与麻醉时间恰好吻合,减少麻药用量,术毕尽早使患者清醒。在使用催醒剂后应注意呼吸再抑制现象,一般老年患者采用氨茶碱来逆转的呼吸抑制和催醒,较纳洛酮更安全。

70岁以上高龄患者接受该手术时,仍应慎重,积极处理术前并发症,术中严格控制气腹压力,一般不超过2kPa,可预防呼吸循环功能急剧改变和心脑血管意外发生。

上一篇: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腰腿痛68例 下一篇:过期妊娠2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