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误区详解

时间:2022-07-06 11:43:34

数学教学误区详解

摘要: 近几年来,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少课堂教学在高层次的追求上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然而,在新课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误区来进行详解。

关键词: 概念教学 教学误区 教学模式

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笔者根据在本校的新课改中的所见所闻和新课改研究的体会,略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误区以及笔者的看法。

误区一:“淡化概念形式”等同于“忽视概念教学”

把“淡化形式”等同于“忽视概念”,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数学概念不能正确理解,不能准确把握,更不能灵活运用。

个人观点:淡化概念教学,是指“淡化形式”,是指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数学概念的条条款款,重在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及其运用。对于概念的“淡化”,不是说概念不重要,更不是说在教学中可以忽视,而是要讲求实效。教学中不要把概念放在最前面,不要从概念出发,要从实践出发,先要去“做”,做了再来归纳;不要单纯在概念本身上下功夫,教学中不要在讲概念处停留过久,概念要靠直观演示和具体操作,使学生领悟;概念要分层次,不能同等对待,要平均使用力量。

误区二:以“提问式教学”混同于“启发式教学”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与启发式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成了“满堂问”的局面,而且一些问题的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忽视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这样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

个人观点: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探索尝试,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因此不能用“满堂问”代替启发式教学。

误区三:把思维过程的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这样就掩盖了在解题思维过程中暴露和纠错的过程,把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看成了思维结果的教学。

个人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其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地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误区四: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学生练习没有针对性,只是盲目模仿。

个人观点: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

误区五: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恰恰造成了数学教学上的又一个误区。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个人观点: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基本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误区六:只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进教法,但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

个人观点: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的方法;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数学教学问题,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因此,只有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才是走出新课改误区的根本所在。

上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下一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