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实践的探索

时间:2022-07-06 10:10:23

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实践的探索

【关键词】更新理念 科学推进新课改 联系实际 调动学生兴趣 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 有效上课 积极倡导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70-01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中思想政治课只有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新课程凸显新的教育观念。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树立生本意识。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这些新观念呢?教师遭遇了最大的挑战, 精神压力更大了。我认为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教好每一节政治课,向课堂要效益。新课改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强调过程和方法。究其根本,是要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更新理念,科学推进新课改。新的《思想政治》课共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部分,所有内容都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刚拿到新教材的时候,曾经有老师说,“课改没有什么新鲜的,无非就是老师使用课件了,学生发言多了,课堂上热热闹闹的就行了”。 有“课改后老师上课讲得越少越好”这样的误解,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教的方式,教师教的方式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就无从谈起。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教学中存在突出的问题是: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重复作业多,分层布置少。创造性使用教材,让新教材更贴近生活。在教材的使用上,教学中体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科书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材不是法典、也不是圣经,不能再用这张旧船票登上新课程的渡船。教材是一扇窗户,把学生的视野打开,成为课内外贯通联系起来的桥梁。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和具体课堂教学中,要让教材“为我所用” ,大胆取舍,过难的要删减,不足的要适当补充。

2.密切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兴趣。 经济学部分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一些专业的经济学名称和一些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词汇。如价值规律、价值、价格……这些内容相似度很高,应用频率也很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学生相对迷惑性较大的地方。如何才能使学生清晰地把这些问题划分好呢?我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联系学生的现状,首先布置课下作业,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采用行之有效的情景(案例)教学法。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鲜活生动的教学情景,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把学科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真实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思考来培养学科思维方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会学科知识的价值,激发积极的自我效能感。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小黑板、现代教育技术、实物、图示等)呈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展开,再到情景回归,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3.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 “货币的五种职能的共同本质是什么?”“我国由谁发行货币?”“假如贺先生家有10万元闲置资金,请你结合各种股票、储蓄、债券、保险等投资手段,帮他设计一套最中意的理财方案。”……自学环节之后,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出这些题目,并让同学上台来作答。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这不仅是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对重要知识点的强调和巩固。

课堂上教师讲授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学生已经懂了的或学生自主探究后能掌握的老师不讲由学生来讲,老师及时点拨或点评,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对学生难以理解依据课标又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精讲。

4.有效上课。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有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有效上课的具体要求是:新授课要强化预习,突出展示,深化反馈。复习课要精讲多练,解决问题。讲评课要讲练结合,揭示过程,指导方法,创新变题,发散迁移,总结规律。

5.积极倡导反思,推动教学提升的策略。教师自身发展是研究的最终目的,通过研究自己的教学,在不断反思中总结经验,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形成个性化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这一目标研究,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注意力的培养,在学习中营造出浓郁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有效教学的全面落实。在新教材改革中,很可能会造成教师忽视基本功的现象,主要体现在:(1)不认真研究课标。(2)不备学生,(3)不敢批评学生,盲目赞扬。(4)不重视教学设计。(5)不重视学生的习惯的培养,甚至导至性格外向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性格内向的学生受到冷落,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等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留下无限的发展空间。总结起来就是“新思考,新感悟,新收获”。面对课程改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充满着艰辛和苦涩,伴随着挫折和失败,学无止境。无论课程怎么改革,永远是艰苦的过程,相对于待着、玩耍来讲,学习不等于玩耍,永远是相对艰苦的过程。因此有一种理论认为可以非常轻松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当然是相对的说轻松、可乐,和待着、聊天来比,学习永远达到不了那样的快乐。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社会的发展,奋发向上。只要我们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积极转变观念,就一定能给学生以新的知识,完成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取得新的教学成果。对学生的整体评价,淡化结果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特点,强调激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进步,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上一篇:生活陶艺的创作理念 下一篇:编剧在创作中对情境概念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