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青春期教育初探

时间:2022-07-06 09:36:07

智力障碍儿童青春期教育初探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智障儿童在青春期中遇到的一些困境,并探究了这些困境将对特殊儿童的成长学习造成的困恼,同时从该问题的根源上的初步探究,结合特殊儿童在认知、生活和学习上的特殊性,从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出发,提出了一些关于智力障碍儿童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智障儿童;青春期;课程;发展

智力障碍儿童一般指的是认识活动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障碍的儿童,他们在智力发育和心理发育上都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在他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其身体发育成熟和心理认知发育迟缓造成的矛盾,学习生活上将产生巨大的困恼,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笔者们为其做出的努力远远不够,现今的教育体系中的青春期教育课程主要取材于普通儿童的课程内容,并未考虑到特殊儿童的身体特殊性,因此此类课程并不足以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在当前的研究环境中,已有很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方面,尤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研究这一问题,并取了一些喜人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具有个体化强普遍性不够的特点。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归纳性的研究,并初步分析特殊儿童青春期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根据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个人实践的经验及思考。

一、个人认为智力障碍儿童在青春期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可以分为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两个方面,而诸如学习态度、情绪变化等问题大致都是以上两个方面的衍生或直接体现

(一)智障儿童由于身体发育成熟,会自然地产生性的冲动与需求,对异性会比以前有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渴望得到异性老师或同学的关注,但是与普通儿童不同,他们对于这些苛求的表达方式更加地直接直白,这不仅对其本身造成困恼,同时也对异性师生的生活教学造成困恼。例如与人交往时身体过于靠近他人,在学校里他们会使劲地往异性教师身上靠,或者故意触摸他人的身体隐私部位,允许他人与自己的身体保持近距离接触,甚至允许别人触碰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

(二)在智力障碍儿童青春期心理问题方面,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划分为青春期一般心理健康问题和青春期性心理问题。青春期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有其共性之处,两类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他们在以上4个方面的表现比较接近。而由于智障儿童的身心特殊性,其在心理健康方面又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明显的孤独感自卑感,这一点在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其认知不断加强,在与同龄人比较后深刻认识了自己的缺陷,敏锐地感受到社会环境对于他们的不同反应,同时缺少同伴和家长的支持和引导,自卑感和孤独感将油然而生。而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法则表现为难以控制其性冲动,很难形成适应性的符合社会心理的,缺乏对后果的预见性,在理解社会规则方面存在困难,特别是对于如何区分隐私和可公开的信息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二、笔者认为产生以上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儿童智力、认知发展方面的落后。智力障碍儿童普遍无法理解自己身体变化,对自己身体出现的感觉欲望感到好奇,会尝试去了解自己或者别人的性器官,甚至从抚摸自己的性器官中获得与满足。如果性冲动或者性需求过于强烈,又缺乏对之按照符合社会常规进行控制和满足的能力,就可能会不顾场合做出一些不适当的行为。

(二)与性有关的关键知识缺乏。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各种约定俗成的与性道德、异往礼仪有关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公共场合的社交行为规范,大多是通过生活经验逐渐内化而形成,是在儿童与他人交往、阅读书籍、看电视、电影等过程中很自然地形成的。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他们很难跟其他儿童一样自然而然地通过日常生活经验、观察学习等等方式学习到此方面的社会规范以及与伦理道德有关的知识。即使他们的生理方面已经发育成熟,但在社会交往领域仍旧缺乏这方面的关键知识。

(三)社会化技能欠缺。由于智障儿童生活空间的狭小,其缺少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因此对身体变化而感到困惑,对自己此方面的权利以及他人的权利缺乏认识,很少能够尊重他人的隐私以及希望他人能尊重自己的隐私,对公开暴露、抚摸身体及生殖器以及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地谈论性方面的事情等行为很少产生羞耻感。在抑制或者控制身体冲动、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面缺乏能力,更多会去追求生理方面的满足。在与人交往时缺乏保护意识、知识和能力,很容易被他人引诱而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三、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识到,在智力障碍儿童中开展青春期教育课程刻不容缓,而且根据特殊儿童在行为和心理上的独特性,在该课程中笔者认为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尊重保护智力障碍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与普通儿童相互比较,智障儿童的自尊心更加的脆弱,由于大部分特殊儿童长期生活在封闭而独特的环境中,其更加关注他人的目光,同时更加渴望他人的肯定。青春期的智障儿童处于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他们更加容易感知到他人的评判,并将这种评判作为自己人格建立的重要凭据。在受挫的情况下,更加容易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丧失信心,这种情况并不利于课程的进行。而在其自尊心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儿童得到了他人的肯定评价的情况下,儿童将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

(二)正确引导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针对特殊儿童生活环境单调枯燥的问题,笔者认为帮助儿童建立合适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有针对地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够有效地减少其刺激的状况。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儿童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活习惯,让儿童自己参与制定属于自己的生活习惯表,从而让这些生活习惯有效地贯穿在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同时适当地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尽量减少儿童独处无聊的时间,让儿童的精力和活力有适当的发泄途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控制儿童刺激情况的出现。

(三)注重青春期教育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在当前的青春期教育课程中,人们更多地是注重青春期知识的传授,同时这些课程针对的目标主要为青春期阶段的儿童,但是青春期教育中不仅仅是青春期发育知识,更应该是综合全面地关于成长发展的课程,尤其更涉及与异往、隐私保护和自主思考等等方面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全面深入的教育过程。而另一方面人类对于自身的探究从人类早期就已经开始,从孩童时者们就会思考探索自己的身体,思考自己从哪里来,而特殊孩童也是如此,这涉及人类本体意识的逐步建立的过程,因此青春期教育应该从早期就开始,应该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能够深入地为特殊儿童提供系统的支持。

(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单纯的学校教育知识传授其实是无法解决青春期儿童的问题,特殊儿童不仅要面对学校环境,同时也要面对家庭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儿童毕竟要回到社会中生活,而笔者们的特殊儿童认知迁移能力较差,而更多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不仅能够更加彻底地贯彻学校教学内容,而且更加有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

近些年以来,特殊教育工作者们对儿童们的青春期发展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并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果,但这并不足以解决特殊儿童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境,笔者期待能够有更多这一方面的支持,而笔者也将进一步深入发现研究特殊儿童的各种困境,以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能帮助特殊儿童们建立更加健康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发作与性主编:关小蕾GlennS.Quint暨南大学出版社.

[2]青春期常识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青春期教育概论.主编:吕荣侃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重度智障儿童青春期的不良行为及教育对策.阎莹莹.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7期.

[5]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智障儿童青春期性教育.戴慧敏.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9期.

上一篇:用心教育 一起成长 下一篇:请不要忽视性别特质